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看书还是看脸?鸡汤还是蜜糖?谁捧红了“花美男”作家?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9-20 13:53:46
3820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不知从何时起,一幕幕扭曲的“魔幻现实”屡屡上演:在这里,历史被随意涂抹,低俗受到追捧,审丑成为时尚……年轻人在一场场“泛娱乐化”的狂欢中,逐渐忘记了“我们是谁”,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弱化了对“我们到哪里去”的思考。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为了守护民族精神家园,营造风清气正的大众文化空间,该给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敲响警钟了。本栏目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对当下的“泛娱乐化”现象进行反思。
你知道沈煜伦、沈肯尼吗?你知道苑子文苑子豪兄弟吗?你知道张皓宸、卢思浩吗?要见识这些如偶像般精致的青年作家们的人气,每年上海书展是最好的观察窗口。连排几个小时队、甚至从天南地北赶来,买上几十本书签名的多半是他们的粉丝。今年书展耗时最长的一个活动就是沈肯尼《离开我,遇见我》读者见面会,包下了活动场地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整整一天的时间。
面对“偶像派”作家的畅销,有人感慨有“结界”,一方面是粉丝的忠诚与狂热,一方面是并非受众群的人们甚至从未听说过他们的名字,更不用说作品了。在业内人士看来,年轻的读者群体追捧“偶像派”作家的行为,与为当红偶像、娱乐明星“买单”并没有什么不同,归根到底是一种消费,距离阅读的本质已经十分遥远。
先当网红再当作家
与传统作家通过文学期刊、文学奖项被读者认知不同,甚至与网络
写手
通过日复一日的海量更新赢得读者不同,“花美男”作家们赢得粉丝的第一步通常是建立个人形象。比如2015年
出版
第一本书《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迅速席卷各大销售网站榜首的沈煜伦,其实早在2012年就成为当年百度贴吧男神评比第一名,是个名副其实的“网红”。他有400多万微博粉丝,微博认证身份不仅有作家,还有歌手、编剧,最新的作品是首张音乐专辑《始终都是你》。北大双胞胎高材生苑子文苑子豪兄弟出第一本书之前就上过《鲁豫有约》,这几年更是频繁在各大卫视的真人秀节目中露面,在作家身份之外,苑家兄弟还经营着面膜品牌,代言着服饰品牌。
本本书都能卖出数百万册的80后作家大冰做过10年电视主持人,这几年,他作为民谣歌手常常在全国各地巡演,每年都携新书进行百城百校巡回演讲。大冰虽然算不上“小鲜肉”作家,但一样看重对粉丝的经营,常常给读者发福利,被粉丝视为“暖男”。微博粉丝超过500万的他曾表示,每条微博的评论自己都会看完,并对其中一些作出回复,这是对读者的承诺。
“利用新媒体营销手段,作者可以被看见,吸引了读者来消费。”有人这样总结偶像派作家与粉丝读者之间的关系。新媒体的流量对于偶像派作家来说,不仅是成名的机遇和发布作品的载体,更是他们进行自我推广的个人阵地。粉丝知道作家身高多少,长什么样,性格如何,作家个人形象的包装经营和“颜值”展示成为超越作品本身更能笼络人气的元素,至于作品,更像是一种“爱屋及乌”的消费品,不管是出书还是唱歌或是拍影视剧,粉丝都会照单全收。
“避重就轻”的治愈系
文学评论家白烨曾用“青少年心中成功的典型、青春的偶像”来形容在北大读书的苑子文苑子豪兄弟。他认为,表面上看,这些作品的畅销是市场营销的胜利,背后则是粉丝文化的崛起。
作家的文化身份弱化,娱乐明星特征愈发鲜明,在针对作家的造星机制里,“颜值高”、文字温暖励志、态度积极上进的作者更受追捧。加之手机成为流行的阅读媒介,“颜值”作家们的畅销作品往往以短、平、快为特点。这些作品大部分不是结构完整的“小说”,只能算作“短故事”、“鸡汤文”,20岁以下的小男生小女生们尤其容易被俘获。
面对治愈系故事的畅销,文学评论家王纪人认为,这暴露了如今年轻人“避重就轻”的阅读选择。“真正伟大的文学是不能治愈的,反而会制造焦虑。这一波偶像派作家是粉丝经济的产物。出版的商业化、媒体的造星运动、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共同造就了他们。”在王纪人看来,当写作变成一种时尚,和文学已经没有太大关系。而围绕偶像派作家的一整套产业机制、商业共谋者则是他们人气背后的推手。
诚然,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阅读趣味,这种趣味和倾向也并非一成不变,但当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的浪潮占满一个人的早期阅读视野时,很难不让人担忧,真正经典的输入、通过阅读进行学习的能力,在为走马灯般登场的“花美男”的摇旗呐喊中,变得面目模糊。阅读的好“胃口”不该全然被消费、娱乐挤占,喝够了“鸡汤”,尝尽了“蜜糖”,又能给人留下什么?“造星”者和“鸡汤”炮制者又是否该自问:为托付信任的时代和受众,到底划下了什么样的精神痕迹?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吴桐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2)
阴阳五行-高斌
这是个诈骗时代
2018-9-20 14:03:3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萧盛
来自手机
阴阳五行-高斌 发表于 2018-9-20 14:03
这是个诈骗时代
也不是诈骗,文学误乐化了
2018-9-20 20:48:4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