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郭敬明凭什么能火十几年?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4-8 22:58:00
2455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从2002年我们听说郭敬明这三个字开始,他整整火了十五年了。有人说,他出名全靠抄袭和炒作。有道理,但在这个新闻保质期以小时计算的时代,每天有无数人想把自己炒红,而达到世俗意义的成功者屈指可数。究竟有哪些特质让郭敬明一直“火”,他又为何有这么大的争议性,通过这个样本,对评价21世纪前十几年的中国社会文化有什么借鉴意义,这都是值得仔细研究的。
一、不得不承认,他就是那个比你有天赋又比你努力的人
提起郭敬明的“火”,大众无非三种态度:抄、嘲、炒。
靠抄袭成名。他几乎每部作品都有抄袭嫌疑,出道时《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更是被法院判定的事实。
靠嘲讽出位。文学圈之外的人知道郭敬明,大多是因为对他身高的嘲讽,老实讲,这点上,郭敬明没有问题,锅在每个不怀好意嘲讽他的人。好在时间长了,这种嘲讽从群嘲变成了自嘲,他现在都拿这个梗去拍广告了。
靠炒作维持热度。关于这一点,不用再多说了吧?这次性侵事件一出,大多数人不是像对待新闻一样探究事件真假,而是发出疑问:这是不是炒作啊……大众有这种疑问,恰恰证明确实是以前炒得太多了。
这些评论,大概说对了一半。正如本文一开始所说,这个世界上每秒都会增加好几个想把自己炒红的人,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失败了,就他郭敬明炒得这么红?
在这里,不是为他洗地,而是说两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1. 他的文字水平,的确要比大多数人强,起码高于网络作家的平均水准;
2. 他的努力程度,要远远超过大多数天天喊着太累太辛苦的上班族。
先说文字水平。我们都写过作文,也大概知道,写作这件事,后天肯定能练一部分,但大多数情况下是靠天吃饭的,俗称天赋。我们大多数人从小练习写作,但也都达不到专业作家的水准,否则就不会有“作家能不能教出来”、“中文系到底有用没用”这种常说常新的话题了。
郭敬明的文字,很多人不喜欢,认为矫揉造作,堆砌成语。这些问题当然存在,但也不可否认,他的确是有高于普通人的文字天赋的。
郭敬明“出道”,是凭借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在21世纪初那几年,新概念作文大赛是一项了不得的比赛,获奖的人高考能加分。评委们个个有来头,最初的评委会主席是王蒙,评委会成员有苏童、余华、叶兆言、张炜、铁凝、格非、韩少功、方方这样的顶尖作家,以及陈思和、童庆炳这样的知名评论家,你总不能说他们不懂文学吧?
我们熟知的韩寒、张悦然,都是因为拿了这项比赛的一等奖,而跟郭敬明同期“出道”的。除他们外,还有张怡微、周嘉宁、七堇年、颜歌等如今已经成名的一线作家。
上面提到的这些作家,都得过某一届的一等奖。而郭敬明,得过两届一等奖,在他18岁和19岁的时候。
郭敬明凭什么能火十几年?
郭敬明和韩寒是众多网友眼中的“CP”,但其实俩人不熟,少数几次同台也离得很远,你能从上图找到他俩吗?
郭敬明的粉丝常用的一句洗地的话是:“xx写出来没人看,我们小四抄你的,抄完就是畅销书”。这话的三观当然歪到姥姥家去了,是典型的给偶像招黑的洗法。但就字面意思来说,又不能说他们完全错,因为这种情况确实不止一次发生:本来默默无闻的作品,被郭敬明抄袭改编后,就火了。他那种华丽繁复的文风,一句话能说明白的非要分八句说,成年人看了很难受,但中学少女爱得不行。
本来我觉得他就是这种写作风格,改不了了。但结合他经商上的精明,以及不到二十岁时写作能力即得到众多名家的赞扬这个事实看,我现在比较倾向于认为:他这种招小姑娘喜欢的文风,是故意为之。如果其他文风更能赚钱,他也能转去写那种文章。
这就要说到他第二个特质:努力。对郭敬明意见再大的人,恐怕都不能否认他的努力,当作家写小说,当老板管理团队,当导演拍电影,当商人运营公司,当明星配合媒体采访,每一项工作都做得认认真真,让你一边不齿他的行为,一边看着他数钱。
笔者有几个记者朋友,他们都采访过郭敬明。采访前,对他的印象也跟大众类似,是抱着看笑话甚至有些刁难他的情绪去采访的,但访完基本都对他印象改观了。他待人非常周到细致,有个朋友采访他时刚入行,访谈还是视频直播的,导致她非常紧张,提问都打磕本。郭敬明发现了这一点,在采访后程几乎是自己把半成品的问题补完,然后自己再回答。当朋友紧张时,他还小声安慰:“没事,放松”等等。
朋友本来是非常反感郭的,那次采访后,谁再说郭的坏话,她都会上前辩解。估计这样被“收服”的记者还有不少。郭敬明跟这些记者当然没什么交情,他这么做,是长期训练并努力达成的一种职业行为。
