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当年,凭什么整个中国都在“倾听”少年韩寒?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1-31 09:41:37
1848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
摘要
]韩寒再次引起舆论关注,是他最近在微博上发表的言论,重点劝大家,不要迷信英美的教育,在中国,我们有更多机会打破次元壁,要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学校还是能保证基本的公平的......
韩寒再次引起舆论关注,是他最近在微博上发表的言论,重点劝大家,不要迷信英美的教育,在中国,我们有更多机会打破次元壁,要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学校还是能保证基本的公平的......这话,要是隔壁的奶奶和我们说,那我们准保热泪盈眶,晚上给自己加个红烧肉。可这话,出自韩寒的微博,怎么听起来略别扭?
我也是在听到韩寒这番言论后,没来由的感慨万千。在韩寒“陪”我们走过的这十余年中,你我的容颜均有改变,何止是韩寒。那么,作为单向街书店的文化工作者,我又怎能不思考,他的这种小变化,映射出怎样的社会变迁?在社会变迁下,又藏有怎样的人生变迁?
当年,凭什么整个中国都在“倾听”少年韩寒?
曾经的韩寒
当年,凭什么整个中国都在“倾听”少年韩寒?
今日韩寒,图为韩寒为一加手机宣传拍摄的图片。
这可绝对不是一个文艺青年变老不变老的问题。
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迷恋的是他的少年感?
首先感谢互联网,为我留下太多可以查阅的信息。当我穿越时间迷雾,却发现一个现在被很多人忽略的事实——我们喜爱的韩寒,一直都是一位“少年”韩寒。
1999 年,当年还在上高一的韩寒,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2000 年
出版
了自己第一篇长篇《三重门》,刚一出版便销售一空。
不如先一起回味下那篇著名的《杯中窥人》。这篇文章主要说了韩寒对”国民性“的理解,重点针对了中国人过分谦虚以致于不诚恳,装模作样,缺少务实精神的劣性。
但是纵览通篇,文章只是”务虚“,很宏大的举了一些例子,聊了聊中国人的这些性格。比如下面这一句:
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并无甚,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就叫“大话”了。
——《杯中窥人》
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幸亏胡适病死了,否则看到这情景也会气死。结果不说大话的人被社会接受了。
——《杯中窥人》
......
都是书本上的例子,我们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今天的我们,互联网、广告、人们职业素养的发展,光看看那些一个大佬唱主角的发布会,我们便知道中国人此种”谦虚“的国民性已经得到很大“改善”。
当年,凭什么整个中国都在“倾听”少年韩寒?
罗永浩在自己的发布会中。
那么这篇略显虚浮、实证不足的文章,打动评委,还是基于一位少年,一位高一少年,可以如此直接、正面的谈论国民性,文章语句通顺,结构清晰,逻辑合理。而且认识、讽刺,意味着改善与提高,这种少年的思想光辉,给整个国民多么大的希望与鼓励啊!
《杯中窥人》之后,韩寒因为太多学习科目不及格退学了。这事儿发生在 90 年代末,2000 年代初。一个长发飘飘,因为退学而打上“叛逆”烙印的,会写文章的少年横空出世。
对待个体,我们不应当将个人的价值,或者说希望他怎样怎样加上去,而应该问问,我们怎么就被这样的少年韩寒打动了。
那个年代已经生出来的诸位都经历了什么?
99 年,腾讯公司推出即时通信服务,也就是腾讯 QQ,冥冥中,中国社交网络文化诞生了,这也是 2000、2010 年代澎湃发展的互联
网文
化的前奏。
99 年,高校扩招,教育该怎么弄?80 后(当时社会上一撮人担心的并不是佛系 90,而是碌碌无为 80)何去何从?此时的韩寒,通过首届新概念作文脱颖而出时,似乎冥冥中给我们指出了另一个方向——成为人才,并不一定走一条我们都熟知的水到渠成的路。
当时红火的电影《黑客帝国》,有一句话特别应和韩寒的“崛起”:
所谓选择,都是虚幻。
——《黑客帝国》
当年,凭什么整个中国都在“倾听”少年韩寒?
