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我们正身处网文第二次变革时代,成神证道正当其时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7-20 16:34:43
21449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写下这篇文章。我不是一个喜欢指点江山的妄人,也很讨厌跟人争论什么。写这个东西,完全是因为想要帮帮那些想进步却满心茫然的
写手
们。
在我看来,
网文
发展到现在,其实总共就两个时代,一是远古时期的自由(混乱)时代,二是建立收费制度之后的游戏化时代。
而现在,网文正面临着第二次重大变革,逐步走向第三个时代,生活化的时代。
最早期的网文,是没有固定风格的,因为没有销售压力,所以写手们往往就放飞自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但再怎么放飞自我,写手们也不可能一拍脑袋就能写出文章来。
这时期写手的灵感来源,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传统文学,二是漫画,三是各大论坛的帖子。
比如《悟空传》、《搜神记》之类,明显是传统文学的路子。《小兵》、《紫川》之类,受漫画影响颇深。《异时空中华再起》《我是大法师》之类的恶搞文,很有论坛的影子。
这时期的网文,大多就是作者自己图个爽,只要能博人眼球就行。
直到起点大力开发出完整的收费制度(据说首创的是中华杨等人,但真正建立起合理而完整制度的,是起点没错),网文才迎来了第一次重大变革,纵观这十几年网文的内容变化,我觉得将其称之为游戏化时代,是比较合适的。
高中课本早就教会我们怎么分析一个概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什么是游戏化?就是把小说当做游戏来写,有等级,有关卡,有BOSS,有副本,有装备。
想想看,你看过的大多数网文是不是符合这个标准?主角就像是游戏主角一样,一路打怪升级捡装备,直至通关。
为什么要游戏化?这是网文收费制度的客观需求。
网文收费制度和
出版
收费制度最大的差别在于一个是一次性的,一个是持续性的。
你既然要持续性收费,肯定就不能把卖点一下子全露出来,你得像游戏那样,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去消费,不时地升个级啊,下个副本啊,推个boss啊,捡点装备(妹子)什么的。
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具体要怎么游戏化,在这一点上,写手们和游戏运营商们是一样的,慢慢的从简单到丰富。
比如等级,刚开始可能就见习、正式、大地、天空、传奇、神话之类的,然后就多了,哪怕是个见习都得分初中高,再来个大圆满,或者半步什么的。
再比如推boss,以前的网文一本书下来也推不了几个,现在的网文一路装逼打脸下来,小BOSS不计其数。
然后还有副本的设计啊,装备(妹子)的设计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随着网文的发展不断优化。
你们仔细想想,从网文收费制度建立以来,到现在,网文的发展是不是就是个游戏不断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很漫长,实际上03年起点刚完善收费制度时,写手们大多还是保持了自我风格的。
比如上面提到的《小兵传奇》、《紫川》,加上另一本《诛仙》。这三本被称之为是“网文三大奇书”的小说,虽然诞生在收费时代,却都是早期网文风格,并没有过分游戏化。
还有这一时代网文的绝对代表人物,血红,从表面上看,他是游戏化的受益者。相比于同时代的作者,他的“游戏”等级鲜明,道具丰富,玩法刺激,当然就受消费者欢迎了。
但即使是游戏化的最大受益者血红,他的书里,也是有一些早期网文的影子的,也是有很多专门刻画人物的笔墨的,并不像后来巅峰期的游戏化网文,所有煽情都像是冰冷冷的过场动画一样。