再比如开公司做生意。文娱界自己当老板的明星不少,但像郭敬明这样把生意做这么大的可能也不多。2013年,他的最世文化公司估值就达到7亿,那会儿他还没涉足影视,是纯卖书的。后来做起导演,仅四部《小时代》票房就达到20亿。
在这个拼爹的时代,无论再怎么看不上郭敬明,也不得不承认一点:他实在是无爹可拼,也没听说他认过什么干爹。父母分别是国企职工和银行职员,普通的工薪阶层,他有现在的一切,真是白手起家打下来的。
他的写作风格,恰好符合当下购买力最强的中学女生的审美取向;
他拍的电影,恰好符合当今一部分国人的拜金取向;
他的公司签下的作家,恰好大多都能有大量读者追捧;
他接受的采访,恰好都能让记者舒服,也有足够的料好取标题;
他开的公司,恰好能够在那么多人骂他的情况下还赚的盆满钵满……
概率学告诉我们,世上没有那么多恰好的事会碰巧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郭敬明能在这么多方面,都恰好走向一种可能会遭人骂,但很符合个人利益的方向,你可能咬牙切齿地不屑,但也得承认,他就是那种传说中的比你有天赋又比你努力的人。
二、四川人的火辣、上海人的精明、幼时的自卑、发达后的报复,共同铸就了如今的小四
提到郭敬明时,我们通常能感受到强烈的精明气,这从他在公众场合的妆容,他写的书拍的电影,以及他日常生活中对名牌的追逐都能看出来。很多人把这些归结到他在上海受到的浸染。
的确,他把上海人的精明和精致用到了生意和生活中,试想一下,如果他是在北京读的大学,很可能他的个人气质会与现在迥然不同。但说到底,他在上海只是个外来户,快20岁才来到魔都,在此之前,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四川自贡人,在他娇小的身躯下,有一颗麻辣的心。
身高问题,这是外界对郭敬明最大的嘲点,也是他对外界防御心的最大来源。这一点上,我们所有人其实都是帮凶。我们惯于以身体、相貌上的缺陷来给人起外号,嘲笑人,这谈不到民族劣根性,但总归是个很不好的习惯。
回想一下,我们每个人可能都被挤兑过身材相貌,也参与过挤兑别人。有些外号听者不介意,诸如管个高的叫“傻大个”,管又高又瘦的人叫“麻杆”,管名字里有“浩/昊/皓”的人叫“耗子”等等。但郭敬明显然是很介意别人在身高上对他的挤兑,从小自卑,并埋下了愤怒的种子。
四川人的火辣、上海人的精明、幼时的自卑,这些特质综合起来,铸就了拧巴的小四。他可以很执拗地奔着心中的目标——多挣钱,成为人上人——而前进。当他成功后,也会在一些地方暴露自己的这种心理阴影,并加倍报复回去。
郭敬明的炒作点之一,是他对名牌商品和高端生活的病态痴迷。在媒体报道上,这是一种炒作行为,但我相信,他内心的确也是这么想的,这是一种心理报复。
例如媒体曾报道过,他花几亿元买下了位于上海静安区的三栋联排别墅,住宅+办公都在那里。媒体报道称,这栋宅子是汪精卫四姨太的旧址,这个说法可能是房产中介卖房子时的话,而媒体大肆报道后,郭敬明也没反驳,想来他也是认可的。
郭敬明凭什么能火十几年?
传说中是汪精卫四姨太住过的联排别墅,郭敬明据称斥几亿巨资买下
郭敬明凭什么能火十几年?
“汪精卫四姨太旧居”会议室
然而,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汪精卫汉奸归汉奸,在男女关系上是非常检点的,只有一个老婆陈璧君,没有姨太太,更没有所谓的四姨太。“汪精卫四姨太住过的房子”,可能会增加这栋房子的逼格,增大网友心中的鄙视,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郭敬明心中的爽感。所以,他即便知道所谓“汪精卫四姨太”之说是莫须有的,也会默认这种叫法,并享受这种快感。
再比如,在这次性侵事件以前,他最近一次引起公众范围内的声讨,是去年年初参加综艺节目《最强大脑》时的表现。当时,他作为嘉宾说了一些不太专业的话,有些观点与科学常识不符,被节目的科学评审Dr.魏(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魏坤琳)说了一句“像一个女人一样翻旧账”,结果郭敬明就怒了,拍案而起停止录制,在导演组的反复劝说下才回来继续板着脸把节目录完。
郭敬明凭什么能火十几年?
郭敬明(右)在节目录制现场指责魏教授(左)
从表面上看,这是郭敬明很忌讳别人对自己身材的嘲讽,以及从身材衍生出的女性化倾向的嘲讽,从而产生的瞬间应激反应。但对于混迹江湖十几年的小四来说,参与录制节目早已是老江湖,面对媒体时控制情绪方面更是专家,这种突然的暴怒与其说是情绪崩溃,不如说是顺势炒作。
此时的郭敬明已不再是单纯的作家、导演或商人,而是作为成功人士,成为节目请来的“大来宾”。在《最强大脑》之前的节目里,他那个位置坐过王石、刘强东,坐过章子怡、舒淇,这个位置赋予了他耍大牌和玻璃心的权利,没有他,节目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于是,在正式的播出节目中,我们看到了郭敬明的暴怒,以及魏教授几次三番的赔礼道歉。
郭敬明凭什么能火十几年?
