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李银河、程耳谈王小波:在消失之前,让一切先发生
[ 复制链接 ]
万年青
初级写手
0
好友
0
回帖
6
银子
初级写手
初级写手,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
初级写手,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
积分
8
发表于:2017-4-12 07:57:00
1848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李银河、程耳谈王小波:在消失之前,让一切先发生
图片由新经典琥珀提供
“
从基调上来说,王小波的小说还是非常悲观主义的,但是他不太愿意跟我讨论这个事。他有一封给我的信里面写到,人生最后烟消云散,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在消失之前,我们要让一切先发生。
”
4月11日是王小波去世20周年纪念日,性学家李银河与导演程耳以“黄金时代的消亡”为题展开了一场对话,探讨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读王小波。以下内容为对谈摘录。
“他的幽默和荒诞使他腾空而起,俯视时代”
程耳:为了准备这次谈话,我最近三四天都在阅读王小波先生的小说,我总体上的感受是,王小波先生的小说抵御了时间。他有那种渗透到思想、语言和叙事里的自由,他冷静、深情,他有超越他的时代的价值。他的幽默和荒诞使他腾空而起,时至今日,他依然俯视着我们今天的时代。
小波先生的小说跟同样表达那个时代的小说给人的感受不一样,他没有把着重点放在任何我们已知的那个时代特别表面化,或者在今天看来特别陈腐的东西。他新视角的起点在于,在他的人物和环境之间找到了一个更为宏观的平衡点。举个例子来说,他在《黄金时代》里面写到,既然摧残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应该下山接受这种摧残。他似乎站在更加宏观、更加俯视的角度看待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里发生的所有事件。
其实任何创作从最根本或者最源头来说,无非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表现。小波身处他的时代,他去写《黄金时代》这样的故事,很少写王二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当然有一个原因是王二对自己比较自信,他基本赤身裸体,这是当时开玩笑,只是一部分原因。
我相信更大的原因是,小波意识到服装是一个年代最表层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即便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也一样。后来在《革命时期的爱情》里,当然写到了叫海鹰的女孩她穿的军装,但是他写这身军装只是为了说军装把她的身体染上了颜色,他最终还是回到身体本身。所以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讲,小波先生的小说去除了表面化的、风一刮就能吹走的最表层的时代精神,他直面身体,刺穿皮囊直达肌肤。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他的冷静和深情。最近十几二十年,或者更早一点,八几年的那一批作家,才开始在审美上注意到文字本身应该是冷静的。因为我们确实有过很多激昂的年代,与此相应有很多非常激烈的、煽情的文字表达。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越来越喜欢这种非常冷静的处理。我个人偶尔也写字,我对自己的概括是冷漠和温情。
这次看完小波先生的小说之后,我觉得小波先生是冷静的深情,他几乎不偏不倚地描述着王二、王二经历的每一个女人以及他们之间的纠葛。他用最简单、最粗暴,然而其实是更准确的方式——没干成和干成了——在表达王二跟所有女人的关系,在这背后,我感受到一种深情。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哪一种创作、艺术,更高的境界是它的幽默和荒诞。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王二站在树上,看到有一个人被很长的长枪捅进身体,在树底下转圈的时候,他说,“瞧着吧,只能发元音不能发辅音了。”有这句话作为背景,我们似乎很容易讨论一些东西,包括王小波先生他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他在树上,他稍微高一点,不能太高,太高就到云端了。他在一棵树上,朝下看着这个时代,看着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瞧着吧”这三个字首先是他的一种心态,或者是他的幽默,然后是“只能发元音不能发辅音”,这是冷静的、客观的,仅仅只描述当下而不做任何评判,事实上是对于死亡的一种判定。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他的幽默和荒诞使他能够腾空而起。他腾空而起站在这棵树上,继续看着我们。
李银河、程耳谈王小波:在消失之前,让一切先发生
王小波
李银河:我想说两个事情,一是小波的东西跟以前的都不一样。在中国,文学从来都是一个政治批判的对象,或者是政治解放的一种号角。而且文学这个东西从来都不那么单纯,文学在中国好像成了大家意识形态上的争议,什么东西能写、什么不能写,哪个东西是资产阶级的、哪个是无产阶级的,哪个是革命的、哪个是灰色的,都会这样评价。王朔的东西还有点解构,解构意识形态,王小波的小说特点是完全不对话。对那套意识形态上的评价,他一点都不在意,而且他在写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应该在哪个阵营,他就是写人性本身。所以我觉得,他这个就是纯文学。
冯唐说,中国要有现代小说的话,王小波是一个好的不得了的开始。冯唐挺有意思,他有一次写到他看《黄金时代》的感觉,他说那天就像阿基米德一样,那个物理学家正在洗澡,突然明白了浮力的原理,就光着屁股跑大街上说发现了。他当时正在厕所,然后想马上跑到大街上说小说就可以这么写。
小波的东西里面有一种真正的幽默,不是现在那种无厘头、搞笑,而是像程耳说的,这个人现在只能说元音不能说辅音了。有一次我看冯唐写到,评判一篇文字好不好就是看能不能让人笑,他说王小波让他笑了两次。我在前不久看了一遍他的《2015》,狂笑了七八次。我在美国呆了六年,回来以后得了哮喘,哮喘治好之后就不能狂笑,一狂笑哮喘就要复发,有的时候险些哮喘复发。其他的,我说不出什么。
