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
文化
›
小说
›
书友圈
0
0
返回列表
读书|浓稠如血—聂雄前先生《潇湘多雨血 岭南有春风》读后感(作者:肖双红)
[ 复制链接 ]
冬天好热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67
回帖
177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积分
386
发表于:2021-3-2 20:53:39
969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读创网
•肖双红
《潇湘多夜雨,岭南有春风》
聂雄前 著
东方
出版
社
2021年3月
(一)
交往
—————————
▼—————————
文人之间的交往,大多寡淡。如果有缘分,一定得在某一个不经意之间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也仅限于非肢体接触的、语言上的相互间令人肉麻的吹捧和没有油盐的清谈。单单从精神层面来讲,一个自称为文人的人敬佩另一个文人,并进行髙质量的、深刻的、毫无戒备的交流,交往的双方都是需要勇气、坦荡、真诚和勇气。以我观察人的经验,在这个世上,长得像模像样,油光水滑,活得地地道道的家伙反倒不可信了。这类人是在刻意地装扮着自己。而我从聂雄前先生身上感受到的是某种与此截然相反的、深邃的气场和独特的气质。
当我在嘈杂生活的水浪漩涡里流转,分不清自己是在水下还是在水上的时候,才猛然懂得,并且清醒地意识到,其实,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维系很多的不伦不类的人际关系。我必须把大量的时间用来维持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当然,我也悄然明白了,有些人注定成为不了我的朋友。就算我一厢情愿地想成为对方的朋友,对方也未必把我当成朋友。我想,再精心维护也只能只是一场昙花一现的、虚假的、流动的盛宴。
该是精神上的诚挚的朋友的人,总会在某一个不经意间不期而遇,绝对不会彼此背弃,打起交道来,不那么伪善和不着边际,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终其一生的朋友。我想,我再怎么努力也融不进一个不适合于自己的圈子,再也不想去取悦那些换不来真心的人了。
从前,我阅读过雄前先生的好几篇文章,一些描写农村生活的场景的文字常常吸引了我,引起了我对于这个人及这个人的作品的极大的兴趣。
我自幼在农场长大,在土堆里打过滚,在池塘里学习游泳,在插秧、割谷、放牛的农活中体会过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被故乡那片青山绿水所滋养着。所以,无论农事、人事,还是乡土生活,我自认为都是非常熟悉的。雄前先生是一个对故土和童年怀着骨血般感情的人,依然有着农民式的淳朴、执着,他的文字,没有感染时下那些浮躁的写作风习,摒弃了“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对于读者的毒害,自顾自地、从容地爬梳自己的记忆,向下扎根,深入地心,以接续上地气,进而使自己的写作,有一个牢固、宽阔的地基。他用自己的沉实、聪慧和细腻,在语言的王国中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小小的、温暖而又安静的精神家园。在那个居所里,他是安全和幸福的。
因为在精神上,我们属于同类。对于雄前先生我一直怀着敬佩心和好奇心,总是想认识一下这位独特的书评家。在一个非常偶然的场合,我跟雄前先生因为一次公务活动碰在了一起。我们一见如故。
雄前先生本人其实并不热衷于社交,或者说讨厌社交。对于那些低质量的社交,他是能够拒绝的尽量拒绝。实际上,他是我见过的最不合群的人,如今的官场,这样的人十分罕见,属于稀有之物。当他进行社交活动时,谁都能看得出来他并非自愿,而是迫不得己。
我与雄前先生是在工作中相识的,并且在写作中相遇、相知和相交。这个微胖的,黑黝黝的,硬朗的家伙,只讲外人无法听得懂的湖南双峰方言,让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感觉他是一个奇特的人。然而,他又是一位充满热情和智慧的学者。
他与我的交情,虽清淡如水,却浓稠如血!
≈≈≈≈≈≈≈≈≈≈≈≈≈≈≈≈≈≈≈≈≈≈≈≈≈≈≈≈≈≈≈≈≈≈≈≈≈≈≈≈≈≈≈≈≈≈≈≈
(二)
读书
—————————
▼—————————
近一个多月以来,一本聂雄前先生所著的《潇湘多雨血 岭南有春风》摆在我的床头,成为我每日休息前的必读书!
