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三国机密》的脑洞 马伯庸的“可能”
[ 复制链接 ]
萧盛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2
好友
5241
回帖
3万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40118
发表于:2018-4-27 12:21:54
4328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因马天宇、韩东君、万茜等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机密》热播,让原著者马伯庸再度走到聚光灯下——这一次,他在剧中还客串了一个小角色,且很可能是最后一次。
《三国机密》并非新书,2012年初版时,只在马伯庸的粉丝中引起较大反响。据马伯庸说,当年《三国机密》只销了“五六万册”,对普通作者来说,这已足够惊艳,但对马伯庸,只能算成绩平平。
与马伯庸几种“历史可能性小说”(或称“考据型悬疑文学”)的路数相近,《三国机密》的“脑洞”开得也不是一般大——儿皇帝汉献帝刘协成了主角,真实的他已死去,相貌相似的刘平果断“盗号”,挑起了复兴汉室的重担。
所有曾熟悉的历史人物因这个“脑洞”而变得陌生——荀彧在忠君与忠主间苦苦挣扎,杨修成了阴险小人,郭嘉与蜚先生则相爱相杀……
如此精彩的一番演绎,却是6年后才被更多人看到,令人想起米兰·昆德拉的那句老“梗”:书籍自有它的命运。
对此,马伯庸又会如何讲说?
汉献帝是熟悉的陌生人
北青艺评:《三国机密》聚焦于汉献帝刘协,为何想起写他?
马伯庸:一次和朋友们聊天,谈到历史上的落魄皇帝,如崇祯、光绪、隋炀帝等,大家便开始争议:究竟谁翻盘几率更大?后来一致认为,汉献帝最难翻盘,因为他手下没亲信,也没兵,只能等死。我当时就想,为什么不写写他呢?
我们对汉献帝太熟了,认为他是一个暗弱的皇帝,但这只是刻板印象,我们并没真正研究过他。
北青艺评:您写过很多与《三国演义》有关的“历史可能性小说”,为什么?
马伯庸:在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最特殊,它没有主线。别的小说都有主线,《水浒传》写了很多英雄,但大家最后都上了同一个山头。《西游记》写了很多妖怪,但都被取经师徒所征服。《三国演义》中每个人物的经历都不同,谁死了,小说仍会继续。诸葛亮那么厉害,可他死后,还有好多故事。没主线,发挥余地更大,乐趣也更多。
此外,普通读者对《三国演义》知道的其实不多,这给作家以机会,不像《西游记》,普通读者对其中的妖怪太熟悉了。
每个角色都喜欢
北青艺评:小说《三国机密》的节奏很快,前20页出场的人物就没活下来几个,为什么这么写?
马伯庸:这是美剧中常见写法,也不算特别,将纷繁的历史过程压缩在十几天内完成,很多小说都是这个节奏。毕竟《三国机密》是给现代人写的,和古典小说不一样,如果读者不感到意外,他们就不会去看了。
北青艺评:在《三国机密》中,汉献帝刘协一出场就死了,刘平占据了他的ID,这个“脑洞”很大。
马伯庸:这也不是什么新写法,小说中孪生兄弟、孪生姐妹特别多,这样才能出故事,刘平与刘协是亲戚,相貌相似不奇怪。大仲马的《铁面人》不就是类似的“梗”吗?
北青艺评:在《三国机密》中,您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马伯庸:这还真说不太好,也可以说我对其中每个角色都很喜欢,要么喜欢他这个方面,要么喜欢他那个方面,因为其中隐含着我自己的感受。
比如伏寿,她在历史上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迹,可是以她所处的环境与位置,她不可能完全被动,通过想象,我只能靠想象,推断她如何去做,如何使自己生存下去。
再比如荀彧,温润如玉,有风度、有学识,我觉得,在当时的环境中,他这样的君子内心会很纠结,在忠于主人曹操和忠于君主汉献帝之间不断摇摆。
作家应提高读者水平
北青艺评:《三国机密》
出版
时,社会反响似乎不算太大,您怎么看?
马伯庸:也还可以,实体书大概卖了五六万册。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写小说是因为我想写,卖好了当然高兴,卖不好也无所谓。那时我还在外企上班,觉得这个题材好玩,就利用业余时间写出来了。边写边改,大概用了半年时间。
北青艺评:外企工作那么忙,业余写小说是否太辛苦了?
马伯庸:没觉得辛苦,有人下班去踢球、看电影,他们也没觉得累,因为他喜欢,是在娱乐。我写小说也一样,觉得好玩,也就写了。其实我小时候作文不算太拔尖,就是喜欢写。至于写完后卖得好不好、反响如何,我没考虑过。写作的过程让我挺尽兴,这就可以了。
北青艺评:从《三国机密》的细节中,能看到您做了不少考据工作,这也是玩吗?
马伯庸:此前一直在写《三国》题材,确实做过一些功课。过去我对这些历史细节不太关注,为了写小说,见到相关知识,会一一摘出来,此外也查了一些资料。
我希望写出那个时代的真实风貌,如那时人唱什么歌,跳什么舞,用什么酒杯之类,尽量写准确。粉丝们见小说中的这些细节,有时会去查资料,才发现历史上确实如此,他们便留言说:学到东西了。
我觉得这是对写作者的一个最基本要求:不能只是迁就读者,还要提高他们的水平。
《三国机密》的结局太潦草
北青艺评:对于电视剧《三国机密》,您的评价如何?
马伯庸:这个剧准备了很长时间,我只是小说的原作者,不太方便评价电视剧如何,在微博中我有一些评论。
北青艺评:在电视剧《三国机密》中,您还客串了一个角色,好玩吗?
