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贴切又理性地评判网络文学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4-17 09:58:51
2433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既有网络文学评论视角各有短长,评论网络文学只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才能既贴切又客观理性
近10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声势颇为浩大。这不仅表现在它拥有数以亿计的庞大用户群体以及百万之众的
写手
大军,更为重要的是,以网络媒介为载体,这些用户与写手共同建立在“粉丝经济”上的“部落文化”,对既有“印刷文明”形成冲击。网络文学这种独特的蓬勃局面,自然吸引着众多批评者目光。面对新的文学挑战,批评者以何种立场与姿态进入网络文学、以何种情感态度与之相处,如何在商业性与文化性缝隙中发现新可能,成为网络文学批评乃至当代文化批评的重要问题。
就当下网络文学批评而言,大体包括三个不同维度:其一,学院知识分子的批判视角,这主要集中在学院派网络文学研究之中。这种批评路径至少包含三个特点:批评者的学者身份、严谨的学理性、学术规范与专业化特征。从批评主体来看,它具备完整的学院教育和正规学术训练;从批评方法来看,它注重知识的谱系化,强调批评的理论视野和知识结构;从批评风格来说,多是庄重严谨的论说体,很少用散漫自由的印象体。其二,文化产业从业者的产业经济视角。最近几年,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如火如荼,IP开发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这不仅意味亚文化向主流文化的涌动,也吸引大型资本不断介入。基于此,相当多批评者选择从市场反响角度入手,以产业经济视角关注网络文学的产业形态。其三,粉丝圈内人的“土著”视野,这主要指以网络文学读者为主体形成的在线互动式批评。这里的“粉丝圈内人”并没有经受系统专业训练,更不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批评技巧,其优势在于他们是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成长起来的“土著”,对他们来说,自发阅读并积极评价网络文学是一种生活常态。
比较三种批评路径,可以发现,学院知识分子的批判视角虽力图建立批评者与学者的双重身份,但囿于传统文学固有认知立场,容易陷入既有批判理论的窠臼,从而陷入方法与对象的错位而不自知。就文化产业从业者的产业经济视角而言,批评者虽摆脱了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刻板批判性,能够以更加田野的方式深入网络文学一线,在产业结构宏观视野中理解网络文学的“内部”与“外部”,但也很容易成为产业资本代言人,其资本崇拜倾向需要警惕。此外,作为“粉丝圈内人”或曰“网络土著”,他们对网络文学有着深刻的情感体认,对此理解更加直观也更具现场感,但由于他们的讨论充斥着很多流行词汇和独特表达,且这些“行业黑话”随时处于更新状态,无形中构成的语言屏障将“土著”和“外行”区隔开来。
在这个意义上,有效融汇学院知识分子与“粉丝圈内人”不同视野,“学者粉丝”路径便显得至关重要。“学者粉丝”并不只是流行文化爱好者,而且是特定文化社群的一分子。在此,所谓“学术距离”不是圈内圈外的距离,而是强调一种自省意识,他们“直面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学术身份”,在批评实践中“承认并肯定自己的欲望和幻想,而同时仍保持学术热情和理论的复杂度”。
应该说,网络文学批评中的“学者粉丝”路径,可以有效地满足学院批评实践者对“介入”的期待。他们能贴切地理解网络文学,而不是站在“纯文学”立场要求网络文学。然而,“介入”之后,如何满足一种“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的内省与反思,尤其是如何破除“学者粉丝”当局者迷的神话,使他们倡导的“文明引渡”切实导向一种积极文化建构,而非在过分强调理解的过程中,将批判性的丧失视作理所当然。毕竟,目力所及的“学者粉丝”仍然将“部落文化”的发扬光大视作自己矢志不渝的文化使命。这种牢固立场所导致的偏颇,恐怕是我们讨论网络文学批评的“学者粉丝”路径时需要认真检视的地方。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