程耳:当他这种幽默以一个非常荒诞的事物作为背景的话,效果是会叠加的,最后形成一种荒诞。这种荒诞可以去说你刚才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小波的小说跟那个时代所有的小说都不一样。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我会说,无论是《黄金时代》还是《革命时期的爱情》,王二没有一句抱怨,甚至他是快活的。仅此一点,就做出了这种区别。
“在消失之前,让一切先发生”
程耳:我觉得王小波是一个极度悲观的人,只有一个极度悲观的人才会没有抱怨,才会是快活的。
李银河、程耳谈王小波:在消失之前,让一切先发生
王小波与李银河
李银河:忘了是哪本小说里面,他写一个大学老师,头也秃了,学生给他提意见说你怎么讲话像走丝儿似的。我记得那小说最后一句是说“他要在绝望中活下去”。我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小波是很悲观的人。
生活中与其说他悲观,不如说我更悲观。我二十多岁看存在主义哲学的时候特别受吸引,实际上人就是宇宙的微尘,五十亿年以后这个地球会热寂,热寂以后什么都不会留下来。而且生命,每个人只活三万多天,是非常短暂、残酷的。如果你把这一点看透了,人生实际上没有意义的。
叔本华就是一个典型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说人生在需求不得满足的时候特别痛苦,你得拼命挣扎,生存竞争,一旦你的需求满足之后人就陷入无聊,他说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参透之后,一个是乐观主义,一个是悲观主义。悲观主义比如出家做和尚,每天念经,直接等死。参透之后的乐观主义是,你怎么高兴怎么过这三万天。
从基调来说,小说还是非常悲观主义的,但是他不太愿意跟我讨论这个事。我们谈恋爱的时候,我有时候爱说这个事,他有一封给我的信里面写到幽冥,他说你谈到幽冥的问题,最后一切都要消失,人生最后也是烟消云散,也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是在消失之前我们要让一切先发生。这就是他的一个态度。
我俩是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参透之后的乐观主义,选择的是在自己存在的这三万多天里头,尽量满足所有的欲望,去感受一种狂喜。激情之爱这个东西并不是特别常见的,它和一般的感情还不太一样,是那种真正发生了浪漫的,像火一样的这种感觉。作为一个女人来说,能成激情之爱的导火索,这个是很难得、很幸运的。激情之爱因我而起,我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会有这种感觉,这个是挺好的一个感觉。
相关图书
李银河、程耳谈王小波:在消失之前,让一切先发生
王小波著/新经典文化/2017年4月版
“从我懂事的年龄起,就常听人们说:我们这一代,生于一个神圣的时代,多么幸福;而且肩负着解放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的神圣使命,等等。同年龄的人听了都很振奋,很爱听,但我总有点疑问,这么多美事怎么都叫我赶上了。除此之外,我以为这种说法不够含蓄。而含蓄是我们的家教。在三年困难时期,有一天开饭时,每人碗里有一小片腊肉。我弟弟见了以后,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冲上阳台,朝全世界放声高呼:我们家吃大鱼大肉了!结果是被我爸爸拖回来臭揍了一顿。
经过这样的教育,我一直比较深沉。所以听到别人说我们多么幸福,多么神圣,别人在受苦,我们没有受等等,心里老在想着:假如我们真遇上了这么多美事,不把它说出来会不会更好。当然,这不是说,我不想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对于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我是这么想的:与其大呼小叫说要去解放他们,让人家苦等,倒不如一声不吭,忽然有一天把他们解放,给他们一个意外惊喜。总而言之,我总是从实际的方面去考虑,而且考虑得很周到。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
李银河、程耳谈王小波:在消失之前,让一切先发生
王小波著/新经典文化/2017年4月版
“王二在豆腐厂里当工人是一九七三年的事,当时北京城显得十分破败,这是因为城里的人衣着破旧。当时无所谓时髦,无所谓风流,大家也都没有什么财产。没有流行音乐,没有电影可看,在百无聊赖之中,每个人都想找别人的麻烦。
一九七三年早已过去了,厕所里的淫画是一件很常见的东西,像老鲁那样的人也无甚新奇之处。所以我们看到以上的论述,就如看一幅过时的新闻图片,不觉得它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只有一种情况会使这一点发生变化,就是那位王二恰巧是你。把这一点考虑在内,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悲观主义
#黄金时代
#王小波
#纪念日
#平衡点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王小波小说的卓异之处
0
19926
萧盛
2017-04-13
文化新闻
琼瑶:陪你变老很浪漫 你不再笑很残酷
0
20425
萧盛
2017-04-13
写作交流
王小波小说的卓异之处
0
10748
萧盛
2017-04-14
媒体约稿
【《黄金时代》杂志征稿,稿费千字120元以上】
6
12733
静夜思
2018-08-13
写作交流
王小波:小说的艺术
0
8710
写手发布
2018-10-21
文化新闻
温瑞安: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过去,但钻石时代已来
0
17354
写手发布
2018-12-25
写作交流
宋朝,何以成为“背诵默写天团”的黄金时代?
3
12803
利leo123
2020-04-15
文化新闻
柳下挥:网络文学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始
0
17307
写手发布
2021-04-15
文化新闻
《王小波传》:只要荒诞存在,王小波就不会过时
0
9556
写手发布
2023-06-30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交易招聘
原创文学
休闲分享
作者推荐
记茅盾与商务印书馆的故事:从这里走向文学
话题
专访人可妹丨重构“追妻火葬场”新法则
《锦月如歌》《永夜星河》《与凤行》受热捧,“无爽感,不爆款”
三部作品集中出版!作者荆洚晓:以女性角色为镜,探索宏大时代与
4
500元/篇丨公众号「粒公子」征稿
5
《中国旅游报》急需大量游记、散文
6
"我的中高考与《意林》" 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