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网文作家纯洁滴小龙:我挺咸鱼的,但只要不忘初心就好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6-17 10:16:29
2090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深夜11点,在赵雷《成都》里唱的玉林路的一个茶馆,擅长写灵异故事的
网文
作家纯洁滴小龙接受了澎湃新闻的采访。11点,对于小龙这个夜猫子来说,是一天的开始,他习惯了这种与普通人颠倒的作息。
纯洁滴小龙被称为都市奇谈第一人,擅长灵异悬疑类作品。他的《深夜书屋》一经发布就长期占据各大榜单,打破近些年灵异作品的销售记录,成绩颇为亮眼。
最初写作是为了挣球票钱
小龙对网络文学发生兴趣是初一那年,当时网络文学刚开始发展,如今活跃在网文界的一批大神级作家差不多都是那个时候冒出来的。那时的小龙偏爱读历史,而真正开始正式写小说是在大二那年,一开始的契机就是兴趣爱好,写了一本科幻类的网文,叫《无限之强化》。一开始每个月稿费几百元,稿费到手请宿舍兄弟们吃顿饭就花完了。
一开始写网文,成绩一般,家里也不是特别支持。“我本来就比较宅,码字就更宅。放暑假在家里的时候,开始码字的时候我爸对很我很不满意,我本来就胖,还天天宅在家里面。我和我媳妇刚认识的时候其实挺壮硕的,大学的时候背个吉他,穿个白衬衫之类,那时候我记得很清楚我爸把笔记本一扣,说看不上你一个月赚这么千八百块钱,哪怕出去找实习做,出去转转,不要在家里。”
在父亲的劝说下,这本处女作烂尾了。本来已经不打算再写书的小龙因为偶然的看球经历又开始拿起了笔。“那时候去杭州,正好去了现场看江苏队打客场比赛,体验到现场的氛围之后就成了球迷,打算继续写书挣着球票钱。”
就这样,小龙写着写着,到了大三,开始思考未来要怎么办。
“我学的是建工土木,实习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工地转了一圈,大太阳晒得流汗,汗流到眼里面,好像发炎了,我这种身体素质上工地怎么办?”大三暑假,本来投了上海的广告公司的实习,等到要面试的时候,他想想还是算了。他还是想再拼一把,抱着决定自己未来的心态,就再写了一本书,叫《恐怖广播》。这本书发出去之后成绩开始变好,每个月的收入到了五千以上,到后面就达到了一两万一个月,就这样,小龙想一直写吧,慢慢走上了全职写作的路。严格来说,从大三暑假到现在,他没有在一个固定的单位上过一天班。
衣食无忧之后,多讲点情怀
“衣食无忧后,能不能再多讲点情怀?”这个话是小龙听网文大神烽火戏诸侯在一次讲话中讲到的,他觉得这个话说得很好,让他很有感触。
小龙喜欢情怀这个词:一本书作者有没有往里面倾注心血?有没有全身心投入在每个故事里面的人?对于这些,读者是能感受到的。在小龙看来,没有情怀的作品,可能匠气非常重,就像流水线生产的东西。
“像现在很多作者赚了钱之后,大部分有点暴发户的心态。他们一开始创业的时候当时真的有情怀,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孤注一掷,那个时候激情迸发,想象力处于一个巅峰。赚了钱买了车之后,就没有以前那么拼,情怀就没有了。人性都是这样的,不管哪个行业其实都是这样的。”
小龙说他也有过暴发户的心态,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写了第一本精品书,每个月有两万多的稿费收入,还买了车,“自己开着车玩一玩觉得挺惬意,那时候想躺着赚钱。”
小龙还记得,大学时他会把赚来的稿费打回家里,那个时候整个人都很懈怠,从一个生活费只有一两千的穷书生一下子变成一个可以自食其力一个月拿两万的
写手
,他开始“膨胀”了,后果就是那本书写崩掉了。有很多读者在评论区里说剧情怎么写得崩成这个样子,习惯了被读者在书评区每天捧的小龙觉得很难受。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因为已经受到更多读者关注了,如果继续写下去其实收入并不会降低,反而还在变高。
“忽然一下子很多人都说写得不好看了,哪怕收入没有降低,但还是觉得像缺了点什么东西,没有以前那么快乐了,于是我就把那本书结束掉开新书,那时候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你刚一本书出成绩,你下一本万一没有出成绩,你又变回小虾米。”
小龙总结说,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天赋型的写手,靠的是努力,“我的角色其实更像古代的一些艺人,像说书那种,你如果真的潜心钻研,脑子再聪明一点,也可能有一点点天赋,就像技艺一样,你每天都要去打磨它,就变成老师傅那种感觉。关键是要保持初心。”
专注灵异作品,无所谓小众不小众