一直到09年手机阅读崛起,游戏化才真正达到巅峰。
由于手机阅读的碎片化需求,网文也就顺势从“端游”进化成了“手游”。等级越来越细,操作越来越简化(放在网文就是剧情越来越白,读起来不费力),玩法越来越多(放在网文就是花式装逼打脸)。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然是《斗破》了,细化等级,完善副本,花式推boss。这部作品能获得巨大成功,最大的原因是顺应了网文的游戏化进程,并且作者本身有实力,而不是某些人以为的“退婚流”的成功。
一部作品要想赚钱,可能只需要满足某一项条件,比如一些情节处理的比较到位,比如情绪渲染的好。甚至文笔好到一定程度如香蕉,哪怕是逆潮流也可以成功。
但要像《斗破》、《凡人》、《斗罗》、《盘龙》一样取得历史性巨大成功,那必然是迎合了一个时代的市场需求,而不是某几个细节做的好就行的。
中原五白,全都是在这个时期登上王座的。
值得一提的是三少,他也是远古时期的写手,他的早期作品《光之子》《狂神》《善良的死神》《惟我独仙》是有早期网文的风格的,等级比较简单,故事性更强一些。
但从《空速星痕》开始,三少就在游戏化的道路上不断狂奔了,最终登顶至高。
而三少的好基友跳舞,在某一段时期内成绩比三少还好,但他受传统文学影响太深,没有顺应市场进行游戏化升级,所以逐渐落后于五白一个身位了。
当然,这可不是贬低跳舞大神,包括之前提到的香蕉,还有蛤蟆烽火等等,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网文才有更大的丰富性。作为读者,五白的书我是看不进去的,要不是有这些坚持自我风格的大神们在,我们这些老白早就书荒饿死了。
只是单纯从市场角度分析,他们没有顺应游戏化,自然就不可能登顶。
我要说明的就是这个,作为写手的话,阅历丰富有自己的风格、基本功再扎实点,肯定能赚到钱,但一旦顺应了潮流,往往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原五白都是应运而生的,还有一大堆大神,都是在游戏化时代早期成名的,越到后面肯定成神就越难,因为到后期大家哪怕没有游戏化的概念,却也都下意识地在朝游戏化那个方向努力,那样的话自然就只能拼硬实力了。所以,成神要趁早。
而现在,我们正处在网文第二次重大变革期,我将其称之为生活化时代。
和第一次变革一样,游戏化是市场的需求,生活化也是市场的需求。
而市场的需求分为两种,一是自下而上,二是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就是读者的需求,读者为什么需要游戏化?因为这样看书能有个明确的目标,看着不累。尤其是对比早期网文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风格,那种风格追读就很累,这跟作者写得好不好没关系,总体而言,游戏化的作品肯定比自由化的作品读着轻松些。
自上而下就是资本的需求,那个时代网文界最大的金主是哪个?当然是游戏界。一部作品能改编成游戏就是利益的最大化了。至于说影视化,那个时代能影视化的网文,凤毛麟角。
那么作为金主爸爸的游戏公司当然希望网文游戏化,方便改编啊。虽说这只会影响到大神们,但大神们的选择无形中也会影响中低层写手,然后大家就都奔着游戏化去了。
现在的生活化变革也一样,也是源自市场的需求。
自下而上的讲,读者们已经看腻了各种游戏化的作品了,尤其是现在几乎所有类型的网文都是升级打怪那一套,读者们避无可避,已经忍无可忍了。而且现在直播和短视频的兴起,也逐渐改变了大家的娱乐取向,开始追求更加接地气,换句话说就是更加生活化的娱乐方式,网文也要随之改变。
自上而下的讲,现在影视化的需求已经远大于游戏化的需求了。而且,游戏化和影视化是天然对立的,影视肯定是要以故事为主,要贴近生活,拍成打怪升级给老百姓看可还行?看看那些改编出来的大IP,确实,大部分改得跟翔一样。一方面编剧和导演责任很大,另一方面也没办法,升级打怪的网文真的不好改啊。所以,网文的生活化变革也成了必然。
咳咳,在这里,我得说句扎心的实话,网文界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硬实力是核心,连基本概念都没有的萌新就不要想什么迎合时代潮流之类的了,练好基本功才是正理。
