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
文化
›
小说
›
书友圈
0
0
返回列表
看纸书、听书……读屏时代,你的阅读方式变了吗?
[ 复制链接 ]
我闲着也是闲着
初级写手
0
好友
0
回帖
20
银子
初级写手
初级写手, 积分 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初级写手, 积分 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积分
20
发表于:2020-12-18 07:23:51
915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新华网客户端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日前媒体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据中国新闻
出版
研究院调查统计,北京市2020年居民阅读总指数大幅提高,达到83.62。其中,居民“个人阅读指数”达到87.98。
读好书能令人眼界开阔。眼下,人们的阅读方式也有了多种选择:读电子书、听书、看纸书……当你想读书的时候,更青睐哪种?
资料图:市民来到北京西单的网红书店“钟书阁”消暑、充电。 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你是“低头族”中的一员吗?
环顾四周,候车室、通勤路上,“低头族”似乎随处可见。看电子书、读新闻……对许多人来说,这是消磨碎片时间的一种方式。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统计,北京市2020年居民阅读总指数大幅提高,达到83.62。其中,居民“个人阅读指数”达到87.98;未成年人人均图书阅读量达到12.23本。
今年早些时候,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主要成果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1.1%,较2018年的80.8%提升了0.3个百分点。
另外,仔细分析,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3%,较2018年的76.2%上升了3.1个百分点。
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最喜欢读纸书的质感”
和身边人比起来,“90后”陶敏的阅读方式显得有点“跟不上潮流”。
2019年中国成年国民听书的主要形式。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供图
陶敏发现,身边有很多人都在看电子书,也有人喜欢听书,确实将闲散的时间利用了起来,但她一直不习惯这样的阅读方式。
“我喜欢写东西,看到书里喜欢的段落或者内容,习惯圈圈画画,在纸上记录感受。”她有时候也会写一写读后感或者短评,对她而言,这是一种记录。
家里的每一本藏书,也是她精心选择的。担心书弄丢,陶敏给自己买的书都做了编号,比如记下书名、购买地点以及购买日期等等。书偶尔有破损,也会认真修补。
“有人看书折页做记录,我也受不了。”她至今比较抗拒看电子书,“单纯阅读时,我更喜欢纸书的那种质感。”
“我喜欢买书,但爱看电子书”
“在快节奏的社会,随时随地都可以读起来才是获取知识有效的方式。”“80后”涂菲如此概括自己的阅读方式,“所以,我习惯看电子书。”
因为喜欢买书,每次搬家,份量不轻的藏书都让人有些怵头,“有时收藏书像是松鼠囤松果,辛苦收集那么多,但一个冬天吃掉的是很少的一部分。”涂菲解释。
她下载了阅读软件和各种阅读客户端,“等人的空闲可以看书。但太厚的纸书没法带;电子书的话,即使只带手机出门,也能愉快地在起码五六本书中选择吧。”
资料图:读者在书店尽享阅读的乐趣。进入暑假以来,原本人气就很旺的书店,成为上海民众“避暑”阅读的好去处。汤彦俊 摄
“也可以看当时的心情,选一本电子书读。外文书可以随时屏幕取词翻译。”她调侃道,“都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那看电子书能让抽丝抽得更快一点吧。”
阅读方式“更新”带来的改变
简单归纳的话,除了看纸质书、电子书之外,有人认为,听书也是一种阅读的方法。涂菲说,老年人很喜欢听书,特别是开车的时候,这也是一种消遣。
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主要成果显示,2019年,中国有三成以上(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30.3%。
人们可选择的阅读方式多了,类似“碎片阅读”的话题近几年也出现得越来越多。有人感叹纸质书正在失去市场,也有人觉得不用过分焦虑,无非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变了。
针对“浅阅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表示,数字化阅读方式中会有“碎片化”内容,但也有使用电子阅读器等读书的情况,“浅”与“深”的阅读同时存在。
如此说来,更值得关注的是阅读本身。陶敏觉得,不同阅读方式只是介质不同,重要的是读到好书时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肯多拿出时间看看书,就值得鼓励。”(应受访者要求,陶敏、涂菲为化名)(记者 上官云)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作者推荐
《清平乐》遇冷,时代需要怎样的历史剧?
网络作家百强大神榜单,他们的作品无人不识,堪称20年来的经典!
你不知道的网文市场:估值90亿,600万网文作家和破亿的版权收入
如何成为网络作家?开始写啊
网络文学出海论坛在三亚举行 四方将合作共建中国优秀网络作家库
网文百科‖每日精选一部仙侠、历史、都市小说,杜绝书荒
大IP网剧遇冷,中小IP网剧放异彩丨2018网剧白皮书重磅发布
写小说如何铺垫,才能让高潮更具有感染力?
盘点全网最成功的九位网文作者以及各自代表作共40本,量大管饱
气质美女个性写真
话题
番茄小说第五届网络文学大赛暨新玄幻创作扶持计划重磅启动!
《华西都市报》急需大量散文、游记、小小说
300-900元/篇 | 「星星·散文诗」2026年杂志最新约稿函
4
《都市时报》大象文艺周刊 最新征稿启事
5
《人生与伴侣》杂志,公开征稿!12月31日截稿
6
《有喜》改编剧《四喜》重磅上线 原著作者清扬婉兮:见证女性觉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