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从记者到畅销书作家 鲁引弓跟升学杠上了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8-1-4 09:41:59
2055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把自家娃送入大学以后,畅销书作家鲁引弓才跟升学较上劲。他一口气写了4部小说,直陈当下教育痛点:《小别离》、《小舍得》、《小痛爱》和《小欢喜》,被称为“中国教育四重奏”。
《小别离》你或已熟知,它被拍成一部45集电视连续剧,由海清和黄磊主演。元旦前,讲述幼升小和小升初现状的《小舍得》在广州图书馆举行首发,引来一众家长共鸣。据称,这些小说均已有影视公司看中,前来收购版权。记者出身的鲁引弓触觉敏锐,总能准确掐住时代痛点,正面迎击社会热点。他的作品随处可见现实的影子。
写作
从玩票到专职写作
电视剧《小别离》里,这一幕画面让观众黯然神伤:朵朵和小宇两个孩子前往美国留学,两家父母在机场送行,相拥哭作一团。这是触发鲁引弓写作的真实一幕。
2013年8月底,他到机场送朋友,恰好偶遇了这场情景。那是北美学校开学的时候,他看到,机场许多小留学生背着包,拖着行李箱,即将像候鸟一样,飞到大洋彼岸。迎面,一位大人哭得泪流满面,背后,他的孩子已经出关。
鲁引弓决定记录下这一切。小说仅用了17天的时间完成,因为触碰了教育的软肋,反响如雷。
如果说《小别离》只是“玩玩而已”的无心之作,《小舍得》的写作则是一场持久战。
写作初衷源于一名家在广州的同学点题。一次偶然,鲁引弓转发一条来自广州的新闻,内容是关于广州一家炙手可热的补习班。“你写写这个吧,”同学建议。
从朋友圈留言,他才知道,“幼升小”、“小升初”的课外补习已成为现象。一旦开始留意这一话题,鲁引弓发现,这样的焦虑其实就在身边。晚上在小区散步,耳朵里也会有妈妈辅导小孩作业发怒的声音。
鲁引弓说,写作《小别离》时,平时已有积累,当时正在任职报社高管的他,分管科教领域,时常有记者带着这样的话题来参加报题会。周围人的谈论给他带来了积累和思考,写作时,这些场景浮现在眼前,所以这本书能在很短时间里一气呵成。对他而言,《小舍得》的写作更有难度,因为他并不了解这一群人。
他花费一年的时间来采访准备,足迹遍布北上广等城市。
记录
《小舍得》触及家长痛点
在每本小说中,鲁引弓尝试代入自己。《小舍得》中,因为学区房价格高企,大城市的普通家庭只能把孩子送去名不见经传的“菜场小学”。然而,家长们并不甘心于这样的结果,他们觉得,理应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民办学校成了不二之选。鲁引弓会为家长算这笔账:民办学校一年两三万元的学费,比学区房便宜多了,即便加上补习费,也还是划算。
选择之下,伴随着家长们的迷茫、彷徨、焦虑、希望和绝望,这样的心态让他感到疲惫。去年5月份,他在朋友圈写下,“夏天,一轮轮采访,那些被焦虑裹挟的脸神,代入感心累到无法言喻。”
读者亦会有同样的体会。《小舍得》的主人公南丽是一名报社高管,她原本打算让孩子按部就班地升读地段小学和中学,但现实击破了她的计划。一批在校外补习抢跑的孩子,将原本成绩优异的女儿比下去,要强的孩子主动要求课外补习,为此,他们还停掉了孩子喜爱的钢琴和美术等特长课程。
“跟不上了,永远跟不上了,这批往前走的孩子,到时是另一个层级的了。”书中补习老师这句话让南丽受到震慑。
这不是虚构,是活生生的现实。压力之下,南丽的心态是众多家长的真实写照。鲁引弓说,她的原型就是自己一名朋友,正在一家电视台任职高层,“每个家长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从“幼升小”考察家长履历,到“小升初”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竞争之激烈,都是新闻里出现过的画面。
“现实比小说其实还要残酷。这样抢跑的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原来是少部分孩子,现在则几乎成了全民运动,”广东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丁之境说。
鲁引弓发现,这些焦虑的家长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明白教育功利化的道理,但如同 剧场效应 ,前排的人已经站起来了,后排的人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站着。”正如丁之境所说,“大家都在抢跑,自己的孩子要不要去适应这个生态系统,这是做家长最纠结的。”
新书发布会的现场,一名企业白领身份的家长深感认同。她说,自己的孩子正在一所知名小学就读,他们是“被推着前进”的真实案例。原本想让孩子小学一年级入学后再学拼音,结果发现班里大部分人已在入学前掌握,为此,授课老师不得不加快课堂进度,在一周内结束这一课程。
“为什么中国的家长这么焦虑?我想还是因为中国教育有功利化的取向,把选拔、升级本身当成了教育的目的,”鲁引弓说。他甚至会庆幸自己的孩子已上大学,当年作为“小升初”家长时的自己,没有遇到如此窘迫的现实。
转型
话题判断能力源自多年媒体经验
一袭黑衣,戴鸭舌帽,说话慢条斯理,这是鲁引弓的“标配”。他现在的身份除了作家,还是浙江传媒学院教授,但他看上去还是媒体人一样。
迄今为止,鲁引弓已完成10多部小说的写作。他的小说是影视公司所爱,每一本都被抢购走影视版权。他认为,这得益于自己的媒体工作经历———善于捕捉话题,小说里有强烈的画面感。“写的时候,他们对话的状态就在我的脑子里。”
去年年中,鲁引弓完成一部新书《转身就走》,讲述一名媒体人的转型之路。他也是媒体人转型的成功范例之一。1993年从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他进入浙江日报,从记者到新闻部副主任、副总编、总编,沉淀了23年。
所以他说,“转型不是突然的事情。”因为记者职业,他没有放下文字的练习;因为所事媒体,他格外留意社会的焦点和热点。正是因为这么多年的新闻训练,他能准确判断出小说最好选用怎样的切入点。
在鲁引弓看来,媒体人与作家的身份有相交之处,却又有所不同。相同之处体现在记者和作家都需要“懂人心”。同时,“他们的处理对象都是内容,只是内容形态不同,作家处理的是故事,信息的门槛变低”。
他的小说集中于反映当下,信息量饱满,从而受到读者喜爱。这也是他认为自己的长处所在,“许多宅男宅女呆在家里写,他们没有信息量”。他强调小说写作的“代入感”,“一定要站在人物的角度”,这与媒体写作需要秉持中立的态度有所不同。
小说《小舍得》的结尾处,作家将南丽一家的场景移到海边,碧海蓝天白沙和空阔的大自然,让被升学压抑已久的心情得以解脱,这是鲁引弓小说的“惯式”,“提供一份温暖,一念温柔”。他的小说尽管直陈现实痛处,却也不乏温情和励志之处。
这一处理方式恰是作家本人对文学的理解,“我们要提供另外一种价值观,给读者一个出口”。
采写:南都记者 刘雪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