在枕边放自己喜欢的书,是我的生活习惯。于我而言,在阅读雄前先生的著作的时候,我通常是通宵达旦地沉浸其中。我的体会是,《潇湘多雨血 岭南有春风》中所收录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没有夸饰,拒绝虚构,是把一种记忆写实了,写稳当了。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想想自己可能是雄前先生笔下的某一个人物,回忆自己过去所经历过的种种似曾相识的背景,想想类似的个人奋斗历程。
想着想着,我就睡着了。
阅读雄前先生的著作,感觉里面有许多我所熟悉的、似曾相识的生活场景:读书的时候,携带一个星期需要吃的咸菜和大米;一边放牛,一边仰望蓝天白云;近似的生活背景和相同的苦读,并在同一个时期走进大学之门;我们在同一个时间段抛弃了在内地的稳定生活,开始了在深圳的第二次创业;我们各自拥有一个胖乎乎的爱吃牛排的儿子。雄前先生“从故乡到深圳,整整隔着八百公里河山”,而我呢,相距一千二百里的山山水水。等等这些,都不是巧合,而是命运的安排。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开心。当然,也是一种学习和思考的过程,通过联想和体验的方式,借鉴别人的思考,来一场精神上的盛宴。
在这本《潇湘多雨血 岭南有春风》的书里,字里行间经常出现的是他家乡的土语,例如:“咯哒”“么子”“解手”“落地”“上山”“受罪”等等词语词义,跟我湖北黄冈老家的家乡话的词义解释一模一样,这无疑使我和他之间拥有了共同的语言基因密码,不知何年何月早已潜伏着的一颗友谊的种子,很快就在骨肉中长出了新芽,我们之间产生某种共鸣和亲切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我也有“偷吃月饼”的时候,见了别人捡到钱心生嫉恨,我也在思考我的故乡为什么出武人,这一切与雄前先生文中回忆的故事竟然如此巧合。背井离乡和落叶归根两者矛盾的统一,竟然也和谐共生,在他和在我的意识中如出一辙。他“16岁从故乡走出来,每走一步就回望一次故乡。充满痛苦深情,充满决裂”;我17岁离家,跟雄前先生一样,一步一回头,那来时的道路,竟然是母亲长长的思念。
在他的书中,故乡是他最为原始的生活背景,虽然离开了三十多年,“但故乡对于我,却是生命的底片。”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母亲的坟前,他道:“想起她的不容易,想起她对我的爱。在高速公路飞驰时,想起她我就减速;在碰到难题时,想想她我就咬牙;在偶尔通宵达旦疯玩时,想起她我就回家。”
他认为,“爱,是一种约束!”
读完了,我闭上眼睛躺下,仍然沉浸在一个相同梦境的氛围里。那是一个巨大的闪耀着万丈光芒的梦境:有山、有水,有悲哀、有失望,有狂喜、有愉悦。雄前先生一生前期的奋斗,像一幅雨后的夏天傍晚的风景画一样,悄然展现在我的眼前。一切都发生在那个湖南中部的双峰县里,在家乡的大地上,有供销社,有山丘田地,有农人的身影,有莘莘学子。湘中大地的一切都笼罩在清澈柔和的光线之中,我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看见雄前先生母亲的语言和手势。
我的感觉是,偶尔站在别处看看雄前先生所走过的路,那才叫做每一步都走得不虚浮,一步一个台阶,脚上永远粘有大地的泥土。一个人一辈子间歇性的努力不会给人真正的好运,只有将努力持续化、常态化,形成习惯,融入血液,才有机会和能力,如同雄前先生一般,德艺双馨,过上自己想要的理想的生活。
≈≈≈≈≈≈≈≈≈≈≈≈≈≈≈≈≈≈≈≈≈≈≈≈≈≈≈≈≈≈≈≈≈≈≈≈≈≈≈≈≈≈≈≈≈≈≈≈
(三)
财富
—————————
▼—————————
前些时,雄前先生参加一个读书活动的启动仪式,一行有六七个人。他们共同站在仪式的活动中心。有作家、有记者,还有其他的那个谁呀谁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总觉得雄前先生的出现显得格外耀眼、格外引人注目、格外的僵硬。究其原因,也许是放牛娃和农民的生活在他的身上没有完全终结,这一切应该是他具有某种别人身上所没有的天生特质的缘故吧!
