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休闲分享
0
0
返回列表
疫情这一年,幸好还有阅读|36氪编辑部2022年度推荐书单
[ 复制链接 ]
oulei
初级作家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129
回帖
234
银子
初级作家
初级作家, 积分 5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1 积分
初级作家, 积分 5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1 积分
积分
549
发表于:2022-12-24 09:38:41
1170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36氪
图片来源:《成为简·奥斯汀》
策划 |
许纳 崔永旺
整理 |
苏妍
有人说,生活越慌乱、越无力、越不可控,越需要从阅读中获取安静的力量。
2022年,或许是最需要读书的一年。在即将结束的2022年,我们再次给大家带来“
36氪编辑部年度推荐书单”。
正如一位编辑在推荐语中所说,在无力感尤甚的2022年,读到这本非虚构作品,心头重重一震,头皮发麻...作为劳动者,不再被旁观、被标签化、被他者化,能让更多人听到工人自己作为主体的声音,讲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故事,震撼力如同矿井下的炸药。
“暗透了,更能看到光。”
也希望你的心里能一直有一道属于自己的光。
对了,在本篇文章文末,我们还会抽取10位幸运读者,每人送出一个“图书福袋”。每个福袋里都有我们为你精心准备的两本书。记得参与,祝你好运。
01
《失明症漫记》
推荐人:李洋
《失明症漫记》
作者:
[葡] 若泽·萨拉马戈
译者:
范维信
推荐理由: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拉马戈的传世之作,1995年写就,却格外适合今年阅读。比起作品情节的怪诞离奇、文字的简洁有力(作者曾是新闻从业者)和引人入胜,它更加吸引人的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某种愤怒,以及这愤怒背后的乐观,让人读后不禁思考良多。就像扉页上引用的那句话: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
02
《Chip War》
推荐人:李洋
《Chip War》
作者:
[美] Chris Miller
推荐理由:
芯片当然很重要。我们越来越清楚的看到:新时代的石油不是数据,而是芯片——既然全球大部分GDP的产生都依赖于配有芯片的设备,而中国每年花在进口芯片上的钱比买石油的钱还多。这本书既是一本科普及科技史读物,用简单而生动的语言让人了解半导体75年的历史——技术发展、人物和公司——就像科技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同时,它还深刻地描绘了芯片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及其背后的地缘政治格局。
03
《信号》
推荐人:方婷
《信号》
作者:
[美] 蒂姆·高特罗(Tim Gautreaux)
译者:
程应铸
推荐理由:
蒂姆·高特罗的短篇小说集,难得的一本舍不得看完的书,因为好故事看一个少一个。踏踏实实的小说写法,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炫技和想要赋予的意义。无非就是一个人费劲想修个房子,最后还是塌了;一个倒霉的神父想要干点好事,结果莫名其妙进了监狱,诸如此类的平凡故事。这么写起来好像很难达到安利的目的,但,这本书的妙处在于,每个人都可以在同一个故事里看到完全不同的折射面,这取决于你自己正处于哪个生活阶段。
04
《1968:撞击世界之年》
推荐人:石亚琼
《1968:撞击世界之年》
作者:
[美] 马克·科兰斯基
译者:
洪兵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1968年编年史,全景式的记录了1968年爆发在全球既孤立又相互影响的各类大事件:全美风起云涌的反越战游行、反种族斗争,全球蓬勃兴起的学生运动、女权运动及先锋文学,以及戏剧性的布拉格之春、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遇刺…… 本书的一条暗线则是当时日益普及的电视媒体技术是如何开始影响了这些重要事件的走向,那些擅长利用电视语言的政治家和活动,往往最终获得了更大的关注度,“撞击了当时的世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今天世界的面貌。今天,我们试图理解移动互联网对于政治、国际关系的影响,或许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一定的启发。
05
《二手世界:全球旧货市场调查手记》
推荐人:杨柳
《二手世界:全球旧货市场调查手记》
作者:
[美] 亚当·明特(Adam Minter)
译者:
王小可 / 曹易佳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二手贸易的入门书,作者探访了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东南亚和非洲部分国家的二手商品交易路线,介绍了Bookoff、古德维尔这样的二手商业模式。在后工业时代,二手贸易的本质依然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流动,作者认为这不应该是我们的长期追求,但短期来看却依然有环保的积极作用。书中也提到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对二手行业造成的巨大冲击,一方面帮助欠发达地区的人提高了生活水平,但同时低质低价的商品泛滥也导致二手流通难度巨大。看完这本书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国内像多抓鱼这类二手品牌在做的事,从市场端影响一些消费者的认知,让“购物是一种投资而不仅是一种消费”,倒推生产端生产更耐用的商品,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
