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快时代的慢行者:晋江的网文IP掘金记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25-7-29 15:52:11
3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当华语网络文学走出草莽时代,开始探索自身的商业模式,
IP授权就成了绕不开的关键词。然而当我们回顾网络文学IP授权
约
20年
的
漫长历程时,却很少看到晋江下场
“
开撕
”
的画面。从草根创业到巨头搏杀,晋江一直与旋风的
风眼
保持相对的距离,在商业化这件事情上,晋江用二十多年一贯的
“慢”风格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它不追风口,却在每一次
时代变换中稳如磐石,抗住了潮起潮落间可能带来的颠覆。正是因为他们对内容和作者的尊重和慎重,甚至是较真,使得晋江最终在
出版
和影视两个赛道上实现了作者、平台、制作方的多赢,摸索出了
网文
IP改编的“晋江模式”。
随着短视频、短剧、短篇小说和免费阅读构成的
“
三短一免
”
的强势崛起,传统网络文学正在受到新一轮的冲击。在更快的转化节奏里,
晋江能否继续稳坐钓鱼船,继续追求稳健增长的长期主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
探访
了这家低调的网文巨头,找寻
IP改编下半场的破局之道。
始于微末
在北京朝阳区的居民楼内,
“晋江文学城”的绿色
LOGO
与郁郁葱葱的绿植融为一体,如果不是对这家知名文学网站有所了解,很难想象这
家
每年创造出十
数
亿产值的
“
女性向
”
网文巨头的总部,竟
蜗居
在这个不起眼的居民楼中,大隐隐于市。低调与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它见证了网络文学的崛起与繁荣,也记录了属于晋江的风云往事。
(图片来源网络)
在晋江文学城的老粉心中,站长兼CEO黄艳明的网名“iceheart”远比她的本名更为人熟知。
而
iceheart
的首次亮相,不过
是
“晋江拯救计划”
海量
跟帖中
一条
不起眼的评论。
“晋江”的起
点,不过
是
晋江电信局
信息港
下
设的
一个
“文学”频道,
它与
当时
众多
的文学站
无异
,依靠
原始的
扫校,积累
起
一批
忠实的
小说读者。日复一日的扫校
与
追更,
让
晋江与读者共同
构筑
了小说爱好者的乌托邦。
然而
好景不长,初代管理员
sunrain的
突然
消失打破了平衡。
从扫校录入
、
网页排版到数据维护
,
所有
工作
曾系于
sunrain
一人
。
随着她的
离去
,晋江版块
的维护也陷入停滞。在
长达半年的等待后,
2001年12月28日,
网友
“洁普莉儿”在论坛发布
了
一篇名为《拯救晋江计划》的留言
。
这如同
投入
平静
水面的石子,
瞬间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响应。其中,
iceheart毛遂自荐,加入了“拯救”队伍,
承担起
晋江
文学频道的网络技术工作。
不久,洁普莉儿也联系上
sunrain,
取得了
服务器的管理密码
。
在
iceheart等人的努力下,晋江文学
频道得以恢复更新。
在恢复更新仅
一
年后,晋江文学频道再
度陷入
生存危机。
随着
用户和内容
的激增
,
“晋江”信息港
已无力承载其庞大的运行需求,
独立运营
成为唯一的出路
。
2003年1月,《晋江救援书》再次出现在晋江的论坛上,而这一次是由iceheart举起了“拯救晋江”的旗帜,她呼吁筹款,
以
配置独立的服务器
来
维持晋江文学频道的运营。无数读者慷慨解囊,甚至有居住在海外的粉丝直接寄给
iceheart一个铁盒,里面装的是成卷的现金。
经过两次救援后
,晋江度过了运营危机,
