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网文“短篇化”突破“套路化”创作惯性
[ 复制链接 ]
Amei★Sherry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60
回帖
70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2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3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2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3 积分
积分
267
发表于:2025-9-17 08:12:52
10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邢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近年来,网络文学领域的创作风向正在发生显著转变,传统由长篇连载主导的内容格局,正快速向短篇叙事迁移。“三千字看完一段人生”“五分钟沉浸一场故事”,短平快的表达方式不仅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也重塑着网络文学的生产逻辑与内容结构。在这场以“短篇化”为特征的生态转型中,一个尤为醒目的现象正在浮现:越来越多的短篇网络文学采用“反套路”策略,以颠覆叙事预期,打破类型公式的方式,刷新了网络文学的表达逻辑。这一审美标识的形成,既是对长期“套路化”创作惯性的回应,也是网络文学主动适应信息环境加速、平台机制变迁的策略性选择。从深层来看,它也正成为推动类型语法更新、释放叙事场域张力的关键动力。
从短期“爆款”演化为持续性的创作风潮
厘清“套路”这一概念是理解短篇
网文
“反套路”叙事逻辑的前提。在网络文学语境中,“套路”并非贬义,它最初是一种适应工业化创作需求而逐步凝固下来的高效叙事工具。通常表现为一套固定的结构组合,涵盖人物设定、情节走向、冲突模式与情感节奏等方面。诸如“冷面总裁”“痴情男二”的人物模板,再如“打怪升级”“重生复仇”“系统开挂”等情节路径,因高度可识别与易于复用,被广泛嵌入不同类型作品中,不仅降低了读者的理解门槛,也强化了作品的类型归属感。
“套路”的生成并非单一主体所为,而是在读者、平台与作者三方合力下形成的动态机制。对读者而言,“人物逆袭”“命运重启”等熟悉模式能够高效满足其代偿性心理预期,因此被反复消费;对平台而言,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可迅速识别“最受欢迎”的叙事模板,从而优化内容分发与商业转化路径;对作者而言,为降低试错成本与创作风险,复用已有叙事逻辑成为一种理性选择。多重机制交织之下,“套路化”逐步演化为一种标准化的“叙事模块”,成为网络文学产业成熟发展阶段最具识别度的文本特征之一。
然而,随着类型范式的持续固化,网络文学创作逐渐形成对“套路”的路径依赖。原本作为提升叙事效率技术手段的“套路”,在被过度复用之后,演化为限制表达空间与创作想象的结构性桎梏,导致作品日益陷入主题趋同、情节重复的模板之中。正是在这种创作惯性所带来的同质化困境中,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有意识地突破预设框架,展开针对性极强的“反套路”写作尝试。
在这一转向中,短篇文本成为“反套路”创作的理想载体。其低成本、低风险的特性,为创作者提供了灵活试验的可能。利用篇幅优势,短篇可以迅速构建“套路”幻觉并迅速实现反转效果。相比之下,长篇则需要耗费大量笔墨埋设铺垫,容易导致节奏拖沓,进而反转失效。
2019年,“知乎三绝”的爆火为“反套路”短篇网文确立了现象级的起点,引发大量模仿与跟风创作。五年之后,2024年新“知乎三绝”的诞生与2025年相关票选的持续开展,则标志着这一创作策略已从短期“爆款”演化为持续性的创作风潮。
“反套路”短篇的典型特征,在于对经典类型结构的有意松动与改写:往往在开篇制造“熟悉感”,沿袭仙侠、校园等主流类型设定,却在关键节点引入陌生走向,通过情节错位与叙事反转制造出强烈的阅读落差。在此基础上,借助标签分发、话题运营与二创传播的路径优势,在平台推荐机制的持续扶持与用户审美期待的集体转向下,“反套路”短篇网文的写作,完成了从文本样式到文化现象的跃迁。
文学叙事结构与算法推荐机制之间的深度融合
在信息技术持续演进的背景下,当代社会呈现出明显“加速”特征,信息触达效率重塑价值判断体系与内容接受方式。短篇网络文学展现出以“信息密度”为核心的组织方式。其“反套路”策略,便是一种在固有叙事模板中嵌入“信息增量”的方法。
通过有意识地打破叙事预期、更改叙事节奏,制造出“信息点”的密集堆叠。让每一次情节反转或情绪反差,均构成一次“信息体验”。这种结构依赖于多维的设定嵌套与精确的节奏控制,例如“每500字一个反转”“三分钟进入高潮”等创作规则,实质上是将“套路反转”作为基本单位,建立起一种基于短周期反馈机制的阅读模式,实现从“文学阅读”向“信息消费”的转换。
