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文坛2020,“前浪”仍然在奔涌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20-9-16 09:11:14
1877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他们是成名已久的老作家,积淀丰厚、技法老到、语言成熟、思维深刻,在文坛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可说无人能出其右,但他们没有吃老本,都在2020年拿出了新作。这股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前浪”仍在奔涌前行。
贾平凹:写出《暂坐》和《酱豆》
9月,作家
出版
社推出贾平凹两部长篇小说新作:《暂坐》和《酱豆》。这是贾平凹创作的第17部和第18部长篇小说。
《暂坐》是贾平凹第二部城市小说,首部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女性视角小说,灵感来源于贾平凹常去的一家茶室。贾平凹说:“茶庄在的那些年,我每日两次都在那里喝茶,一次是午饭前,一次是晚饭后。喝到了好茶就只能再好,不能将就,我已经被培养成喝茶‘贵族’了,茶庄却搬走了。突然就有了写《暂坐》的念头。”
《暂坐》以西安城为背景,讲述了一群独立奋斗的都市女性在心灵上相互依偎的故事,以暂坐茶庄的老板海若为中心,刻画了众生相。茶楼正是社会的缩影,环环相扣的命运展示着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
《酱豆》是贾平凹写给自己的小说,贾平凹在题记里写:“写我的小说,我越是真实,小说越是虚构。”小说虚实结合,“贾平凹”作为小说人物出现,抛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贾平凹”形象,也抛出了自己对时代的探究、对人性的拷问,发人深思。
莫言:那个“讲故事的人”回来了
7月31日,莫言《晚熟的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2020年,距莫言获诺奖已经过去整整八年,距他出版上一部小说已过去整整十年。有人说莫言将陷入“诺奖魔咒”——得了诺奖就很难再进行持续创作。随着《晚熟的人》问世,莫言终于给出了实实在在的答案:“获奖八年来我一直在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晚熟的人》中,莫言用十二个故事讲述获诺奖后的里里外外。其中的《红唇绿嘴》,莫言塑造了一个网络“大咖”高参。高参手下有上百个铁杆水军,让咬谁就咬谁,让捧谁就捧谁,将网络玩弄于股掌之中。她还有一句名言:“在生活中,一万个人也成不了大气候,但网络上,一百个人便可以掀起滔天巨浪。”
与贾平凹《酱豆》异曲同工的是,莫言也将自己写进了故事里。读者随着小说里的这位“莫言”,获奖后回到高密家乡,发现家乡一夕之间成了旅游胜地,《红高粱》影视城拔地而起,山寨版“土匪窝”和“县衙门”突然涌现,“还有我家那五间摇摇欲倒的破房子,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挂上了牌子,成了景点”。
莫言解释说:“小说中的莫言,实际上是我的分身,就像孙猴子拔下的一根毫毛。他执行着我的指令,但他并不能自己作出什么决定,我在观察着、记录着这个莫言与人物交往的过程。”
冯骥才:回望书房并致敬同行
冯骥才今年推出全新随笔集《书房一世界》,辑录七十余篇精妙短文,皆以冯骥才书房中的一物一景起兴,娓娓道来,串联起丰富的人生细节。
冯骥才把自己的书房称为“心居”。在那些满屋堆积的图籍、稿纸、文牍、信件、照片和杂物中,当然一定还有许多看不明白的东西,那里却一准隐藏着作家自己心知的故事,或者私密。
冯骥才另一本新书是《文雄画杰:中西文坛艺坛人物》。既是作家又是画家的冯骥才,这次书写的是他在两个艺术领域敬仰的前辈、熟悉的同行,包括茅盾、冰心、曹禺、韦君宜、韩美林以及梵·高、列宾等国外艺术家,他每每去他们的故居、美术馆或墓地流连,感受他们独有的生命气息,发现一些珍贵的细节。
