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不必读”书单何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5-30 10:54:08
2080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的一份“不必读”书单,在网上炸开了锅。由于多个转载版本断章取义,严锋紧接着发布了澄清的文章,说明自己原意是强调阅读不能“一刀切”,读者不应对专家书单太过盲从。
无独有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也透露曾多次有人让他荐书,均被其婉拒。他认为,人的精力和现实需要毕竟有限,读者要明确所求知识的领域以及自己的程度,然后去找最合适的书。
那么,究竟该不该开书单?书单消费背后是怎样的阅读心理?此次“不必读”书单一石激起千层浪,恰恰引出了大众对于当下的“书单乱象”,对于读书本质的更深层思考。毕竟,阅读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情,没有也不可能有模板。对于读者来说,最合适的书单,还要靠自己来寻找。
破除专家荐书的“必读”迷信
这几天,一则题为“复旦中文系教授写了‘不必读’书单”的文章在网上疯转。与大家常见的“必读”书目相反,文中列出了诸多作者认为不必读的书,包括“绝大多数的中国古典小说”“绝大多数的西方通俗小说”“所有名著的续书”“很多经典的哲学著作”等,一时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原作者严锋很快发文澄清,这份书单来自于他的旧作,网上流传的版本裁去了他当初写在开头的数段文字,丢失了原意:“我的意思是这世上没有适合所有人的书单,专业阅读与非专业阅读的差别非常大。……现在流行的书单都是专业人士推荐的书,非专业人士最好长个心眼,别听见风就是雨,也许他的蜜糖,就是你的毒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严锋进一步解释说,他之所以要开列“不必读”书单,其实是想强调,这是一个讲究时间成本的时代,也是一个高度定制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阅读就更不能够“一刀切”,照搬他人的选择。这份“不必读”书单也仅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读者不必太过拘泥。“同样的书,在不同时期,对于不同人群,价值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应该为自己定制适合的书单。”
众多书单实为促销广告
随着这一份“不必读”书单的传播,有关“书单”的话题也在网上迅速发酵。在评论中,许多网友在为作者的 “真性情”点赞的同时,也针对身边林林总总的书单纷纷发出吐槽:“买了无数 ‘必读’书,大多没翻几页就放架子上了。”“看多了专家推荐书单,都夸得天花乱坠,这篇简直是书单界的一股清流!”
在专家看来,这一次不必读书单激起的风波,正是对当下书单乱象问题的一次集中呈现。朋友圈里,我们时时要经历各种名目、各种类型、各种专家开列的书单的“狂轰滥炸”:“一生必读的 60本书”“权威专家力荐,2017年最值得读的10本书”“了解中国历史,选这 20本书就对了”……然而细细推敲,真有必读、最值得读的书么?许多不过是披着“书单”外衣的促销广告罢了。
出版
人彭伦说:“读者需要明白,微信时代,书单中有的书是运营公号的出版机构塞进的‘私货’。”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书单能够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广告手段?换言之,为什么有读者喜欢照着书单来买书?在评论家黄德海看来,这其实反映了一种“不怎么读书,唯恐找不到捷径”的阅读焦虑。对于阅读量不够,缺乏明确方向,又总想着要读点“有价值”的书的读者来说,打着“权威”“必读”旗号的书单似乎提供了一条选书的捷径。但事实上,因为不适合自己,买来的书多数又被束之高阁。现在市面上常常有将数十本“经典名著”打包售卖的套装,也是现成“书单”的一种,其受众中不乏缺少耐心的选书者。黄德海认为,真正喜欢读书的人,会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目,而不是什么都等着别人“喂”。
阅读是个性化的事,最合适的书单要靠自己寻找
尽管乱象重重,这并不意味着当下没有好书单。只是比起甄别专家荐书的诚意高低和“水分”多寡,我们更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书单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专家指出,一些书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有益的参考。但并不存在适合所有人的书单,真正成熟的读者,应该会自己选择合适的图书。
青年评论家徐刚认为,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很多初学者不知道该从何处使劲,让老师开书单也是人之常情。尤其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书单是非常必要而又有效的导引。国内外几所知名的大学几乎都有专业的推荐阅读书单,让不少学生受益良多。
至于大众阅读,钱穆、季羡林等“大家”都曾列过推荐书单,《纽约书评》《卫报》等全球知名期刊也曾多次广泛征集作家、学者意见,发布好书榜单。多位专家指出,这些书单都相对“靠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久前,思南书局开设“在思南·一个人的书单”栏目,邀请一些作家、学者,每人荐书数本,并写下简短评语。作为荐书人之一,黄德海认为,这一书单的开设目的,并不在于要让读者照着买、照着读,而在于给出每个人的一种阅读视角。而这,或许也是今天多数书单的意义所在。
但是,无论再怎样权威、中肯的书单,也不可能适合每位读者。1920年代,胡适、梁启超等人均为青年学生列出了国学领域的推荐阅读书目,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许多典籍被列为“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但这些书真的必读吗?鲁迅专门撰文嘲讽了一番,而后应友人之邀,又列出了一份学习文学的书单,与胡、梁选书截然不同。这也恰恰佐证了,每个人对书的理解和视角不尽相同,要给出一份“适合所有人的书单”,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来源: 文汇报,钱好)
#不必
#必读
#书单
#何以
#激起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中国作家网书单 | 2022年第二季度网络文学新作推介
0
12793
iDamom
2023-01-17
文化新闻
写作不必有年龄焦虑,越晚就越有可能创造出关乎生命意...
0
6300
写手发布
2023-08-30
文化新闻
情何以甚:写作开始于“胸怀突然激烈”
0
7768
写手发布
2023-10-18
写作交流
作家“不读”,还是作家“必读”
0
2433
写手发布
2023-10-30
休闲分享
学英语随时可以,不必求人拜师,不必耗费大笔人民币
0
2196
吴云云
2023-11-07
休闲分享
不必盲目追逐学历升级
0
2046
吴云云
2023-11-23
休闲分享
不必盲目追逐学历升级
0
2001
吴云云
2023-12-08
媒体约稿
《小学生必读》杂志,征学生作文
0
2905
吢思
2024-01-25
写作交流
如何以人物开始,写一个复仇故事
0
2851
慢ban拍
2024-02-08
文化新闻
再受两会关注,网文何以“出圈”
0
3775
写手发布
2024-03-1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