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作品集中出版!作者荆洚晓:以女性角色为镜,探索宏大时代与个体生命的融合之道

发表于:3 天前 23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荆洚晓正式出版了三部作品——《巨浪!巨浪!》《美味关系》《炽热月光》。三部作品通过不同女性视角,从战争、生活、文化等多个层面,为读者带来全新的感悟和体验。

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荆洚晓,进他的作品世界,通过对话的形式,聆听他的“声音”。



作家村:


近期您集中出版了三部作品,可以分享一下这三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吗?这对您后续创作有什么影响?



荆洚晓:



《巨浪!巨浪!》开始并没有打算创作这样的一部小说,起源是偶然在几位“改开”弄潮儿的聚会里,从他们的聊天里提及的人和事,引发了我的兴趣和疑惑,然后为了去印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察。而在采风的过程中,这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搏击风浪、抓住机遇也承受风险的个体命运,特别是其中坚忍不拔的女性创业者,深深触动了我。而让我萌生出念头,记录下这股改变无数人命运的磅礴力量。

《炽热月光》是很特别的一部小说,对于我的创作来说,这部小说是独一无二的。创作这部小说是有一天我从健身房出来,在天桥上不经意向下张望时,看见沿街有间开店的店铺,有醒狮在做开业的表演,当时已经接近尾声了,舞狮的女性放下狮头的瞬间,那种醒狮的刚猛和女性的温婉,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冲击力,我其实甚至看不清她的脸!但就在那一瞬间,我就想写一本这样的小说,然后通过跟醒狮协会的对接,在广州狮王卢浩生先生的帮助下,做了许多的采访和对醒狮文化的搜集,终于完成了这部小说的创作。

《美味关系》直接源于对当代都市职场,尤其是餐饮服务行业生态的近距离观察。“美食”是纽带,也是镜子。我想通过舌尖上的酸甜苦辣,折射职场生态、人际关系、特别是女性在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如职场PUA、性别天花板)以及她们的韧性。”

对后续创作的影响,客观的讲,这三部作品像是一次集中的“深潜”训练。它们让我更系统、更深入地挖掘了现实题材的富矿,尤其是大湾区这个充满活力的叙事场域。

塑造林静雯、殷小妙、陈晓欣等不同女性角色的过程,极大地锻炼了我对人物复杂性和时代烙印的把握能力。同时,三部曲的创作也让我意识到,将宏大的时代背景(如大湾区发展)与细腻的个体生命体验无缝融合,是极具挑战也最有价值的探索,这将成为我后续创作的重要方法论。


作家村:



能谈谈您是如何将大湾区发展融入小说中的?


荆洚晓:



我不会直接铺陈政策或数据,而是让大湾区的发展成为人物活动的舞台、故事推进的动力和人物抉择的背景板。比如通过茶餐厅的兴衰、老字号的新生、科创企业的入驻、跨境通勤的日常、城中村的改造、广深港澳的文化碰撞等具体场景和情节,让读者“看见”“感受”到发展。

从人物的职业选择(如投身科技创业、从事文化保育、经营餐饮连锁)、生活轨迹(如从内地来深、港澳青年北上)、价值观碰撞,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大湾区融合与发展大潮的塑造和推动。而通过着重描绘粤语氛围、饮食文化、宗族观念、务实创新精神等大湾区独特的人文肌理,用他们的故事,展现大湾区发展对普通人生活和事业的影响。




作家村:



您认为创作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



荆洚晓:



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尊重现实逻辑、反映真实问题的同时,保持故事的戏剧张力和文学美感。尤其是涉及职场敏感话题(如《美味关系》中的PUA)或重大社会变迁时,如何既深刻又不失温度,需要反复斟酌。

在塑造代表不同阶层、职业、性格的女性角色(如林静雯、陈晓欣)时,既要让她们具有某一群体的典型特征,反映时代共性,又要赋予她们鲜活的个体生命和独特魅力,避免标签化。

将大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无缝编织进个体叙事中,确保时代感不突兀、不脱节,让大背景真正服务于小人物的故事,而让小人物的故事,能反映出整个大时代,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这需要极强的结构把控力和细节筛选能力。因为大湾区发展太快,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采风、学习、调研,确保笔下世界的新鲜度和洞察的前瞻性。



作家村:



您认为大湾区的变化为女性带来了哪些新的可能性?



