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新京报:青春IP影视化卖情怀 留不住青春不如随它去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9-28 12:12:39
16777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青春,一直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它不只是爱情,还有友情,亲情,但最珍贵的,则是青春年少磨灭不掉的回忆。都市中的青春,永远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而青春中的疼痛、伤痕、自顾自怜,更是大部分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这些回忆不会随着时代变迁岁月增长而消逝。然而,随着《小时代》、《左耳》、《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悲伤逆流成河》等青春都市题材的IP拆分成若干版权轮番登场,影视化爆发的背后,带来的则是套路化的审美疲劳。
一部原著为三部曲的疼痛青春小说,硬生生地被抻成了一部长达70集的偶像剧。里面充斥着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活在了一系列烂俗狗血的剧情之中,原著内容涉及出轨、失忆、失明、强暴、流产、天下有情人终成兄妹、霸道总裁爱上我等烂俗青春梗,集狗血之大成,在电视剧里又被硬生生地抻出了各种正能量,你能怎么办?
放眼这类青春伤痕文学,其最本质就是一个“虐”字,虐得超脱现实,虐得潸然泪下,让读者情不自禁地同情主角,自动地带入角色,在忧伤氛围中感同身受,为之动容。但为何当初的读者,如今的85后90后,如今再看它们的影视化改编,却不再喜欢了呢?
一方面,这是这代人中学和大学阶段看的书,当时的他们还稚嫩简单,唯美纯粹的一切便是他们对于青春最美好的记忆。他们渴望生活、憧憬爱情,谈论着《校服的裙摆》,说着《那些女生该懂的事》。沉浸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的《悲伤逆流成河》。而当少男少女逐渐长大,走入生活,直面“惨淡的人生”,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复杂的爱情、辛苦的职场和艰难的生活。于是,在眼界更宽,懂得更多后,再回望这些残酷青春和狗血剧情,只会觉得曾经的自己是多么可笑、幼稚、不切实际,反而产生了一种抵触感。
相比这些已成过去式的故事,他们更愿意看成长后的故事,因为这是他们的当下生活,和如今的日常是同步的。另一方面,则是国内IP炒作成风的模式下,青青伤痕文学这块已被瓜分殆尽的大蛋糕了。这类题材呈现重复性的井喷状态,但制作水准却没太大提升。当读者看到这些曾经的青春记忆被影视化改编以后,所呈现的故事并不是他们理想中的模样之时,心里产生的巨大落差也会令他们对作品产生失望和愤怒。
影视化改编相比原著文字而言,优势在于对原著故事的实景还原呈现。但当某些作品中硬生生靠对白去支撑剧情,只会遭到受众的诟病与吐槽。基于此,当制作没有真正投入精力去打磨故事内容,甚至流于“粗制滥造”,仅仅热衷于“短平快”式开发,以“重温当年青春”的噱头进行炒作宣传,故事结构混乱、制作内容粗糙,外加频繁出现的植入广告,只能造成对作品品牌价值的损耗。
可这类青春伤痕文学的IP往往想吸引,且能吸引的只是原有的粉丝。社会的变迁,年代的更迭,阅历的不同,造就了属于每一代人标签式的青春记忆。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他们的青春是冯小刚[微博]记忆中的那段芳华,对于父母辈的人来说,他们的青春是小马哥风衣里抖出的英雄本色,而对于85后、90后来说,他们的青春是那一带作者笔下逆流成河的悲伤,是匆匆那年里每个人青涩的成长,是张漾和巴拉对于爱情的懵懂。这些符号化的记忆就像是不同的年代、社会、人的缩影。时代造就了代沟和隔阂,一代人的回忆只有这代人才有设身处地的感触与共鸣,哪怕再完整的故事对新观众的吸引力都是有限的。
如今,00后作为新观众,他们的选择更加多元,随着这批人的成长,市场下一波的潮流趋势随时更新迭代,有人说是漫改的天下,但不管是什么趋势,青春伤痕文学的改编已慢慢没有了市场。
除此之外,与之竞争的还有玄幻和古装等架空的题材。这类与生活无关的故事可以抵挡一些时间的推移,免去了读者成长更迭换代的问题。毕竟,比之青春小说需要不断面对新观众的压力和挑战,对于受众群年龄的局限性,架空的题材只需建置合理的冲突和矛盾就好,对比那些拥有固定受众的改编作品,没有时代的限制和框架是劣势,更是优势。
老观众可能呼唤不回来,新的观众却也吸收不进去。君不见,郭敬明[微博]、姚雪漫、安妮宝贝此类文学领军人物早已江山不再,审美的疲劳、薄弱的内容加上只顾消耗情怀的创作者,于是一出出自掘坟墓的好戏持续上演。生活已经让我们品尝到了成长的苦涩,而那青春的甘甜,就好好尘封在美好的回忆里,即使现在回看那些伤痕或许有着不谙世事的故作呻吟,但也请让它好好安放,不要为了圈钱再狠狠撒上几把盐。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