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著名作家快被高校"瓜分"完了
[ 复制链接 ]
萧盛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2
好友
5241
回帖
3万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40116
发表于:2017-11-11 11:50:40
18399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家为人师表者,已不鲜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作家纷纷以驻校作家、教授、院长等职走进高等学府,高校也乐意给他们开设工作室、研究室及写作班等,以示重视。日前,扬州大学就给已入职南京大学任教授的作家毕飞宇开设了研究中心,可见高校对优秀作家资源的珍视。作家进校园,对高校及作家本身,有何重要意义呢?
作家进驻高校是大势所趋
目前,国内一线著名作家快被高校瓜分完了。继王安忆在复旦大学当教授、莫言任北师大教授、阎连科和刘震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当教授之后,这两年,作家毕飞宇受聘南京大学教授,苏童成为北师大“驻校作家”。此外,王蒙、贾平凹、二月河、叶辛等作家也早在几年前就担任高校文学院名誉院长、院长等职。
当下的趋势是,作家当教授形式不尽相同,但越来越动真格的了,他们已不再是高校里养的“白天鹅”。比如,王安忆早已正式调到高校,且已招收多届研究生;毕飞宇也是正式教授,属于调入高校工作。“驻校作家”苏童则相对自由,只需开讲座就可以;刘震云是“作家教授”,高校不对其进行考评,但要授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刘震云称,他与大学里真正上课、带博士生的教授还不一样,他只是人大文学院国际写作中心的一员。“我一年会去学校做一两次系列讲座,也不需要做出很多科研成果。”
大作家授课一座难求
写而优则教。作家们进入高校一般都开设文学阅读课或写作课,他们课堂的人气可想而知。苏童的课在可容纳500人的大教室,学校事先要派发听课票,众多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也纷纷前去“抢票”。
大作家们讲课风格独特,充满魅力。刘震云的课以天马行空而著称,深受北京高校学子的追捧,一座难求。如,刘震云做过一场《梦回宋朝:林冲遇见了“拼爹”的人》的主题讲座,他先从《论语》讲起,讲《水浒传》是在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宏大的学术框架下展开的,将小说中晁盖、宋江等人物的说话方式、行事动机与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谓旁征博引。在学生们心中,刘震云是个神奇的老师,讲课幽默智慧,很有新意,乍听起来漫无边际,听后却发现环环相扣,没一句废话。
毕飞宇、马原等作家在高校开设的阅读课也很受欢迎,作家如何解读另一些作家,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他们的讲课稿
出版
成书也很受读者欢迎。读《小说课》可以感受到毕飞宇在课堂上,对《聊斋志异》《红楼梦》等经典名著以及哈代、海明威、奈保尔乃至霍金等作家的深刻剖析。马原在同济大学任教期间,对霍桑、昆德拉等作家的解读也结集成了《阅读大师》,给读者很多有益的启发。
能否达成双赢需时间证明
谈到作家入驻大学,毕飞宇此前曾表示,他走过很多国家,外国作家没有类似作协的单位,社会关系往往在驻校写作或任教的大学中。“中国作家与高校结合,不是刹那之间的创举,绝对是大势所趋。作家入驻大学能否达成‘双赢’还需时间来证明,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受益的是大学里的文学爱好者。”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马兵认为,过去作家进高校更多是象征性的,现在是很实际的,而且作家进高校是大势所趋。马兵从学术研究、历史传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说,人大文学院院长孙郁提出,文学批评有学院派批评和作家批评,文学院引进作家,其实是做了两者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作家批评应与学院派批评互补。学院派教授对文学作品的讲授,多注重文本外部的解读,无法从创作者的角度去体会文本的高妙所在。比如研究鲁迅的作品,同是作家的林斤澜就解读得特别好。作家解读另一位作家,会有学院之外的独特洞见,非常有启发。同样,我们看毕飞宇、刘震云、苏童等作家进高校讲文学,都对文学经典充满了作家式的会心,会给学生带去不一样的体验。”
作家进校园有其传统
主持过多场作家讲座活动,同时与不少作家有互动沟通的马兵认为,作家们会从自身的生命、创作体验带领学生进入文学的世界,这与从文学史、文学理论切入文学完全不一样。“作家们可能给不了学生体系性、知识性的内容,但能提升学生们的审美境界。作家任教应该与学院派老师形成互补,才会给学生不同的启发。从这一点来讲,我个人很赞成作家进校园。而且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作家走进高校,渴望学院性、专业性质的写作训练。作家与校园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人大文学院院长孙郁曾表示,作家需要高校,高校更需要作家,作家进校园会使我们的文化生态更加活跃和丰富。而文艺评论家施战军也表示,“将作家引入大学,且不将其纳入统一的评估体系之内,将有可能打开一道缺口,给人文留下呼吸的空间。”
马兵还提到,在民国时期,大文豪基本上都聚集在大学里,比如山大在那个时期如此辉煌,皆因聚集了一批新月派作家。“老舍、沈从文等好多作家也都没什么高学历,但是都被大学吸纳,这是民国时期大学一个很好的传统。现在,大学的大门不妨敞开一下。”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有学者就认为,作家进高校让大学的门槛瞬间消失,但大学里毕竟上的是精英课堂,不是能写出好作品,就能把课讲好的,大学任教仍需要体系性学术训练。(齐鲁晚报)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作者推荐
清朝官员称呼对照表及官员品级说明
九周年你出运费我送书抢楼活动帖
祝凤凰和七七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写手之家2017年最新约稿函推荐
写手之家9周年庆【写作那些事儿】主题征稿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揭晓
天下霸唱:受金庸小说影响大 不想过多涉足电影行业
粉丝经济掘金网络小说 小说成为中国娱乐界“香饽饽”
九年庆主题活动:萧盛与您分享写作那些事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