此外,冯骥才还出了《鹤顶凤冠:冯骥才序文精选》和《雪夜来客》,前者是冯骥才十年间所作序文的精选集,后者收录新作荒诞小说《木佛》。
张炜:为苏东坡立传并追忆“原野”
张炜一口气出了3本书。《思维的锋刃》收录了作者2018年以来的25篇文学演讲和访谈,或分享写作经验、畅叙心路,或剖析经典意趣、拆解疑绪,皆别具幽怀。
第二本书《斑斓志》则是他苦研苏东坡十多年的心血结晶。全书分七讲计一百二十余题,每题必有独见,每见必得服人,该书兼诗学、写作学、文学批评、作品鉴赏、历史钩沉及社会思潮溯源之综合探究。
值得一提的是,十年来张炜已经出版过四部古典文学赏析作品:《楚辞笔记》《也说李白与杜甫》《陶渊明的遗产》《读诗经》。
今年年初,张炜还出了《我的原野盛宴》,是他迄今唯一的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在这本书里,他最强烈表达了他对自然以及自然各个层面的看法。“这本书耗去我最重要的一部分生活储备。很久以来不舍得去碰,我一直放着没写。我投入最深的情感,用最大的力量、最强的笔力、最浓烈的色彩把它表达出来。在某一个时间向度上,这可能是我最好的作品,我为它的投入实在是太多了。”
书中,张炜以工细的笔触再现半个世纪前的滨海荒原,尽写野地悲欢、万物竞逐、神异纷呈的斑斓大地,逼真地描绘了三百六十多种动植物,可当之无愧地称之为一部海角动植物志、一部大自然的诗篇,也是一部个人的成长史和心灵史。
刘心武、王蒙、迟子建:3人3部长篇
去年夏天,86岁的作家王蒙完成了中篇小说《笑的风》,年底刊发在《人民文学》
杂志
。但这一次,王蒙遇到了一个“在我写作史上前所未有的情况”。
“我从发表出来的文本中,发现了那么多蕴藏和潜质,那么多生长点与元素,那么多期待与可能,也还有一些可以更严密更强化更充实丰富的情节链条因果、岁月沿革节点与可调整的焦距与扫描。这些,等待我的修饰,等待我的投入,中篇小说文本它拽住了我,缠住了我,要求着与命令着我,欲罢不能,难舍难分,欲原样出单行本而不能,我必须再加一大把劲,延伸,发挥,调节,加力,砥砺,制造一个真正的新长篇小说,姑且称之为《笑的风·长篇版》。”于是他又用了两个月时间,用了“只重于大于而不是轻于小于原作的力度”,增写了近5万字,形成了一个长篇文本。
不同于王蒙这种“文本扩写”,刘心武选择了另一种文本实验方式,即碎片化写作。
他的新长篇《邮轮碎片》号称中国首部“拼图式小说”“乐高小说”,用精巧布局考验阅读智慧。小说近距离描写当下中国,用碎片化结构多侧面勾勒人间隐秘,用邮轮旅游隐喻社会的变化。“邮轮”既可以看作一个承载着中国人历史和现实的“海上大观园”,又可以看作象征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开放和包容的过程。
刘心武说:“这本小说是写人性、写人心的,《邮轮碎片》中的很多人物,都有前史,他们携带着全部的生命前史和内心秘密登上邮轮。不经意之间,不同人之间的秘密就会发酵、会摩擦、碰撞。”
迟子建《烟火漫卷》是去年动笔的,在今年的疫情中修改了两稿。这是一部聚焦当下哈尔滨都市百姓生活的长篇小说,一座自然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一群形形色色笃定坚实的普通都市人,于“烟火漫卷”中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迟子建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哈尔滨与大多数省会城市一样,采取了限制出行措施。我与同事一边策划组织抗疫专号文章,一边修改长篇。每日黄昏,站在阳台暖融融的微光中,望着空荡荡的街市,有一种活在虚构中的感觉。与此同时,大量读书,网上观影……我们此时身处的世界,在新冠肺炎的阴影中,如此动荡如此寂静,但大地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敞开温暖宽厚的怀抱,给我们劳作的自由。毫无疑问,回春后的大地一定会生机勃发,烟火依然如歌漫卷。”
徐贵祥:穿插伏击《英雄山》