荆洚晓:



大湾区蓬勃的产业(科技、金融、文创、高端服务、餐饮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就业和创业机会。女性凭借才华和能力,拥有了比以往更广阔的职业上升通道和实现经济独立的坚实基础。

深港融合、珠三角一体化,加速了人才流动和观念碰撞。女性更容易突破传统地域限制,接触到更国际化的视野、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抱负。

大湾区鼓励创新的环境,以及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和资本支持,让有想法、有魄力的女性创业者,如小说里的林静雯,如殷小妙,如陈晓欣,这个大环境让她们拥有了将梦想付诸现实的土壤。

本身大湾区快速发展的社会氛围更倾向于看重个人能力和价值创造,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女性在职业追求、生活方式、价值实现上有了更多元的选择和更大的包容度。




作家村:



您塑造的小说人物林静雯、殷小妙、陈晓欣等女性角色有原型吗?是如何塑造这些角色的?



荆洚晓:



林静雯、殷小妙、陈晓欣等角色并非直接取材于某个具体人物,而是源于在采风和田野考察里,对大湾区众多都市个体的长期观察、访谈和思考的合成。她们是时代的产物,是许多个不同切片、是某一类女性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的文学提炼。

其实一开始的创作并不是以女性角色为主角的,比如《炽热月光》一开始是考虑从李子轩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的,因为这个人物身上也一样有自己的人物弧光和角色魅力,但在做了差不多七八万字之后,当时在一次笔会里,有朋友的激烈讨论过程中,才萌生出从殷小妙这个角色来开启故事的念头。所以严格来讲,也并不是我刻意地去写女性角色或是“她”力量,而是小说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来展开。

这些女性角色代表了在大湾区不同行业(科技/文化/餐饮)、不同成长背景、面临不同时代命题的女性群体。比如林静雯可能承载了外来奋斗者的坚韧,陈晓欣则体现了本地创业者的精明与韧性,殷小妙则是盛世之中的坚守。

她们的性格、选择、困境都深深打上了大湾区快速城市化、经济转型、观念更迭的烙印。她们的焦虑、野心、妥协、突破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殷小妙的婚姻里,就不可能存在彩礼这种概念。

在写作的过程里,我极力避免塑造完美女性或悲情符号。她们有优点也有缺点,有高光时刻也有脆弱迷茫,在事业、家庭、情感中不断挣扎、成长,力求呈现真实立体的人。故事的核心是展现她们作为行动主体,如何在时代洪流中主动选择、积极应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她们的成长弧光是小说的灵魂。



作家村:



您认为网络文学在揭示社会问题上有什么优势?



荆洚晓:



网络文学擅长讲故事,能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情节编织,让读者(尤其是大量年轻女性读者)对陈晓欣们的遭遇感同身受。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是引发关注和讨论的基础。

网络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高度的互动性。一个能击中痛点的故事(如《美味关系》中的职场PUA)能迅速传播,形成热点话题,突破圈层,让‘性别歧视’等问题从个体遭遇变成公共讨论。

相比严肃的社会评论,小说通过具体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冲突,更直观、更生动地展现“职场PUA”“性别歧视”等问题的运作机制、对个体的伤害以及应对的复杂性,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

读者能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能看到角色的反抗和成长,这本身就能提供一种情感宣泄和心理支持,甚至启发现实中应对困境的思路。

通过持续的创作和传播,网络文学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态度,推动观念的改变。它是社会情绪的温度计,也是价值观塑造的参与者。





作家村:



您希望读者从你的作品中获得怎样的体验和感悟?





荆洚晓:



希望读者能沉浸在大湾区充满活力的氛围中,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和这片土地独特的人文气息。尤其是女性读者,能从林静雯、陈晓欣等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可能性,对她们面临的挑战(职场、家庭、自我实现)产生共鸣,并引发关于女性成长、性别平等、个人价值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最核心的是,希望读者能深刻感受到当代都市女性,特别是身处大湾区变革前沿的女性,所展现出的那种蓬勃的生命力、惊人的韧性以及在困境中不断突破自我、追寻梦想的“她”力量。

能理解个体在宏大时代变迁中的复杂处境(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也能从角色的奋斗历程中获得启发和鼓舞,相信个体的努力和选择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家村:



您为什么会聚焦女性成长这一主题?未来的创作方向是什么?





