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国内原创科普读物为何“有知识没意思”
[ 复制链接 ]
萧盛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2
好友
5241
回帖
3万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40116
发表于:2016-10-10 13:02:08
2367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日前评出,图书类金、银奖作品分别有25种、48种。其中,国内原创图书比例约占六成,比往届有所提升。但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虽然国内原创科普读物在数量与质量上持续增长,但遗憾的是,目前在书市位居销售排行榜前列的科普读物仍是“洋面孔”居多,尤其是“爆款”科普畅销书,依然由进口原版图书唱主角。
科普不仅仅是把科学概念说清楚,“有知识、没意思”已成过去式,当下需要层次更丰富的科普读物。
优秀的科普读物需兼具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知识点表达,以及通俗易懂的生动行文。《雨蛙老师的趣味自然课》系列《深夜惊奇音乐会》、《冈特生态童书》中文版第三辑、“墙书”系列之《地球通史》日前
出版
,颇受业内好评。在资深出版人看来,与欧美国家科普市场培育的成熟度相比,国内原创科普读物与国际一流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整体上国内投身科普读物创作的科学家、一线科研人士还不够多;二是在文本创作、科学术语“转码”方面,专业程度也有待强化。
科普作品读者越小,门槛越高
对科学之美的认知与探讨,正渗透至大众文化多个领域。有评论认为,科普已成为人们日常阅读和文化消费中的“刚需”。上海科学技术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世平说,我们正身处科技变革时代,每天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面对气象、动植物、航空航天等社会热点,如何判断并作出决策,都需要科学素养。优秀的科普读物需兼具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知识点表达,以及通俗易懂的生动行文———用行家的话来说就是“读者越小,门槛越高”。
高门槛意味着科学知识需要有效“转码”。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说,科普除了普及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精神,培养求知兴趣,激发青少年用科学思维方式探索世界。比如,《雨蛙老师的趣味自然课》系列、《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驾驶机器人看恐龙》等科普绘本,均摘得国际科学读物奖项。这些书的作者是72岁的日本科普绘本大师松冈达英。翻开书,近100种昆虫藏身画面里,犹如童趣版的昆虫图鉴,从泥土下到地面上,从草丛里到大树间,昆虫样貌与周遭生态环境纤毫毕现。其中的《深夜惊奇音乐会》以主角绿树蛙繁衍后代为线索,揭示了动物界彼此赖以生存的关系,激发人们呵护尊重自然。“较真”的松冈达英从不放过每一处细节,即便是画拟人化的绿树蛙形象时,他也会仔细描出青蛙脚趾———前脚4趾、后脚5趾。
传播科学思路的背后,离不开创作者对讲解对象的精确捕捉。自诩“昆虫少年”的松冈达英,经常不分早晚观察采集昆虫,每周去家附近的池塘走一两个来回,他还到全世界多地采风,收集加工生物学资料。另一位动物专家、作家牧铃时常走进大自然,潜入幽深溪谷,暗自观察红豺、狐狸、蓝雀,走访百岁老藤、陡崖雕巢,日前出版“牧铃动物小说”自然写作系列。在他笔下,几乎每只动物角色的背后,都离不开几万字的科学观察笔记,悉数记录下生物天性和特点。
呼唤圈内科研科普“双轨对接”
拉动原创科普,最关键的是要吸引科学家、培育新生代优秀作者。有专家认为,时下国内的科普创作显然遇到瓶颈。陈佳洱分析说,就拿学校来讲,每次发奖、评职称,不是看对社会的科学发展作了多少贡献,而是依赖一些量化的指标,很难激活中青年人才的科普积极性。
国外科普童书传统相对深厚,许多顶尖科学家都会参与科普写作。被翻译成38种语言在全球发行的科普知识读物《冈特生态童书》,日前出版了中文版第三辑。这套书的创作者冈特·鲍利在30多年的环保推广事业中,积累琢磨出传递科学理念的许多小窍门,他将这些成果结合课题研究,设计出一个个让孩子们好奇的小故事,包括“气泡可以捕鱼”“石头能造纸”等话题。而由耕林童书馆引进出版的“墙书”系列,作者克里斯托弗·劳埃德则长期从事科学、历史学研究,他灵活跨界,借用大历史视角和时间图谱,将科学进化故事完美地视觉化了。
会写高水平论文不等于能写出优秀科普作品。部分书斋里的科学家,如何走出固有的知识话语体系是个难题。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普作家告诉记者,国内有些科普读物行文生硬,充斥着“论文腔”。
令人关注的是,业内人士在遗憾各种创作瓶颈时,也发现了国内一些中青年科研学者的新突破:他们从高校与田野中汲取营养,在创新交叉多个学科中展开探索,让科研与科普的对接呈现出清新面貌。以萤火虫研究专家付新华创作的《水中的光亮》一书为例,作为中国保护萤火虫的第一人,38岁的付新华身上兼有大学教授、科普作家、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主任等多枚标签。多年来,他走遍大半个中国进行野外调研,发现了数个新萤种,研究出亚洲首套野外萤火虫闪光频率的追踪、记录、分析、模拟的整套设备。在这些珍贵的素材基础上,他构思创作了相关主题图书,让许多孩子成为“追萤迷”。来源:文汇报 许旸
#知识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社区知识——公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0
11099
fca121
2022-01-09
写作交流
知识干货|初中作文五大常见主题,超有用的写作技巧点拨 ...
0
12260
ヾFeeling
2022-01-24
文化新闻
知识付费并不美丽:罗振宇得到IPO中止后的焦虑
0
17142
写手发布
2022-02-11
文化新闻
【街谈巷议】莫让“知识快餐”冲淡了思考
0
16542
写手发布
2022-02-21
原创文学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教育培训非常重要
0
3823
文奇思
2022-05-16
休闲分享
三农知识小竞赛,稷下学子展风采
0
6341
兴岱崮农
2022-07-22
文化新闻
年度阅读趋势研究报告: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超4.77亿
0
13581
写手发布
2022-09-30
媒体约稿
野史轶闻/趣味历史知识科普题材长期征稿【千字60-90】
0
6371
山楂不是糖葫芦
2023-06-11
文化新闻
环保知识竞赛,培育环保意识
0
6863
wu123
2023-08-09
媒体约稿
100元/千字丨《知识窗》2024年最新约稿函
0
3390
313061067
2023-12-2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写作交流
交易招聘
原创文学
休闲分享
媒体约稿
作者推荐
清朝官员称呼对照表及官员品级说明
九周年你出运费我送书抢楼活动帖
祝凤凰和七七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写手之家2017年最新约稿函推荐
写手之家9周年庆【写作那些事儿】主题征稿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揭晓
天下霸唱:受金庸小说影响大 不想过多涉足电影行业
粉丝经济掘金网络小说 小说成为中国娱乐界“香饽饽”
九年庆主题活动:萧盛与您分享写作那些事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