并
从晋江电信局独立出来,
“iceheart”这个id也成为晋江论坛中应者云集的存在。
2003年8月,iceheart和团队决定创建“晋江原创网”,将扫校和原创两个板块分开。作为区分,“晋江文学城”继续发布扫校内容,因沿袭了论坛原本的粉红界面被
唤
作
“粉晋江”。而“晋江原创网”使用的是现在大家所熟悉的绿色界面,被称为“绿晋江”。“绿晋江”也成了晋江的转折点,开启了网络文学的女频时代。
彼时,
作为
国内
较早的女
性向
网络原创文学的网站之一,潇湘书院
已
于
2001
年
5
月建立;
而日后成为行业巨头的
起点中文网
(
以下简称
“起点”
),
也
于
2002
年
5
月
崭露头角
。
相较之下,
晋江起了个大早,
却
只能赶个晚集。
试水出版
“对于经营网络文学网站这件事,晋江是培育创作的‘土壤’,让更多的灵感可以在这里落地生根。”
回望
晋江
原创网
的创立,黄艳明
眼中
依旧
闪烁着
热爱
与
激情。
在
“绿晋江”最初成立的阶段,
平台
对作者作品就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有着无法宣泄的创作欲的文学爱好者们把自己的作品搬到网上供他人自由阅读点评,收获交流是唯一目的。这个阶段,最先拥有相对完善的检索、分类、创作管理功能的晋江,快速收获了最早的那批文字功底扎实、创作表达欲旺盛的作者。这批作者也成为后来晋江原创
的
基石和推动晋江内容
I
P
化的有力保证。
晋江的出版业务始于
2004年。手握作者、作品资源的晋江,为出版业输送了许多叫好又叫座的网络文学作品。晋江的“出版基因”可以说是浑然天成的,相比同期其他网络文学网站上动辄几百上千章的超长篇小说,以及近年兴起的以知乎为代表的短篇小说,晋江连载的小说十几万字的篇幅,恰好符合纸书的出版条件。
同时,在晋江原创起步的年代,
“黄金八点档”也在各大电视台风靡,“台偶”、韩剧成为无数观众夜晚的守候。在
这样
的文化氛围下,晋江的出现恰逢其时,彼时的作者在内地言情
“英雄榜”上也可以称得上
“
留名青史
”
:明晓溪的成名三部曲《明若晓溪》《会有天使替我爱你》《泡沫之夏》开创了青春言情题材的时代;金子的《梦回大清》开一代清宫穿越流的先河,以
“清宫”为题材的文艺创作甚至流行至今。
然而,一位作者想要同时让自己的作品既收获稿酬,又能被原有的网络读者继续看到,在当时是一件两难的事。
“出版社很忌讳全文在实体书面世前被读者看到。通常不会采用已经全文发表的作品,或者在出版合同里约定作者必须删掉结局甚至全文。”黄艳明直言不讳地道出那个时期网文出版的残酷事实,越是前排优秀的作品越容易签约出版,但也意味着越多读者喜欢的作品越
不易
在网站上看到结局,甚至出现过十本书中有五本因为出版而
在
网络连载
中被
腰斩的惨剧。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欢乐颂》《风吹半夏》《大江大河》的作者
ane
因为早期与出版机构签了一份极为苛刻的长期合约,以至于几乎每一本书
在完结后,
作者专栏
中
都
呈现
锁文状态。
晋江作者ane的站内专栏
黄艳明还能记起在
10多年后的一次书商交流会上,一家知名
出版机构同仁
回顾这段历史时,多少带着几分懊恼地说,当年有那么多作品通过电子邮件
投稿
,全都被编辑毙掉,最终进了垃圾箱。为什么当年非要致力于和晋江打这场删不删文、删几章的口水官司,而不是自己去做另一个晋江呢?
“挟着出版的吸引力优势,他们明明应该采用‘前店后厂’
的
模式,一边广收电子稿建立文学网站,一边根据市场反应择优出版。可惜等他们反应过来打算这么做时,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稳固,主要作者
、
读者已经基本被各大文学网站瓜分完了。
”黄艳明说。
“被迫”商业化
从原创网文的付费制度来看,晋江的商业化似乎比同期网文平台更慢一些。
“
从免费走向收费,到底走哪条路才是正确的选择?别人成功了,我们就能行吗?
