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贾平凹:有的书很快就会被遗忘,但有的书会被反复发现
[ 复制链接 ]
myqiong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67
回帖
206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9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9 积分
积分
391
发表于:2020-10-22 09:52:16
14347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文末福利:来自纯粹读书社群的邀请
20年前,著名评论家、北师大教授张清华曾到海德堡大学讲学。期间,他写下汇聚欧洲之行杂记的《海德堡笔记》,文字诗意深沉,饱含着一位学者对欧陆及故土的沉思。20年间,《海德堡笔记》深受读者推崇,一版再版。10月18日,张清华来到古城西安,与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李国平,西安市作协副主席、《美文》
杂志
常务副主编穆涛带领古城读者共同分享书后的故事记忆,畅谈散文写作要义。
贾平凹:《海德堡笔记》对当下散文创作有启示
有的书很快就会被遗忘,但有的书会被反复发现。分享会上,贾平凹、李国平、穆涛等人由《海德堡笔记》谈及了写作,尤其是散文写作等话题。贾平凹说,自己非常喜欢《海德堡笔记》,缘于如今不少散文,要么特别艳,要么特别浅,要么就事论事,但这本书可以当作散文来读,也可以当诗来读,也可以当哲学评论笔记来读。他有感于当下的散文写作:“一般人大多写老家、亲朋那些琐事,集成一本书来阅读时,就觉得意义不大。要么就是架子很大——当年余秋雨先生写文化散文的时候开辟了一个境界,他写得非常好,但是后面学的人,又把这些写得特别简单,就出现另一种情况。”
贾平凹认为,张清华笔下文字之可贵,是其选择了一条新路,且格调优雅忧郁,“这种气质格调不是故意做出来,是以高贵的气质为根本,以深厚的学养来支撑的。作者的文笔韵味十足,有着非常独特的节奏、韵味和条要性,这得益于他笔后的元气非常充沛。”贾平凹说:“现在好多人写海外,要么是自己看一些写一下,要么就是炫耀式地写一写。但在《海德堡笔记》中,每篇文章都特别有力度,这力度不是怀揣了刀子那种尖锐,而是醇厚且渊博。作者的哲思和诗意使散文不是很华丽、很艳炸,但是很高深、格调悠远——研究这样的写作手法与文章,对目前的散文创作很有启示。”
张清华:在德国“读懂”了陈子昂、张若虚
虽然距离成书已过去20年,但《海德堡笔记》在诸位到场大家眼中,依然韵味悠远——书中,读者不仅可以跟随作者漫步在欧洲沉静的景色之中,更能看到作者对于恒久的人文、历史、生态的打量和思索。时至今日,这种对东西方文明的观照,这种带着乡愁的行走依然别具情致、独有意义。
黑格尔、费尔巴哈、韦伯、海德格尔……这些名字让海德堡大学成为德国小城海德堡的灵魂。分享会上,张清华回忆了他写作该书的初衷,为大家解读他记忆中的海德堡大学及海德堡。当年,作者正是带着对遥远的异域文明的好奇,行走于海德堡,注目与之关联的历史和生命,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张清华说,从纸上,从旁人介绍中,自己也曾从知识的角度、从观念的角度去理解海德堡,但当身临其境,就读懂了更多东西。他说,也正是在这次行走中,他更理解了陈子昂的心态,读懂了张若虚,产生了关于“中国的诗人达到把诗和哲学融于一体高度”的更多认知。
“文字是有生命的,我始终坚持把我自己放在里面,就是所谓在场感——如果没有在场感,文学就是知识了,有在场感,则是生命体验。”张清华说。
李国平:《海德堡笔记》里能读出思想性和诗性的结合
李国平认为,该书接连再版“看似是
出版
社的文化行为,实际从深层上折射了读者的期待。”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一位青年学者的“访者之书、对话之书”。张清华的主体身份是大学教授、文学研究者和评论家,有了思想和学理的知识谱系后再从事文化随笔、散文写作,“追求的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或者碰撞,从他的文字里能读出思想性和诗性的结合。”
穆涛:作者张清华从容的态度非常难得
穆涛认为,《海德堡笔记》是张清华以“比较的眼光,从容的态度,深入具体的文化考量”而写就的一部“立言之作”,尤其是“从容的态度非常重要”。他说,现代文学史上,我们写国外的文章很多,写的好的也有不少,但是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就是“匍匐前进,西方什么都好,好的不得了,我们读的时候就觉得一种压抑。”而作者的从容来自“学者内心那种镇静自若、有条不紊的东西,这个非常难得”。
穆涛表示“朴素是这本书的主调子”,张清华在写作的时候做到了杜甫的那句“篇终接混茫”,看似结束却并没有停止,而是让人又有了新的期待,意味深长。
提问环节
提问:三位老师好,我想问一下张清华老师,刚刚您说您非常喜欢黑格尔,您刚才提到了有一个存在主义哲学,现在我就是想问一下,现在网络上很多流行的“存在即合理”等说法,我想听你解释说存在是不是合理,还是说存在是有原因的?
