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家纸老虎:女频修真文的“真意”与创新

发表于:2 小时前 7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简介

qw1.jpg

纸老虎,1998年生。番茄小说金番作家,擅长古言玄幻题材创作,入选2024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新人榜,代表作《且渡无双》《归凤阙》等,售出多部实体出版、影视版权。《且渡无双》入选第三届“网络文学青春榜”,2024番茄巅峰榜年度作品。





纸老虎:女频修真文的“真意”与创新

我的网络小说创作之路,是在《且渡无双》完结之时才真正坚定的。这本书表层的创意构思与内核的故事灵魂,都源于我彼时对现实的深切思悟。当它开始收获广泛好评之际,我也终于确认了自己网络文学创作的基本法则——“保持探索,坚守真意”。

qw2.jpg

《且渡无双》全三册,湖南文艺出版社

复合热点,提取“真意”

《且渡无双》是把“拯救恋爱脑”与“修真世界”结合起来的故事。这一创意实则源于我对当时网络热点的一次观察与回应。

彼时,“恋爱脑”已成为一个备受热议的社会文化现象——从现实新闻到古典故事,我们总能看到一些角色为爱迷失,乃至完全抛弃自我、家庭、事业与个人价值。这种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的状态,常令旁观者感到愤懑与无奈。“王宝钏挖野菜”成为网络热梗,大家对“为爱情牺牲自我吃苦”的故事运行逻辑开始厌倦并质疑。

我认为这是年轻群体对于恢复自我“主体性”的意识觉醒。做出“恋爱脑”的过度牺牲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人公缺乏自我主体性、自我价值感低。于是我将镜头对准所谓的恋爱脑故事,从这个网络热点着手,但我想写的是对重建独立人格、呼唤个体价值的内在诉求。

“拯救恋爱脑”是作品的表皮,本质上是要建立每一个角色的主体意识。我讲述的是一个女主角成长自救的故事,“我救我自己”是故事的主线,后来也衍生了出圈台词——“我叫林渡,渡人渡己的渡”。关于这一点,其实在创作过程中也一直受到质疑。很多人会觉得“渡人者不能渡己”,也有很多年轻人对“渡人”有着靠近“圣母”这一词的偏差理解,由此产生了反感情绪。但实际上大家都在思考“一味拯救世人,奉献自己”是否正确,这反而证明了这本书的讨论价值所在。

而就修真文而言,必然会体现的故事主线就是“救世”与“正邪两立”。这些年也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反派感”主角,讲的是正派迂腐伪善、“反派”率真果敢却被天下人误解,众生和世界都不值得被拯救的故事。这反应了大家对于旧故事体系的厌倦,实际上和反感恋爱脑是一样的,大家反感在宏观悲壮叙事下忽略微小人物的主体意识。

与此同时,许多普通人朴实善良的生活碎片被挖掘,并在新媒体上流行,体现出大家对一个善良有序的世界的追求和渴望。我由此设想,为什么不创造一个能够综合体现这些年轻人价值观的“乌托邦”呢?市场反应证明,这一热点和传统题材的结合是有效的,也再次证明了网络小说的热点变迁也体现着年轻人的观念变迁。

创立Z世代的“乌托邦”

尽管故事中段的情节更容易产生戏剧性,但我最终选择将叙事起点放在一切故事开始之前。因为在我看来,解救“恋爱脑”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这些人物成长过程中,去给她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情感观与价值观,建立“我本位”的思想。这样写或许前期会更平淡,但符合我对修真文的追求——讲述人物修真成长和求真的故事。

修真小说中,不仅仅蕴含了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对“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向往,也蕴含了我们对世界运行规则和人性本真的不断求索与探寻,这是一本修真小说的“真意”所在。所以在讲述一个主角从凡俗到飞升成仙的故事历程中,每一个副本历练本质上都是主角对于“世界运行规则”和“自我圆满塑造”的追寻,向外求真,向内问己,我将这个过程称之为“择道”。

所以在我的设定中:正派就是正派,正道魁首,正道宗门,绝不蝇营狗苟、利益导向;修真人士,必须遵循正道规则才能得道成仙;宗门人际关系和谐,同门守望相助,站在同一阵线;大敌当前,互相竞争的正派势力也会携手对抗。虽然老套且乌托邦,但一群年轻人探索世界且不改初心,基础就得是他们的成长过程一定有正向的成长环境。

