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2025年上半年文学出版市场观察:文学书销量下降,生活类书增长较猛
[ 复制链接 ]
婷心随衣动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45
回帖
101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2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1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2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1 积分
积分
289
发表于:2025-7-16 16:34:03
1217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2025年上半年文学
出版
市场观察:文学书销量下降,生活类书增长较猛
2025年已过半程,对于中国文学出版行业而言,这半年却充满寒意。“这是史上最难的一年。”采访中,不少文学编辑道出内心最深的感受。而最新披露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日前,北京开卷和中金易云的最新数据都显示,2025年上半年图书市场整体销量同比下滑,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文学类图书的跌幅较为明显。
文学类图书销量下降
根据中金易云的监测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下降9.64%,动销品种(统计周期内门店或仓库中有实际销售记录的商品种类总数)减少约4%。而在北京开卷公布的数据中,二季度各月码洋同比增长率均为负增长,5月和6月码洋同比降幅均超过10%。其中,文学类图书下滑较为突出。
图书市场面临挑战不是个新鲜话题。此前,出版行业也经历过一些周期性的波动,但基本上在经过一两年的探底之后,市场迅速回温甚至飞升。此次图书市场从2020年受疫情影响首次下滑以来,虽有上下波动,但仍未回升到疫情前的水平。
在文学图书中,童书板块受到冲击最为明显。前不久郑渊洁主动在合约期内降50%以上版税,与浙江少儿出版社携手共渡难关。而在成人阅读方面,九久读书人创始人、总经理黄育海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文学图书市场今年至少下滑了10%。
但回过头来看,2025年并非没有文学类图书畅销。在北京开卷的调查中,《哪吒·三界往事》《哪吒》依附现象级热点“哪吒”成为畅销书,前者曾创下单日销量超5万册的纪录;东野圭吾的《架空犯》《祈愿女神》《觉醒者们》,余华的《偶然事件》《余华文学课:九岁的委屈和九十岁的委屈》都因作者名气而几度冲上畅销榜单。2025年成为畅销现象级的还属刘楚昕的新作《泥潭》,该文学编辑用“罕见的爆款”来加以形容。该书自预售以来,突破40万册,被业内称为“2025年文学出版唯一的亮色”。
但是,它们能否为出版人提供一个走向畅销之路的捷径?一位文学编辑对此并不看好。他告诉记者,依附社会热点的图书在短期内会畅销,但热点更迭之后,能否长销还要看图书质量;而依靠作者名气能将图书卖成爆款的也极为少见,“这两年,即便是国内一流作家,新书首印数量也在持续走低。作者名气能保住基本盘就不错了。”该位编辑说,像今年马伯庸的新书《桃花源没事儿》,如果放在前几年,首印量就可达到100万册,但现在首印数可能不会这么高。
至于刘楚昕《泥潭》的畅销,在他看来,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完全无法借鉴。“谁也不知道哪一个点会引爆读者当下的情绪”,从而带动图书销量。
2025年1—6月整体图书零售市场重点二级门类市场码洋同比增长率(开卷数据)
生活类图书销量增长明显
与文学类图书销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活类图书和心理类图书销量的猛增。在北京开卷的数据上,2025年1—6月整体图书零售市场重点二级门类市场码洋同比增长率,与普通大众息息相关的生活和心理自助板块高居第一(39.14%)、第三位(22.81%),第二位为受DeepSeek热点影响而被拉起来的计算机类图书。
近几年来,心理学类图书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经济压力、职场竞争、人际关系等问题加剧了公众的焦虑感。如《被讨厌的勇气》《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等,因提供情绪调节方法和心理自助工具,成为许多读者的“低成本心理咨询替代品”。
“当现实问题无法快速解决时,人们会转向书籍寻求方法。”一位出版人告诉记者,“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更愿意通过阅读来缓解焦虑,而不是直接寻求专业帮助。”过去,心理类书籍的读者主要是专业人士或心理学爱好者,但现在,普通大众成为主要购买群体。这类图书不再强调深奥的理论,而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案例分析和实用建议吸引读者,例如前几年较火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截至2024年底,在中国市场销量已超500万册。
生活类图书同样受益于“疗愈经济”的兴起。从《植物治愈力》到《懒人健康食谱》,书籍被赋予“减压”“治愈”的功能,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指南。《断舍离》《极简生活》等生活类图书,则契合了当下消费者对“简化生活”的追求,帮助读者在物质过剩的时代找到更轻松的生存方式。
实用性、即得性,是这类图书能够产生爆款的原因。“读者不再只为知识买单,而是为‘解决方案’和‘情绪价值’买单。未来的畅销书,一定是能精准捕捉社会情绪,并提供实际帮助的作品”。
2025年1—6月各月整体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增长率(开卷数据)
文学或许也要做出一些改变
“现在的文学书,光靠质量已经不够,必须找到‘流量密码’。”在从业多年的文学编辑李叶看来,“文学图书的生态早被破坏了”。
现下,网络成为图书被读者看到的最快捷的途径。达人直播带货、大V网红带货,是图书与读者见面的常见方式。苏童、余华、梁晓声等知名作家都曾做客直播间,谈文学往事,助推图书销量。
而在更多的直播间内,主播们依赖“金句截取”或“情感共鸣片段”来吸引读者。他们擅长用“痛点+解决方案”的话术,如“读完这本书,告别讨好型人格”,这种直接击中焦虑的表述,来转化图书销量。
“大多数不是拼好书、拼质量,是拼低价。营销的手段是叫卖,引起读者焦虑,让你在焦虑中冲动买书。”接力出版社总经理白冰曾说,“底层逻辑变了,已经违反了整个出版的规律——好书卖得好,现在是,不管好书烂书,低价才卖得好。”
李叶告诉记者,文学类图书销售下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读者变少了。很多人乐意去刷短视频、看直播,而不是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文学类书从“精神必需品”变成了“可选项”。而对于热爱阅读的人来说,能从文学中获得什么?这是拿起一本书以后要急于回答的问题。“如果能在几分钟短视频内得到‘干货’,为什么要花费几天时间去从一个故事中去获取?”在年轻的读者看来,并不是所有文学书都值得去阅读。文学与读者从来都是“双向奔赴”的。在数字化时代,文学或许也要考虑做出一些改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校对 胡妍璐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阅文集团去年巨亏45亿元 付费用户数三年原地踏步
《狂飙》成绝唱?网曝今后电视剧反派角色将受限制,不许过度描写
“稳健流开创者”言归正传:挖坑就要负责填,读者的陪伴是动力
韩国翻拍《赘婿》,背后是什么?
有没有一些写作技巧可以推荐?
萧鼎、天下霸唱等网络作家共忆网文20年:那也是我的青春
网文大盗灰产江湖:专偷未完结小说,5年掠走300多亿
安夏书院高额保底,最高千字15全勤等你来拿
想要成为网文作者的第一步
掌阅文化编辑全新阵容首发!福利多多,欢迎投稿!
话题
专访人可妹丨重构“追妻火葬场”新法则
《锦月如歌》《永夜星河》《与凤行》受热捧,“无爽感,不爆款”
三部作品集中出版!作者荆洚晓:以女性角色为镜,探索宏大时代与
4
500元/篇丨公众号「粒公子」征稿
5
《中国旅游报》急需大量游记、散文
6
"我的中高考与《意林》" 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