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请把悬疑的发条拧得更紧些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20-9-21 11:01:19
17913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来,腾讯、爱奇艺、优酷三家视频网站分别出品的《摩天大楼》《非常目击》《白色月光》三部悬疑网剧已相继亮相,客观上说,这三部剧和以往作品相比各有优点,不乏创新之处。但是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精神内涵、文化品质有所缺失,导致低于观众预期,观剧的热度不如以往。
两大优点:剧作结构创新和心理悬疑运用
网剧发展到今天,它与电视剧的优势与劣势对比已经比较明显。近期的这三部剧充分体现了这种优劣势的对比,它们最大的优点在于剧作结构的创新和心理悬疑的运用。
剧作结构向高度复杂化、反转化发展。《摩天大楼》在这一点上较为突出。通过主角钟美宝的非自然死亡事件,牵引出她周围的众生百态。每个涉案人都提供了一个不同的叙事口径,构筑了一种叙事迷宫,形成了类似一种“蜂巢”式的剧作结构,然后在故事发展的高潮再进行一次次颠覆性的反转——他们共同对警察实施了障眼法,整体不落俗套,看着非常烧脑。《非常目击》通过长江边小城发生的一起与20年前几乎一模一样的凶杀案,逐步编织出了沿着巫江发生的五起竹筏谋杀案,而主角警察山峰成为了仪式的最后一部分,一环扣一环,通过时间上的纵向、空间上的横向推理,一次次反转,最终推测出幕后真凶,剧作结构也比较有特色。
强化心理悬疑的叙事作用。这三部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人物的心理变化成为了剧集的一条隐含的重要叙事线索,不断推动剧情发展。人物的心灵成长与破案几乎同时完成,将网剧对心理悬疑的探索运用拉升了一个层次。《白色月光》是一部女性视角的心理悬疑剧,将最近大热的“她”题材与悬疑手法结合起来,以不断的跳切和空镜头的蒙太奇手法,通过海洋、花朵、猫等隐喻性的意象,用抽丝剥茧式的侦探方式,窥探结婚十年的中产夫妇的婚姻真实内幕。作品最大的特色,是以细腻的影像展现女性面对丈夫出轨时的焦躁、愤怒、压抑的内心,表现当下女性心理蜕变、找寻真实自我、构建女性独立意识的精神主旨。《非常目击》中加入了大量主角山峰的儿时回忆戏份,深入他童年时在案发现场的记忆噩梦,他在破案过程中不断战胜童年恐惧、战胜暴力带来的心理阴影和同学污名化带来的身份自卑,最终靠自我意志实现了对自我的疗愈,也成为破案的关键。
两大问题:文化内涵缺失与悬疑类型不到位
技大于艺,文化内涵缺失。最近的网剧发展,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在技术上不断进步,但是在文化内涵上却有所缺失。这三部剧,表面上看两部破案剧,一部家庭剧,实则三部剧都与家庭紧密相关。在技术上不断向电影质感靠近,比如《摩天大楼》的剧作结构,将这种“罗生门”式的多视角讲述几乎编织得登峰造极,营造了一种巨大的叙事快感,但是有些是为了反转而反转,这样其实更容易造成逻辑漏洞,经不起推敲,而当创作者沉迷于这种叙事迷宫的搭建,就容易忽略对人性的深度表现。《非常目击》中的几场飙车追逐戏,视觉冲击力在国产剧中都是可圈可点,主角山峰在回顾20年前案发现场时,通过镜头的场面调度进行时空穿梭,手法颇具电影质感,但故事却和《摩天大楼》一样,浮于犯罪故事的表层。其实对比同样发生在西南的悬疑电影《寻枪》,后者却拍出了小人物在面对极限压力下自我牺牲的精神,既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又有对人性的深度拷问。《摩天大楼》的创作者没有好好利用起巫江沿线的人文风貌。20年的时间,这个区域发生了什么变化?时代发生了什么变化?人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都没有看到。
对悬疑类型的理解与把握不到位。今年是悬疑剧大热之年,是最惹人注目的类型。但,是否所有题材都适合悬疑类型?这几部剧有一个通病——对悬疑类型的贯彻不彻底,在类型化与作者个人化表达之间游移不定。《白色月光》的剧情有些老套,妻子发现丈夫出轨并离婚,这是否适合用悬疑的类型来表现?退一步说,既然选择了悬疑的类型,就应该遵循悬疑剧的手法,但是剧集中明显沉溺于导演自我的情绪抒怀,冲淡了悬疑感,让人仿佛在看一部冗长的爱情文艺电影,与悬疑网剧的定位不符。《非常目击》也存在这个毛病,尤其是周宇和叶小禾这条支线叙事过于拖沓,在手法上又太偏文艺,大段大段的文学化的台词独白在悬疑剧中略显矫情,与剧情主线几乎没有关系。我们到底是要看配角谈恋爱,还是要看主角破案?对悬疑类型不坚定,注定会成为败笔。