写过《历史的天空》的著名军旅作家徐贵祥,近日推出新作《英雄山·穿插》《英雄山·伏击》。两部作品为姊妹篇,有独立完整的人物和故事,又前后呼应,互为补充,从“一正一反”“一明一暗”两个英雄人物的视角,共同谱写了一部壮阔的革命战争和信仰传奇。
“英雄山”系列再次彰显徐贵祥架构复杂战争主题的能力,故事横跨十余年,为读者立体地呈现了从长征到抗战的丰富内容。两部作品不仅有着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也以丰富的军事知识,凸显出硬核的“军事实力”。作品中有许多情节,都有着绝境之中直击人物灵魂的深度思索。
“英雄山”的几位主人公都曾经历过确立自身信仰的不同阶段,每一个主要人物都曾经历不同情境下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有人动摇,有人背离,但更强的人克服心魔、摆脱困境,最终百炼成钢,成为信仰坚不可摧的英雄。
【手记】
“前浪”们有话要说
笔耕不辍的老作家还有好多,本文无法一一列举。比如生于1915年的马识途先生,当年《让子弹飞》令人们重新发现他的《夜谭十记》,可是今年他还出了《夜谭续记》,圆了多年夙愿,然后从容宣布封笔。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
自媒体
环境,文学创作貌似衰落,网络
写手
日更万字、月更百万字都已正常,商人开始用人工智能写小说换取流量,这些文学“前浪”们为什么还在奔涌?
因为他们仍有动力和能量。
面对日新月异的生活、急剧变化的周遭,他们有话要说。写作是他们存在的方式、表达的方式,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所在;既然如此,只要一息尚存,只要还写得动,他们当然要继续写,没有理由把写作之场默默让出。“后浪”们要想追上,唯有追随前浪,写得更好,如此而已。
2020年涌现的“前浪”新作,大多构思、写作于去年、前年乃至更加久远,这是创作出版的规律。2020年的大变局,一定会向每个严肃的写作者发出叩问,迫使他们用作品给出自己的回答,这也是创作的规律。既然如此,我们有理由期待,“前浪”“后浪”相互砥砺,中国文坛将出现更多更好更深刻的作品,这只是迟早的问题。来源:长江日报 | 李煦
#文坛
#2020
#前浪
#仍然
#奔涌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八大网文“开山”之作,有的完结多年却仍然影响巨大,你都看过?
0
17167
流恋月
2020-07-12
文化新闻
贾平凹两部长篇小说新作出版 创庚子年文坛双黄蛋
9
73476
巴黎盛开在东京
2020-09-02
休闲分享
谁能告诉我挣钱的方法,2020太难了
0
10417
222222丑
2020-09-18
文化新闻
文坛巨匠贾平凹惨遭文坛某作家抄袭
0
17588
艳阳春33
2020-10-30
媒体约稿
2020有盐&花溪小说作者福利计划
0
6753
小虫等汉奸
2020-12-10
媒体约稿
墨氏文坛收稿啦!
0
9416
喜·
2021-01-01
文化新闻
贾浅浅的诗到底怎么样,文坛没个数吗?
0
19132
写手发布
2021-02-02
文化新闻
文坛大师不妨都“换个姿态”走出来
0
22264
stroberto
2021-08-11
文化新闻
文坛“大师”何时休
0
27142
写手发布
2021-10-28
文化新闻
埋头十五年深写汉武帝 王朔出新书文坛归来
0
14434
zggdhykxz
2022-08-12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定制爽感的超短篇网文,能再造短剧奇迹吗?
女性向悬疑的创新和突破——时音访谈录
150-600元/篇 | 「微型小说选刊」新栏目2026年征稿启事
4
AI吞掉网文流量,底层作者正被“无声清退”|深氪lite
5
对话诺奖编辑:我们为何坚持出版“天书”?
6
《吴邪私家笔记》开播!铁三角集结冒险,开启热血探险新篇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