马伯庸:太累了,做演员太辛苦,过去觉得跑龙套挺简单,可真站在镜头前,非专业人员的脑子根本就照顾不过来。有这么一次就够了,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写东西,做自己擅长的东西最好。
北青艺评:您写了这么多《三国》方面的书,今后还会写吗?
马伯庸:如果有好玩的想法,就继续写,暂时是不会写了,因为写得太多了,不如放一下。
北青艺评:回头来看,您对《三国机密》有什么遗憾?
马伯庸:毕竟过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了,从今天的眼光看,觉得这本小说最大遗憾是结局有些潦草。当时没压力,觉得写差不多了,就停笔了。那时我阅历不足,写作技巧也不太成熟,从技术角度看,还有提高空间。如果将来有修订的机会,我会加以改动。
类型小说也能成名著
北青艺评:《三国机密》是一本类型小说,当初为什么不把它写成严肃小说呢?
马伯庸:这是文学评论家该考虑的事,不是我该考虑的事。至于把《三国机密》归为什么小说,我觉得无所谓。《三国演义》等当年都是类型小说,现在也成名著了。作家只需诚实地写出自己内心的东西,剩下的只能交给时间。
北青艺评:有一种说法,认为类型小说存在彼此重复的可能。
马伯庸:我已经写了这么多本小说了,觉得没有一本是重复的,每本都有创新。类型小说是小说的一个类别,不等于重复。在类型小说的领域中,也有足够大的创造空间。
坦率地说,我觉得把小说分成类型小说、严肃小说很奇怪,类型小说就不严肃吗?这根本就是两个维度。在国外,类型小说有的已流传上百年,也成了经典。
我一直在读小说,我觉得类型小说与严肃小说之间没什么大区别。
北青艺评:在您看来,国内类型小说创作的现状如何?
马伯庸:这些年涌现出很多优秀的类型小说作者,也有很多好作品,在科幻、推理、穿越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有足够多的作者,读者群体也非常大。只要不断努力,将来一定能涌现出经典之作,关键是要保持足够多的创作数量。
北青艺评:小说读者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少吧?
马伯庸:我的感觉是越来越多,只是如今读者阅读小说的方式改变了,很多人通过手机看小说,为什么不将他们统计进来呢?阅读是看内容,又不是看载体。
小说技巧都是雕虫小技
北青艺评:在您看来,如何才能写出好小说?
马伯庸:小说的主体是故事,有人统计过,全世界所有故事的类型加起来,不过40多种。换言之,大家的套路都差不多,从古至今,大家都在讲重复的故事。内核是一致的,只是在包装上有变化。
至于怎样才能写出好小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技巧是写完后自己先读一下,作者是小说的第一审稿人。如果自己都不喜欢,读者就更不会喜欢了。
小说有技巧,但都是雕虫小技,可以后天磨炼出来。自己喜欢才是第一位的。
北青艺评:可有的人越看自己的东西越喜欢,读者却不喜欢,这怎么办?
马伯庸:这也很正常,写小说是两次考试,过了自己这一关,未必能过读者那一关。如果你自己喜欢,那就没必要在乎别人怎么想。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时间最终会验证一切。比如乔伊斯的小说,当初没人喜欢,可时间长了,大家慢慢就品出其中的味道了,喜欢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小说能否成功,这是缘分,关键是别骗自己,作者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行了,剩下的看造化。
北青艺评:很多写小说的人面临生存压力,没法写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网络作家一天要写一万字,您一天能写多少字?
马伯庸:我平均每天四千字吧。网络小说有时不是写作,而是文字表演,一天写不出一万字就没法及时更新,会蒙受经济损失。这么写作实在太累了。
我只写自己想写的,我还有很多想法没写出来,所以一直在写。如果我整天想着怎么写一本流行的书,想着怎么去迎合读者,那就要天天追着别人的想法跑,总跟着别人,人很快会疲惫。
坚持写自己的,至少不会那么累。
北青艺评:会不会有枯竭的那一天呢?
马伯庸:多阅读就不会枯竭。我每天都在阅读,现在大多是在读历史论文,那是所有知识的源头,不读就无法真正了解这个时代。我读书比较慢,十几天才能读完一本,因为我要做读书笔记。如果只是浏览,那会比较快,几个小时就能读完一本,可什么也没得到。
当专业作家比上班还忙
北青艺评:如今您已成为专业作家,什么样的人才能当专业作家?
马伯庸:首先当然是要有足够多的收入,能养活自己。其次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表达,至于写得好不好,不是太要紧。我过去在网上写,看到有人跟帖,当然也兴奋,但没人跟帖,也会继续写。
北青艺评:没有正式工作了,会不会有点不适应?
马伯庸:我挺适应的,因为当专业作家后比原来上班还忙,每天要写东西、讲座,还要查资料。我有一个计划,每天必须完成。一个人进入自由状态后,很容易垮掉,所以要自律。
北青艺评:您算是高产作家了,自己有没有计划这辈子想写多少字?
马伯庸:我目前已出版了三百万字,至于这辈子出版多少字,我不知道能活多长,所以没计划过,只要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好。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1)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清朝官员称呼对照表及官员品级说明
九周年你出运费我送书抢楼活动帖
祝凤凰和七七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写手之家2017年最新约稿函推荐
写手之家9周年庆【写作那些事儿】主题征稿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揭晓
天下霸唱:受金庸小说影响大 不想过多涉足电影行业
粉丝经济掘金网络小说 小说成为中国娱乐界“香饽饽”
九年庆主题活动:萧盛与您分享写作那些事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