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网络小说“泛娱乐”化,是必然的趋势,还是一种错失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8-8 13:41:10
1988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广义的
网文
,指的是依托网络为载体发表的文学作品,其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网文因其载体的特殊性,可与读者互动,拥有独特的实时更新模式,受网络大环境影响与传统
出版
的书籍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别。
移动互联网从最初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引入中国,弹指一挥间走过了20年。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流通方式,并在潜移默化间渗透改变着传统行业的业态。
当人与人之间随时随地的连接互动成为可能,在自由、开放的平台推动下,内容生产者和粉丝之间的距离被缩进,内容输出也越来越趋向于垂直化。
新媒体时代,网文取代了纸质书籍,浅阅读、碎片化开始流行,平铺直叙的观点表述和文字分享被简短的、可快速浏览的信息流所取代。
2011年腾讯提出了“泛娱乐”的概念,指的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打造明星IP的粉丝经济。2014年“泛娱乐”一词被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中央部委的行业报告收入并重点提及。
直至当前,泛娱乐已成为文化领域最受关注的商业模式。作为泛娱乐的提出者,腾讯成功转型为科技+文化公司,陆续完成互联网与游戏、动漫、文学、音乐等文化领域的布局,并打通多种文创业务领域,构建了一种互动娱乐新生态。
而在网络文学领域,文化产品的连接融合现象尤其明显,以IP培育场的形式成为泛娱乐产业中的重要一环。近几年,围绕网文IP为核心、横跨多产业的互动娱乐内容逐渐增多,从影视化到游戏开发,再到周边产品销售,覆盖各种兴趣爱好的人群,以点带面,催生出力量惊人的粉丝经济。整合多渠道,集成容纳多种娱乐与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平台,成为了趋同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大众媒介形式发生颠覆性变化,与之适应的内容生态似乎不可避免地走向“泛娱乐化”。商业资本的深度介入,对网络生态全面“泛娱乐化”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思想跨年晚会中吴晓波谈及,从2001年移动互联网以后,所有的商业都在抢一件事情,就是把人往手机上赶,然后去分割手机所产生的流量。
由于手机的便携性与随身性特点,使其成为各类APP最紧密的载体。为了更好地聚集粉丝群体,各类产品开始尝试着基于各自的用户群体打造高互动平台,强化社交属性。
社交,在手机应用的领域,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网络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从点对点,到点对面,社交方式被一次次地重新定义,应用功能也逐渐完善。当每个人的社交圈稳定下来后,转而去使用一个全新的社交应用是非常耗费成本的。
这本应对产品的质量和运营提出更多的要求。然而极速的发展下,是日渐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跟随多于领先,抄袭多于创新成为常态。同质化的竞争似乎成为了可见的未来。
动态发布、互动直播、匿名社交、内置游戏、个性红包、购物平台……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各类产品也不在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不断地做着加法。拿来主义很好用,附加功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累赘。
大数据演算出用户的阅读习惯,然后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给用户推送他们认为用户感兴趣的事物。人们被动地接受着各种各样的资料,随之而来的是思考的怠惰,习惯了便利的检索和追随着各种新奇的推送,眼界也越来越高。
一部手机,将时间分割得七零八落。每天纷繁芜杂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而人们的耐心越来越少。翻翻网络热点,刷刷朋友圈,这里签到收藏,那里打call留评,打两局游戏再回几条消息,又被新的娱乐引走了注意力,转眼就到第二天凌晨。
碎片化时间利用的尽头,却是将时间碎片化。
在被切割的时间里,那些被磨损掉的,是必然的趋势,还是一种错失?
随着“碎片化”的概念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APP将目标转向用户的碎片化时间。以“起点阅读”为例,每日签到和红包活动,每月的书单献花、本章听我说、专栏打 call活动,以各种名目发布的期限性活动,还有最近的动态关注、点点圈、人气角色、社区明星等,碎片化时间的商业价值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似乎打算把所有能与网文扯上边的内容都塞到这一个小小的APP里。
APP的功能模块多了,虽然主界面还是四个Tab,但是二级界面乃至三级界面可见的变得越来越复杂。
举个栗子,想要浏览某个话题,需要通过发现-话题-人气排行-#某个话题#-(精彩动态)-话题全文,中间需要经过五六个页面切换,若需要返回其中某一个界面,要么连点N下“<”键切换好几次页面返回,要么点“X”返回主界面再重进。
不说图标字体大小、页面打开流畅度、难以捉摸的违禁字库甚至点赞无法取消等一系列槽点,作为一个依然是以网络文学阅读为主的平台,过于复杂的附加功能无异于对本打算尝试新功能的用户进行官方劝退。
原本很喜欢专栏区简洁的UI设计,虽然功能有些缺失。但随着几次改版,专栏区也奔着越来越花哨的方向去了……而且入口总是挪来挪去,每次更新之后都要重新适应。
再举个栗子,随着APP功能越来越多,书单收藏、书单献花、书单评论、书单回复、章说点赞、章说回复、话题点赞、话题回复、专栏回复等互动功能愈发完善,读者们互动的频率和效率显著提高。花在APP上的时间多了,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却少了。
与此同时一系列消息全部挤在“社区消息”这一栏块下,毫无分类。在打 call等活动期间,分分钟99+,真正需要接收的消息被淹没在大量的信息流中。再加上卡顿严重、最新消息无法显示等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例遇到的问题,总之这个功能在我这里算是被束之高阁。好在现在消息右上角从数字显示改成了小红点,强迫症表示还算可以无视。
流量红利终有殆尽的时候,在互联网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深化内涵,做好用户体验和优质内容,才是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如果说话题和本章说是具有起点特色的碎片化信息流的呈现,那么专栏和已经下架的点读则曾经试图通过内容优质的长文从另一个方向聚焦读者的注意力。无论是以小说为中心的同人粉丝圈,还是以话题、兴趣为导向的内容,目的都是形成“阅读-激发创意-表达-互动-吸引更多人阅读”这样不断扩张的循环,其核心需要有更多的用户从单纯的“读者”,增加“创作者”的属性,只有更多的人愿意去表达和分享,融入不同的个性,才能形成一个多元化、充满活力的社区。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