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榕树下”与网络文学20年: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7-12-11 17:27:00
18797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说起网络文学,创办于1997年的中文原创作品网站“榕树下”堪称中国网络文学的鼻祖。它坚持“文学是大众的文学”,让一大批热爱文学的普通人通过互联网圆了文学梦,见证了包括饶雪漫、安妮宝贝等知名作家的诞生,还一度在文化界引发了以“榕树下”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现象的全国大讨论。
“当年榕树下”网络文学20年回顾讲坛现场。
12月1日晚,上海陕西北路
网文
讲坛第11期邀请到了“榕树下”网站创始人、首任CEO朱威廉,上海网络作协会长、“榕树下”首任艺术总监陈村,以及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网文新观察》编辑部主任李强,以“当年榕树下——网络文学20周年回顾”为主题,对曾经红极一时的“榕树下”以及当今中国网络文学展开了丰富的讨论。
《网文新观察》编辑部主任李强。
网络文学最纯粹的梦想宝地
“榕树下”当年的鼎盛是现在的我们所难以想象的。在上网人数只有数百万、近千万的上世纪90年代,“榕树下”每天都能收到近5000篇
投稿
。其读者从工人、教师,到白领、公务员,涵盖60后、70后、80后三个非常大的群体。作为创始人的朱威廉骄傲地说:“当时可能新浪和搜狐都不如我们的点击量。那些偏远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如果写的文章被榕树下采用了,那比登上其他刊物要有荣光得多。”
榕树下”网站创始人、首任CEO朱威廉。
回想创办“榕树下”的初衷,朱威廉明确表示:“我做的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网站。”“榕树下”倡导“生活·感受·随想”。朱威廉想让平凡人执起笔来,在书写生活、抒发情怀的同时,也能传达人文精神,传达力量。“榕树下”网站曾独家刊载癌症患者陆幼青《死亡日记》、艾滋病人黎家明的《艾滋手记》,在当时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思索。
“榕树下”的创办也不以营利为目的。1994年,中国接入世界互联网。就在那一年,朱威廉从美国留学归来创业。在挣下一大笔钱后,朱威廉带着一份人文情怀,开始创办“榕树下”。朱威廉自嘲道:“少年得志赚的钱,都被榕树下弄没了。”2000年,朱威廉个人出资近百万,按字数购买了作家的版权后再将他们的作品搬上网站。
曾作为职员的陈村也对“榕树下”当年的巨大投入表示了肯定:“最鼎盛的时期,我们在北上广和重庆有四家公司,有最顶级的办公楼,120多名员工。我一个月的工资就够我买三平方米的房子。”
“如果我当年把钱用来买别墅,也许现在已经有十几亿乃至几十亿的身价了。但我觉得也许有所得就会有所失吧,如果使命召唤我做一名落魄的文学青年,那我就履行我的使命。”对于当年为“榕树下”做出的牺牲,朱威廉丝毫不觉得后悔。
谈到“榕树下”的式微,李强用了“悲壮”二字来形容。
上世纪90年代的确是互联网发展的春天,到处都是关于互联网的想象。而“榕树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9•11”事件的发生。当时,“榕树下”正处于融资阶段,而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倒塌,对当时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增长乏力的世界经济可谓沉重一击,也完全切断了“榕树下”的后路。朱威廉表示:“如果当时处于现在这样一个平顺的互联网发展时代,榕树下很容易被融资介入,能很快资本化、市场化,迎来商机。但当时所有路都绝了。”
另一方面,现在网络文学所广泛采用的付费模式,在当年的互联网发展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榕树下”也曾探讨过阅读收费的问题,但“当时要收网民的一块钱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发红包就能解决的问题,当时必须得去邮局寄,没人愿意那么干。”
这样看来,“榕树下”的没落,也许正是因为它出现得太早;但也正是因为它的“生不逢时”,使它成为网络文学最纯粹的一方梦想宝地。
流变中的文学形态与失落的人文精神
聊到网络文学如今的发展,三位嘉宾各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曾经怀揣人文梦想创办“榕树下”的朱威廉来说,现在的网络文学是令人失望的。“我不喜欢这个时代。所有事情变得唾手可得,人文精神面临彻底丧失的危机。20年前好像黄粱一梦,眼睛一睁,整个社会变为成王败寇的社会,有钱就是王。在榕树下的时期,我似乎看到了我的梦想实现,平凡人都能执起笔来。而在今天,这一切烟消云散了。”
陈村也坦言:“网络文学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网络文学的初心,是不功利的,而是老子所说的那种赤子之心、婴儿的状态。但从今天来看,网络文学把文学做‘瘦’了。文学本来海纳百川,有文学批评、散文、诗歌、杂文、小说,但网络文学出于经营的原因,需要把文章写长。这导致类型文学一枝独秀。”
上海网络作协会长、“榕树下”首任艺术总监陈村。
在付费阅读模式下,作品有免费试读阶段,这意味着作品字数在30到50万以上才能收费。因此,文学的商业化运行要求作品越写越长。李强长期从事网络文学前沿观察与“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的研究,他指出:“网络文学分为两个发展脉络,一个是文学青年的写作脉络,更多受到文学期刊的滋养和校园氛围的影响;另一个脉络则是时下我们看到的玄幻小说。”这两个脉络下的作者和读者具有不同的文化基因,与文学青年对应的叫故事群众,他们的特点是喜欢看故事,与文学青年所钟爱的自由书写截然不同。因此,现在流行的网络文学类型多为长篇的故事小说。
“但类型文学是有问题的。”陈村继续说道,“文学讲求创作,一旦出现类型,文学的模式就被固定了。我希望网络文学有一天能走出这种类型,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生产模式,使其他的文学门类也能继续生长。”
但陈村也表示,文学是流变的。“也许历史就进展到了‘讲故事’这一步。倒过来讲,屈原会喜欢曹雪芹吗?”文学载体和传播手段的改变,会引起文体的改变。“人的本能就喜欢听故事,尽管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我们今天至少能提供那么多故事。”
而在李强看来,当今时代,很多事物都没有办法逃离资本运行的逻辑,若没有造血和再生产的功能,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除非自己贴钱,自娱自乐。但朱威廉对人文精神的一再强调也让他有所反思。“因此,我们现在聊文学,一方面要了解其商业逻辑和运作模式,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不能拿旧有的审美去套,套不上就一味批判;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群体的追求是多深层的。如今人们在网络上的自我表达不断膨胀甚至非理性,人文精神变得稀薄,这是我们现在需要直面的问题。”
而谈到技术对文学的影响,比如机器人写作以及其带来的抄袭问题,李强认为:“机器可以替代的东西,永远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但依靠灵感和语言天分,以及渗透着人文精神的东西,都是不能被替代的。这就是手工作坊和大工厂的区别,前者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也会为当今的文学创作注入新的生机。“比如穿越小说中有一种新奇的穿越方式叫‘穿书’,主角在书本内外穿梭自如。这种穿越方式看起来毫无违和,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从一种状态跳跃到另一种状态也成了一种常态。类型小说中的这种探索其实很漂亮。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先锋。”
现场观众。
陕西北路网文讲坛由上海作家协会、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局共同倡议,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乐敬文化传播承办,常设地址为陕西北路600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示咨询中心。这里将长期为网络作家提供写作、交流、展演便利,成为他们的线下会客厅。
搜索
复制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