在当下的信息消费结构中,“注意力”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驱动着整个传播逻辑向“注意力经济”转型。以“盐言故事”“每天读点故事”等平台为代表的“信息流”产品应运而生,强调以算法为驱动的高频更新与即时反馈机制。“反套路”短篇网络文学也凭借其“高信息密度”“高爽感”等特性,适配平台推荐机制中对“高完读率”“高转评”的偏好,迅速获得推荐优势。同时,这类作品也易于在社交媒体上二次创作和传播,具备“爆款”潜质。因此,作为一种高效“截留”用户注意力的文本形式,短篇成为流动阅读环境中的必然选择。
“反套路”短篇热的出现,深层次地体现了叙事逻辑与媒介逻辑的耦合关系。在数字媒介环境中,计算机逻辑正深度渗透文化生产领域,推动着叙事编码从线性、沉浸式向碎片化、程序化转变。这一现象正是这种转变的产物,体现出强烈的“跨码性”特征——即文学叙事结构与算法推荐机制之间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是一种媒介适配策略,更是一种文化感知方式的演变,使文学内容得以在浏览器、社交平台等日常媒介场景中迅速扩散,形成独特的“轻量级叙事”现象。
这不仅促使我们重新理解网络文学的媒介属性,更在宏观层面推动了“阅读”行为的功能性转向:阅读不再是“静态沉浸”的精英式文化行为,而是一种“动态交互”的信息获取过程。在此逻辑下,以“反套路”为核心特征的短篇网文,成为当代全民阅读实践中最具穿透力、适应性与延展性的文本形态。
推动类型不断再生产与自我更新
“反套路”短篇网文的兴起,不仅是数字媒介环境深层变迁的产物,更是网络文学内部发展逻辑的一次阶段性反拨。
回顾网络文学近三十年发展轨迹,其实质是一场由野生叙事逐步走向“类型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类型”作为筛选、归类与组织内容的机制,通过明确的叙事模板,维系着长篇连载的结构稳定。而“套路”正是类型逻辑在文本层面的具体表现,是“类型”得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操作单元。
随着写作风格不断成熟并形成固定范式,类型逻辑日益僵化,网络文学陷入结构性疲软。在这一语境下,“反套路”短篇的出现,成为打破既有类型编码的关键突破口。这类作品借助篇幅短小、节奏灵动的形式优势,以“快速调用—瞬时颠覆”的方式重组类型符号,通过结构性自反激活了网络文学内部被压抑的类型张力。可以说,经历长期依赖固定范式的“类型化”建构之后,网络文学正迈入一个“去类型化—再类型化”的重构周期,“反套路”正是“后类型化”时代的重要信号之一。
然而,“反套路”并非类型逻辑的外部对抗力量,而是类型机制内生调节的一部分。从深层结构看,“套路”与“反套路”构成一组双重因子:前者维系着创作体系的稳定性与识别度,后者则在供需结构张力中承担起自我修正与边界拓展的功能。两者的互动,使网络文学不断生成新的叙事模块,推动类型不断再生产与自我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反—再反”的动态调节机制,恰恰在短篇文体中被放大到了极致。相较于结构沉重、铺陈缓慢的长篇,短篇网络文学更适于高频节奏与叙事重构的实验,能在有限篇幅内完成“建构—反转—再建构”的全过程,充分释放文本张力。因此,“反套路”短篇网络文学的创作风潮,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类型逻辑长期积累的张力与创新冲动在特定媒介结构中的集中释放,体现了网络文学类型语法的一种深层更新。
在网络文学由“类型稳定”走向“类型重塑”的转型关口,“反套路”短篇网络文学正成为激活叙事结构创造力的重要契机。在这一过程中,创作者们不只是在讲述一个个“出乎意料”的小故事,更是在持续回应一种媒介变迁时代下的文化召唤:如何在信息流的压力下重塑网络文学的表达方式与感知路径。或许可以说,“反套路”的短篇网络文学并非反对类型,而是为类型注入弹性与活力;并非背离传统,而是在类型边界处开辟出一条通向未来的叙事小径。这条小径的尽头,是网络文学在媒介语境中不断生长、自我更新的无尽可能。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3日 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交易招聘
媒体约稿
作者推荐
高学历网文作家频频引爆市场
情绪!情绪!情绪!——网文真正的杀手锏
投稿平台大汇总——《写作十年:我的稿费渠道》
如果想入行写作/自媒体行业,有哪些好的网上投稿平台?要求相对低一点的那种。?
年入百万作者,瞎说的10个投稿大实话
有什么对新人友好的小说平台?
陈年网文IP借热播剧翻新 是什么决定了评分的差异
扶持实体书店还要培育更多“读书人”
从3年挣4000万的作家到副厅级干部
《江照黎明》女性悬疑的一次“论文体”创作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