活动中心的台上,六七个人同时竖起大拇指,在指头向上翘的时候,一位朋友用手机拍了下来,将相片放在朋友圈里。我看见雄前先生一脸的稚气,呆萌的脸上溢出笑意,那笑意是硬生生从他的脸上挤出来的。此情此景,让我哈哈大笑。我左看右看,感觉他依旧是个放牛娃,是一个本质上的农民!
雄前先生说:“我为队上放养着全公社最大的一头水牛,在每一天的清晨和黄昏。风和日丽的春日,我听过阳光和水牛一起吞噬青草的声音,欢快而悠远;昏黄萧瑟的秋天,我听过秋风收割土地的声音,冷酷又短促。”
我以为,当一个放牛娃,当一个农民没什么不好,更没有侵犯任何人的私人权利。但是,他的回忆,让我的记忆和思绪焕然一新了,我似乎立即想起自己的过去。看了他的文章,我意识到,自己的记忆没有被篡改,在我的投射下,一切都还原了真实。我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自己的写作,应该如同雄前先生一样,朴实无华,脚踏实地。绝对不能那么伪善和不着边际。
由于业余从事写作的缘故,我认识了很多的名人。虽然我跟他们打交道的机会非常有限,但是,或多或少跟这些人都有一些近距离的接触。而现在,我在跟雄前先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他虽然是放牛娃出身,但却是一个很有文化底气的学者。阅读他的文字,感觉洒脱,脍炙人口。这些感觉让我的神经蓦然一跳,眼前立即焕然一新。他的文字的确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说服力,让我的思绪不自觉地被他引领。虽然他的语音表达过于费劲,但是我仍然能够从他的书面文字中感受到朴素流畅的旋律。
在跟我一起交流的过程中,雄前先生认为,没有阅读能力的群体,没有被文学浸染的人们,与患口吃和失语症的人群十分相似,当然,这个道理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也是非常适用的。而我同样认为,如果一个人不阅读,或者很少阅读,或者只读垃圾知识,他可能还是会说话,但是,由于语言粗俗、贫乏,说的完全可能是屁话,因而在人际交往中会遇上许多的麻烦。
雄前先生喜欢独处,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他才能完全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同理,一个不喜欢独处的人,在热闹的场合浸泡的人,是对自由缺乏热爱的人,因为一个人只有独处时才能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我想,雄前先生一定是很想一个人住在某一个安静的星球上,看不见任何地球上的生物,避开不必要的烦扰,就那么自己对着自己说着湖南双峰话过上一阵子。或许,那是对这位饱学之士笔耕不辍的最大褒奖。
≈≈≈≈≈≈≈≈≈≈≈≈≈≈≈≈≈≈≈≈≈≈≈≈≈≈≈≈≈≈≈≈≈≈≈≈≈≈≈≈≈≈≈≈≈≈≈≈
(四)
对话
—————————
▼—————————
我从雄前先生处获益很多。他是一个有文学信仰和文化修养的人,而且,信仰得有些偏执。这种信仰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他的观察、思考和把握语言的方法、技巧,通常是具有创造性的。和他交往、对话,其实是在读一本本经典的、不可或缺的书籍。作为一个评论家,他也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从来不会用那种熟悉的、俗气的个人情感去代替自己对文学价值判断的标准。
说实话,最初,与雄前先生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对于我的耳朵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折磨。上天赐予这个人天分时,也会随手相赠很多苦难和与这个世界极端不相融的劣势。
他来深圳多年,居然还不会讲普通话,满口的湖南双峰语。雄前先生说话时,就像一锅永远也炖不烂的回锅肉,话说得半生不熟,我听起来也是懵懵懂懂。时至今日,他在跟我进行语言上交流的时候,依然不会讲普通话,依旧用一口湖南双峰乡音对付我。
久而久之,我已经听习惯了他的双峰话。虽然还是有些磕磕绊绊的,但我感觉他的话,毫无掩饰的纯洁显得特别朴实和自然。他的人、他的文字、他的作风和他说话的口音完全不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你在记忆深处没有办法忘却。