但是空有实力却不懂市场的写手太多了,我在龙空也看过不少帖子,很多写手显得很迷茫,搞不懂现在的市场,他们的态度都很诚恳,是真心想进步的,却不知道从何做起。
我也很想回答一些问题,但关于市场分析的问题太复杂了,根本不是一句两句话说得完的,加上我自身也不是什么高水平的大神,更加不敢胡乱分析。
可当我自己想去找一找相关的信息时,才发现这东西是真的没有啊。大神们的经验固然好,但都是基本功的训练,很重要,却不是大家最迫切需要的。
至于某些网站运营者建立的那些关于网文的市场理论,一半只对新手有用,用处还不是很大。另一半,则都是非常正确的鸡(废)汤(话)。
所以我想了想,还是勉力为之吧。
受《大王饶命》的影响,很多人觉得现在的潮流是幽默化,段子流。翻开榜单,你会发现有很多作者在刻意地搞笑,但大部分都非常的尬,只会起到反效果。
就像过去很多人觉得《斗破》的成功是“退婚流”的成功一样,现在也有许多人觉得《大王饶命》的成功是段子流的成功。
过去有多少人死在“退婚流”的脚下,现在就有多少人要为“段子流”买单。
搞笑从来都不是网文的主流,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
原因很简单,想要保持真正的搞笑而不是尬笑是很难的,你能维持几十万字你还能维持几百万字吗?甚至大部分人通篇都是在尬笑。
现在真正的潮流是生活化,而不是幽默化,而且这个潮流也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实际上从去年乃至前年就开始了。
变革总是缓慢的,就像第一次网文重大变革一样,03年开始网文就开始游戏化了,但直到09年才真正统治网文界。
如果你能在别人前边发觉这个潮流,利用这个潮流,那哪怕你天赋一般,基本功一般,也有可能成神证道。
灵气复苏流是非常典型的网文生活化变革的产物,它的本质是玄幻。一个时代变革的产物,它的特征肯定是和前一个时代的产物相对立的。
游戏化玄幻大多是完全虚构的世界背景,而生活化玄幻(灵气复苏)就是现实背景。
游戏化玄幻等级多而杂,升级是贯穿始终的主线,而生活化玄幻等级少,升级往往一带而过。
游戏化玄幻主角大多是苦大仇深,身上有仇,而生活化玄幻的主角大多是风趣豁达,脑子有坑。
总之,生活化就是要跟游戏化对着来,并且要接地气,故事情节中要有大家熟悉的生活细节。这么说,大家能理解吧?
为什么要这么写?当然是为了讨好读者,因为读者已经看腻了游戏化的作品了啊,你越是反着来,读者越喜欢。
当然,并不是只要跟它们反着来就是生活化作品了。
生活化变革和游戏化变革一样,是有个过程的。
像之前流行过一阵子的反套路流(如史上最强师兄),就是聪明的写手们意识到,读者已经开始腻歪游戏化作品了,所以有意识地反其道而行。
但这一类作品其实说白了还是跟原来一样,只是故事套路变化了一下,升级打怪的本质没变,并没有真正的反“游戏化”。
所以,反套路流很快就不流行了,不像现在的灵气复苏流,是个长期的流派。
再比如红包流、微信流、聊天群流,其实都是在反无线向都市异能的套路,但它们都是换汤不换药,只是获取异能的方式变了而已,本质上还是装逼打脸赚钱撩妹循环往复那一套,依然是游戏化的作品。所以读者们在看了个新鲜,发现还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之后,很快就抛弃了它们。
只有真的重故事、轻升级,有生活细节,贴近时代的作品,才是生活化的作品,才是未来的方向。比如灵气复苏流就是这样的。
当然,孤证不立。我不能光说灵气复苏流,再多说几个,方便大家理解。
灵气复苏流是最明显的,而那些不明显的一两年前就开始了,大部分都没形成流派。
比如“奶爸流”,就是典型的生活化作品,所以它到现在为止,也没过气。
“奶爸流”对应的,是“抄书流”。
早期的娱乐文,如《大亨传说》,中期的娱乐文,如《活色生香》等,还是很有故事性的。
而“抄书流”就是对娱乐文的游戏化改造,从此娱乐文就必须不断抄,从小抄到大,直到称霸娱乐圈为止(升级)。
至于收女明星(捡装备),跨国抄(换副本)之类的也是游戏化的一部分。
而“奶爸流”就是针对“抄书流”的生活化改造。
