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国产剧“边写边拍”为何难逃“烂尾”?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6-19 09:44:00
1845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豆瓣评分高达7.5、曾被诸多网友打上“国产良心剧”标签的《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于近日迎来了大结局。“结爱烂尾”的话题在社交网络上更是掀起了讨论热潮,不少观众将其归咎于该剧后期剧情不合逻辑、主角戏份缩水致使观感不佳等,制作方之前在媒体采访和社交媒体上对此也有回复。国产电视剧大多采用“先写再拍最后播”的制作模式,这次的“烂尾”是否和“边写边拍”的新模式有关?
面对外界重重质疑,6月8日,该剧编剧沈洋在微博上发长文道歉(稍后该微博被其删除),言及《结爱》一剧的崩盘,他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边写边拍”的电视剧制作模式存在较大难度:“以前一直觉得美剧和韩剧都是顺拍,剧本边拍边写,好cool好高级,现在才体会到这种模式有多难,也不太符合国情……”
“边写边拍”模式在欧美日韩比较成熟
国产电视剧大多采用“先写再拍最后播”的制作模式,这种边写边拍的“顺拍”模式是近些年来业界的一种新尝试。姑且不论其是否是导致《结爱》烂尾的主要原因,但边写边拍的确十分考验剧组从上至下的业务能力,对于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在内的从业者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而该模式也只在产业链相对完善的欧美日韩等国家能够被执行。比如日剧界的“月九”——即由富士电视台每周一九点播出的电视剧——早已成为日剧收视担当。更为国内观众所熟知的则是韩剧中的“月火剧”、“水木剧”:月火剧是每周一、二播出,水木剧则于每周三、四晚间准时上演。类似这种每周播出一至二集的剧集,基本都是这种制作模式下的产物。
造成韩剧“边写边拍”模式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政府对于产业的资金扶持有助于剧组上下游花费更多时间精心制作剧集,例如韩国观众长久以来所适应的以“周”为单位的观剧习惯等等。但最主要的一点在于韩剧始终把观众需求放在第一位——用时下比较流行的互联网词汇说,就是“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
这与韩剧当下的竞争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放眼全球,韩国影视剧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都是数一数二的,收视率、社交网络流量等数据是从业者所无法回避的KPI。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让“观众至上”的理念时刻萦绕在韩剧从业者的脑中,因为一旦拍出观众不喜欢不接受的剧集,迎接他们的,可能就是遥控器上那无情的换台键了。
在这种先决条件下,“边写边拍”的模式一方面能够建立有效的双向传播机制:剧组会在剧集播出后,从线上线下等渠道收集用户关于剧情、角色甚至是植入广告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该模式也的确有助于改善用户体验:剧组在得到观众反馈后,会通过修改剧本、协调演员拍摄档期、增加植入等方式做出改变,以期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需求,拍出观众喜闻乐见的剧集。
现在的国产剧需要提高编剧地位
前面提到,为了改善用户体验,“边写边拍”模式下的韩国编剧可以在拍摄期间修改剧本,导演、演员、制作人都要参考编剧的意见;可以说,编剧是剧组的核心人物,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很高。诸如被国内观众亲切地称为“金编”的编剧金恩淑,以及曾经写出《豪杰春香》、《原来是美男啊》等大热作品的洪氏姐妹这类的知名编剧,则更是在演员选择、营销推广等方面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反观国内,电视剧往往在带有逐利目的的资方的主导下,将重心偏向演员、宣发等方面,从而忽视了对剧本的重视程度,以至于国内编剧在整个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相当尴尬,存在感也比较低,大多数编剧已经适应了提前将剧本写好的模式,以便配合演员档期及拍摄进度等。
不容置喙的是,“内容为王”的电视剧,其故事的精彩程度和艺术水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剧及其笔下的剧本。但长久以来的弱势地位,一方面使得国内的编剧们缺乏创作出精彩剧本的驱动力,久而久之业务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如《结爱》这般,一旦遇到演员档期及拍摄进度问题,就出现了编剧无法控制局面的危机。另一方面,编剧的弱势地位更是伤害了国内编剧人才的培养机制,形成了人才匮乏——优质剧本缺失——编剧地位边缘化的恶性循环。而这也是近些年国内电视剧在数量上突飞猛进,却在质量上止步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看来,韩剧“边写边拍”模式的推行在国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且该模式是否一定是国内电视剧的最佳制作模式,也尚无定论,但这种模式在满足观众需求及编剧人才培养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值得我们深思。
□沈持盈(剧评人)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