”黄艳明告诉记者,
做出走向
商业化
这个道路的选择,晋江拖了五年。
时间拨回
2003年,在晋江还处于
起步阶段时
,
“男频”巨头
的
起点已
率先推行
V
IP
制度,以千字
2分
的
收费模式
,为网文作家
开辟了
纸书出版
之
外的
盈利通道
。随着稿酬月入
过
万
乃至
年入百万的网文作家不断涌现,这
一
“
点石成金
”
的神话
,
让网文作者成为许多人无比
艳羡并
追随
加入
的职业
。
有人将起点看作聚宝盆,也有人将起点看作池中待捕的大鱼。
2004年,盛大网络
在
A股上市之后,
旋即开启对
文学网站
的
整合收购
。
其率先瞄准的,正
是已
成功实现
商业化的起点。
同
年
10月,以200万美元
将
起点
纳入麾下
的盛大网络
意图快速构
建
其
网
络
文
学
帝国,如飓风般先后
又
收购了晋江、红袖添香、榕树下、潇湘书院等主流小说平台。晋江
虽未能置身于这场
资本风
暴之外,却
依然保持了自己的
“慢节奏”。
在网文平台纷纷转向付费模式
的环境
下,晋江因为没有
VIP制度,作者只能依靠微薄
的
出版稿酬聊以为生,面对其他平台年入百万的诱惑,大批作者开始从晋江出走。黄艳明表示:
“与其他网站相比,晋江的VIP制度启动得较晚。因此,在晋江的规则中,任何注册的作者都可以在各个渠道自由发文,许多作者选择到其他付费平台签约,晋江不再是许多作者的首发平台。”
但
外部环境波谲云诡,晋江最终在
2007年开始走上商业化道路。
黄艳明坚持将晋江的经营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多番协商之下,
最终在
2007年
与盛大
达成
协议
:
盛大以
50%的
股权注资
“晋江原创网”,但不控股、不参与网站管理。这
笔
融资
为
晋江
带来了
900多万
元
的资金,也让晋江搬入了现在小区中的办公楼
。
经过
七
年的生死沉浮,晋江才终于有了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并沿用至今。
2008年1月,被盛大收购的晋江正式实行
VIP
收费阅读制度,自此,晋江晚于起点
5年的商业化彻底完成。黄艳明或许也没有想到,当年无心插柳的“晋江原创网”成为晋江转型的起点,“绿晋江”与页面上满屏的绿色一般生机勃勃
。
随着
“粉晋江”(晋江文学城)停止运营,“晋江原创网”在2010年将名字改为“晋江文学城”,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
网文巨头。
回看巅峰时期的盛大文学,
一度在
2011年占据了网络文学市场份额的72.1%。
但随着纽交所上市失败,盛大文学最终被腾讯文学收购,成为现在的阅文集团
。
起点、潇湘
书院
、红袖添香等品牌都逐渐
在
发展过程中被淡化
,
这场商业风云也暂时落下帷幕。在这场网络文学的
“
蛋糕争夺战
”
中,晋江的慢和坚持,又
成
为一层独特的保护壳,使它保持了自己独立的调性和风格。
开启
IP时代
2015年被称为影视行业的“IP元年”,网络文学给中国影视行业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琅琊榜》《盗墓笔记》《花千骨》《何以笙箫默》等电视剧的热播,像一阵狂风,将网络文学从幕后推向了台前。这些作品的源头——网络文学,正式开启了属于它的IP时代。而晋江文学城的IP时代却远远早于行业多年。
属于晋江的
“IP元年”可以追溯到2010年
。
那一年,校园偶像剧不再是韩剧、日剧的专利,开启大陆校园言情先河的《泡沫之夏》被搬上荧幕,在大陆和台湾风靡两岸;《佳期如梦》《来不及说我爱你》的热播也让作者匪我思存
被
冠
以
“虐文天后”的称号。随后几年,《步步惊心》《甄嬛传》《美人心计》等网文影视化层出不穷,也让合作的一批图书公司和出版社吃到了第一波网络文学的福利。
晋江
IP像被春风吹开的种子,在网络上生根,在荧幕上开花,最后在纸页上结果。这也让行业内外的人认识到——言情可以不只是少女的心事,还可以是一座金矿、一条产业链、一个行业的时代注脚。
2015年,晋江小说《花千骨》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成为现象级爆剧,开启了播放量的“百亿时代”,也为影视行业的“IP”时代正式揭幕。
“一本书卖了影视
版权
,十几
万
、几十万收入
瞬间
到账,文字变现的能力从
未
被抬举得
如此之
高。
”黄艳明回忆起那个疯狂的年代,影视公司们仿佛红了眼,不管什么内容,只要是有名气的网文作品,统统买下。一时间,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知名IP被抢购一空。