我想,他的“故乡话里永远包含故乡赋予的思维”,是他生而有之的、天经地义的权利;也是其习惯思维的自然延伸,更是一个无法选择的结果。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书写文字的速度和质量,相反,他的口语和性格,造就了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具有湖南特色的、文字功底深厚的一代英才。
在我和雄前先生的不断的对话中,他的那种关于创作相关问题的“独特的理论”表达,让我非常兴奋。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之间的交流未必完全按照我们事先预设的话题进行,我通常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他对文学文本、社会现实、家乡乡愁的独特理解,在我们之间不时爆出火花,我甚至特别喜欢他的那种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原生态的思想表达。
在一定程度上,我跟他的对话是一种再学习,是一种高质量的切磋,是我对我自己和我所写作的文本的再一次解读,也是他有意和无意地对我这样一个写作者的启迪和教诲,更是是一个高段位评论家对一个自由作家的质询。我跟他之间的对话,引申出的共识和共情,激发我对于自己过去写作生活的思考和回忆。从实效来看,他的意见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后来的创作,虽然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数据去量化,但我比较固执地认为,让我在写作上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
(五)
眷恋
—————————
▼—————————
人生所有的经历和历练,走过的路和行过的桥,都是人生最为宝贵的财富。那些难熬的苦,那些必须经历的贫困,也都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向上的路。在历经沧桑之后再回首望去,曾经的惊涛骇浪,都不过是浮尘过往,一抹残云而已。
“和所有中国的父母一样,我望子成龙。”雄前先生在书中真诚地写道。
是的,父与子之间的爱,是不需要理由的,因为无关利益的爱才能称之为爱。一段真正的血缘情感之所以难得,便是因为它无法脱离俗世,是因为它只有“爱”而毫无原则可言;是因为这种爱始终融进他和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为我们身体里生命的化学元素。
细想雄前先生对于家乡,对于母亲的情感,也是一段原始的、没有外来生物侵入的关于“爱”的纯真情感,或许可以理解为是他的个性使然。他虽看起来不谙世故,有些另类的倔强,但骨子里仍是想要一份温暖,需要光明,需要依靠回忆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尽管他在大都市生活了大半辈子,但始终“需要亲近土地、月亮、禾稼、草虫这些简单的同时也是根性的东西。”
对于“那高耸入云的水泥森林,让城里人久违的清风明月;那永无止息的车流噪声,让城里人陌生的鸟语虫鸣;还有那步步追魂的生活节奏、处处逼仄的心理空间、潮起潮落的时尚转换……”
因此,在一个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城市生活圈子里生活着,“多多少少地满足了我欲了还续的故里情怀。”
虽然说我们应该习惯失去某些东西的日子,或者说,失去太多,也就习惯了。雄前先生非常努力地,也是在拼着命地维护这份残存的眷恋,否则他又怎会“每一年都需要这样一个夜晚,对自己脆弱易碎的人性和凌乱不堪的精神进行一次整理”呢?因此,他认为,“乡愁是人类永恒的冲动。不管我多么热爱城市生活,不管故乡离我的生活现实已经多么遥远,但是在城市漂泊了这二十年以后,我还是得悲哀地承认,我忘不了乡村。在工业文明摧枯拉朽扫荡一切的今天,有多少个夜晚,在酒醉饭饱和打牌胡聊之后,我多么怀念乡村夜晚特有的圣洁、轻松、安谧,那是真正能凝聚白天劳作消失殆尽的激情、神性和温情的夜晚啊!”
