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从“网络性”回归到“文学性”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6-1 19:08:27
2113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滥觞于1998年的网络文学在市场与技术的合力推动下,20年来从最初的“草根”自由书写发展成了一个门类齐全、产业链发达的“庞大帝国”。今天,有些批评家仍将网络文学评价的出发点和重点放在“网络性”而非“文学性”上,试图将网络文学定义为一个有别于传统文学的他类。但从网络文学的成长脉络来看,网络文学的网络性淡化、文学性的回归而又带有商业化倾向已是不争的事实。
网络文学无论以何种表现形式出现、传播,它始终葆有文学的根本特征,用文字来表达审美。从口头文学到纸媒文学,到现在的网络文学,文学正面临着千百年来的文学传统的终结,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本身的终结,而是作家写作方式、作品存在和传播方式以及读者的接受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
诚然,网络文学较之传统文学有着商业化、大众化、浅层化等与生俱来的特点,但网络在其中充当的不过是手段、介质。第一代网络
写手
李寻欢曾说:“网络文学的父亲是网络,母亲是文学。”(《新的春天就要来临》)他肯定了网络文学最有价值的东西是来自于“父亲”的精神内涵,它拥有的自由、平等、真实、非功利等特征,随着网络的新奇性褪去,也宣告这些“父性”精神特质的转化与消失。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先锋新式文学,如今风靡全国,靠IP改编、开发手游,成功展示了其从二次元文化进入主流文化的路径。网络文学并没有改变文学的本质,它与传统文学相互渗透。
网络化作为时代的趋势,不仅体现在文学领域,而且散布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支付、共享单车甚至文学批评都以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进行传播。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化没落的生存困境。而网络文学批评体系应淡化其网络化的色彩,把“日常表达”放在首位。
在消费社会背景下,网络文学成为作者与读者共飨的盛宴,它的日常性、互动性与社交性凸显。由于网络文学的大众化特质,网络文学的批评必然让美学回归日常生活,突破批判传统,迈向生活实践。
就网络文学以大众消费为导向的特点来看,关于它的批评需要把握读者与作者两个维度,去提炼、总结与建立适合网络文学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随着行业的分化和发展,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数量规模的膨胀期,进入了以品质说话的新阶段。
类型化创作虽然商业化、功利化色彩过于浓重,有悖于文学的初衷,但反过来受市场主导的文学创作较之前些年杂乱无章的自由书写,又展示出一定的专业素养。点击量一直是网络文学以及其产业延伸的生命线,这意味着网络文学批评的建构维度必须兼顾读者的审美趣味、大众的文化品位。文学本应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舞台,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多种体裁共相发展。
网络虽然也捧红了余秀华等“草根”诗人,但商业化要求网络文学的篇幅较长,所以难掩类型化写作一枝独秀的现状。从个性化、自由化、非功利化的书写发展为类型化、职业化的签约写作,网络文学在发展与调适的路径中,也表现出被多重外力因素所左右的状况。这种文学创作的方式并非是由网络性所导致,畅销书《钓鱼的男孩》的作者奇戈希·奥比奥玛曾表示,他的创作来源于类型化、专业化的写作班训练。
在读屏时代,浅层审美化趋向势不可当,但网络文学的未来还是在于摒弃工具理性之后的文学自身回归。文学经典的“言外之旨”“韵外之致”包含丰富而多元的审美场域,是依靠图片、技术永远无法企及的审美高度。作为新时代的文学批评,应始终与大众保持一致的站位,尽可能减少商业化的腐蚀,鼓励和引导多种文学类型的均衡发展。
网络文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网络文学不过是“镶嵌”于互联网中的一个小系统,对于大多数作家而言,它的真正意义在于IP的价值。那么,为之建立评价体系,就应具有跨学科的视野和知识储备。
泛娱乐时代的网络文学在消费社会获得了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以腾讯、爱奇艺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对网络文学IP资源全版权的运营,延伸了网络文学的产业链。因此,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需要打破传统文学作者、时代背景、文本等研究的局限,而放眼于整个产业链的多层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学、经济学、文化产业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已是必然。
对于传统文学研究工作者来说,应该从学院派的文本研读中走出去,从“剪裁网络文学的作品和审美”的传统视野中跳出来,以在场的亲历者的身份、以作品的文学性为基础,进行不带职业偏见的解读与阐释,并寻找跨界合作的可能,从而适应不断演变的网络文学的边界问题。
当前,中国的网络文学发展迎来了全面利好时期,网民数量、写手数量、资金投入以及产业生态都处在世界的一线水平,应利用好网络文学这把利剑,使之成为中国向内重树民族文化自信、向外彰显文化强国的重要手段。关于网络文学的评价需要建立多重坐标,但核心是呼吁更多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参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建设之中,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名片。
网络文学由于作者代际的更迭速度、作品的市场化导向等因素,导致它犹如一个繁杂的动态模型,关于它的评价体系需要具备全面与局部的统筹、内生性与成长性的兼顾。虽然已有不少学者从网络文学的经典文本、经典意象等方面入手,以传统的文学研究方式进行梳理和摸索,但在互联
网文
艺评判中发声意愿、批评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
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的现代化产物,其批评体系必然要在现有条件下,结合新时代的文学作品、读者接受的方式倒逼传统文学批评与时代、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引领新时代的文艺思潮,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摆脱物质和技术的桎梏,不断求实创新,从而把握文化的引导权。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技术性,更好地展现人文情怀;注重网络文学人人可参与其中的特点,又兼顾大历史的格局;发挥网络文学的商业化优势,又能兼顾艺术性的平衡。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李小茜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