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新一轮武侠小说翻拍引热议:金庸剧式微的背后是什么
[ 复制链接 ]
萧盛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2
好友
5241
回帖
3万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40118
发表于:2018-2-28 10:26:02
2090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若非朋友圈里有人戏谑“新的辣眼睛剧集诞生”,这部原著自带粉丝的改编剧,大抵就会不温不火地开始并结束吧。最新版 《笑傲江湖》 日前在视频网站播出。无法登上卫视频道,只是该剧的一重困境。在年产1.4万集的国产剧集里,制片方更不愿见到的,是泥牛入海,既没有话题,也捧不红新人。
遗憾的是,大多数新拍金庸剧,都栽在了同一个死循环里。以眼下的《笑傲江湖》为例,打开第一集,涌来的弹幕几乎是一个调调:诟病选角,怀念老版。到了第四集,干脆连弹幕都是稀罕物了。这一版打不出影响力,意味着下一次重拍只能继续“轻”制作、用新人,多半再陷入新一轮吐槽中。这不,2018年新敲定的制作计划里,《倚天屠龙记》和《神雕侠侣》都榜上有名,《鹿鼎记》和《飞狐外传》的重拍也有了眉目,但网友的评论出奇尴尬———一届不如一届。
冯其庸曾说:“这世上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层出不穷的金庸迷。这种现象,值得研究。”现如今,更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金庸迷仍未老,金庸剧仍大规模重拍,但其“江湖地位”却是越发没落了。
占据过电视剧制作“头部资源”的金庸剧,今日式微,谁是“祸首”?
互联网时代,“旧武侠”文本渐成“老古董”
环顾四周,金庸剧绝非武侠剧中边缘化最厉害的一支。过去两年,已播的新《萧十一郎》、新《边城浪子》和《飞刀又见飞刀》,没有一部刷出了存在感。最新的片单,待拍的《绝代双骄》《陆小凤传奇》《萍踪侠影录》,也无一被看好。
昔日掀起武侠影视热潮的“金梁古温”风光不再,首先得从武侠文本的退让说起。20世纪,武侠小说有民国旧派到港台新派的流变。其中,金庸从1955年开始于报纸上连载小说,从1970年起,他开始全面修改,历十年完成。其小说立体而庞杂的人物体系蕴含着东方哲学思维,也兼具历史地理的开阔格局。其下笔更是“大象无形”“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象”与“意”充盈文中,而不觉“言”之存在。正是这股子“侠文化”,令武侠IP的美誉和价值,一度维持在高位。当年,周星驰不过是在《功夫》里用了“神雕侠侣”四个字,就为此支付了六万元。但随着金庸封笔,梁羽生、古龙驾鹤,温瑞安独木不成林,武侠文化的大旗再无人能接。
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网络上的武侠小说也开始“跨界”风行。“旧武侠”渐成部分人眼中的“老古董”,轻武侠、武侠奇幻等成了宠儿。网络
写手
们从旧武侠里找寻门派架构,从都市言情里提炼一点甜蜜元素,再到网络游戏里借点二次元风尚,熔一炉,兑一兑,仙侠文、奇幻文层出不穷。有了网络文本打底,据此改编的影视剧随之转变风向。如今的“头部内容”不再是苍凉厚重的“旧武侠”,而是带着所谓“年轻感”的古偶剧。《仙剑奇侠传》《花千骨》《诛仙青云志》《蜀山战纪》等,莫不是各家公司从明星选择到播出平台都步步为营、锱铢必较的“大戏”。
金庸的“侠文化”在网上失去了文本阵地,那么黄老邪布下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的桃花岛与“三生三世”的桃花林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划得来的“生意经”,让武侠剧沦为新人集训的附产品
比武难胜不能只怨兵器,还得从剧集自身的“武功”论起。自打经典武侠剧的江湖地位动摇,各公司以自我放弃之姿追逐“投资回报率”,同样得追责。
片方的算盘这样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金庸剧的IP再怎样不复辉煌,它都有“天然粉”,谁演令狐冲,谁演郭靖,总还能引起网络关注。就算一水差评,也是一种“流量经济”。而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故事相对成熟,大大降低了剧本开发的成本。所以,拿金庸剧来“锻炼队伍”“新人混个脸熟”,不啻为一次高性价比的制作:能火当然大赚,不火也不至于捶胸顿足。大不了学学近年来唯一受到好评的2017年版《射雕英雄传》,不就是忠实重拍了1983年版的内容嘛。
可控的成本,划得来的“生意经”,屡试不爽的懒惰思维下,与其说武侠剧已然沦为反复加热的冷锅冷灶,不如看成,这款类型剧只是影视公司新人集训的附产品。
无怪乎观众念旧,回首三四十年前,假山假布景下,却是一片至真至诚的创作心。那时候的拍摄,剧本信奉“情怀”,角色注重“侠气”,就连不少主题曲都透着义薄云天。影视创作从来是门集体的手艺,正是当年每个环节对于“侠之小者,行侠仗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心雕琢,这才让金庸剧成为当年的明星制造机:1978年 《倚天屠龙记》火了郑少秋;1983年《神雕侠侣》 把刘德华带到视野中央;《笑傲江湖》 里令狐冲的侠气与周润发相得益彰;《射雕英雄传》 的黄日华与翁美玲曾令多少少年心向往之;而 《鹿鼎记》《侠客行》《倚天屠龙记》 三部金庸剧更是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忧郁版”之外的梁朝伟经典形象。同样靠“情怀”先行,“侠义”打磨,彼时即便翻拍,也能成就经典:1995年古天乐、李若彤版《神雕侠侣》,1996年吕颂贤版《笑傲江湖》,不外如是。
知乎上,有关“金庸小说为什么广受喜爱”的问题,这个答案被赞次数最多:“因为广大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孺慕之情在起作用。大家发现,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诺千金,生死以之’等等,这些在现实中被某些人弄丢的东西,在金庸小说里依然那么山清水秀。即使琴棋书画民俗风物一应古朴物事,也那么的色香味俱全咯嘣脆可口。这真像自家跑了的群羊又回来,乐呀。”
人们怀念那些文本,其实与怀念旧时的电视剧制作手艺,异曲同工。(来源: 文汇报,王彦)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清朝官员称呼对照表及官员品级说明
九周年你出运费我送书抢楼活动帖
祝凤凰和七七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写手之家2017年最新约稿函推荐
写手之家9周年庆【写作那些事儿】主题征稿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揭晓
天下霸唱:受金庸小说影响大 不想过多涉足电影行业
粉丝经济掘金网络小说 小说成为中国娱乐界“香饽饽”
九年庆主题活动:萧盛与您分享写作那些事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