我们需要怎样的悬疑剧
首先,悬疑剧需要温暖有爱的价值观打底。以今年豆瓣最高分悬疑剧《隐秘的角落》为例,它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改编上的成功——将一本充满黑暗的小众的三流推理小说改编成了一部编、导、演俱佳的网剧,就在于它加入了警官老陈这样“麦田守望者”的角色,注入了温情底色。犯罪能不能表现?黑暗能不能书写?当然能,《七宗罪》讲了七桩残忍的犯罪,但它里面也有警察之间的友情,警察与妻子的爱情。悬疑剧可以展示阴暗的角落,但创作者需要对黑暗面进行艺术化处理,暴力与反暴力、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缠斗,应以终极的爱力驱动,这是悬疑剧最基本的价值基点。
其次,提升悬疑剧的文化内涵。悬疑剧最大特色在于紧张刺激的剧情、扑朔迷离的解谜,追寻凶手的过程是最大看点。但是,所有的谜底终会揭晓,关键是要看追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深刻人文关怀和真实的时代气息。悬疑剧创作者应该将视角放得更宽广一点,仅仅将反派罪恶归结于原生家庭、沉溺于技术编织层面,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像《东方快车谋杀案》《杀人回忆》作为经典悬疑探案电影,增加了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就显得有深度,有厚重感。悬疑剧不能只是一次简单的探案过程,让观众能对社会存在与个体关系进行反思,既要有时空的宽广度,也要体现人性的深度。
最后,悬疑剧一定要坚守类型化叙事。观众看悬疑剧,怕案件不精彩,但更怕的是突然改变剧集风格,尤其是创作者个人情绪性的抒发和无关紧要的情感纠葛。很多时候只要涉及这两点,剧集节奏必然慢下来,于是变得悬疑不悬疑,文艺不文艺——这都是悬疑剧的大忌。悬疑剧一定要紧紧把握住探案的主线,人物、叙事、场景、节奏,都必须高度符合悬疑剧的叙事规律。这就要求创作者大量的创作积淀,摒弃私人化、情绪性的元素,把悬疑的发条拧得更紧,把悬疑的弓拉得更满,这样的悬疑剧才能击中观众内心,才会有更大的张力和爆发力。北京日报
#悬疑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慢书悬疑社2023年短篇征稿函文化
0
3816
子墨233
2023-07-17
文化新闻
法医秦明新作:以悬疑小说讲述亲子关系
0
7817
写手发布
2023-07-25
文化新闻
古装悬疑剧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码”?
0
8611
1断翼天使1
2023-08-08
文化新闻
悬疑喜剧:网络悬疑新风格——陆春吾访谈
0
6257
写手发布
2023-08-31
文化新闻
蔡骏:生活是最大的悬疑
0
6537
写手发布
2023-09-12
文化新闻
豆瓣网文高热:爱奇艺要悬疑,腾讯要女性,芒果要…
0
7057
写手发布
2023-09-27
媒体约稿
网易人间联合著名悬疑作家蔡骏,重磅征稿!
0
4444
你的美瞬间倾城
2023-11-06
原创文学
我的生活充满了悬疑
0
1728
玄鱼
2023-11-30
文化新闻
网络作家桑文鹤:社会派悬疑,追问故事为什么会发生
0
4433
写手发布
2024-01-26
文化新闻
点灯:短篇悬疑小说如何“低开高走”
0
3972
写手发布
2024-03-15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定制爽感的超短篇网文,能再造短剧奇迹吗?
女性向悬疑的创新和突破——时音访谈录
150-600元/篇 | 「微型小说选刊」新栏目2026年征稿启事
4
AI吞掉网文流量,底层作者正被“无声清退”|深氪lite
5
对话诺奖编辑:我们为何坚持出版“天书”?
6
《吴邪私家笔记》开播!铁三角集结冒险,开启热血探险新篇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