《黑客帝国》剧照
伴着今后的互联网发展,韩寒也做了三件大事,一件是出书,一件是写博客,另外一件便是赛车。当年韩寒的书是畅销爆款,基本讲述的是青春,被很多高中生、大学生阅读。当时网络文学刚刚发展,年轻躁动的心需要更多贴近的文字,韩寒的书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而现在,青春文学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相对来说更加成熟,青少年们的选择也更多。
赛车,因喜爱而选择,充满着多少荷尔蒙与竞技的激情,也让人不由得心生向往。
再就是写博客,当时博客文化刚刚兴起,而韩寒,以一位少年,或者更确切的说,带着少年朝气的青年之姿,在博客上谈民主,谈自由,谈权力,何等气壮山河,让人荡气回肠。
这种大内容,可以说很多知名作家都难以驾驭,只是一位“少年”去谈,让我们找到了一丝挥斥方遒的朝气。这样的人,在少了一些反叛因素的社会中,在正在发展的互联网文化中,都犹如一股清流。
我们正是被这样的“少年感”韩寒而打动的啊。
韩寒一直都善于将粉丝力量转化为商业价值
只是,当时被点燃的我们,面对这样的韩寒,并没能生出一些批判性的思考,或者说面对这样稀有的少年感,我们怎么忍心去质疑。
这让我想起读王维《少年行》的思想游历: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选自《少年行四首》
再对比王维历尽千帆后的《辋川集》: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木兰柴》
那个少年游侠,是多么明艳浪漫,我都能想象出他衣襟翻飞、眼角余笑的样子。便不由得更加珍惜那稍纵即逝的青春模样。哪怕《辋川集》展现更多人生沉淀,我也惟愿记得王维的少年样貌。
不过有些事,还是要回望。
08 年,韩寒做客《非常道》,谈了很多问题,可以说是对当时大家对韩寒的几大关注的回应。
当年,凭什么整个中国都在“倾听”少年韩寒?
韩寒接受《非常道》采访截屏
比如,谈高考,他原话的意思是,大学里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要学知识真的要去上大学吗?现在上大学大多数都是给钱就能上,没有什么神圣不神圣。
对于大学,当年的韩寒只是说出了当时他对于大学的肤浅理解。可是今天我们知道,大学可以塑造我们的职业发展之路,进而塑造人生;很多人进入大学,除了知识本身,接受了更多人文方面的熏陶......虽然我们塑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是“大学”的存在依然可以升华我们的生命,虽然不是针对所有人。
所以今天更成熟的韩寒意识到:
通过教育可以大概率改变命运和阶层这个窗口期的时间不会很长,可能也就几代人。在这两三代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维系最大化的效率与公平。
——摘自韩寒微博
如果你是其他学科或者其他兴趣,那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更好的大学。中国的教育质量不是最顶级,但整体不算差,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缺失不光光是因为教育的问题。
——摘自韩寒微博
当年,我们还是选择了这样的韩寒,作为青年领袖。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就印着他手持钢笔的“大头照”。
当年,凭什么整个中国都在“倾听”少年韩寒?
《时代周刊》封面局部
但是韩寒本人,从未以智者自居,甚至从未以知识分子自居。他在 08 年《非常道》中大部分都在谈自己的畅销书生涯、赛车生涯、对于商业很敏感但不善理财......
只是,习惯于将韩寒定义为“意见领袖”的我们,变得有点不习惯韩寒个人的转型。韩寒非常善于将粉丝力量和个人影响力,转化为商业价值,这也和他自称在商业上敏感契合。
我们对他大范围的不习惯,大概主要是从他当导演开始。
我们单向街书店曾经转载过虹膜的文章,很系统分析了为什么韩寒和郭敬明在中国可以做导演。大意便是,导演这个行业本身入行门槛就比较低,很多人会利用拍电影,将粉丝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等等。
而韩寒,在自己拍的电影中,又似乎没能交出和大家对于意见领袖预期相符的答卷。
当年,凭什么整个中国都在“倾听”少年韩寒?
韩寒导演作品《后会无期》剧照
当年,凭什么整个中国都在“倾听”少年韩寒?
韩寒导演作品《乘风破浪》剧照
所以我们受不了了。姑且没有想到,我们一直追随的,只是一个少年的影子而已。
少年,早已长大。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
自媒体
,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