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互联网影视爆点不断,精品化是避免沦为“炮灰”的不二法则
[ 复制链接 ]
xiaoguo945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67
回帖
193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 积分
积分
392
发表于:2021-12-14 20:30:40
1455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创客猫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承受互联网的冲击,影视也不例外。一方面,当80后90后甚至00后开始成为消费主力军之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这一代,他们对于网生内容的接受程度很高。另一方面,作为BAT奋战在一线的代言人,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都在发力网站自制内容,当然这其中也受到版权价格高涨的影响。
目前,互联网影视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国内唯一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首次为网生内容设置奖项,覆盖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综艺等内容。经过几年的发展,网综、网剧、网大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在一片大好形势下,网生内容又该如何向前发展?
网综:S+级项目频现 打破圈层文化
揭开网综序幕的当属2014年的《奇葩说》,那一年,《奇葩说》的冠名费是5000万,到了2017年第四季,总招商近4亿,小米的首席冠名费达1.8亿。当然,后起之秀并不逊色,《偶像练习生》的冠名费用据悉在2亿元以上,《这!就是街舞》广告招商近6亿,《热血街舞团》的冠名权费用高达6.5亿。与电视综艺追求高大上相比,网综爆款均是借助了垂直题材的开发而引领了大众娱乐潮流,重视年轻人的个性化特征是网综创作者的必修课。
冠名费的水涨船高,大制作、S级超级网综自然频现。爱奇艺副总裁车澈表示:爱奇艺超级网综坚持“去创造 不跟随”的核心理念,始终聚焦年轻人的话题与青年文化,并通过在题材、创作手法、内容营销、货币化方式四大维度上的不断创新,推动产业间的升级发展。所以,通过四大创新法则的推进,爱奇艺在过去一年成功打造了《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热血街舞团》、《机器人争霸》等多部超级网综,以新题材、新偶像、新潮流聚焦青年文化,致力打造中国超级综艺平台。其中,《中国有嘻哈》总播放量超30亿,单季播放量超2亿,播出期间461次登微博热搜,最高单日新闻13200篇,成功击破圈层。
作为继《中国有嘻哈》之后的又一重磅级网综,《中国新说唱》第一期上线仅4小时就收获破亿播放量,从freestyle到skr,爱奇艺S+级重磅超级网综的打造能力不容置疑。
当然,2018年偶像养成类节目也是最热话题之一,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截至目前网络播放量已超5亿,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33亿。另一档来自腾讯视频的《创造101》,话题延续至今还没结束,爆点一个接着一个出现。暑期接档《创造101》则是《明日之子2》,与第一季相比,“一战到底”赛制的全新升级,到录播与直播的比重调整,以及在音乐性上的呈现都有很大改变。
对于腾讯视频来说,在布局头部网综时更多是放在了偶像养成类综艺,这部分占到腾讯整体自制内容的40%。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马延琨认为:“对于年轻人,与其说需要偶像,不如说需要榜样,做内容就是在树立榜样,把年轻人的专业、技能以及人性、个性的闪光点两个层面进行表达并且结合起来,这也是腾讯视频做青春类内容的核心点。”
而优酷在网综方面则有《这!就是街舞》,豆瓣评分高达8.6分,以及《这!就是铁甲》,豆瓣评分也有8.1。《这!就是街舞》无论在招商金额、拍摄技术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都赚足眼球,并且依托阿里大文娱的商业消化能力,打通电商渠道,为广告主提供营销解决方案,引流带货。而《这!就是铁甲》是以顶级铁甲格斗为主的网综,首期上线4小时播放量破亿,展现了科技综艺的魅力。这两档口碑与播放量俱佳的网综也印证了优酷总裁杨伟东的说法,“垂直领域引发的圈层爆款成为新常态”。此外,《这就是对唱》以及周杰伦、球星林书豪、马布里加盟的《这就是灌篮》,还有新式喜剧综艺《周六夜现场》也是优酷推出的超级网综。
虽然超级网综数量在提升,不过据网娱观察报道,对标《中国有嘻哈》这档现象级网综的话,今年上半年还没出现现象级综艺,而S级综艺项目扎堆出现的情况或许是导致上半年网综缺乏爆款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网娱观察认为,主流视频网站重点布局S级综艺的做法证明了整个网综市场的制作和投资规模在往更高更好的层级递进。
