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数字阅读率攀升的当下 纸质书回暖只是因为情怀吗?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7-12-7 16:49:17
2189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日前,《北京传媒蓝皮书:北京新闻
出版
广电发展报告(2016~2017)》公布。其中提到,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北京市年度综合阅读率较上年增长1%,且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了纸质图书阅读率。加之早前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亦显示,2016年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8年上升,这令人不禁发问:如果数字阅读率不断攀升,那么看纸质书的人会不会越来越少?倡导回归纸质书阅读意义何在呢?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在全国很多的大城市,一个场景屡见不鲜:许多人手里都捧着手机等移动终端,刷朋友圈、读电子书……阅读开始变得“行色匆匆”。
随着载体发生变化,“数字阅读”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几乎是相伴而来,纸质书阅读及传统图书出版业逐渐被“唱衰”,甚至有过“纸质书行将走进博物馆”的说法。不止一位受访者对记者感叹:身边用手机阅读的人越来越多,“真不知道这么下去,看纸质书的人会不会越来越少”。
“这几年,我国成年国民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确实在上升。”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所言,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增势明显。
“数字阅读确实有快捷方便的特点。大概比2012年更早一些,纸质书人均阅读率一度出现下降趋势。”徐升国透露。
不过,虽然“数字阅读”势头迅猛,但依照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数据来看,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其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高于电子书3.21本的阅读量,51.6%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更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在这份报告中,数据显示,虽然增速比较缓慢,但2016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徐升国将之定义为“纸质书阅读的回暖”。
“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电子书的销售放缓,而纸质图书的销售稳步增长,中国也同样如此。”徐升国对记者表示,上述数据能表明,传统的纸质书仍然具有生命力。的确,《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701亿,较2015年的624亿同比增长12.30%,延续了2015年的增长势头。
“纸质书阅读率的回暖,实际上跟近来国内倡导走进书店、阅读实体书的理念有一定关系。”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亦君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指出,长久以来,一些读者对“数字阅读”以及“纸质书阅读”的认识可能有一点误区,“二者不是相对的、冲突的。恰恰相反,根据我们最新统计数据,北京市纸质书人均阅读量增长了的”。
王亦君认为,数字阅读既有优势也有弊端,而传统的纸质书阅读一般都是深度阅读,其增加内涵、塑造良好价值观等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大家也都能认识得到,“数字阅读与纸质书阅读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此消彼长”。
“可能大家会想,数字阅读快捷方便,那阅读纸质书还有什么意义?”徐升国解释,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内容主要的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徐升国认为,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徐升国表示,除了阅读方面的意义,倡导人们回归纸质书,也与阅读舒适感有关:手机等移动终端造成的视觉疲劳,让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困扰,“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传统纸质图书和数字化阅读的方式仍将会并存。倡导阅读纸质书,绝不只是因为情怀”。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