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丹·布朗的密码学叙事是否依然奏效?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6-1 18:57:34
1892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带着新书《本源》,备受瞩目的美国畅销小说家丹·布朗日前首次访问中国。自2003年《达·芬奇密码》一炮而红,打破美国图书销售纪录后,六年后的《失落的秘符》上市第二天全球销量便破百万册;《本源》英文版一经发售,同样高踞各国畅销榜单前列,加上最近推出的中文简体字版,丹·布朗系列小说目前已翻译成56种语言,全球总销量累计超两亿册。
丹·布朗的系列小说何以全球流行?他一以贯之的“冷知识”“掉书袋”式的密码学叙事,能够继续满足读者的胃口吗?
——编者的话
身处碎片化时代,严肃小说作者常抱怨读者的兴趣转移太快,放弃深度体验。其实,类型小说同样面临挑战,因为讲故事者太多,电影、电视剧、新闻报道、网络段子都在讲故事。在今天,小说离不开好故事,但如果光有好故事,小说同样会被淹没。
很多人说丹·布朗写的是 “知识侦探小说”,未必准确。首先, “知识”与 “侦探”均非时髦,合在一起为何能流行?其次,从进化视野看,分化为王,综合必败。综合成的商品会优先被市场淘汰,如互联网钢琴等,欲搅动市场,只能靠分化。
丹·布朗的写作自带成功密码,即:他写的不是侦探小说,而是反侦探小说,并穿插大量知识点。侦探小说的核心是寻找故事的秘密,反侦探小说的核心是寻找自我的秘密。这种写法是逐步形成的:其处女作《数字城堡》展现了高科技时代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间的矛盾,这是一个写滥了的主题;《天使与魔鬼》以惊悚方式展现不受约束的科学对人类的威胁,亦入窠臼。《达·芬奇密码》让丹·布朗一夜蹿红,它重构历史,追寻信仰的价值,终于切入“自我的秘密”。而《本源》更是反复追问“我是谁”,它直接启蒙传统,是“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的精神延续。
由此,丹·布朗成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兴奋空间,即密码学,将“掉书袋”与悬疑有机结合。
在丹·布朗小说中,存在一个“丹·布朗俗套”
在“前《达·芬奇密码》”时期,丹·布朗也曾在侦探小说中沉浮,知识只是背景和佐料。《达·芬奇密码》则脱胎换骨,一切破案行动围绕破解自我之谜展开,遂使知识变成小说的核心。显然,探案只是丹·布朗的吸睛技巧,目的是让读者关注他想说的东西。
自《达·芬奇密码》起,丹·布朗小说的知识安排均围绕在“世界是什么”“我是谁”等展开,而不再是即兴卖弄,这本身就提供了悬疑性。到了《本源》,丹·布朗将未来学、热力学三大定律、博弈论、人工智能等前沿知识融入到小说中,为旧话题提供了一幅更清晰、更真切的图景,从而激活了人们的焦虑。《本源》直指“我是谁”这一根本之问:在人类享受科技的同时,科技会不会成为反人类的力量?当科技反噬人类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这一转向的价值在于:传统读者关注故事,以此来了解社会;随着后现代社会到来,生活已呈原子化状态,人与人关系被弱化,我们更关心人与世界的关系,知识成为安身立命的根本。然而,客观知识是无法提供价值安慰的,使心灵渐入虚无中,丹·布朗小说则致力于给出解药。
在丹·布朗小说中,存在一个 “丹·布朗俗套”。基本模式是:一桩凶杀案,宗教组织、男女主角、权力机构纷纷登场,一定会有隐秘人物不断透露半真半假的内幕消息。在追凶过程中,男女主角意外触发一个巨大的知识奥秘,该奥秘对人类命运将产生重大影响,在给出这个知识的答案后,小说在得意声中结束,而与凶杀案相关的其他线索都不成立。
侦探小说需呈现清晰的动作线,以邀请读者参与探案。但丹·布朗小说往往线索繁多,其中确有主线,但沿着主线阅读就会发现,小说结尾处并没给出清晰结果,沿着纷乱的动作线逆推,可得出不同的结果。但线索纷乱很好地隐藏了丹·布朗的叙事策略,即:在不经意间,完成悬疑点的交接 (从寻找故事背后的秘密,切换到寻找自我的秘密),从通俗小说频道,悄悄切换到严肃小说的频道上。
丹·布朗对现代科技的了解令人惊叹,但也因跨学科过多难免露怯
“丹·布朗俗套”带有很强的后现代小说特点,通过它,反侦探小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丹·布朗的小说少警句,传统读者不易找到节奏感。其实,他是用另一种方式替代了这一功能。他在小说中设置了许多游戏因素,包括密码破解、奇特符号、字谜游戏、双关语、宗教学知识,乃至互文、多语言写作。叙事中,丹·布朗常插入斜体字,乃至各种外语,以表示当事人心理活动,堪称是网络弹窗的变异版。
丹·布朗有时还会创造一些伪知识,比如《达·芬奇密码》中的 “郇山隐修会”,再如 《骗局》中,他煞有介事地声明: “三角洲部队、美国国家侦察局和太空前线基金会都是真实机构,本书所描述的种种技术皆现实存在。”
其中一些戏墨对情节发展、人物塑造并无意义,但它们赋予文本一个个标签,所以丹·布朗小说可以脱离警句而存在,乃至无需通俗小说常见的渲染手段。换言之,丹·布朗把传统报纸的数独、填字游戏小说化了,所以他的小说可以边玩边读,在 “宅男宅女”时代,这么写实在是格外体贴。
作为类型小说作家,丹·布朗对现代科技的了解令人惊叹,但也因跨学科过多,丹·布朗难免露怯。比如他执着认为符号学就是研究怪符号,沉浸于中,津津乐道,这其实混淆了密码与代码的区别,后者才是符号学研究对象,前者则近于巫术。在 《本源》中,丹·布朗故伎重演,多次提到前海军上将掌上的怪符号,实为废笔。(来源: 文汇报,唐山)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