荆洚晓:



女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她们的经历和视角往往能更敏锐地折射时代的光谱与暗角。她们的奋斗、困境、成长和蜕变,蕴含着丰富的人性深度和社会意义。书写她们,就是书写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我深感她们的精彩故事值得被看见、被记录、被颂扬。

女性成长与奋斗是一个深邃广阔的领域。

大湾区乃至中国社会仍在快速变化,女性面临的新课题(如科技发展对职场的影响、生育政策下的平衡、更深入的精神独立追求等)层出不穷。我肯定会继续深入挖掘不同层面、不同背景的女性故事,展现她们在这个时代更丰富的可能性。





作家村:



未来您有什么具体的创作计划吗?





荆洚晓:



将继续扎根现实土壤,密切关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新的创作计划正在酝酿中,可能会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探索。关注国际新格局下,大湾区如何突破瓶颈、转型升级?个体在其中如何寻找新定位、新机遇?

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对特定行业(如我感兴趣的文创、教育、医疗)及其中从业者带来的深刻变革、伦理挑战和人性考验。

书写更年轻一代,Z时代在大湾区/都市中的奋斗、迷茫、价值追求与情感模式。

目前有几个选题都在做采风和考察,暂时来看,可能其中一个关于讲述Z时代年青和岭南传统武术的故事,会有更多的闪光点。







作品简介




qw44.jpg

《巨浪!巨浪!》




《巨浪!巨浪!》为现实题材长篇小说,是一部以大湾区发展为背景,展现时代变迁的优秀作品,以过去十年间广东地区为舞台,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重大时代背景,描写了家庭背景、人生理想、所面临问题均不同的三位年轻人通过偶遇结缘,并携手奋进在各自人生道路上的故事。

林静雯,潮汕普通工人子弟出身,找不到工作还差点被骗;刘书萱,本地人,985毕业后轻松进入事业单位,因为从小生活优渥,细节马虎,造成报销旅差费违规被记过;闽南青年石朴,职校毕业,家道中落,乡镇企业濒临破产,整条村的人都要失业。三个来自不同地方,原本搭不上边的年轻人,因一场夜宵而结识,在广州这个包容的城市,相遇、相识、抓住时代际遇,努力奋斗,见证了广州的发展,也获得了自身的成长。


qw46.jpg

《炽热月光》



《炽热月光》是一部以广州城的当代生活为背景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一场计划外的舞狮采青之约,让一群不同背景,有不同个性,却又遭遇不同生活困境的都市女性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舞狮团队共同创业,立项、投资、运营、推广……一场舞狮逐渐成了打破事业和生活僵局的契机,也让她们完美逆袭,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空。

小说秉持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以南派舞狮文化为一条重要的叙事线索,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作者大量运用地道的方言俚语,加强了作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气息,能呈现出广州城市生活的真实感受。作品以女性的视角展开叙述,呈现出现代女性在家庭、事业、情感等方面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表现她们坚强、自立和自我救赎的精神品质。


qw48.jpg

《美味关系》




《美味关系》是一个广东背景、都市餐饮创业故事。在家传粤菜餐馆濒临倒闭的时候,IT公司运营高手陈晓欣毅然辞职接手生意。在经营粤菜老店的过程中,她感受到人情冷淡和商场辄轧的残酷无情;也因为经营老店,家庭中因为餐馆引发婆媳危机、姑嫂危机……在一桩桩的事件里,陈晓欣发现自己与餐饮行当的确是有“业缘”,所以不惜投入,努力解决各种遗留问题,使得餐馆略有起色,让跟随她的创业团队看到了希望。

从始至终陪伴着的知己,在她动摇时,困苦时,给予了她温暖和支持,以让她有勇气和力量,按着心中的方向前行。而也在这个过程里,她审视内心,重新找到了跟原生家庭和谐共处的办法,来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

本书浓缩了现代都市女性的奋斗、创业历程,反映了广州这个国际化大都市近二十年的时代变迁。





收藏
送赞
分享
qw7.jpg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