“抄书流”的“抄”都是从小到大的,而“奶爸流”的抄相对比较随意,更重人物互动和故事性。
当然,我觉得“奶爸流”对“抄书流”,并不像“灵气复苏流”对“升级玄幻”改造的那么彻底。
这也是因为生活化变革开始没两年,大家还没有明确的意识去做这个事情。
还有重生文,其实我最早意识到变革的到来,就是从重生文上面看出来的。
以前的重生文是什么样的?不管你重生之后是干什么的,反正都得做生意,一步步做大,然后成为首富。如果是重生在国内,那房地产肯定得写,bat肯定得写。
这就是游戏化时代的要求,不是作者们没创意,实在是那个时代的读者就认可这个,你重生了不赚大钱就是咸鱼。
看看《逆流纯真年代》,如果放到过去,估计和《重生之等你长大》成绩差不了太多,作者水平是有的,矫情劲儿也一直没变,但时代变了。
过去的重生文,你不称王称霸就是不行,生活细节写得再好也会被读者抱怨没志气。现在呢?过去的缺点成了优点。
《我的1979》,放到几年前绝对是扑街的命。
这书真的缺点很多,故事架构一塌糊涂,纯粹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中后期可能是跟某些“高人”学到了点,开始走游戏化路线了,大肆赚钱升级,又奔着首富而去了。
作者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书的最大亮点就是前期的生活化描写,这迎合了目前的市场需求,所以他才能在完全不会写网文的前提下还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
作为新手,他可能还以为他先是作死“绿”,后是大肆水文,赚钱升级,订阅反而变高了,是他写的越来越好了。
这是很多新手会犯的错误,我作死成绩反而好了,你们骂我的都是嫉妒我。
可问题是人家是从你开始作死的那一部分开始看书的吗?新增的订阅必然来自新来的读者,而新来的读者那必然是从头开始看的啊。
读者们是会惯性追读的,哪怕对作者抱有怨气,也大多会把这本书看完,至于下一本,呵呵。
这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说明变革是缓慢而波折的,甚至变革者自身也不知道自己是因为迎合了变革而红。
其实去年和前年还有好几本重生回去不称王称霸,重视生活画面的书,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比如《逆行我的1997》,《重生之带娃开黑》等等,但都太监了。
这也说明他们根本不知道时代变了,写了一部分生活化的故事情节,又不敢写到底,要么回到过去的老路上(逆流和1979),要么干脆太监了(1997和带娃开黑)。
其实就不赚大钱,就一直写有时代特色的故事情节,时不时赚点小钱改善生活,写个几百万字当个小老板就完结,照样成绩好,只是大家受眼光限制,不敢这么写罢了。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了,很多写手很努力,态度也诚恳,就是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变革是缓慢而复杂的,现在网文的生活化变革其实才刚刚开始,能抓住机会的人,成神证道有望。
有心人去翻一翻起点数据网,那些符合我口中生活化改造且成绩不错的书,跟同类型的游戏化的书比比,真的笔力比人家强吗?故事比人家好吗?结构比人家流畅吗?
你能看得出来,这些人很多其实就是写无线文出身,行文里还带着小白的痕迹。
但是一个新类型,就需要白一些才行,因为读者对这个类型还不熟悉,你设定的太复杂,反而起到反效果。
就拿灵气复苏流来说,东哥的圣墟且不提,东哥自己就自带成绩。
除了东哥,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王饶命》和《顾道长生》。
其实我个人更喜欢《顾道》,但是对于一个新类型来说,它不够白,成绩自然不如《大王》。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只要赶上了生活化浪潮,你笔力不如别人,写的白,反而成了优点。
一句话,成神证道,正当其时!