网剧:制作愈发精良,主流电影人试水“触网”
2015年是网剧市场爆发的第一年,根据腾讯娱乐报道显示,共有9部网络剧播放量超过10亿次,过亿次播放量的剧集达到51部,全年累计播放量达229亿次。同时,付费收看也开始出现在网剧的商业模式中。
2016年网剧超10亿的上升到23部,仅7月单月的总播放量就达到113.16亿,先网后台的模式也开始出现。其中,爱奇艺自制网剧《老九门》网络播放量突破100亿,成为全网史上首部播放量破百亿的自制剧。
2017年可谓是网剧大年,出现了《白夜追凶》《河神》等“制作精良+口碑炸裂”的网剧,豆瓣上《白夜追凶》9.0分、《河神》和《镇魂街》8.4分,一改网剧制作粗劣、口碑差的大众印象。《白夜追凶》的全民讨论度超越大多数电视剧,并被Netflix买下,成功销往190多个国家地区。
在今年上半年的网剧中,虽然还未出现现象级网剧,但也出现了《北京女子图鉴》、《结爱》、《东方华尔街》、《忽而今夏》、《烈火如歌》等关注度不错的作品。
根据骨朵数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共上线网络剧145部,较2017年上半年减少21.62%,也较2016年上半年减少14.20%,但前台总播放量却呈猛增之势,2018年上半年高达约764亿,较2017年上半年增加56.08%。不过,2018年上半年网络剧的整体口碑相比去年同期稍显逊色。
网剧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暑期档出爆款的概率很高,爱奇艺的《延禧攻略》、优酷的《镇魂》、腾讯视频的《沙海》,都在暑期档有不错的反响。根据猫眼电影数据,截止8月14号,《延禧攻略》周播放量高达24.9亿,继续独占榜首,累计播放量突破60亿。《沙海》累积播放量19.3亿稳居第二,《媚者无疆》累积播放量9.5亿排第三。《镇魂》虽然由于某些原因下架了,但之前总播放量也达到28亿。
得益于这两年网剧内容制作口碑的飙升,众多新兴影视公司和工作室团队开始加盟网剧制作,而且一些传统影视制作公司也纷纷入局这一领域。出演网剧的演员也不再仅仅是新生演员,专业影视剧演员也选择出演网剧。同时,一些著名的电影导演如张艺谋、冯小刚、管虎、陈凯歌、周星驰和徐静蕾等也纷纷试水网剧市场,更多的是以监制身份加入。著名演员和导演接连“触网”的原因不在乎看好网剧这个市场,不积极拥抱恐怕会被时代淘汰。冯小刚表示:“这是一个趋势,而且发展特别迅速,有很多中老年观众注意力也开始从电视转移到互联网。我就是那个中年人,所以我也站到这个台上了。”
而渐渐式微的TVB港剧为了突破,也跟内地视频网站频繁合作,比如与腾讯合拍《使徒行者2》,在爱奇艺年推出《盲侠大律师》,以及优酷的《反黑》,这都说明TVB对内地网剧市场的看好。
由于依托互联网的流量,网剧对于IP的追崇比电视剧更甚。根据骨朵数据显示,相比2015-2017年,2018年上半年IP网络剧在数量上有所上升。尽管报告只统计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IP网络剧,但数量已达55部,超过2015年全年数量一大截,也已比2016年全年多1部。在IP网络剧市场中,小说尤其网络小说是网络剧行业最大、最重要的IP源头。在大IP价格飙升下,优质中小IP迎来一波较大的机会,视频平台和影视制作公司均在花费心力挖掘中小IP的潜力,并制作、上线大量由中小IP改编的精品网络剧。
网大:市场规模达院线电影收入的1/10
网络大电影在互联网影视中,可能是发展比较慢的领域,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还没有一部真正在受众中形成广泛影响的作品。
2014年,爱奇艺首次提出了网络电影的概念,网络大电影诞生之初,只是微电影的升级版,直到这两年的发展才开始有了电影的属性。
从2014年到2017年,网大经历了爆发式增长。2014年全网上线约450部,市场规模1亿元;2015年约700部、4亿元;2016年是2193部、10亿元;2017年则是1892部、20亿元。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亿元,是目前院线电影收入的1/10。据爱奇艺统计,以网络电影为主营业务的制片公司,到2017年已有2000家。
2017年,是网络大电影的转折点,总播放量比2016年下降61%。2014-2016年是网大野蛮生长的阶段,跟所有新生的互联网事物一样,博取眼球、片面注重经济效益、打擦边球的现象不断。但这一现象在2017年得到改善,因为2017年3月1日,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全面实行,将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审查标准统一,均需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所以,当监管政策收紧,审查标准提高,网大行业也就进入更激烈的专业化、结构化升级的洗牌期。
根据网娱观察的报道,今年目前已有13部网大的分账票房达到了千万元级别,这个指标在2016年是6部,2017年是10部。
以2000万播放量为基准,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今年在这个标准之上的上线网大量为42部,它们的总播放量达到了16.88亿,虽然在数量上只占6.5%,但在播放量上却拥有50.3%的高占比。