主角林渡来时一无所有,她通过渡人的方式,经历成长,用一场盛大的谋算,在路上获得了健康、稳定、圆满的关系。这一路我给她设置了“母亲”角色的临湍、“父亲”角色的阎野,以及很多指引她的长辈,无条件去爱她、保护她、教导她。还要有她担忧的、想要引导的晚辈,很多可以交付后背的朋友,一个同路的知己,完全健康且没有负担的关系。于是一个修真界美好大家庭诞生了。

qw4.jpg

《且渡无双》主角团“汪汪队”,画师:叶不会画

这个修真世界也可以更接近现实,更接地气,长辈们轮流给孩子们做饭,甚至“铁锅炖大鹅”,这种和现实共鸣的元素也会让读者会心一笑,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融入感。择道也是因为经历的事情有了更坚定的志向,成仙除了自身功德圆满,也同样是为了照耀世人,所以有了历经红尘打磨才诞生的道心,站在微小众生里洞察真意而择道的主角。

同样为了将“渡人渡己”这个概念深化,我选择将传统的金手指“系统”的设定内化为主角自身精神力量的分体,将自己的理想作为外显的推动力,本质上主角一切的“渡人渡己”的行为看似是系统发布,实则是她自己的内心渴望,由此诞生的“内驱力”。这是我对Z世代渴望“专注自我”“自我觉醒、自我拯救”所设定出来的一个喻体。

这样的接近“乌托邦”式的世界观塑造让读者感受到了美好和坚持的缘由,让读者看到了需要被拯救的人们和主角的双向奔赴、互相守望;也因为主角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由她的内驱力所推动,读者从而感受到了主角强烈的主体意识,因此忽略了厌倦的“救世圣母叙事”,接纳了主角的“渡人渡己”思想,并且一起期盼她能够拯救自我与他人,获得“自我成长”“自我追寻”的圆满。

打造“不常规”主角团

美好向善有秩序的世界观设定和角色的行为逻辑设定好之后,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我也试图去创作一个“不常规”的主角团人设,这其实也是现在大家对于女性形象不被束缚和定义的一个尝试。

最初我设定的林渡,是一个不常规的、有少年感的、身上没有很多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特质,更偏向中性色彩的形象,她身上也有Z世代年轻人的厌世、对世界失去感知的疲倦,还有一点残存的对美好的渴望。我也想要去创造一个更注重自我体验和舒适感的角色,所以她束着头发,穿着传统道袍,轻装简行,这也意指现代被许多教条审美规训后想要重新回归舒适自然的女性。

其他女性角色,我选择在传统神话故事和古代坤道服饰记载里找寻灵感,以更全面地展示古人的智慧与更为广义的审美。

她们可以追求美,也可以不需要外在美。我用反差感去塑造这些女性角色,就比如瑾萱天真可爱但力大无穷,天无清冷社恐但是个炼丹奇才,麻婆婆冷酷古怪但一次次容忍林渡吵闹、心软救人。以人物自己的主体性和感受为主,去推演她们的行事逻辑,为她们塑造不完美。这些反差会让角色更加生动立体,也能借此去突破一些刻板认知。

我把很多宗门的掌门和一些戏份不多的边缘角色设定成女性,又选择了后土这么一个代表了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敬而渐渐衍生的神明,化用于文中的临湍(广博包容、大爱苍生、有领导力和治理能力的),也符合时代观念的更迭,符合当代社会对妇女事业价值的认可。

当今社会,新思潮汹涌碰撞,我倾向于将现实问题的思考融入幻想创作,并且向中华民族的传统学习,去追寻最初的本真。古人言“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现代我们叫“千万不能恋爱脑”,古代叫“我命在我不在天”,现代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古代是“女娲补天、精卫填海、九天玄女授黄帝六壬兵符”,现代是女性可以顶天立地、坚韧不拔、强大智慧。可能换了一种说法,但内核不变。

qw5.jpg

融入对现实的思考,同时尝试去解答“一段健康可以走下去的感情结构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的正常成长需要哪些因素”这些问题。渡人不就是在修复自己所在世界的正确秩序,怎么不算渡己呢?后来在我的另一本小说《归凤阙》中,我也探索了女性挣扎向上的路径可能——是掀桌还是先顺应规则上桌。

我想,我的创作就是我想要表达的东西,我的思考和理想也同样会获得和我一起思考的读者们的共鸣。只要保持对世界的探索,迎着时代思潮,不停止思考,由此创作出新的故事就是“创新”,同时坚守一个故事本身应该表达的“真意”,那就是我所认为的好作品。

来源:中国作家网





收藏
送赞
分享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