我重新看了一下,写的还是有些乱,毕竟水平有限,见谅。
我写书完全是玩票,兼职都谈不上,主要还是读者的身份。我的所有关于网文的知识都来自龙空,虽然我也不靠网文吃饭。但对龙空,一直是很感激的。而且自己写书时才真正理解了写手的痛苦,那些无知者无惧的新人也就罢了,那些挣扎着想进步却找不到方向的写手们,我是感同身受,深表同情的。
所以哪怕知道自己水平有限,哪怕知道现在的龙空新手居多,大多数人只想一步登天,不愿意看到这种神神叨叨的文章,我还是写了,就算是博人一笑我也认了。
以上只是理论基础,我知道大家最想看的还是具体的创意,但不理解理论,就没法基于这个理论提出具体创意。
创意不是脑洞,它是有理论基础,有体系的,真要把一个创意完全剖析开来,几万字都不够,在这里我只能是简单地阐述一下,给大家做个参考。
一:灵气复苏流
很多人对灵气复苏的理解太狭隘了,觉得灵气复苏就是《大王饶命》或者《这里有妖气》那样的。其实灵气复苏相对应的是升级玄幻,你想想升级玄幻有多少种类型?数都数不清。
这些类型其实都可以进行生活化改造,然后搬到灵气复苏流里来,远不止《大王饶命》这一类搞笑路线以及《这里有妖气》这一类灵异路线。
要想把原本的升级玄幻改造成灵气复苏流,有两个最重要的注意点。
一是一定要都市为主,玄幻为辅,千万不能喧宾夺主。
其实都市玄幻类一直都存在,包括都市异能类,也可以算是都市玄幻。
但那时候的都市玄幻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动不动就冲出地球,走向宇宙,都市背景只是前期铺垫。
问题是游戏化时代的读者就是冲着玄幻来的,他们追求的是更高的等级,更强的武力。所以都市背景就成了束缚,不仅没有增强代入感,反而变成了违和感。
反正未来都是要毁天灭地的,你在都市里做的那些事儿,还有什么意义?这些都市情节让读者怎么可能有代入感?
现在就反过来了,灵气复苏流里,等级一定不能太复杂,武力值一定不能太高。
武力值太高的话,政府就控制不了了,政府都控制不了那社会体系也就崩坏了,那样的话就又走了之前的老路,都市背景成了铺垫,读者的代入感变弱。
像《顾道长生》就是反面教材,主角都人形核弹了,读者的代入感和期待感自然就会变弱。
当然,《顾道》对于灵气复苏之后社会变化的细节描写,是其他所有灵气复苏流都比不上的,如果主角能再接地气一点,相信成绩会比现在好的多。
第二个注意点是职业的设定要跟现实接轨。
玄幻当然就得有职业,职业也是玄幻的核心,关系到主角的定位和故事的展开。
在游戏化时代,玄幻的职业主要是魔法师、战士、骑士、修仙者这几大类。
随着游戏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些职业就变得更复杂,如巫师就是魔法师的变种,斗者、剑修就是战士的变种。
发展到后期,越来复杂,各种花里胡哨的名字,各种复杂的修炼体系设定,这都是游戏化的需求,目的都是为了让读者的游戏体验更佳。
但万变不离其宗,真正适合游戏化的,还是那些大众职业。只有像巫师、修仙者、武修、剑修之类的大众职业才能不断深化。
现在就不一样的,现在是生活化的时代,职业的设定最重要是要和现实接轨,原本的小众职业很可能变为主流。