另外在口碑上,豆瓣评分超过6分的网络电影,2015年有5部,2016年有22部,2017有13部,截止到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则有10部之多。
网络大电影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在线视频付费用户的增长。根据灼识咨询的统计,2017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约为5.7亿,用户使用率超过75%, 其中付费会员超过1亿人次。根据腾讯发布的2018年Q2财报显示,腾讯视频会员数量达7400万,之前爱奇艺发布的财报显示,其Q2会员达到6710万。
2017年的分账票房冠军是2655万的《斗战胜佛》,而今年仅在上半年,《灵魂摆渡·黄泉》就以1.9亿的播放量,创造了4241万的分账票房。
头部效应凸显 网生内容精品化是唯一出路
在互联网影视内容制作逐渐精良的同时,行业的头部效应更加凸显,20%的内容带走了80%的资源和流量,其他的则石沉大海,默默无闻。根据网娱观察的整理,今年前7个月的70部网综里,有一半以上皆为“炮灰”。
根据娱乐产业的统计,截止到7月31日,共有144部新网剧开播,总点击量在1000亿左右,但70%网剧点击量在均值以下。
根据骨朵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全网共上线网大651部,相比2017年上半年,数量上减少44.2%。网大跟网综、网剧的情况略有不同,但数量的锐减,也是跟头部效应息息相关,因为相当多底部内容成为泡沫而被挤了出去。
在这些沦为“炮灰”的作品中,有的有质无量,有的有量无质,有的质量皆无。除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格局的确定外,跟风扎堆的做法也是让大部分作品得不到关注的原因。
对于网剧网大这个市场来说,正是IP的天下。这几年,随着
网文
IP改编内容的井喷,让很多从业者以为只要依靠IP改编就能“躺赢”,却忽视了IP影视改编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在目前的市场上,大IP依旧是香饽饽,因为可以在短时间内能够聚集大量市场关注度,对于观众引流和助推流量都有着天然的优势。但IP呈现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如何改编才能不至于损害IP价值是考验内容制作者的一道难题。网剧网大的IP化是不可阻挡,但想要依靠IP效应获取粉丝经济红利,也要看到其双面性,如果改编动摇了作品本身的逻辑,原著粉不买单,便失去了IP本身的价值。所以,IP有风险,改编需谨慎。
对于网综来说,如何走出一条与电视综艺不同的道路,是其最大的课题。经过几年的发展,观众已经不再需要“纯脑残”的综艺节目,所以,在类型和题材上创新,即便是旧瓶装新酒,也需要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呈现。此外,网综整个市场都在关注青年文化,《这就是街舞》总导演陆伟认为,“要做属于圈层文化的东西,首先得尊重圈层文化,让这个圈层的人认同你。这个过程中,通过节目中真实的有人性的舞者,打破圈层,让更多圈外的人喜欢上你的节目。这是大的逻辑方向。”而像《吐槽大会》制作方笑果文化的做法则是综艺做完后深耕线下,打通整个产业链,从线上引流到线下,从线下反哺到线上,这样全产业链的运营在未来也会越显重要。
黎瑞刚曾说过,“做内容行业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它的波动性。”确实,一部电影、电视剧或者一档综艺,投入市场前没人知道是否会成功。所以更多人会选择改编IP,选择做续集,想以此来减少风险。不过,真正可以减少风险的还是走向精品化,只有内容可以打动观众,讲好故事引起他们的共鸣,才有可能从巨大的“内容红海”中突围而出。
(以上部分数据观点来源于骨朵传媒、娱乐产业、网娱观察、艺恩网)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休闲分享
写作交流
原创文学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活着》作者:在太平间长大,遭连续退稿5年,8部小说写死了29人
现在起点是不是对签约作者非常苛刻?
写小说代入不了主角的心境怎么办?感觉主角就像个工具人只是 ...
网络文学20年20部作品(官媒版),是否是网络小说的巅峰?
大神作家言归正传发布新作,上线24小时吸引30万粉丝
网络文学作者的“攻”与“守”
白一骢:中国有太多编剧在干“没意义的创新”丨业内说
《少年的你》爆红却惹争议,原著涉嫌抄袭主演就该被骂
纵横小说非独家签约唐家三少,探索全新合作模式
没有流量明星的《唐朝诡事录》为何能够低开高走?
话题
专访人可妹丨重构“追妻火葬场”新法则
《锦月如歌》《永夜星河》《与凤行》受热捧,“无爽感,不爆款”
三部作品集中出版!作者荆洚晓:以女性角色为镜,探索宏大时代与
4
500元/篇丨公众号「粒公子」征稿
5
《中国旅游报》急需大量游记、散文
6
"我的中高考与《意林》" 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