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网络文学:后先锋文化立场的蜕变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10-23 17:01:00
1949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80年代末,中国大陆文学界出现了对“五四新文学”激进主义思潮的反思。文化复古主义甚嚣尘上。先锋文学出现了退场的迹象,文学界也出现了分化。一批先锋作家转向了早期的文化产业(下海),还有一批纷纷进入体制或高校。
早期的网络作家受到这股思潮的影响,先锋文学的分化与转向走向一种不确定性。恰逢那时,福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潮在知识界普遍得以传播。在文学界出现了一股“解构潮”,但主体文化正处于“国学”回归的鼎盛时期。解构主义思潮遇到了互联网,早期的网络文学几乎都脱胎于这样的文化思潮。
90年代初,中国市场经济的兴起,文化产业的兴起直接推动了“大众文化”的破土新生。图书市场出现了大量盗版书,港台文化热几乎成了“大众文化”的晴雨表。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形式成为大城市高校学生的阅读阵地,助推了早期网络文学的生产。
随着先锋文学作家的退场,
出版
界也分层转向,传统文学渐渐式微,大众文化出现了第一次热潮。由于互联网的不发达,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没有被基层所接受,早期的网络文学依然是一种“精英文学”,只不过是一种“解构主义”之下的青年“精英文学”。
“解构主义”本是一次流行于思想界的文化思潮,文学界吸收之后作为一种文学理论本无可厚非。但是,在不恰当的时刻出现的这股思潮,主流意识形态所批判的“文化虚无”与“解构主义”形成了一种对应。因此,“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虚无”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也就自然而然了。
互联网作为一种后先锋而存在,与它的“解构主义”遗存形成了一种对应与互文,因此,网络文学的“后先锋”意义正是建立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上表现出来的。这种对抗既有对传统文学的背叛,也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抗拒。互联网是孕育早期网络文学“后先锋”的温床。
然而,这种“后先锋”后来直接被市场取代了。金钱至上的“市场主义”消弭了网络文学的“先锋性”,不仅成为市场的奴隶,也成为文化“大众主义”的附庸。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