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韩寒电影:不眠青春与自由之孤绝
[ 复制链接 ]
ljl7575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59
回帖
78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2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1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2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1 积分
积分
249
发表于:2022-2-10 13:45:11
1641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我也深知,表达方式万万千,写个文章,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发个微博朋友圈,都是表达,不是每一种表达都值得花很大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去拍个电影……”
在电影《四海》上映的首日,导演韩寒在微博发表的小作文里,这样写道。他没说错,事实也的确如此。
青春文学作家韩寒于新世纪前十年,在文学市场累积了大量IP。到了影像大行其道的时代,资本不会不给他进一步变现的机会的。
幸福的是,当作家,韩寒可以畅所欲言。拍电影,他又能“坚持己见”,一连炮制四部不咸不腻、滋味近似的作品。人生赢家,莫不如是。
一鱼四吃
韩寒的少年成名也非浪得虚名。《三重门》《通稿2003》对新世纪中国教育和社会现实问题的针砭,还是引来国人对教育体制几丝羞羞答答的不满。
但波随波,浪归浪,这丝毫不影响中国家庭对孩子应试惟上的教育导向,甚至让家长有更好的理由训诫那些成绩逼近警戒线的孩子们。比如,“你想学韩寒一样留级?不上大学,你有人家那本事吗?”
于是,曾经多少萌生放弃学业念头的少男少女,后来还是灰头土脸乖乖地滚回课堂,一边费劲地啃三角函数,一边在“迷主”的畅销书中慰藉失落的梦。
展开全文
如果说,第五代的崛起离不开80年代蓬勃的思想浪潮,那么 “80后”之所以追捧韩寒,并不在于他作品中的严肃命题,而是因为他就是皇帝新衣中的“小孩本孩”,道出了80后的共同心声。
当然,也只是止于“道出”。凭借这一份自毁式的勇气,专才少年在新世纪迷幻杂芜的氛围中,以“叛逆者”的形象挑战着世俗价值。出道一跃,即成大众偶像。
任何时代都应该有一个这样的小孩。他成就了一种不可复制的个人英雄主义,并尝试着在原创的影像故事中,继续着文字未能充分延展的当代神话。
但很显然,这个神话的叙述动力已尽显疲态。曾经的文学少年罔顾周遭的迭代前行,在电影世界中,还重复着“同一个少年同一个梦想”的老调。
尽管《四海》的气象更开阔,叙事更完整,人物也从《后会无期》之“漂浮的自由”、《乘风破浪》之“降维的镜像”、《飞驰人生》之“超重的励志”中跳脱出来,但依然没能扎根广袤大地,而是一脚滑踩在了南澳的渔排上。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韩寒影像世界的精神内核是连接岛屿,超越 “自由之孤绝”。但生活又不能无端飞升,所以他渴求以速度超越界域的藩篱。
于是,四部电影同一个命题,韩寒不厌其烦地讲述着同样的故事。然而,《四海》在今年春节档表现不佳。
文学电影?
在日本电影中,像《后会无期》这样的文本,大概会被称为“文学电影”:轻类型结构的文本形态、疏于调度的镜头技法、不需要坚实戏剧逻辑支撑的意象化叙事风格,以及掐头去尾、间或中途挖洞填坑的记忆流与诗意对白的信息补遗。
一切重在表达朦胧的情绪和情绪反衬之下的现实镜像。
比如《后会无期》中,浩汉哥炸毁东极岛的老房子,开始横跨大陆之旅。同名主题曲的填词写得好:“他不知道,他们为何离去,就像你不知道这竟是结局,在每个繁星抛弃银河的夜里,我会告别,告别我自己。”
作家驾驭文字的娴熟技巧和表达抽象情境的本能,在歌词上足见功力。这种感受性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影像世界,反客为主的文字、公路上流动的风景就显得零碎且无所适从。
作家转型的导演,讲不好故事或不愿意采用经典叙事结构,可以是一种风格化的选择。但以影像为媒介,却发挥不了影像叠层世界的能力,那就没有借口了。电影是电影,文学是文学,横亘在两者之间的鸿沟,容不得怠慢和傲娇。
《后会无期》意料之内的成功,让《乘风破浪》肆无忌惮起来。严肃作家面对文字还是心存几分敬畏的,自我表达和缘起心念之调度,都在可控范围之内,而来到影像世界,一切都不可避免地走了样。
