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
文化
›
写作
›
写作圈
0
0
返回列表
撕裂的“男频”“女频”与走红的“赘婿文学”
[ 复制链接 ]
神经NH
初级写手
0
好友
0
回帖
16
银子
初级写手
初级写手,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初级写手,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积分
16
发表于:2021-3-1 16:47:36
876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最近,一部由同名
网文
改编的电视剧《赘婿》热播,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趣的是,争议大多和电视剧本身无关——对于演员的演技、电视剧的拍摄,许多观众给出好评,轻松幽默的情节,郭麒麟和宋轶不错的“路人缘”,使其一度成为春节档内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争议更多围绕着小说原著中的性别议题,以及影视剧对此的改编和处理。
网文作家“愤怒的香蕉”笔下的《赘婿》写作于十余年前,曾是一部连载成绩不错的男频文学,讲述了主角宁毅穿越到古代成为身份低微的“赘婿”,如何依靠自己的商业头脑和才能大开金手指、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故事。
电视剧《赘婿》的改编,在小说动笔十年后才开始进行。就在前不久,有关“赘婿”的网文题材突然爆红,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饰演“龙门赘婿”的管云鹏甚至因此收获数十万粉丝,一跃而成网络红人。扮猪吃老虎、软饭硬吃......从端洗脚水到人生巅峰,这样的“赘婿文”,你爱看吗?
网络流传的赘婿类短视频片段
为什么男读者偏爱“赘婿文学”
“赘婿”本义是“入赘的女婿”,指的是结婚时定居在女方家里的男子,在这种有悖传统伦理的特殊婚姻体制下,以妻为主是招赘婚的特点,因此,在古代,作为赘婿的男子在妻家地位较低,受到欺负也是家常便饭。
十年前,作为“赘婿文学”的开山鼻祖,愤怒的香蕉开始在网上连载《赘婿》,当时曾经获得男频月票榜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虽然读者口碑不错,但是在网文作家、大神频出的那一年,《赘婿》仅仅是小范围地走红了一下,并没有破圈进入大众视野。在2017年的《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上,赘婿位列第77位,属于中流水平。
有趣的是,在小说完结后的十年,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兴起,“赘婿”文学以汹涌姿态崛起,甚至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在社交网站上,以“赘婿”为题材的短片层出不穷:这些短片的开头总是一个懦懦弱弱的上门女婿在女方家中受尽冷眼,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被妻子一顿耳光狂扇,甚至还会被丈母娘当面提出要女儿立刻结束婚约,改嫁给别的男子。
赘婿受尽屈辱后,突然峰回路转,无数黑衣人在路边跪下,嘴中喊着“恭迎少主”这样的口号,而男主也突然顿悟“御龙真诀”“太乙玄针”等功法,钱财、名利应有尽有,妻子和丈母娘只能哭着下跪,请求他回心转意。
这样的视频,往往以男主嘴角上扬,“邪魅一笑”作为结尾,这些情节类似的视频究竟有多火呢?在虎扑论坛上,该系列短片的男主扮演者管云鹏,凭借这些短片成为了虎扑影视圈中的“最受喜爱新生代男演员”。
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上,有热心网友将这些故事大同小异的视频整理了出来,一共有近50个不同版本,管云鹏一会化身“修罗”“战神”,一会又是“龙王”“虎帅”“医神”,视频最高点击量破2000万,破百万的视频也比比皆是,管云鹏更是凭借这些短片,在入驻B站没多久后就获得90余万粉丝。甚至有网友总结出了“赘婿文”的三大要素:打耳光、端洗脚水、无性婚姻,无“洗脚水”不“赘婿”已成为对“赘婿文学”的标签。
“赘婿”被打耳光
B站有关“歪嘴战神”管云鹏的视频
“赘婿”的身份如此低微,为何会让如此多男读者痴迷,以至于“赘婿文学”自带“男频”属性?实际上,是出于一种“逆袭”和“扮猪吃老虎”的心理。类似的小说的情节大致是:女方家庭前期有多威风,后期就有多惨,之前对男主的侮辱,最后都会被男主报复,读者在书中获得的就是前期极致受辱,后期极致打脸的快感。
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者吉云飞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任何一种流行的文学现象,它背后一定是击中了一代人非常深的焦虑和欲望。“赘婿”的流行,不仅仅是因为小说《赘婿》,更多是时代的折射,中年男人的情感需求,除了外在的事业成功,还有来自家庭内部的肯定,赘婿文的流行正反映了这一现象。