魏教授在节目中向郭敬明道歉
恰如其分地炒作,让观众有的可骂,又无法从道义上太过指责他(毕竟是别人怼他在先)。整个事件,可以看作是精明又拧巴的小四对这个曾让他委屈的社会,进行的一次傲娇的报复。
三、有名=挣钱多=成功=火,这个等式本就是时代的恶疾
郭敬明的成功,是天资加努力加运气的结果,奉公守法地赚钱,我们应该尊重。他成名后的各种炒作、报复动作,也都有合理的解释。所以,这是一篇洗地文喽?
非也,尊重不等于佩服。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那么一些聪明人,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们有钱,有名,有收视率、点击率、销售额,有庞大的受众基础,这些都没问题。然而,如果在此基础上,这些有关注度的明星,成为了偶像,继而成为“人生导师”、“成长榜样”,那就是危险的了。
我们说郭敬明精明,体现在他知道如何能以较低的代价来达到他的目标。他的目标就是成功,变成有钱人,人上人,100%的结果导向,怎样在不至于把自己“搭进去”的情况下,更快达成目标,就怎么做。
在这个心理基础上,做任何事的前提都是利益二字:
有关抄袭。抄袭理论上犯法,侵犯了《著作权法》,但又不至于把他抓进监狱,那就去做;法院认定抄袭成立,他拒不道歉,因为不道歉虽会让他背负骂名,但会让死忠粉更忠诚,那些骂他的人反正怎样都不会买他的书,那就骂去。
有关崇尚拜金。在作品里不加掩饰地表达自己对金钱、奢侈品的狂热,会让一些人不齿,但会让他的目标用户(没太见过世面的十几岁少女)感觉高大上,那就放任自己这种狂热。
有关恶俗炒作。在他身上,隔三差五会出现一些负面消息,这些负面往往在客观上增加了他的曝光度,对他维持人气有帮助,于是或主动或被动,他也让这些负面围着自己走。有人骂?反正骂的人也不会给我花钱,随他骂去。
总之,他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目标用户与自己的利益链来做文章,凡是能增加收入,对自己近期发展和远期规划有好处的事,他都会去做,而不在乎舆论怎么看。所谓舆论,并不是自己的目标用户,无视他们,反倒能让真正的核心用户觉得小四“不畏人言,勇敢前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吧blabla”。
这就是一个唯成功论的人,在这个成功者=有钱人的时代,所能做出的最合理的行动。
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时代,判断人成功的最核心标准,在于孝顺,那郭敬明一定会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成为大众眼中最孝顺的人;
如果这个时代,判断人成功的最核心标准是俭朴,那郭敬明一定会满身补丁,吃糠咽菜,让大家都觉得他最俭朴;
如果这个时代,判断人成功的最核心标准是倒立时间长,那郭敬明一定会锻炼上肢力量和脑充血的保持能力,使自己成为中国最会拿大顶的人之一。
因为他渴望成功,渴望冲破人群的藩篱,成为人上人。这股冲劲和强大的自驱力,是他能火十几年的根本原因。只是,中国有一个郭敬明,不多不少,但如果人人想成为郭敬明,那就是社会道德坍塌之时。郭敬明的成功,于他自己是幸运,于整个社会则是不幸。
若干年后回看,我们可能会因为火了这样一个人,而感到脸红。换句话说,郭敬明这样的人,放到哪个时代,走红都是大概率事件,而在这个时代以这样的方式走红,还火了这么多年,则是我们所有人的尴尬。
#郭敬明
#凭什么
#什么
#十几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番茄小说的算法是什么样的?给量又是什么样的?
0
3346
猪pp
2024-04-05
写作交流
什么是循环爽点、情绪爽点?如何运用并提升小说质量?
0
2687
547218
2024-04-16
写作交流
你为什么一直扑街?可能是这两点没有做好
0
2565
野爹
2024-04-28
写作交流
期待感到底是什么,一招简单学会
0
2702
洗白白等这
2024-05-07
文化新闻
网文影视化为什么都偏爱古装题材?
0
4103
写手发布
2024-05-08
写作交流
番茄小说的算法、给量又是什么样的?
0
3871
肖阳业
2024-05-22
媒体约稿
《十几岁》杂志,急需学生作品
0
2539
丁四dingsi
2024-07-08
文化新闻
这本小说回答了“什么是网感”——评大山头《低俗!订阅了》
0
5191
写手发布
2024-07-24
文化新闻
霸总小说火了10年,为什么还在闷声发财?
0
6931
写手发布
2024-07-25
写作交流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网友:写了一百万,才挣了三万多
0
3392
写手发布
2024-07-2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写作交流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