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
文化
›
小说
›
书友圈
0
0
返回列表
湃书单|澎湃编辑们推荐的2020年度十大好书
[ 复制链接 ]
阮小二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90
回帖
196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4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4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积分
408
发表于:2020-12-15 16:24:39
1047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澎湃新闻
思想新闻中心
又到了年终盘点评奖时。本月的湃书单,我们通过提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了自己认为的2020年度十本好书。思想新闻中心的12位编辑,每人提名5本2020年
出版
的新书(不包括再版),共提名53本,经过三轮投票,最后确定了以下10本年度好书。由于我们的阅读有限,入围的新书以人文社科为主,评选结果也仅代表本部门的喜好,难免挂一漏万。
1
《苏联的外宾商店:为了工业化所需的黄金》
【俄】叶列娜·亚历山德罗夫娜·奥金娜/著 施海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8月版
提名人:
钟源
推荐语:
“全苏外宾商品供应联合公司”(以下简称“外宾商店”,1930年7月18日-1936年2月1日)出现在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发生严重外汇危机的年代。最初,外宾商店只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向外国游客出售古董,并在苏联各个港口为外国海员供应补给;1930年12月,外宾商店的顾客已经扩展到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人;1931年6月开始,苏联公民可以在外宾商店使用沙皇金币或通过跨境外汇转账购买商品;1931年末,苏联领导层允许民众使用黄金制品(饰品、家用器具)购买商品。渐渐地,外宾商店可以收取民众手中的银、铂金、钻石、宝石和艺术品等。1932年至1935年,苏联民众为外宾商店贡献了大约100吨黄金,大致相当于苏联同期“公民”黄金开采量的40%。本书围绕“外宾商店”的经营活动与国家工业化建设资金来源,以翔实的史料呈现出了工业化建设背景之下1930年代苏联社会发展的动态进程。作者以具体的“外宾商店”现象,真实再现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大饥荒、食品配给制度等事件交织背景之下的苏联社会生活,进一步揭开掩盖在理想的耀眼光环下的社会现实的“神秘面纱”。
2
《格林童话初版全集》
【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著 【美】杰克·奇普斯/注 姚了了/译,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2020年10月版
提名人:
朱凡
推荐语:
小时候每次翻开《格林童话》,就仿佛进入了另一片天地,一个充满了危险、不公和命运无常,但大多数时候勇气、爱和奇迹都更胜一筹的美好世界。等到对民俗学有了一些了解,才明白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有着更为深远的文化意涵。格林兄弟本着发掘德国历史文化的初衷搜集民间故事和古老传说,从1812年出版第一卷、1815年出版第二卷的《儿童与家庭故事集》开始,经过几十年不断的修订、重写和增补,1857年问世的第七版最终成为了通行的标准版本。学术界认为,这些经过反复打磨的文本受到基督教和中产阶级文化的影响,在趋向艺术化的同时失去了一部分天然的民间风貌。然而即便是英语世界的读者,也要晚至2014年才得以见到《格林童话初版全集》的原貌,这部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全集也是中译本的底本,书中对故事的来源、版本的流变都有清晰的介绍。曾经被精雕细琢的宝石照亮,现在可以一睹璞玉未凿时的光彩,实为幸事。
3
《回归故里》
【法】迪迪埃·埃里蓬/著 王献/译,上海文化出版社·后浪,2020年7月版
提名人:
韩少华、龚思量、丁雄飞、朱凡、臧继贤
推荐语:
该怎么描述这本书呢?是关于个人和家庭的回忆册?关于法国知识界、高校界乃至法国社会的批评和记录文本?或者,将其看作一本试图找寻自己的身份,回答“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写给自己的书?
书中与当下欧美政治极化氛围联系最强的部分,源自作者的发问:“在我的童年时期,我们一家子都支持‘共产党’,共产党构成了我们唯一的政治视野,以及我们的组织原则。既然如此,投票给极右党派或者右派的情况为什么会在我的家庭里变得可能,甚至有时是非常自然的呢?”通过回答这个看似矛盾乃至不可思议的问题,作者为我们展示了法国工人阶级家庭对于政治的思考和对于左翼的失望。在目睹了“ ‘ 工人运动’以及它的传统、它的斗争,还有工人阶级本身、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生活水平、他们的渴望......在政治领域、知识领域、公共空间中消失”的过程之后,作者记录下母亲失望的言论:“左派,右派,没有区别,他们都是一样的,都是同一群人在出钱。”埃里蓬写道:“当人们放弃讨论探索与抗争转而讨论‘必要的现代化’和‘社会重建’; ‘共同生存’的话题取代了阶级关系的话题;‘个体责任’的话题取代了社会对于个人命运影响的话题。压迫的概念,以及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在结构上的两极分化的主题在左派政党的官方政治图景中消失了,兴起的是‘社会契约’、‘社会共识’这样中性的概念,在这些概念搭建的框架中,每个个体拥有的权利是平等的,人们应该忘掉他们‘个人的利益’。”在知识界和公共空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后,曾经支持左翼的选民感到被忽视和遭到了背叛,作者的母亲也在多年后承认自己曾支持过极右翼的“国民阵线”。