张清华:存在是合理的,这是黑格尔的论断,我想他是从自然伦理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话的,自然伦理和社会伦理是不一样的。非洲草原上一只雄狮或者一只雌狮猎杀一头羚羊,这个时候是生命的壮美诗篇,这是按照自然伦理。因为如果没有狮子,羚羊就会无限制的繁殖,它就会把非洲草原都破坏了,这个生态就不存在了。所以食物链的存在,使大自然永恒循环、生气勃勃的一部分,这就是合理的,从自然伦理的角度。
但是从人类的社会伦理角度那就不能这么看了,人类的这种社会伦理是不断变化的,以前合理的现在就不一定合理。比如说武松打虎,武松打虎是英雄,但是现在可不能打虎,你要打虎马上就把你拷起来,至少判你个10年、8年。李逵抡着两把板斧不管青红皂白砍过去,在《水浒传》里面是英雄,现在这么干肯定是暴徒。
还有文学伦理,文学伦理和社会伦理又不一样。不管在什么时代,不分青红皂白抡着两把板斧砍过去都是违法的、都是暴徒,但是在小说里头、在传奇小说里面就无所谓。你看武松也是过度执法,武松把潘金莲杀了、把西门庆杀了,有没有理呢?有理,但是放到法律当中绝对是滥用暴力,他就是私设公堂,过当防卫,法律也有一个伦理。文学的伦理和这些都不一样,在文学当中武松打虎也好,杀嫂也好,为兄复仇,这都是英雄业绩,自然伦理、社会伦理、文学伦理是不一样的范畴,谢谢。
提问:我特别想问张老师,在东西方这两个文化起源造成的不同思维模式下,在现今东方和欧洲世界这种对比思维模式决定的他们的社会基本模式,在未来这个差异是不是还继续这样下去?
张清华:其实您这个感想已经非常精彩和淋漓尽致了,无须我再多言。你最后提示我对两种文化和两种思维,如果还有什么感想也可以说一点,这个东西是一个无边的话题,我就说那么一两点吧。
你比如说人家这个建筑,它的建筑,随便一座房子都是老房子,几百年以上的,他不会把它拆了,我们这没几十年就要翻拆一次,这跟建筑理念有关系。你看他们的教堂,有的教堂建了一千年还没建完,一般的教堂都要建几百年,几百年到一千年意味着什么?就是世世代代做一件事情,绝不懈怠,他要为上帝工作,这种精神我觉得可能一定程度上值得我们学习。所谓的百年大计也好,千年大计也好,应该有一个不计成本、前赴后继的努力。我今天上午走在古老的城乡路上,看到老城里面的建筑特别感慨。我们的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遗产,但是我们在最近几十年里所建的房子很多都是一堆垃圾,就说我们有没有把我们前人的文化精神也好,价值观也好,有没有把它有效地传承下来,可能是有问题的。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如何让我们的社会甚至国家更美好,很多东西是需要认真去思考的,需要有一种原则和底线。
你看看这个古老的城墙,这还不是汉唐时代的长安,汉唐时代的长安是多么伟大的一座城市。我们今天一想这样一个伟大的、古老的城市,会感到有几分惭愧。如何把一个民族的文化好好地传承,把它放到世界文化当中显得毫不逊色,确实值得我们当代人再反思。谢谢!