“赘婿文的出现,为新型社会关系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吉云飞认为,中年男人在女性主义的脉络中是父权社会的得益者,但他同时又可能深受压迫,因为父权制的前提是一个男人对家庭负有责任,“如果他觉得因为他挣不了钱,这辈子没什么出息,整个家庭都相对地处在一个比较底层的位置,这是他最郁结的部分。”赘婿意味着一种新型的选择,男性也可以后退一步,逃脱被既定化的家庭分工,对未来的社会和家庭关系产生很大的启发。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肖映萱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虐”在女频网文中对应的是男频网文的“爽”,一种常见的虐文套路是:“女主角遇到一个渣男,他很花心,甚至出轨,但是女主角为他默默付出、死心塌地。这是几千年的性别秩序底下根深蒂固的情感结构,是传统女性确立自己价值感的方式。”随着情节推进,女主角会对男主角心灰意冷,然后男主角幡然醒悟,开始倒追女主角,被女主角虐,这是女频网文最经典的爽点。
最近几年两性的情感模式和快感机制正在融合,女频网文也出现主角不断升级、通关的爽文,而男频网文也有了“默默付出-心灰意冷-对方倒追”这样的情节。
演员管云鹏在接受采访时谈对赘婿的感受
“男频爽文”与“女权电视剧”:围绕《赘婿》而起的性别争议
单就文本而看,“赘婿文学”与其他的男频文学并无二致,围绕《赘婿》而起的性别争议,更多是出于作者愤怒的香蕉。
在接受采访时,“愤怒的香蕉”公然表示:《赘婿》不需要女读者和女观众。“剧本身最大考虑受众是原著书粉,其次再出圈,原著书粉又是以男性为主。”
不久前,网文作家“七英俊”发文,指责自己在和男性网文作家聚会时被起哄,有性骚扰的嫌疑,而“愤怒的香蕉”则跟帖表示,“七英俊”的指责有扩大指控甚至炒作流量的嫌疑,希望七英俊将具体的骚扰人名字列出,不要将范围辐射到全体男性网文作家。这场微博上的争议,逐渐衍生到整个网文作家圈,不少网文作家甚至纷纷发帖自证清白,而“愤怒的香蕉”也在多次发博、不断回应此次事件后,宣布退出微博。
他撰文表示:许许多多的“男作者”乃至于“男人”,安安分分地坐在家里,遭受到了一个评论区下成千上万条评论的羞辱,遭受了无妄之灾,而他的义务,是为他们发声,证明清白。
网文作家“七英俊”的微博
“愤怒的香蕉”对“七英俊”的回应
《赘婿》的性别争议由此而起,出于原著的男频属性,以及作者的表态,不少人以为,电视剧将以男性受众、男性视角为主,然而改编后的情节却出人意料:面对“女人在家相夫教子、恪守伦常”的指控,宁毅反怼了一句“女性就不能自己出去闯荡、成就一番事业了?”原著中宁毅的七个老婆也都消失了,换成一夫一妻制,宁毅在家一心辅佐苏檀儿经营商铺。
剧中甚至出现了“男德学院”的段落,宛如小说情节照进现实:所有不守规矩的赘婿,都必须去男德学院去学习如何贤惠孝顺、勤俭持家,在男德学院里,不仅要上理论课洗脑,还要上各类烹饪、缝纫、育儿等课程,甚至出现“要把妻子的情人当成兄弟相处”的言论。
这样的改编,引起了原著粉丝的不满,许多读者反映“不再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宁毅,而原著和电视剧的差别,也进一步推动了网络舆论争议。吉云飞表示,《赘婿》所产生的争议是好事,争议双方需要更耐心地认识彼此的观点,对不同的观点有更多的包容度,无论什么观点,都不能走向极端的境地,不然必然为引起另一个群体的反感。
《赘婿》制片人刘闻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观众对于剧情的解读,很多出乎他们意料。“我们一直确定要用普世价值观,也就是真、善、美、公平、正义来改编,而不是出于男强女弱或是女弱男强的角度出发,我们围绕的中心是:怎么能让剧集更好看。”
“《赘婿》的出现和男女话语权的撕裂,恰恰证明普通观众还是能在这样题材的电视剧里获得快乐的,这样能让男女之间的撕裂减少一些,弥合裂缝,如果改编成某性别一边倒的电视剧,可能会加剧这种矛盾。”
类似的争议,一方面折射出是网文IP改编成影视剧所面临的挑战——网络文学门类众多,多元现象越发明显,许多网文创作非常小众,某一题材的网络文学走红,可能仅仅是符合特定的受众群体,而非适合所有读者的审美,而改编成影视剧,意味着要“破圈”接受更多观众和普世价值观的考验,如何在改编中保留原著特色,不流失粉丝,又接纳不了解原著价值体系的新观众,是摆在改编者面前的难题。
香蕉的原著创作于十年前男频兴盛的时代,针对男性受众写作,符合当时的创作价值观,难以用现今标准去衡量;《赘婿》电视剧在春节档播出,主攻“合家欢”,必须对原著明显男频属性的部分进行改编。可以说,此次围绕《赘婿》而起的争议,和原著、电视剧改编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更多是作者言论和小说有关题材的衍生话题,同时也反映出一个问题:网文行业默认的潜规则是将“男频”与“女频”文学区别,出于不同受众心理创作明显带有性别特征的作品,这是否有必要?