比如捉鬼师或者除魔师,现在灵异类占了灵气复苏流的大半江山,不管作者们给他们起了什么样的名字,只要是捉鬼除魔的,本质上就是捉鬼师、除魔师。
这俩职业在过去是绝对的小众,等级拓展性太差,武力上限太低,完全不适合作为主职业。
而放到现在却成了主流,因为都市和灵异是天然挂钩的,读者的代入感极强。升级慢怕什么,手段单一怕什么。生活化时代的读者想看的是故事,而现实中的灵异故事一抓一大把,再跟灵气复苏流一结合,绝配。
这是已经开发出来的职业,重点在那些没开发出来的。
比如召唤师,在过去和捉鬼师一样,就是非主流,缺点都一样,拓展性差,武力上限低。
但放到灵气复苏流里就不一样了啊,召唤师职业完全可以和萌宠流相结合。单纯的萌宠流太平淡,加入灵气复苏元素和召唤师职业体系,可以让它变得复杂化。从召唤师的角度,怎么培养萌宠,怎么建立升级体系,怎么带着萌宠装逼,能写的太多了。
背景可以这样设定,灵气突然复苏,宠物们开始变异,但变异仅限宠物和召唤师,其他职业也可以有,只能作为配角。
主角可以是饲养员身份,别人培养召唤兽需要各种珍稀材料,而主角只需要喂各种美食就可以,各种食材到了主角手里会变异成宠物专用的进化材料,这金手指可以吧?
然后主角一路卖萌耍贱,带着各类萌宠升级,同时呢,有萌宠就得有恶兽,水怪、雪人、蜥蜴龙随便你,不要设定玄幻仙侠里的怪兽形象,要现实里有群众基础的,时刻记住,这是都市背景,不是玄幻背景,我们要接地气。
你看,一个基于当今市场的创意就这么出来了。细节且不论,只说这个创意本身,难道不符合现在的生活化市场需求吗?
再比如书画小说家这类职业,以前连小众都算不上,就是香火信仰类下面的一个分支罢了,现在却完全可以成为主流。
因为它们可以和现实中的职业重合啊,包括演员、歌手什么的,在灵气复苏的时代,完全可以为他们专门建立一个职业体系,把现实里的一些行业内的故事跟灵气复苏想结合,一个接地气的好创意就出来了。
还有牧师炼丹师,可以和医生职业结合呀,灵气复苏,修真炼丹和医术融合。
实际上,过去游戏化时代所有的职业,现在都可以放在灵气复苏流里,就看你怎么把它和都市背景相结合。
相反,那些过去的主流职业,巫师、修仙者什么的,因为职业体系太复杂,武力值太高,反而不适合作为灵气复苏流的主职业。
过去大家没那个意识,不知道生活化时代已经来临,不知道灵气复苏流的关键点在哪里,所以没想到这些,现在想想,这些有市场基础的好创意难道不是成神证道的捷径?
二:重生类
这个之前已经讲过了,这里再强调一下,时代不一样了,肚子里有货,能写出生活细节就行。不需要像过去一样,非得称王称霸。写点小老百姓的日常,赚点小钱改善家庭生活,比开公司赚大钱更受现在的读者欢迎。别怕,别被过去的眼光束缚住。
三:竞技类
前不久还看到龙空有人问竞技是不是已经死了,抱怨竞技类太小众。其实问题还是一样,竞技类还停留在游戏化时代,写法太单一,就是从低级地图到高级地图,不断升级拿奖,最后称霸世界。
游戏化时代的竞技小说,也有生活化的描写,但都太脸谱化,太新闻化了。核心的写法还是专注于赛场上的事儿,不是说这么写不好,但赛场上就那么点可写的,你翻来覆去还能搞出多少花样来?
于是竞技类引入了系统流、数据化,这是典型的游戏化特征,把竞技当成游戏来写,帮竞技挽回了人气,但现在游戏化时代已经过去了啊,还保持那种写法能不扑吗?