提问:张老师您好,我读您文字的时候感觉您写的就是我的感受,就比如说您说在塞纳河上曾经漂浮的垃圾、污秽,甚至腐尸一样,但是它又卑俗、又浪漫、又肮脏又高洁,你到那后之后你觉得它其实挺浪漫的,但是它其实也挺臭的,但是你还想去,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使得世界对巴黎充满了如次匪夷所思的想象力。
张清华:谢谢你,非常荣幸,如果对一本书有表彰的话,您这个就是对我这本书的最高表彰了,我写出了不光是我自己的感受,也写出了别人的感受,特别是写出了你的感受,这个我特别高兴。
我为什么那么去写巴黎呢?实际上我是诠释巴黎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座神话般的城市。我们来描述东方的一个城市,说它无限的美好,我们说的是一座东方的巴黎,一般不会说它是东方的纽约、东方的伦敦、东方的罗马。因为巴黎不同于其它城市,但是你要想说清楚没有那么容易,所以我就像画一幅素描一样不断地往上加线条,往上加元素,最后希望出现一个准确的、一个丰富的、多侧面的真实的巴黎。因为我是把巴尔扎克的巴黎、波德莱尔的巴黎,把各种各样的巴黎重叠在一块,所以我希望能够获得关于巴黎正确的,或者基本合理的一个描述。
《梦巴黎》这一篇文章好像反响比较多,如果你在网上一搜“梦巴黎”能出来上千条,跟我的这个文章都有关系。有好几个省的高考模拟题就选用了这篇文章,是删节之后做阅读材料,大概分数是24分,一共六道题,都是选择题。其中第一道题特别有意思,说作者要想写巴黎,为什么不从巴黎开始写起,要从遥远的东方开始写起。问题一共有四个选项,我一看这四个选项都不是我想要的,所以这个题要我来回答,我可能得不了分。用我的文章做成模拟题,然后我来回答得不了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所以我在其它地方也讲到过这个事,让我回答为什么这样写呢?我愿意,管得着嘛,只能这样回答。一篇文章大家喜欢是一件好事,让更多的人读到也是好事,但是你把它知识化了就坏了,谢谢你。
提问:谢谢张老师,您当年是一个青年学者的身份来到国外,然后在那样一个年轻的异国他乡拥有了才华释放的能力。白先勇在还没有到30岁的时候就写出了《台北人》,我想问一下,青年人,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如何能够向您学习,想让您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提些建议,谢谢!
张清华:我们面前的贾老师在20多岁,大概30岁不到就写出了“商州系列”,在40岁不到就写出了《废都》,可以说是不朽的作品。我在90年代中期在课堂上讲过穆涛老师的作品,我记得那篇散文叫《红酥手》,妙极了,一个点菜的人看到菜谱上面有一道才叫红酥手,同时也观察帮他点餐的那个服务员,他产生了一些有趣的联想,写出了一篇妙文。他那个时候也应该30岁不到,或者30岁左右。我这个已经很晚了,在这几位老师面前属于班门弄斧。但是如果你要让我给你提点建议的话,最重要的一点建议是什么呢?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尤为重要,我是谁、我要干什么。你在无意识里面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未来就会朝着那个目标,会慢慢变成那个人,或者是在一半的意义上,甚至四分之一的意义上,或者几分之一的意义上变成那个人,也算很了不起。所以每一个年轻人,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自命不凡,就是你要在潜意识里面一定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你有说话的身份。我现在想,我何德何能对着一个所谓想象中的德国,或者是欧罗巴发表感想,像蚂蚁一样的一个存在居然还要对这么庞大的文化发表感想,我后来反思自己脑子里面真是有毛病。有什么毛病呢?有那么一点点自命不凡。但是我认为,当你自命不凡的时候又要对自己的自命不凡抱有警惕,千万不要在日常中也变成一个自命不凡的家伙,就特别讨厌。在文化意义上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人格,这个人格就是潜意识当中自己是自命不凡的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能思考的人,一个对世界怀有兴趣,抱有质疑,并时有追问且试图解答的一个人。当你这样来建构自己的文化意义上的这个自我的时候,你未来可能就有出息了,这是我的一个建议,谢谢。
《海德堡笔记》
作者:张清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大地上的事情