万物皆可“赘婿”
“男频”“女频”割裂是否有必要?
近年来,网文创作领域的“去性别化”已经越加明显:现象级作品《诡秘之主》以克苏鲁神话为背景,虽然属于男频小说,但是在写作中几乎和后宫、种马毫无关联,更多关注的是价值观和体系架构,女性粉丝众多,甚至成为粉丝社群运营的主要力量。
前两年风靡一时的《全职高手》,男主叶修甚至没有感情线,作者蝴蝶兰公开表示:男主没有官方的CP(配对),他的CP只有“荣耀”,小说全部围绕叶修在荣耀中升级展开,几乎没有情感渲染,同样成为全民追捧的作品,被改编成动漫、大电影,虽然也被划分为“男频”,但是内部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粉丝数量甚至超过男性粉丝。
十年前曾经流行的种马文、种田文,如今已几近销声匿迹,这样的趋势在“男频”中更为明显,而在感情线更加重要的女频文学中,以剧情和结构推动故事发展,淡化感情段落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强。网文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走出男性看“后宫”,女性看“总裁”的俗套桥段,而更注重于故事和内容创作本身。
这也不由得让我们重新思考网络文学中男频与女频的分类——作为网络文学的基本分类方式,“男频”与“女频”的分类,似乎天然制造了对立。不管是网络文学还是其他的文学创作,真正优秀的内容创作都是受到所有读者喜爱的,绝非是某个单一性别的读者可以欣赏。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多情,并不影响女性读者的喜爱,绝不会有人将《红楼梦》认作是后宫文学。而《简爱》中简与罗切斯特相爱,固然可以认为是“傻白甜遇上高富帅”,但也得到了男性读者的普遍认可。“当我们的灵魂穿越坟墓来到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这样振聋发聩的呼喊,不仅是诉说给女性读者,更是致以全体人类的问候。
一直以来,网络文学被视作是“类型文学”的一种,这样的局面在如今时代已经有了明显改变。用男性、女性来区分创作,是将自己置于取悦者和讨好者的姿态,在网络文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当下,或许可以用另一种态度审视这样的标签。
文学出于人心,“赘婿文学”的出现,于现今时代现状和真实需求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商业机构利用当红题材,不断炮制粗制滥造、内容雷同的作品,借此获取流量,这样的行为是否会让文学进一步碎片化,从而埋没网络文学中出现精品的可能?同时,由“赘婿文学”所撕开的男女话语体系的失衡和矛盾,也为我们带来更深刻的反思。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刘威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作者推荐
李现缺席,张铭恩引争议,《河神2》还能成为爆款吗?
斯蒂芬·金、阿特伍德等作家联名公开信反对J.K.罗琳
这9部期待很高的网文电视剧,拍一部毁一部,洗眼睛都来不及
双11囤书的“被忽悠史”
网文二十年来,这些一直被大家奉为经典的网络小说,你全看过吗?
写作四年,我的20个想法与经验之谈
毛姆《刀锋》: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写作技巧:写结尾的技巧
从《大王饶命》说些创作经验之我见(作者向)
网文写作:如何练习,能让行文更顺畅?
话题
专访人可妹丨重构“追妻火葬场”新法则
《锦月如歌》《永夜星河》《与凤行》受热捧,“无爽感,不爆款”
三部作品集中出版!作者荆洚晓:以女性角色为镜,探索宏大时代与
4
500元/篇丨公众号「粒公子」征稿
5
《中国旅游报》急需大量游记、散文
6
"我的中高考与《意林》" 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