那么生活化时代的竞技类要怎么写?可以参考《湾区之王》前期的部分。
《湾区之王》是近两年来为数不多成绩不错的竞技文,它的成功和《我的1979》一样,都是迎合了网文生活化的变革。缺点也和《1979》一样,作者心里完全没有笔数,不知道自己成功在哪儿,后期各种水漫金山还自以为写得好。
很多人觉得《湾区之王》的成功是小众体育题材的成功,我估计作者自己也这么觉得,其实不然,至少不完全是。你以为网文界以前没有写小众体育题材写的不错的吗?当然有,围棋、拳击、排球、跑步,多了去了。就算是橄榄球,作者也不是第一个写的。
这本书的成功大部分还是因为前期关于美国橄榄球制度的描写,读者跟着主角一步步从底层向上爬,完整地体验了一个普通橄榄球手的奋斗史,这其中有很多的细节,非常的生活化。
放到过去游戏化的时代,写了几十万字,书都上架了才成为正式球员打上正式比赛,肯定要被读者骂死。
还是那句话,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读者就喜欢生活细节。
过去的竞技类写手并不是没有写赛场外的东西,但水平也就跟UC震惊部差不多,随便从网上摘来的新闻就当真实的情节写,读者能有代入感才怪了。
当然,也可能是他们知道那时候的读者不爱看这些,所以随便写写,一笔带过。
那么怎么才能写好赛场外的东西呢?其实我也不是很懂。我对竞技类并不熟悉。但很多竞技写手是懂这些东西的,比如选秀细节、转会细节、绯闻炒作细节之类的,他们都懂,只是过去读者不爱看,他们也不敢写。
主要还是观念的转变,我觉得《湾区之王》的作者未必比老竞技写手水平高,他能写的,很多老竞技写手也能写。当然,这不是贬低人家,这位作者只是犯了些新手的错误,水平还是有的。
另外给大家推荐一部美剧,道恩强森主演的《球手们》,这部美剧讲的就是橄榄球手场下的生活,如果你想写生活化的竞技文,这部剧可以给你很多的参考。不仅限于橄榄球,道理是通用的,写其他类型的竞技写手也可以看看,参考一下。
四:末日流
末日流和竞技类的困境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写法固化,然后引入游戏化、数据化的写法,短暂的成功之后,现在落后于时代。
那么如何摆脱升级打怪的写法,将末日流进行生活化改造呢?
我自己创造了一个概念,叫有限化末日。
受丧尸电影、丧尸剧的影响,很多人觉得末日的核心卖点是生存和人性的挣扎,这放在影视剧里是没错的,但放在网文里就是瞎扯淡。
网文末日流的核心卖点应该是什么?是身份地位的改变。
过去高高在上的富豪明星,在末日里为了生存卑躬屈膝,这是末日流非常常见的写法,但往往写法单一,剧情干瘪。
游戏化时代的末日文里,也有很多涉及种田,涉及亲情友情的情节,但都写的比较简单,核心还是打怪升级。
这些东西完全可以拓展开来啊,末日流为什么一定要死那么多人,就不能死少点,主角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什么的留个大半不行吗?都死了主角冲谁装逼去?
在末日的背景下,所有人的身份地位都会有所转变,这里面有太多东西可挖了,你自己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身边的人,把他们代入到末日里去,他们和你的关系会发生多大的转变?这样的情节写出来代入感有多强?
过去的末日文都是无限末日,世界的崩坏没有限制,在游戏化时代这么写也不能算错,反正主角一路打怪升级就对了,要什么种田,要什么亲情友情爱情。
现在的生活化时代,需要的是有限末日。我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创意,分享给大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美剧《穹顶之下》,具体情节不重要,它的设定就是一个大透明罩子把一个小镇与世界隔开,这罩子连核弹都打不破。
放到末日文里来,你可以设定,全世界都被一个个罩子给隔开了,被分割成一座座小城、小镇,互相不能沟通,只有主角能在各个罩子之间行走,获取不同地域的资源。
比如上海市中心被隔开了,里面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但是没粮食啊,主角就可以去其他地区买粮食,再把本地区的一些资源换出去。
上海市中心住着的当然是富豪明星们,他们跟主角的关系发展太多可以写了,还有主角的亲戚朋友同学,还有搜集各种人才,还有应对打砸抢的流氓们,还有逐步在一个小区域内建立社会体系(就是种田),这些情节多丰富,不比打丧尸打怪兽代入感强?