(增订版)
苇岸 著;冯秋子 编
★★★★★
全书分为七辑,涵盖了苇岸生前所写的散文、随笔、诗歌、译文,其中有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一九九八 廿四节气》(完整版)、《我与梭罗》《我的邻居胡蜂》《去看白桦林》《我认识的海子》《鸟的建筑》《美丽的嘉荫》《放蜂人》《去看食指》……还有《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苇岸作品的后续传播》等。从不同方向,苇岸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宽广、深厚,纷繁、复杂的世界,自然和文明的交会,生存和死亡的搏击,真实而绞痛的生活与思想记录,印证了一个时代的足迹及其思想质地。苇岸经年累月体察和信守的大地道德精髓,与他短短一生之于文学和艺术、之于他深爱的大自然的深刻意识,和他忠实于内心诚实、朴直的实践,倾力奉献给了读者。
本作品集由苇岸生前好友、散文家冯秋子选编,是迄今为止苇岸作品的完整版本。
董其昌传
孙炜 著
★★★★★
著名艺术家杨先让,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联袂推荐,著名艺术媒体人孙炜最新力作。一部个人传,一部晚明史,解密董其昌骂名背后的真相。随书馈赠 特制6款纯宣纸精美藏书票。
最好的里尔克
里尔克 著;秀陶 译
★★★★★
《最好的里尔克》是诗人秀陶所译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代表诗作选译集。本选译本之所以叫作《最好的里尔克》,在于译者译笔严谨,音律韵脚安排讲究,少有增减、切割、含混之处,读来确属各译家中之上乘成品。书中所选的作品涵盖诗人里尔克主要作品和名篇,令人喜爱的里氏作品少有漏掉。
江南旧闻录:
故园归梦长
朱学东 著
★★★★★
《江南旧闻录:故园归梦长》是一本兼具社会学、民俗学史料和文献研究价值的怀乡思故之作,是作者朱学东对江南故乡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场景的记录和回忆。
大地书写
赵雪松 著
★★★★★
《大地书写》是一本以散文随笔和书画艺术作品为基础的跨界表达文本。在本书中,有观物,有纪行,有怀旧,有新知,有读书,有读人……作者以敏锐的观察、细致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生动还原了我们居住环境中与大地精神相关的纯朴心灵。
象语者
[南非]劳伦斯·安东尼
[英]格雷厄姆·斯彭斯 著
邬明晶 张宇 译
★★★★★
南非原始森林里大象感人至深的故事,与野生动物对话,咏叹灵性之美。
著名作家,《与虫在野》作者半夏:《象语者》的作者劳伦斯·安东尼说——“如果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笼子,我希望是一个空空的笼子。”任何生命的身心灵都不应该被禁锢,它们都应该自在地徜徉在天地之间。
山林间
[意] 毛罗·科罗纳 著
★★★★★
一个不会登山的木雕家不是一个好的作家,毛罗·科罗纳意大利图书畅销榜上榜力作,意大利版《瓦尔登湖》。
纯粹读书社群
扫码加入纯粹读书社群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 END ●
纯粹好书
原标题:《贾平凹:有的书很快就会被遗忘,但有的书会被反复发现|纯粹现场》
阅读原文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阅文改革:作家可自主选择收费或免费 一个月内推出新版合同
网文界:网络小说被拍成电视剧,难道是网文发展的一种趋势吗?
起点18年,网文再革新
2020年新出炉的网文价值榜单,快来看看都有哪些小说上了榜吧?
在家写网文,疫情时代最佳副业?
流沙河病逝 岁月淘不尽诗歌与理想
史上最全网络小说流派总结
网文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作者究竟能挣多少钱,这位大神说了实话
年轻人在玩什么?阿里数据报告:95后爱考证,痴迷科幻、励志文学
阅文集团申请“叶修”商标被驳回
话题
定制爽感的超短篇网文,能再造短剧奇迹吗?
女性向悬疑的创新和突破——时音访谈录
150-600元/篇 | 「微型小说选刊」新栏目2026年征稿启事
4
AI吞掉网文流量,底层作者正被“无声清退”|深氪lite
5
对话诺奖编辑:我们为何坚持出版“天书”?
6
《吴邪私家笔记》开播!铁三角集结冒险,开启热血探险新篇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