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三家出版社卷入《红星照耀中国》的版权之争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8-11 14:11:51
19353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最近三家
出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长江文艺出版社——牵涉到一本书的版权风波中。
“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名著,作者真实记录了自己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截止到2018年,“RED STAR OVER CHINA”已经出版有81个春秋,80多年中,基于原著,在中文语境中以雏形本、全译本、节译本、抽印本、内部参考本等形式出版了不少于60种版本。
复社本与董乐山本
在了解这次版权风波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这本书在中国的译介情况。这本书最有名的两个译本,一个是1938年胡愈之主持翻译的、复社的《西行漫记》版,一个是1979年董乐山翻译、三联书店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版。
1938年复社版的《西行漫记》是斯诺这本书的第一个正式中译本,由王厂青、陈仲逸、胡仲持等12人分别翻译并在版权页署名,由胡愈之统稿校订。胡愈之曾回忆这次译事说:“有一天他(斯诺)说,刚得到英国航空寄来他的一本著作的样本。外国出版社有规矩,要把印出的第一本样书送给作者审查,所以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我就向他借阅。他答应了,但说只有一本,看完还他。这就是后来闻名的《西行漫记》英文原本。”
据胡愈之回忆,斯诺的原书名直译过来是《中国天空上的红星》,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能照译。他们就考虑到范长江曾写作《中国的西北角》,以“西”作为共产党所在地的代称,所以他们就想出《西行漫记》这书名。十二位译者之一的倪文宙也谈到:“改名为《西行漫记》进行翻译,局外人以为这是本小说或是游记书,不容易一下认出这是一本‘红色’的歌颂解放区的书,容易在社会上通过。”
赋予斯诺这本书以《红星照耀中国》这个书名的,是译者董乐山。检索中图版本及《1949-1986全国内部发行图书总目》,斯诺这本书第一次以《红星照耀中国》书名出现,是在198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斯诺文集》中,此文集中《红星照耀中国》采用的是董乐山的译本。1979年三联书店正式出版的董乐山译本,仍旧以《西行漫记》为主书名,封面标注(原名《红星照耀中国》)。
在1984年,董乐山撰文《斯诺和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谈到自己当年受三联书店约请翻译《红星照耀中国》的过程:“一九七五年冬,三联书店总经理范用来约我重新翻译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我欣然从命……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这个中译本一九三八年二月在上海出版时,并不叫《红星照耀中国》,用的是一个隐晦的书名《西行漫记》。”
董乐山的这个全新译本据1937年伦敦初版本全文译出,增译了十一章中五节的《那个外国智囊》,复社版未译的第十一篇中的《那个外国智囊》这一部分是关于党内路线斗争和分析,这部分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重要的历史资料。经译者再三修订,该译本恢复了在英美风行一时的英文初版本的历史原貌。同时,对英文本中个别史实错误以及人名、地名、书刊名称的拼写错误也作了不少校正。
三个出版社的版本
2016年人民文学出社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就是基于董乐山译本,人文社这本书一出,在2017就销售了300万本,创造了一个亿码洋的奇迹。
人文社之后,2018年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并在宣传语上标注:教材配套阅读,八年级上推荐。据了解,这本书所选用的译者和译本为胡愈之复社本。
然后就是长江文艺所称的即将出版的“斯诺基金会官方授权的定版《红星照耀中国》(新译本)”
这本书的新书介绍中称:
应斯诺基金会要求,该版本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定版重新翻译。《红星照耀中国》定版由斯诺亲自修订,斯诺在定版序言中说道:《红星照耀中国》在战火中诞生,之后我一直没有机会去审阅或者更正第一版的校样。直到现在,我才有机会对随后其他版本做出修订。本书引用或转述他者所言时,原话的措词都悉数保留——以免篡改先验性的历史材料,对于此前版本中存在的印刷、拼写错误或与事实细节有所出入的部分,均一一进行了校正。在部分二手材料已被证实有误的地方,我已将其删减或更正,而非让已知的错误延续。
在翻译过程中,斯诺基金会指定译者王涛再次对书中的人物、地名、时间和史实做出了校正。为了使此书更适合当下阅读,王涛还充分考虑了当代人的语言习惯,对译文进行了反复锤炼, 并得到了斯诺基金会的高度认可,成为斯诺基金会官方认证的中文译本。
看似三个出版社各干各的,争端是怎么来的?
8月6日,人文社先发了这个文件:《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下架通知函》,文件中主要强调了“红星照耀中国”这个书名是属于董乐山的原创,其版权应该归人民文学出版社所有。
就是说,人文社在意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用了“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
然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于同一天回复《关于人教版<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合法合规暨人民文学出版社不公平竞争谴责的声明》,强调了他们是“向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提交了人教版《红星照耀中国》的重大选题和备案申请,目前,该书通过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审读,经中宣部批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下文同意出版。”
人文社应该也是注意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一些售书平台上打出的宣传语上着重强调“教材配套阅读,八年级上推荐”。
人文社自己对比了他们出版的董乐山译本的《红星照耀中国》和教育部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推荐的《红星照耀中国》原文,发现有很多语段重合:
就是说,《红星照耀中国》被教材中所推荐的文段很多出自董乐山译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咨询了学者温儒敏,温儒敏称,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推荐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董乐山译本《红星照耀中国》,对于某些出版社打出的“温儒敏撰写导读”、“温儒敏推荐”等旗号,温儒敏声明,他从没有为任何版本写过导读或者序言。
由此又牵涉进另一个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其公号中发表的文章中称:北大教授、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也为本书撰写了导读,向广大青少年读者推荐了此书。此书在2016年入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目,温儒敏写道:
记得初读《西行漫记》,大约在50多年前,那时我颇有些惊讶:原来我们崇拜的伟人和英雄,都有着那样可亲的、生活化的一面,他们的理想信念相同,可是性格禀赋各异,言行举止透露各自的人格魅力。伟人和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的精神气质一直在感染我们。《红星照耀中国》问世了那么多年,读来仍然不觉枯燥,写得真实而纯粹,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长江文艺出版社写推荐语时用的“导读”其实是温儒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纪念《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出版八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稿,此稿是为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董乐山译《红星照耀中国》而写的,并于2018年5月8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长江文艺出版社为了证明自己书的合法性,也写到:斯诺基金会的官方授权。
记者向人文社求证这种“官方授权”的说法时,人文社称,斯诺已经公开声明要把版权留给中国复社,复社解体之后按照著作权法,如果版权属于机构的,机构解散后版权归国家所有,所以人文社认为长江文艺所称的斯诺基金“官方授权”是有问题的。来源:澎湃新闻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