06
《夜航西飞》
推荐人:赵飞宇
《夜航西飞》
作者:
[英] 柏瑞尔·马卡姆
译者:
陶立夏
推荐理由:
“如果决定离开,离开一个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你所有过往的地方,请不要慢慢离开,要尽你所能地决绝地离开,头也不回地离开”。这是一本非洲女飞行员的自传,她是世界上第一个单人由东向西飞跃大西洋的飞行员,她不停的飞离自己熟悉的地方,在夜空中孤独的航行,这是她竭尽所能享受自己生活的方式。希望我们永远有愿意面对未知的好奇心,永远有全力拥抱新生活的勇气。
07
《千脑智能》
推荐人:许纳
《千脑智能》
作者:
[美] 杰夫·霍金斯
译者:
廖璐 / 熊宇轩 / 马雷
推荐理由:
从AI绘画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再到chatGPT,2022可谓是人工智能大放异彩的一年,有科技圈人士预言2023年的科技界主角仍将是人工智能,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目前有关人工智能的定义和探索道路是否有问题?在杰夫·霍金斯看来,当下这股“深度学习”浪潮下所涌现出的模型们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而要探寻真正的机器智能,则必须追溯到人脑并对大脑进行“逆向工程”。霍金斯提出了一套独特的“千脑智能”理论,为解释大脑机制、拓展机器智能研究方向描绘出了一条崭新的路线。《千脑智能》一书也入选了比尔盖茨2021年的年度书单,他称本书“非常适合没有神经科学或电脑科学背景的非专业人士阅读。”如果2023新年里只看一本关于AI的书,不如就看看这本吧。
08
《将心注入》
推荐人:王与桐
《将心注入》
作者:
[美] 霍华德·舒尔茨 / [美] 多莉·琼斯·扬
译者:
文敏
推荐理由:
这是星巴克CEO霍德华的自述,就像每一个成功者自述一样,这本书也一定程度上美化了霍德华本人,并且将很多运气归功于努力。但是这本书仍然可读,原因是在霍德华最初接手星巴克的时间点,和国内目前的某些行业的状态非常相似,比如,在此刻的融资冷静期,星巴克也曾经历过,霍德华也一口气见了三百多个投资人。所以,星巴克的成功,其实也代表着一个某个类目在特定时代的成功,这种成功,中国是有可能复制的。同时,作为一个“人”,霍德华身上也有很多品德,值得很多企业家学习。
09
《精英的傲慢》
推荐人:张隆锋
《精英的傲慢》
作者:
[美] 迈克尔·桑德尔
译者:
曾纪茂
推荐理由:
过去一两年,在我们的公共话语空间里产生了很多关于“鸡娃”、“内卷”、“学历焦虑”等话题的讨论,这些集中现身的社会问题,背后可能统一指向了一件事——“优绩主义”。当我们在庆幸还有机会通过“拼搏”完成社会阶级跃升的时候,是否有怀疑过这条仅存的路径,可能本就没有那么的公平合理?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除了读书考学“万般皆下品”的观念可曾真正动摇过?优绩制带给我们“自由与效率”的背后,又让我们在无形之中付出了什么?也许这本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重新思考这些问题。
10
《明斯基时刻:如何应对下一场危机》
推荐人:郑怀舟
《明斯基时刻:如何应对下一场危机》
作者:
[美] 兰德尔·雷(L.Randal Wray)
译者:
张田 / 张晓东
推荐理由:
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像明斯基那样在最近20年被全球央行所追捧,他领先半个世纪的“不稳定”经济理论自2008年之后被一次次印证。特别是在2022年初,一切都看似美好,市场在上涨,经济很强劲,就业很紧俏。可最后,2022年可能是最近十年来,最艰难的投资年份之一。市场追逐利润而引发的杠杆率和投机激增,政府为了平抑波动和利润再分配的干预,最终引发了科技牛市的终结。如果早一点读过这本书,就能对国内力推的反垄断和资本市场的下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能帮助大家做出更好的预判。
11
《猴杯》
推荐人:骆若男
《猴杯》
作者:
张贵兴
推荐理由:
近几年读过的中文文学类书籍中最令人震颤的一本。作者张贵兴是马来西亚籍作家,这本书也是“马华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虽然都是用中文写作,但这本书的行文用词和书写逻辑超出想象,像是原始部落里从虫鸣鸟啼中进化出的另一种语言,边看边感叹中文竟然可以如此生猛。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在经历一个个支离破碎的梦境,一直到全书的后1/10,这些零碎的梦境才拼接起来形成完整的事件。华人垦荒者和当地原住民之间四代人的矛盾情仇,中间又夹杂马来西亚人民与英国、日本殖民者之间的恩怨,有历史的厚度。特别推荐给习惯了日常中文阅读的小伙伴,会重新感受到纯粹的来自文字的魅力。
12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
推荐人:袁斯来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
作者:
[美] 戴斯特·费尔金斯
译者:
黄缇萦
推荐理由:
这本书描述了战争最真实的样子。费尔金斯在阿富汗当了多年战地记者,这本书是他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期间的经历。仇恨、暴力、信仰、茫然、恐惧和最琐碎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如此复杂,又如此荒诞,某些时刻带着黑色幽默。比如某个夜晚,当周围所有男人起立移动时,费尔金斯以为自己会命丧当场,但男人们只是默默地凑近一台电视,看起了世界杯。更多的还是死亡,毕竟在战地,死亡是最容易发生的事。这些短故事包裹在一片压抑中,告诉你我,不要轻易谈论开战,这将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苦痛。