从《乘风破浪》开始,作家正式开启私人癖好的“速度与激情”。
韩寒的聪明之处在于,把漫画般的故事置于有一定质感的90年代空间,这既符合他本人的成长经验,又能轻而易举地和市面上那些廉价的奇幻视觉区分开来。
尽管80后观众可能在《乘风破浪》中,根本找不到相似的时代记忆,但韩寒成功地把个人文学式的臆想和他挚爱的赛车运动结合起来,两者各取一半,完成了一个混杂了小镇、公路、记忆、父子情、赛车等多种元素的试验文本。
到了《飞驰人生》中,韩寒再无需遮掩本人对自我的复写。
如果说文学是他向大众证明自己实力的路径,那么赛车才是他真正的精神归途。为了“自由之孤绝”,他无法在静坐的冥想中曲径通幽,而是在另一种加速度的“静空”中,完成生命体悟。
于是,人物关系的重心,从《乘风破浪》的“子-父”转换成《飞驰人生》中的“父-子”。前者是儿子挣脱传统父权社会的固有偏见,成就自我;后者是年轻的父亲,努力重塑新型父子关系。不变的是韩寒内心愈加浓烈的热血阳刚。
永不休眠的青春
21岁的韩寒曾说中国电影缺乏想象力,没有幽默感。在他的电影中,总能看到为了缝补这个缺口的努力。可惜的是,尽管人物对白中有不少戏谑的俏皮话和金句,但终究还是没有形成一种基于文本的幽默风格。
比如《后会无期》里的经典台词“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这话听着没什么错,但如果你把它反着说,似乎也挺对。这就值得怀疑了。
从《后会无期》告别故地流浪他乡的启程仪式,到《乘风破浪》《飞驰人生》的试炼之路,再到《四海》似乎回归但又伸展到更宏阔的天海之外。韩寒通过四部(其实是一部)原创电影故事的内核延续,完成了他对“速度人生”“赛道人生”的自传性表达。
《后会无期》是决绝的“身心俱动”,《乘风破浪》是记忆的“回溯与整理”,《飞驰人生》是波折中的“极限突破”。但韩寒显然还没过瘾,于是在《四海》中,他将纯爱、失落的父子情、厚实的兄弟情、永远挚爱的少年机车梦熔于一炉,在南澳与大城市之间建立了一个回环的旅程。
但这个旅程依然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想象。尽管人物的意志是坚定的、阳刚的,但行动始终像海面的浮游生物。那种速写的、漫画感的故事气质,与当下的现实消费空间显得格格不入。
《四海》可以说是韩寒自我阶段性求索的结题之作,但这个总结不如不总结,叙事的完整性不如不完整。
如果说《后会无期》是作家文思的媒介转换,《乘风破浪》确立了一种商业作家的电影风格,那么从《飞驰人生》开始就完全变了风向。韩寒开始注重电影的结构。
但这个结构既不是很好的文学结构,也不是很好的电影结构——它不能网罗、转化、凝缩现实生活的复杂情感,浮夸的人物及其表演又消解了生活质感。
这一致命的硬伤,在《四海》中被进一步放大。《四海》的故事发展,不是来自于人物对自我求索的内在驱动,而是来自于编剧硬凑与镶嵌的程式化推动。由此,便导致了人物情感流和行动线的阻塞感。
此外,从《四海》的爱情戏中可以看出韩寒是一个对待两性情感比较严肃的人。他借用李敖的《只爱一点点》,以凸显他的爱情价值观。但以男性的刻板视角去呈现女性,导致“欢颂”这样一个女性角色,几乎脱离了当下社会的两性语境,呈现了一种对初恋印象的执拗怀旧。
总之,在《四海》中,韩寒表达的核心主题始终是“速度的相对状态”。可能是他对速度的感知异于常人,过多地体现在影像中,也影响了艺境空间的多维性。
也许,对于韩寒来说,职业作家、职业车手、职业导演的身份标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用速度度量世界边界的倔强,还有那永不休眠的青春。
【文/李尘邈】
The End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交易招聘
写作交流
媒体约稿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写作时应如何避免让读者觉得是流水账?
线上文案写作课五花八门?教你挑选优质的课程!
为什么网文界里,男频都是一个男的有n个老婆,而女频文还傻傻的一生一世一双人?
20-100元/篇「阿槐与风」の约稿函 ,新号简单、必回复、可签约
想在晋j写文 但是什么都不懂 有没有懂得姐妹可以跟我说一下 ...
今日头条软文写作的五种技巧有哪些?
好的文笔基础,可以给读者更好的体验
写作,观点文和故事文还傻傻分不清楚,一篇文章来解析
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来自平时的积累
微头条单天400+收益实操方法,教你写什么内容会爆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