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全明星作家阵容抵沪庆祝《收获》六十岁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7-12-9 12:05:46
1977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全中国大概再没有一本文学
杂志
,可以如《收获》一样,迎来如此这般全明星作家的庆生阵容。昨起至今日,莫言、余华、苏童、黄永玉、贾平凹、迟子建、韩少功、麦家、王安忆、阿来、叶兆言、毕飞宇、东西、须一瓜、叶弥、盛可以、弋舟、张楚、欧阳江河、荆歌、李洱、李辉、李锐等三十多位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从四面八方陆续抵达上海,参加今明两天在作协大厅举办的纪念庆典,对《收获》说一句:生日快乐。
60年,三个《收获》的故事
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份大型文学刊物,创办60年的《收获》杂志,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简写本”“中国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
《收获》到底走过了怎样的历程?该杂志副主编钟红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三个《收获》的故事。
1957年7月24日,一本大型的、厚达318页的文学双月刊诞生了,主编是巴金先生和靳以先生。《收获》由中国作协主管,编辑部设在上海。
《收获》创刊号,刊发了未曾发表过的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老舍话剧剧本《茶馆》、柯灵电影剧本《不夜城》、艾芜长篇《百炼成钢》和康灈《水滴石穿》。
这一时期的《收获》,刊发了《大波》《野火春风斗古城》《平原枪声》《创业史》《山乡巨变》《上海的早晨》等长篇和《林则徐》《蔡文姬》等剧本。1959年11月,主编靳以去世。1960年5月,因三年自然灾害,《收获》停刊。
1964年,《收获》在上海复刊,由上海作协主管,主编巴金先生。这个时期发表了《艳阳天》《欧阳海之歌》 等作品。1966年5月,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收获》再次停刊。
1979年1月,《收获》率先复刊,主编巴金先生,开启了第三个《收获》的发展时期。
《收获》在这段时期刊发的许多作品,如《大墙下的红玉兰》《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祸起萧墙》等,率先突破思想禁锢,呈现了几代作家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以及以极大的勇气对现实做出的批判和反思。1980年《收获》刊发谌容中篇《人到中年》,引发了对知识分子的价值和人格的讨论,主编巴金亲自撰文肯定了《人到中年》 的人文价值。1982年张洁中篇《方舟》,体现了对知识女性严峻的生存处境的思考。路遥的《人生》,表现了处于变革中的农村生活方式和观念伦理道德的变化。而邓友梅的《烟壶》、陆文夫的《美食家》和冯骥才为代表的市井小说,重现消失的民间社会,丰富的世俗人情融入了时代和文化的变迁。
1980年代中叶开始,小说在叙事和语言中都崛起了新的美学原则,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进行了叙事革命、语言实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的探索,一连串的名字首先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收获》杂志上,包括1988年、1989年《收获》的两次青年作家专号隆重推介,余华、苏童、格非、马原、孙甘露等都以非凡的想象力和精妙的叙述语言,对时间和历史的重新审视和叙写,构建了文学的新的景观。
《收获》刊发了大量在当代文学史上引起重大反响的作品,如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张炜的《九月寓言》以及王安忆的重要代表作。
《收获》刊发小说多获文学大奖
“杂志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独创的性格。”这是《收获》在首期“发刊词”中就表明的态度。
《收获》主编李小林曾如此总结《收获》的宗旨:“不趋时,不媚俗,不跟风。”海纳百川,刊载当代文学各种流派的优秀之作,就是《收获》的追求。
进入21世纪的《收获》,时刻保持敏锐,时刻注重观念的更新,向读者奉献顶尖之作。在《收获》上刊登的长篇小说中,赢得国内外大奖的作品很多,如曾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就有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蛙》、苏童的《黄雀记》、金宇澄的《繁花》。还有王安忆的《天香》、毕飞宇的《平原》、阎连科的《受活》等也皆获重要奖项。
《收获》的散文专栏,刊出过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李辉《沧桑看云》《封面中国》,以及陆键东、阿城、陈村、叶兆言、邵燕祥、严平、孙郁等人的专栏,还有《人生采访》《河汉遥寄》《生活在别处》《一个人的电影》《明亮的星》等,以一种责任和诚意,为记忆补上血肉和肌理,为理解20世纪的中国增加了丰富的注释。
《收获》刊发作品成为影视热门
《收获》刊发的作品也常常成为影视的改编对象,《收获》亦成为最优质与最丰富的原创文学IP发源地。
早在1957年,《收获》的创刊号上,就以“戏剧·电影”的栏目,刊发了老舍的《茶馆》和柯灵的《不夜城》。60年来,根据《收获》刊发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数目众多,《茶馆》《野火春风斗古城》《林则徐》《人到中年》《甲方乙方》……这些影视作品以深邃的人性剖析,独特的形象塑造,对时代和历史的敏锐把握,为中国影视提供了扎实的滋养。
而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 改编成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苏童小说《妻妾成群》改编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余华小说《活着》改编成的《活着》等影片都赢得了国际大奖,更是对世界讲述了独特的中国。
《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问世
当代著名的作家都在《收获》上发表过重要的或有代表性的作品。
1957年《收获》创刊号发表了老舍的《茶馆》;诗人北岛第一次在《收获》上发表的作品,是发表于1981年的短篇小说《稿纸上的月亮》,当时用的是本名赵振开。
在《收获》上发表作品最多的首推王安忆,从1980年发表短篇小说《广阔天地的一角》 至2017年初发表中篇新作《红豆生南国》,37年间,王安忆在《收获》发表了30余部作品,代表了她各个时期的变化。
余华说:“我和《收获》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我有四分之三的作品都是首先在《收获》上发表的。如果我新创作了什么作品,第一个想发表的地方就是《收获》。”
莫言说:“不把自己不满意的稿子给《收获》,是我对《收获》最大的尊重。”
苏童这样评价《收获》对于他写作的意义:“就像梨园艺人忘不了初次粉墨登场的舞台,我至今难忘屡次
投稿
碰壁时《收获》的知遇之恩,或许是提前了一两年,或许是在关键时刻将我推上了文学舞台。”
据悉,在今明举行的《收获》60周年纪念庆典活动中,作家们将聚会在上海作协大厅,以“文学——我们永远的家园”为主题,举办座谈会,明天还将举办作品朗诵会。
而在一众作家与读者共庆《收获》60周年之际,上海九久读书人还携手《收获》杂志社、人民文学
出版
社推出了《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
这套纪念文存(珍藏版)限量发行,由《收获》编辑部主编,选收了《收获》杂志历年发表的优秀作品,遴选范围自1957年创刊号至2017年第2期,共29卷,按不同体裁编纂,其中长篇小说11卷,中篇小说9卷、短篇小说4卷、散文4卷、人生访谈1卷。来源:新闻晨报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