小龙以前写过一些刑侦类的故事,为了找这类小说的素材,他会上网查案卷,或者买一些刑侦类的书来看。他写的这类故事有许多是根据国内国外的悬案改编的。“之前我写白银连环杀人案,我刚写这个故事的时候,警方发通告说重启对白银连环杀人案的调查,我就愣了一下,等把我那个故事写完之后没两天那个嫌疑犯落网了,整个人又愣了一下,那个时候才感觉我写的是悬案,好多凶手是在逃的,万一他看了这个小说之后想跟我聊聊人生怎么办?我那时候一个人在外面租房子,有一段时间真的怕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小龙说他现在类似这么“重口味”的东西很少写了,也很少再看案卷,现在的他看得更多的是《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这样的书,或者古代的志怪小说,但他会有选择性地扬弃。“取一些小故事,带点人性,带点温情,带点哲学反思,从这里面找点灵感。”
从技术性的层面来说,小龙对自己的长处与短板也有清晰的认知,比如他比较善于用反转的手法。由于从来没有正式上过班,他也会面临人生经历匮乏的问题。为了弥补,他会每年在国内选一些地方去上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走走看看,多积累,多看多想,有时候也会采访一些人,比如采访给死人化妆的师傅,他还去殡仪馆做采访。“接触的人或者事多了之后,思考也多了。多采访一些人,能给自己更大的眼界,毕竟我没有正儿八经上过一天班,可能这方面的缺陷会有,自己想办法补足。正儿八经上班的人,没有像我这种机会可以到处走走看看。”小龙写了四年的灵异作品,与在网络文学占据优势的玄幻类作品相比,是一个略显小众的类型,但在小龙眼里,不存在小众不小众的区别。“一本作品哪怕它口味再大众,只要你写得不好,愿意买的人少,你成绩就起不来。如果你写的是小众作品,但像中国有十三四亿人口,一千个人里面你能抓住四五个人的口味,累积起来就已经很恐怖了。哪怕再小众的口味,让喜欢这个口味的人非常非常喜欢你,支持你的话,你至少说在成绩上也能体现出大众的成绩,那就已经足够了。”
第一次去起点编辑部就像朝圣一样
“像朝圣一样”,小龙在微博上这样形容自己去起点编辑部参观的感受。这种朝圣的感觉是因为,不论是一开始作为读者,还是后来成为作者,起点中文网在小龙心中都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小龙说他真正开始看小说的时候正好起点刚开始起家,慢慢地他看了很多在起点首发的网文书,潜移默化中受到起点的影响。“真的慢慢这个东西在你心里感觉就不一样了。后来准备写小说的时候,那时候也有其他网站,但还是去起点发,真的是情怀使然。”
抛开情怀这样的感情因素,吸引小龙一直留在起点所属的阅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花了十多年培养了一大批正版读者,这是起点最大的优势。“在十几年前能有正版付费读者汇集在一个地方真的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情,因为盗版太容易了。正版读者像土壤一样。在起点可以有尊严地创作,作者能够吃到饭,有各种题材的小说被创作出来,又反哺了它这个土壤。”
觉得自己是一个挺咸鱼的作者,但不忘初心
“我这样坐在你旁边还没有看出职业病有多可怕吗?”问到写网文带来的职业病,小龙拿自己的胖自嘲。
“我以前没有这么胖,当然也是自己作息不好。有的作者一边码字还能坚持健身,我就是属于码完字什么都不想干,我就躺那边看看球赛,喝点东西,发点呆,或者躺床上看点小说之类,我就属于这类型,很懒。”
有些大神级作家会专门经营自己的人设,小龙说他不排斥人设,还开玩笑说,现在有很多作者玩女装,他要是不那么胖的话,也去玩女装。
“我自己脑补了一下,女装太辣眼睛,算了我就放弃了。”
谈到往后的写作目标,小龙说自己是一个比较“咸鱼”的人。度过了四个月的新书期,身心俱疲。因为每个新书期一本书两个月的免费期,会上推荐看成绩,对作者来说像高考一样。小龙说他心态比较平和,“就每天更更大家看看就好了。还在休息阶段,至于说成绩方面已经看淡了。我现在想这本书就比较写得大众口味一点,可能下本书选择任性一点,更小众的题材。”
小龙说他过去也曾很在乎一得一失,但发现对自己的状态影响不好,“现在精力都放在作品本身,每天认真地写完两章就发上去,那种状态对自己提升很大,所以心情还是挺宁静的。”
现在的小龙觉得收入差不多够用,写上本书的时候,他和自己的妻子开玩笑说,万一成绩不好,也不要介意,反正现在也饿不死。他想尽量让自己快乐一点,激情一点。目前的他仿佛提前进入了养老生活。
“我以前有个朋友就形容我,他们写小说一旦出成绩会写得很长很长,而且会焦虑下一本书会不会扑街,他就佩服我一本书两三百万字成绩这么好,完本就完本,开下一本新书,不担心扑街。因为对自己比较有自信,而且我写的不是那种潮流风尚,什么潮流我就模仿什么,跟风什么,我就自己写自己的故事,只要我自己不忘初心,应该不会说哪天写作上、人气上、成绩上出什么问题,只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就看你是不是还有情怀在?还有梦想在?这两点,我现在还是在。”来源:澎湃新闻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