这就是我说的有限末日,不是只有死了很多人才叫末日的,对于现代人而言,只要旧有的社会体系崩溃了,都是末日。
不一定要按我的设定来,反正只要保证主角所在区域还保持着一定的秩序就行。这是生活化的要求,社会秩序完全崩塌那就接近玄幻背景了,生活化要求的是都市背景,在保留都市背景的前提下,末日流有太多可写的地方,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长盛不衰的大流派,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半死不活。
五:无限流
无限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别,因为写的都是大家看过的影视、动漫,所以代入感天然就很强。而且它的拓展性也很强,比如诸天流,就是玄幻和无限流融合的产物。
但是无限流的缺点实在是太致命了,那就是力量体系混乱。
游戏化的核心是什么?是等级,是要让读者喜欢上升级,期待升级。
而无限流因为涉及各个世界的力量体系,所以难免体系混乱,虽然很多作者会建立一个专门的力量体系,但要想把那么多不同的力量体系整合到一起还是太牵强了。
而看过那些影视、动漫的人,本身就对那里面的力量体系有固有的认知,不是靠你作者自己的设定就能轻易改变他们的观念的。
就冲这一点,无限流在游戏化时代就不可能登顶。因为其内容丰富,拓展性强的优点,无限流自诞生以来传承就没断过,但想出大卖的作品比其他类型要难的多。
那么,现在生活化的时代到来,对无限流是好是坏呢?
当然是利好!
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的世界浩如烟海,但游戏化时代的读者,看完高武世界就看不进去低武世界,这是时代特色。
现在就不一样了啊,你完全可以专门去写港片的世界、美剧的世界,经典国产剧的世界,甚至俄剧、韩剧的世界。
区别在哪儿呢?过去的无限流必须从低武到高武,没得商量,升级才是读者关注的核心,这个世界你本身写的精不精彩并不重要。
现在的无限流写手,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有趣的世界循环体系,比如鬼片的世界(貌似已经有人写了),武侠剧的世界,甚至商战片、爱情片的世界,反正现在的读者不要求你一定要升级,只要把世界本身写的精彩,就能出成绩。
而低武的世界,完全可以避开无限流力量体系混乱的缺点,低武世界多好设定啊。
还是那句话,大家还没有那个意识,没往生活化的那个方向去想,只有少数聪明人发现时代变了,可以适当写一写低武系统的无限流了。
不过可惜的是,这些聪明人大多和《1979》《湾区之王》的作者一样,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时代变了,还是不敢放开手脚,把笔墨花在剧情上而不是花在升级上。
中国人是最重情怀的,很多老片在读者的心目中地位很高,真让他们回头去把那些老片看一遍,他们未必乐意,但你写给他们看,再搞出点新意来,他们绝对乐意看。
想想各大视频网站的影视评论UP主们,他们是靠什么吃饭的?不就是靠情怀,观众们自己并不愿意去看老片,但听UP主门解说却别有一番趣味,这就是市场需求啊。
暂时写到这儿吧,本来还想写写文娱类、网游类、历史类的,实在写不动了,有机会再说吧。
我写的还是比较简单,真正要架构一个新书的创意要复杂的多。我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的思路,教大家在网文生活化变革时代,要怎么创新。因为很多人缺的就是思路而已,具体怎么做创意体系,怎么做大纲,你们比我专业。就写到这儿吧,累死我了。 (本文作者:仲孙丹寒)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