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并肩 共创中国文学新高峰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9-29 21:16:24
1791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国文学史,承载着五千年的历史,它的起源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历史斑驳,已经无从考究上古时期,谁是打开中国文学史第一页的人。然而,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来到了当下我们可见证的时期,说到开启中国网络文学大门的第一人,大家都会脱口而出,那是1998年的“痞子蔡”。
在网络文学出现之前,中国文学正经历着一场“疲软”。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至此,到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电视机开始逐渐进入到中国的千家万户。紧接着,录像机、VCD/DVD机等的相继普及,人们开始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这时,一部分曾经沉迷于文字构建的故事的读者开始把“想象力”从文字中解放出来,因为他们发现,不需要想象,通过“可视的文学”——影视作品,直接就可以把故事呈现于眼前。他们开始对这新鲜的文娱工具流连忘返。对影视的迷恋正逐渐分流原来的文学爱好者,阅读正慢慢被阅片所取代,文学正受到影视文化强烈的冲击。为此,甚至有人曾预言:“文学将死”。
然而,电视不久便迎来了新的对手——互联网,没想到它却直接引发了文学的春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开始习惯于在互联网完成各类的文化活动:分享音乐、分享视频……甚至阅读。文学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只是这次换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文学青年通过网络阅读网站上传的小说,也通过网络,将自己的故事与世界分享。因为这种文学共享形式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网络文学”这个词便由此而来。而1998年的那一场“文学地震”,造就了网络文学,那个关于“痞子蔡”和“轻舞飞扬”的故事,成为了网络文学一个华丽的开篇,不久,中国第一部“网络文学+”也诞生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改编成了电视剧紧随上映。可以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不仅打响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头炮,更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奠基石。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第一阶段:互补
自网络文学诞生以来,无论是它生长扩散的惊人速度,还是它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都与当时以“严肃”为标杆的传统文学形成了对比。对于“传统文学”的标准,有不少说法,在此,我们主要针对的是发表之初,是通过纸质文本进行
出版
的文学作品,相应的,网络文学便是通过网络文学阅读平台进行首发的文学作品。在当时,“传统文学”的代表作是阿来的《尘埃落定》、王安忆的《长恨歌》等,这些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沉淀的现实主义色彩,有非常饱满的文学性特质。而《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则相对更富有时代气息,青春洋溢,里面的人物也刻画的生动有趣,阅读的时候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因此让读者阅读的时候很容易便能取得共情。以《尘埃落定》为代表的传统文学在创作上的严肃精妙,与以《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在语言上的亲和力,在读者的阅读需求上是一个互补。因此,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在二十一世纪初,呈现出各有千秋,相互补充的局面。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第二阶段:相融
仅仅一部作品不能代表网络文学。在之后的二十年间,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作者越来越多。一家独秀不是春,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创作者的增多,创作的题材、文风,也逐渐丰富。随着如今何在的《悟空传》、酒徒的《家园》等具有厚重文学性和创作上具有大格局的作品问世,象征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越发接近。这时,在传统文学阵营中,也出现了不少“平易近人”的作者,如郭敬明,他先以
网文
作者身份出道,后又进行传统文学的创作,他创作的《悲伤逆流成河》等作品虽以传统方式出版,但作品的风格清新,贴近青春生活,跟网络文学中的青春文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一些网络作品,由于网络中的阅读量很高,所以相应地也出了纸质文本;一些传统文学作品,因为受到读者的欢迎,因此也在网络阅读平台出现了电子版的文本;而更有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它先是通过网络进行连载,最后却以纸质书出版收尾;这从出版形式上和内容上对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无法清晰的区别,这个阶段的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界限模糊,逐渐相融的阶段。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第三阶段:并肩
如果说在网络文学刚开始出现的阶段,青春和玄幻题材占有很大比重的话,那么在即将进入的第三个阶段,将会以传递网络正能量为根本目的,增多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随着题材的逐渐丰富,创作手段和技巧上的逐渐多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将越来越趋同,无论是从创作上还是传播方向上,将不存在质的差异,最终成为彼此的最好的盟友。到那时候,中国文学便真正走向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是具有正能量,只要是将文学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进行拓展,都将会是中国文学的使命。无论来自传统还是网络的阵营,仅仅是一个手段的差异,二者将以共同的目标和信念,用不同的方式对文学进行传播和发扬。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共生共荣,中国文学才能创出新的高峰,收获更多的社会正能量。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