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关于哈利波特,你或许还想知道这些
[ 复制链接 ]
萧盛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2
好友
5241
回帖
3万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40116
发表于:2017-6-29 13:38:00
1819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1997年6月26日,“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伦敦
出版
。二十年间,“哈利·波特”席卷全球,截至2013年5月,该系列丛书已经被翻译成了73钟语言,共卖出了超过五亿本,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畅销的著作之一。二十年前,笔者只有六岁,刚刚大班毕业,等待着上小学一年级。那一年,小虎队宣布解散,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正在热播,贝克汉姆和辣妹开始约会,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新片一再超出预算,投资方撤资,他像一个斗士一般高喊着:“泰坦尼克号可以沉,我的《泰坦尼克号》绝不能沉!”。要到2000年,《魔法石》才被翻译成中文,从此陪伴了整整一代人的青少年时光。我们被书中那个奇幻的魔法世界所吸引,渴望能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醒来,看见一只猫头鹰送来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然后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在魔法世界里历险。
觉得鸡蛋好吃的时候,总有那么一刻,我们会好奇母鸡是谁。二十年过去了,关于“哈利·波特”,或许我们还想知道些别的什么。
关于哈利波特,你或许还想知道这些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书封。
艰难的出版之路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成书于1995年。彼时的罗琳还是一个领着政府失业金的单亲妈妈,在文学圈和出版界没有任何的知名度,而自从《魔戒》和《纳尼亚传奇》之后,英语世界里已经多年没有畅销的奇幻题材作品了,这也注定了《魔法石》的出版之路会非常艰难。罗琳最初将书稿寄给了著名的企鹅出版社,却被告知这样的作品不会有太多的读者。这次拒绝给了罗琳不小的打击,她一度怀疑自己的作品毫无价值。
在之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罗琳先后被12家出版社拒绝了。在这期间,她到图书馆翻阅了一本名为《作家和艺术家年鉴》的书,在众多的名字中,她发现了一个充满童趣的可爱的姓氏:“里特”(Little)。她决定把一部分稿子寄给当时英国一位知名的书商——克里斯多夫 里特。初读罗琳的书稿时,里特对它并不感兴趣,更何况当时英国出版业的情况是:很久都没有一部卖座的儿童小说了,魔幻题材畅销的年代也早已一去不返。但是,在一次饭局中,罗琳迟到了,在等待中,里特又一次翻开了罗琳的书稿,这一次,他一下子就被书稿中所描述的魔法世界给迷住了。他告诉罗琳:“我很期待能够看到您完整的作品。”
彼时,一般的儿童读物一般在4万字左右,《魔法石》的英文版有9万字,这显得太长了。为此,罗琳耍了个小聪明,在打印的时候,使用单倍行距,以使篇幅显得少些。
在里特的帮助下,位于伦敦的布卢姆斯伯利出版社(Bloomsbury)终于同意出版《魔法石》一书。但其实,在这背后,罗琳最需要感谢的,是一位名叫爱丽丝 牛顿(Alice Newton)的小姑娘,当时只有八岁的她是布卢姆斯伯利出版社社长的女儿。在看完了第一章之后,小姑娘便急不可耐地问父亲要来了全部的书稿并着魔似地读完了,这才让牛顿社长下定决心出版此书。
但即便如此,布卢姆斯伯利出版社的编辑还是建议罗琳在写作之外去谋一份工作,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奇幻题材的儿童文学,很难在出版市场上获得成功。
出版社的编辑们在校对此书时,对她的原稿几乎没有做出修改,罗琳把这看作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一种肯定。最大的修改是把署名“乔安妮 凯瑟琳 罗琳”改成了“J.K.罗琳”。这是因为出版商咨询了从事儿童文学出版的专家,并被告之罗琳的女性身份会影响她作品的销售:因为女孩们总是喜欢读男作家的作品,而男孩子们也从不碰女作家的书,所以作者最好使用一个中性化的笔名,以迎合喜欢看魔幻小说的男孩子。因此,罗琳的名字必须写成缩略字母加姓。尽管不情愿,但罗琳只得同意了。