雄前先生告诫儿子,“我的故乡于你,只是和深圳不同的场景和生活。在那里,你能够自由奔跑,你能够忘情玩耍。你能够做在城市里做不了的事,譬如,骑牛骑猪,用炮仗吓鸡吓狗,用蚯蚓钓鱼钓虾。而现在你长大了,这一切都成了小儿科。”
≈≈≈≈≈≈≈≈≈≈≈≈≈≈≈≈≈≈≈≈≈≈≈≈≈≈≈≈≈≈≈≈≈≈≈≈≈≈≈≈≈≈≈≈≈≈≈≈
(六)
先生
—————————
▼—————————
在我的印象中,雄前先生尽量避免出席一些热闹的场合,不爱与有社交狂妄病症的人相处,懒得搭理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和不三不四的事,性格趋于善意的偏执,但如若在没有人与人交际的场合,静下心来,我感觉到他的情绪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自己对自己说话”这样的内容常常出现在他的文中,也正是他本人一生的真实写照。“自己对自己说话”,意味着心灵的独白,语言变得更加有张力和感召力。在写儿子的时候,他说“你奶奶已经去世六年。六年间,我每年都回去一两次。每一次,我都要坐在她的坟头跟她讲一会儿话。”他在书中写道。
我想,他的那种孤寂,是一种在静谧中交谈之后愉快的冲动。
雄前先生继承了母亲的倔强、善良和不屈,或许是因为他得到的母爱太过博大而且朴素,内心极度依恋母亲,并且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母亲希望成为的那样的一种人。奔波的人生被童年贫穷而且情深似海的母爱所治愈,成年之后,一切的不幸和坎坷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雄前先生重情义,与父母亲,与兄弟,与同仁,与好友,与乡党,永远有血浓于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性格决定命运,身处中年的晚期、接近晚年初期,他的又一个青春期正在萌动。
我在想,如果雄前先生没有经历童年时期的放牛娃生活,没有经历过贫瘠和物质生活的窘迫,没有在高考前夕熬夜苦战,或许,他只是一个庸碌的平凡人。也许他依旧会有一个幸福的结局,同样可能得到世俗里面的安稳圆满。但是,中国一定少了一个一流的书评家和优秀的编辑,或许还会少了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当然,在我的心目中,绝对会缺少一位偶像一般的“先生”,我的过去和将来的日子也会感觉虚度,没有光彩,黯然失色。
我们的这个社会缺少这样的先生。这样的现实,我知道得很清楚,因为我这样地呼唤过成千上万次了:我们需要先生,需要成千上万个如同雄前先生这样的先生!
2021年2月28日
于深圳市福田区
≈≈≈≈≈≈≈≈≈≈≈≈≈≈≈≈≈≈≈≈≈≈≈≈≈≈≈≈≈≈≈≈≈≈≈≈≈≈≈≈≈≈≈≈≈≈≈≈
聂雄前,1964年12月生人。现为深圳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兼任海天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是电视专题片《道德的力量》《最后的村庄》《绿色家园》的撰稿人,出版有《中国隐士》《与时间拔河》等专著。曾主持《女报》《女报•纪实》《女报•时尚》《女报•情感》《新生活》《新故事》《消费周刊》等
杂志
的编辑出版工作,获首届南粤出版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和首届深圳百名行业领军人物奖,当选深圳市第五届人大代表。
肖双红,1962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1983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供职于深圳市某政府机关。出版《侦查监督与审判监督》《热风》《午夜咖啡》《随风飘荡》《为不幸沉默》《旧梦升起的时候》《自由与秩序——美国法治观察笔记》《光环与阴影》《知交半零落 今霄别梦寒》《深呼吸》等著作。
审读:谭录岗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作者推荐
骑鲸文化CEO杨帅自杀未遂,曝出网文行业困境重重
网络文学第一人:为什么是唐家三少?而不是土豆、辰东!
阅文集团公布2020年“白金大神”名单,内容生态蓬勃发展
网文作家大学成立!这些作家和编剧手把手教你写小说
《都挺好》作者阿耐新剧来了!定名《野蛮生长》
中国历史上最乱的十六国时期!关于这个年代,你有多少误解?
我们会不会第二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我想写一本类似人间失格的书,以内心独白 ...
专访|张忌《南货店》:我终于写出了自己想写的东西
米读快手战略合作 短剧改编成网文IP变现路径
话题
番茄小说第五届网络文学大赛暨新玄幻创作扶持计划重磅启动!
《华西都市报》急需大量散文、游记、小小说
300-900元/篇 | 「星星·散文诗」2026年杂志最新约稿函
4
《都市时报》大象文艺周刊 最新征稿启事
5
《人生与伴侣》杂志,公开征稿!12月31日截稿
6
《有喜》改编剧《四喜》重磅上线 原著作者清扬婉兮:见证女性觉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