13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推荐人:朱雯卿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作者:
陈年喜
推荐理由:
在无力感尤甚的2022年,读到陈年喜的这本非虚构作品,心头重重一震,头皮发麻。大地5000米下的矿工生活,见光的时候太少,矿难、尘肺病是主流话语中的边缘叙事,却是他们几乎时时都要面对的真实命运。这本书是由矿工诗人自己写的故事,没有旁观者与被讲述者之间的割裂,反而将他自己的经历与观察他人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叙述老练,有戏剧冲突,有浪漫化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作为劳动者,不再被旁观、被标签化、被他者化,能让更多人听到工人自己作为主体的声音,讲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故事,震撼力如同矿井下的炸药。“暗透了,更能看到光。”
14
《愤怒的葡萄》
推荐人:杨俊
《愤怒的葡萄》
作者:
[美] 约翰·斯坦贝克
译者:
王一凡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读起来很苦涩的书,但是读完又会感觉很温暖。书中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沙尘暴毁了乔德一家的土地,迫使他们离开家乡。他们用破铜烂铁拼装出一辆拖车,堆上所有家当,沿着六十六号公路,一路向西,前往传说中葡萄漫山遍野的天堂——加州。在这趟三千公里的漫长旅程里,他们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些事情很残酷、很痛苦,但也有些际遇是如此感动他们,令他们重燃活下去的信心。尤其是当下不确定性越来越多,我们更需要这种直面艰难的勇气。
15
《那不勒斯四部曲》
推荐人:徐文璞
《那不勒斯四部曲》
作者: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推荐理由:
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一口气看完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当时常常沉浸其中,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接触到这套书,最开始是女权播客《海马星球》主播覃里雯的推荐,所以阅读过程中我第一次有意识的把书中女性角色的人物命运和个人选择,作为我未来人生(平行时空)可能遭遇的一种提示,结婚、生育、出轨、衰老、病痛——在完全代入女性可能的一生后,书中的描绘越真实、深刻,越能给人带来对既有生活方式的反思力量。而本书除了讲述女性友谊、个人成长,意大利在二战后的经济发展、60-70年代社会革命和80年代左翼思想坍塌等也是故事的背景,对这类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希望不要错过。最后也推荐书籍的剧版《我的天才女友》和作者埃莱娜·费兰特的其他所有作品。
16
《可能性的艺术》
推荐人:包校千
《可能性的艺术》
作者:
刘瑜
推荐理由:
政治永远是复杂多变且不确定极强的,以至于没有人能找出一劳永逸的答案。作者借用李普赛的“只懂一个国家的人不懂任何国家”开宗明义,站在“比较政治学”的视角去俯瞰国际政治和特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政治,并时刻提醒着你:所见未必是真相。 虽然不及文学作品有太多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猎奇,但这样一本几乎零门槛的政治学启蒙读物,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自开篇就打破被“固化”在我们三观中的那些“理所应当”,让视野和思想得到新的开阔。与此同时,对于“我们究竟是身处一个最好的时代,还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的灵魂拷问,此书或许能够帮助你重新树立一套评判体系和参照尺度。
17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推荐人:Lina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作者:
[英] 齐格蒙特·鲍曼
译者:
郭楠
推荐理由:
是时候重新审视消费社会了。作为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鲍曼在二十年前就以手术刀般精准敏锐的触角预判了后现代穷人——“新穷人”——在消费社会中的生存困境。随着机器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达,我们不再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反而需要大批的消费者,大批永不满足、不知疲倦的消费者。任何不能履行这一消费义务的人,都将成为消费社会中被排挤与歧视的局外人。他们或许温饱无虞、有瓦遮头,却被排挤、被遗忘、被排除在正常社会生活之外。
18
《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
推荐人:董洁
《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
作者:
[法] 安东尼·加卢佐
译者:
马雅
推荐理由:
为什么我们会买了又买?为什么买得越多反而越不快乐?商业化将个体从刻板的集体秩序中解放,却又将人投入“自由”的束缚。人们用钱换产品,用产品换幸福,将买买买当作自我实现的方式。消费者最终与全球化生产链末端的工人一起,沦为消费时代的奴隶。 这是一本囊括了两百年消费社会的演进与变革的书籍,从书里你能了解到我们如何从生产者“进化”为买卖机器?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复杂机制?消费主义又是如何接二连三地进入城市、家庭和媒体?广告、公关、媒体又是如何“制造”合格的消费者、将人异化成消费的机器?