1997年6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英国出版,首印只有1000册,其中500册被送到了各个图书馆,真正在市面上销售的只有那剩下的五百册。如今,首印版的《魔法石》在“哈迷”们的眼中已然成了收藏品,市场上单册价格在16000-25000英镑左右,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伏地魔取材于希特勒
对绝大多数“哈迷”们来说,《哈利·波特》都是陪伴我们青少年时光的读物。我们被魔法世界所吸引,渴望能变戏法般地挥舞魔杖,坐上飞天扫帚来一句魁地奇。然而,根据罗琳本人的说法,全书最大的主旨,不是奇幻,不是冒险,不是爱情和友情,而是死亡。
在2006年的一次采访中,罗琳说:“我的书与死亡密切相关。整个系列的开始是哈利父母的死,贯穿其中的是伏地魔沉迷于征服死亡,并不惜一切代价来实现这个目标。我个人非常理解伏地魔对死亡的恐惧,因为这种恐惧是我们所有人所共有的。”
写作之外,罗琳还是一个非常关心政治的人。她年轻时曾在“大赦国际”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在‘大赦国际’的工作经历,目睹逃亡至英国的政治犯的悲惨遭遇,让我成为了自由民主的坚定捍卫者”。
罗琳曾说,创作伏地魔这个角色时,很大一部分灵感来源于希特勒:都强调出身的重要,对血统纯洁性的偏好,对“非我族类”的清洗,对权力的服从,对言论自由的管制。
国王十字火车站
在《哈利·波特》的故事中,“国王十字火车站”是魔法世界的路口,小魔法师们推着行李,从这里跨越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离开麻瓜世界,坐上开往霍格沃茨的列车,开启魔法征途。
在现实中,“国王十字火车站”真实存在着,它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国王十字地区。而罗琳之所以把这里选作通往魔法世界的入口,是因为在1964年,她的父母在一辆列车上相遇,而该列车的首发站,正是国王十字火车站。那辆从国王十字火车站出发的列车,在后来的岁月里诞下了罗琳,而罗琳也在这里孕育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抑郁症与摄魂怪
要说“哈利·波特”里最可怕的生物,大概非摄魂怪莫属。在罗琳的笔下,“摄魂怪披着一件斗篷,像水里泡烂了一样,有着结痂的手掌,全身跟腐烂了一样。凡是它经过的地方,都会被吸去所有快乐,让人想起最可怕的事,你的任何良好感觉、任何快乐的记忆都被它吸走,并且他的兜帽下面的嘴会吸去人们的灵魂”。
创作“摄魂怪”这一形象的灵感,来源于罗琳得抑郁症的那段时光。那时罗琳大学毕业已经七年,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据说是因为家暴),独自一人抚养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靠领政府的救济金为生。回忆起那段岁月,罗琳说她当时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失败的人。诸多压力和挫折的叠加让她得了抑郁症,甚至一度想到自杀。她不得不接受了长达近一年的心理康复治疗,才逐渐走出了阴影。罗琳说,每次写到有关摄魂怪的段落,就会止不住地想起自己得抑郁症的那段时光。
从《魔法石》的出版到现在,整整二十年,少年变成中年,我们却都还没等到猫头鹰寄来的录学通知。但在那一本本书籍的背后,在我们每个“哈迷”的心中,是那个叫“哈利·波特”的小巫师,我们看着他长大,他也陪伴着我们一起成长。
初读《哈利·波特》是初二那年的暑假,从那以后每隔几年总会把它们拿出来翻阅一番,从最初阅读童话故事般的那种猎奇,到后来看出现实社会的诸多投射及隐喻,每一次的重温,总是能读出不同的意味——这大概是所有伟大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于我而言,《哈利·波特》不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个图书馆:你可以从中找出属于儿童文学的温馨童话,也能从中品尝到成人世界的残酷物语。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清朝官员称呼对照表及官员品级说明
九周年你出运费我送书抢楼活动帖
祝凤凰和七七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写手之家2017年最新约稿函推荐
写手之家9周年庆【写作那些事儿】主题征稿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揭晓
天下霸唱:受金庸小说影响大 不想过多涉足电影行业
粉丝经济掘金网络小说 小说成为中国娱乐界“香饽饽”
九年庆主题活动:萧盛与您分享写作那些事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