坐拥最多知名
IP的
晋江
,
作为网络文学的重镇,自然成了这场
IP抢购
的风暴眼
。
然而,黄艳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她意识到这股抢购风的不理智,也察觉到了其中低买高卖的
“二道贩子”风险。她预感到,这种盲目跟风的热潮不会长久。果不其然,IP热在经历一两年的狂飙后迅速降温。那些曾经屯下大量IP的影视公司,有的倒闭了,有的跑路了,有的转让了。那些被屯下的IP,有的归属不明,可能永远被压在箱底
;
有的勉强拍了出来,却得不到原作者和读者的认可。
但即便在
IP热
“
退烧
”
后,晋江的
IP价格依然屡创新高,从《花千骨》
时期普遍
几十万
的售价
,一路涨到几千万,这其中不乏晋江对
IP改编的市场判断。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当时并不
属于热门题材
,无论是小说
IP还是影视改编,这类讲述古代女性社会家庭的题材都不常见,它完整、细致地描绘了古代女子在当时大环境下的一生,能让当下这个时代的读者感同身受。这样的故事在影视改编选择上并不讨巧,但晋江却看到了它的价值。在晋江推荐这部小说的时候,即便是成功合作过多次的版权合作方也会犹豫。经过与多家合作方的来回沟通,这部小说最终得以签约。影视化的改编成果证明了晋江的判断,这部剧填补了市场上
此
类题材的空缺。晋江的眼光切中了市场的潮流,迄今为止,晋江原创小说的影视版权转化已经超过
200部,其中不乏《你是我的荣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陈情令》《
星汉灿烂
》等各大平台的
S级大剧。
晋江
IP影视化的成功,也在书业掀起狂风骤雨。女频网文常年占据畅销书榜单头部,更有业内曾统计,晋江
以一个平台之力,贡献了近六成畅销网文纸书,为书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三短一免”的冲击
迟来的网文付费制度、迟来的资本收购,甚至连手机
APP的推出也姗姗来迟。
始终慢了一
拍
的晋江,就这样慢慢地走了很远。
榜单上永远有冷门题材的自留地,再冷的题材也能被读者点亮;在线销售账务透明,把读者和平台共同约束在规则之内;打击刷分、抄袭等不公平竞争;版权合同里,作者拿走的永远是最大的
份额
……“晋江慢慢地完善平台规则,它们交织在一起,成为一张防坠网,我觉得这是晋江一直以来遭遇了很多事还没有倒下的原因。”黄
艳明
说。
如今,
短视频、短剧、短篇小说和免费阅读构成的
“
三短一免
”
的强势崛起,对传统网络文学形成强劲的冲击
,
“慢”风格的晋江依旧选择保持现状。黄艳明表示,“面对网文付费制度、手机时代的变革和
“
三短一免
”
这
三次大的冲击,我们选择了同一方案,就是
‘苟’,不急着入场,不冒险,看清楚想明白再动。而之所以能这么做,还是因为我们不以赚钱为第一目的,所以我们能等。”
短视频、短剧、短篇这种高密度爆梗
+视觉冲击的产品,对于只有文字的网络文学来说太过“绚烂”,一经出世就开疆拓土、攻城略地,在娱乐行业迅速攀升,牢牢占据着大量有效用户时长。而免费阅读的新形式,对于仍然留在文字领域的用户,又进行了二次筛选,再次切割走了价格敏感型用户。
面对这个新的娱乐产业格局,大家都不得不承认,网络文学的文字化表达已经严重地被边缘化了。边缘化意味着养不活太多人,会有很多想要以此为生的作者渐渐离开,寻找新的生计。剩下的人是哪些呢?是那些不以文字变现为目的,心里有个放不下的故事想要讲给读者听的人。这听起来有些熟悉,是的,这就是晋江乃至网络文学最初的样子。
历史再次完成了一个螺旋
,而接下来网络文学会变成什么样?晋江又会如何选择?
“如果历史的洪流真的如我所料,那晋江愿意作一艘方舟,在沉没前尽力搜索旧时代阅读移民,在视听新人类的不解目光中,给文字创作者建一个庇护所。当你想讲故事的时候,还有那么几个人愿意听。”
黄艳明
如是说道。
一审:何 珊二审:亢姿爽
三审:黄 璜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写作交流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专访人可妹丨重构“追妻火葬场”新法则
《锦月如歌》《永夜星河》《与凤行》受热捧,“无爽感,不爆款”
三部作品集中出版!作者荆洚晓:以女性角色为镜,探索宏大时代与
4
500元/篇丨公众号「粒公子」征稿
5
《中国旅游报》急需大量游记、散文
6
"我的中高考与《意林》" 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