19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推荐人:薇薇子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作者:
[美] 孔飞力
译者:
陈兼 / 刘昶
推荐理由:
《叫魂》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
出版
于1990年的书,其穿透力之强,适合常读常新。
1768年,一种名为叫魂的妖术,是怎么搅得清廷从平民百姓到乾隆皇帝都惶恐不安的?群体性的恐慌和官场上的欺骗又在怎样发生着?这本书不是什么“仔细策划”的结果,而是1984年孔飞力到北京收集资料时,发现了一批乾隆年间“减辫案”的官方档案材料,直接点燃了他的研究兴趣和写作兴趣,也正是这批故纸堆让孔飞力仿佛亲历者一样恰如其分地解码了那段历史。书非常好读,一是孔飞力太会写了,细节上娓娓道来,史料运用得娴熟而松弛,二是孔飞力是难得以中国视角来研究中国历史的西方学者,宏观分析上大气且清醒,这两点都让人读来代入感很强。
顺便再推荐一篇名为《寻找孔飞力》的专访,记者罗四鸰,采访于2012年,差不多是孔飞力去世3年半前。文章写,“稍不留神,孔飞力便消失在历史深处,无处找寻……”
20
《我本不该成为母亲》
推荐人:吕雅宁
《我本不该成为母亲》
作者:
[加拿大] 阿什莉·奥德兰
译者:
李雅欣
推荐理由:
社会似乎默认一个事实: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母亲,女性的一生将是不完整的。但是,在成为母亲之后呢?母职意味着什么?如果一位女性选择不去生育,依旧会面临不少非议,甚至是歧视。
在大多数情形下,若要满足社会对于母亲身份的种种期待,往往意味着放弃一部分自我价值。但实际上,成为母亲的代价并不应该只由女性独自承担。这本书通过一位母亲的自白,诠释了一种微妙的母女关系,重新审视女性自我与母职身份二者的矛盾冲突,引发读者对于母职焦虑、女性困境的思考。
赠书福利
参与方式:在评论区留言为我们推荐你在2022年看过的好书,我们将选出10条走心留言,每人送出一个“图书福袋”。每个福袋里有我们为你精心准备的两本书。截至时间是2022年12月30日12:00。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1)
ljl7575
转发扩散
2022-12-24 09:38:4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浏览过的版块
文化新闻
写作交流
交易招聘
原创文学
媒体约稿
作者推荐
谁这么大胆子,敢复制豆瓣8.2的谍战高峰《风声》?
对不起,给00后网文作者丢脸了,如何看待00后网文作者?
大学辍学写网文如何在起点生存下去?
如何看待白嫖读者装成作者,替作者发言:我不在乎盗版 ...
《大秦赋》:荆轲刺秦王的剧本“架空历史”,误导年轻观众
网络小说“爽文”的创作思路
「檀历史」王安石改革为什么失败
作品发布11小时没阅读量,我是这样判断和处理,结果救活了!
公文写作之挖掘的十大技巧(下)
能分享一个写作技巧吗?
话题
《岁月》杂志,急需大量校园故事
北京高校联合科幻征文「火花杯」征稿启事
阿菩携新作《天衣》拆解爆款网文“破圈”密码
4
专访人可妹丨重构“追妻火葬场”新法则
5
《锦月如歌》《永夜星河》《与凤行》受热捧,“无爽感,不爆款”
6
三部作品集中出版!作者荆洚晓:以女性角色为镜,探索宏大时代与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