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鸡汤文”背后藏高收益产业链 内置广告带来误导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3-23 13:44:16
2118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大众话题】还在为“鸡汤文”产业链添砖加瓦?
大多数“鸡汤文”是没有“营养”的,甚至可以说只是“流食”——为获取流量而写的鸡汤,赚钱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微信朋友圈里时常出现各类“鸡汤文”,不少老年人热衷于将“心灵鸡汤”甚至谣言频频转发给亲戚朋友。日前,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很多“鸡汤文”背后暗藏着一条收益不菲的产业链条。
“鸡汤文”是近些年来流传于网上的一些“正能量段子”,但大多都过于强调某种片面因素,比如励志、坚持、乐观等,而忽略了其他对于达到目标也非常重要的方面。从“吃这些等于慢性自杀”到“人生不得不提的30个忠告”等,因其经常能直击读者内心所需,所以广受部分网友欢迎而被疯狂转发。
人们之所以乐此不疲地相信和转发,原因在于这些“鸡汤”契合了某种心理需求。比如,中老年人关注养生滋补、防病消灾类的“鸡汤文”,多是身体不好,大病小痛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出现,或者某些知识结构存在不足,对一些伪科普文章缺乏合理判断;一些年轻女性则喜欢诸如“如何让老公听话”“怎样掌握家庭财政大权”等文章,多是不够自信或精神焦虑等……“鸡汤文”“滋补”人们的需求,而人们的需求反过来又刺激了“鸡汤文”成批量、成规模、成产业化的发展,某种意义上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鸡汤文”除了制造垃圾信息,内置的广告还会带来误导,甚至本身就是披着正能量外衣的骗局。有多家媒体都报道过有网友因“喝鸡汤”而上当受骗,甚至惹来电信诈骗的案例。
事实上,“鸡汤文”只是网络“爆款文”的一种,不论是夺人眼球的标题,还是无病呻吟、故作姿态的内容,本质上基本大同小异,都是由专门的微信公号或者APP等平台进行创作和分发,转发附带广告的文章可以获取分成。有媒体曾报道,每转发或点击一次可以获得1到6分钱,而一篇10万+文章,转发平台可获得3万元左右的灰色收入。说白了,写“鸡汤”的人不是为了让你“备受鼓舞”“豁然开朗”,而是把你卖了还让你帮着数钱。
应当承认,大多数“鸡汤文”是没有“营养”的,甚至可以说只是“流食”——为获取流量而写的鸡汤,赚钱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因而,遏制“馊鸡汤”“流量文”、防范上当受骗,应当成为信息平台、用户和相关部门的共识。
为此,有关方面已经行动起来,比如微信官方曾发布公告,称将对某些诱导行为进行处罚;去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也开展整治工作,首次将新媒体账户列为重点整治对象。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相应监管能够跟得上、更完善的同时,用户自身的辨别能力和防骗意识也能大踏步前进。
网上有一段“反鸡汤”文:假如今天“鸡汤”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鸡汤”还会继续欺骗你。但愿人们能学会辨别真假与是非,让这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砒霜”少一点,再少一点。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