或许,更值得的思考问题是,当底层民众所信任的左派不再能够代表他们的利益和理想,当选民感到被忽略和背叛之后,他们对于左翼的背离是否真的那么不可思议?即使统治阶级可以使用新的话术和概念来“迷惑”民众,但民众日复一日的真实生活终究会让他们清醒过来,戳破看似美好的谎言。
4
《异国事物的转译:近代上海的跑马、跑狗和回力球赛》
张宁/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启微,2020年8月版
提名人:
彭珊珊
推荐语:
如何看待异国事物的传入,对于有过被殖民或被侵略经验的城市而言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对敏感过去的刻意回避,或是民族情绪羁绊下的扁平化解读,都无助于完整地理解历史。而《异国事物的转译》另辟蹊径,用旁观者的视角来观察不同文化的互动,展示了作者在这一研究领域耕耘多年的深厚功底。
《异国事物的转译》通过“运动”来观察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话题有趣而论述严谨。作者用“转译”来描述外国事物在传入过程中所发生的文化拉锯和变形,并围绕上海的跑马、跑狗、回力球赛三种运动做出剖析。赛马文化从英国传入,而中国不仅在马匹和赌法上与英国逐渐分道扬镳,更有华人精英以此作为“洗白”身份的策略,青帮大佬借此与英国绅士欢聚一堂,英式赛马中最重要的阶级性在此被打破。此外,传入中国的赛马、赛狗和回力球赛,原有的观赏成分日益薄弱,赌博成分却日益增强,这些原来的“观赏性运动”在此被解构、重新定义,完成不同层次的“转译”。
这本书的洞见除了“文化转译”的解读之外,还有对“运动”与“殖民”关系的分析:运动与铁路火车、公共卫生一样是文化输出,但它还涉及西方的核心价值观,当被殖民者照着殖民母国的规则比赛时,就代表他对其价值观的某种认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重塑,“影响之深远不逊于政治制度的改变”。
5
《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1895-1937)》
卢淑樱/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薄荷实验,2020年6月版
牛奶在近代中国的普及,不仅关乎饮食文化的转变,更改变、重塑了“母亲”这一角色的社会处境。这本书探讨牛乳哺育如何在近代兴起,尽管讲述的是百年前的故事,却以充满关怀的视角,写出了许多于今犹在的问题:被美化歌颂的母乳授乳和被有意遮蔽的痛楚、母职与女性事业的矛盾、技术发展带来看似多元的选择以及传统性别分工带来的思想束缚……这本书的好看之处在于,作者通过扎实的个案梳理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通过民国女性(也有少数男性)的育婴日记、自白文章或者他人的采访、文学作品,呈现“母亲的抉择”,写出母亲的应对、妥协与抗争。书中这些问题并非为了迎合当下社会热点而特别设置,而是真切地存在于当年的文字记录与剖白之中。联想到最近关于女性议题的一些辩论,感慨有些声音要被听到、被尊重,可能需要不止一百年的时间。
6
《分身:新日本论》
李永晶/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一頁folio,2020年1月版
提名人:
黄晓峰、彭珊珊
推荐语:
对于中国而言,“日本问题”集“古今东西之变”于一身,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互冲突的一个象征;“认识日本”可以说就是“认识自己”。但这个过程充满了血与火的冲突。《分身:新日本论》重构了日本近代精神的演化过程,作者认为,中日彼此在对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分身”,看到了“另外一个自我”,二者在同一体系内相互建构、相互创生,从这个体系的角度来看,本书还可以理解为一部新的亚洲论。由此,作者对中日历史和解以及东亚共同体建构的可能与意义,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书中直接探讨的对象是近代日本崛起的精神机制或者说精神秘密,但通过“分身”这种关系模式,这种探讨随时就可以导向对我们自身、对近代以来中国的精神分析。对近代日本的东亚观念、世界观念、儒学观念乃至民族主义的演进和纠缠,作者作了精巧而别具一格的分析,而这些观念,恰恰是我们中国人也该直面的。
7
《凛冬将至:电视剧笔记》
毛尖/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6月版
提名人:
丁雄飞
推荐语:
《凛冬将至》是毛尖过去二十年的电视剧评合集,从雍正王朝里的甄嬛传,唐顿庄园旁的乡村爱情,到琅琊榜上的权力的游戏,从倪大红的“眼袋”,胡歌的“脸蛋”,到孙红雷“细细的眼线”,从长安十二时辰的24小时,到九州缥缈的三生三世,从1566到1988:毛尖一个都没放过。按她的说法,电影的长度已经不够表现超级工业化时代的无终点人生,电视剧却能在故事流的形态和故事元的速度上,同时满足当代观众的传统奶瘾和现代快瘾,永远让你焦渴,但永远不了断你。跟随着毛尖小恶魔式的文字,重温那一集集、一季季的人间烟火,我们记起了这些年的非常罪和非常美,只不过夜短梦长,如今疲于倍速的我们,还愿意撸剧一天一夜吗?
8
《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美】格雷格·卢金诺夫、乔纳森·海特/著 田雷、苏心/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7月版
提名人:
方晓燕、韩少华
推荐语:
2015年,本书的两位作者讨论大学里“脆弱学生模式”的文章发表于《大西洋月刊》,文章原题为《越争越悲哀:大学校园是如何导致认知扭曲的?》,在刊出前,编辑将标题修改成了《娇惯的美国心灵》。文章所引起的巨大反响和此后几年中并不乐观的校园内外环境促使他们对其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更严肃和深入的合作研究,终成此书。
作者认为,青年学生脆弱的自我人设,他们用恐惧和愤怒来回应所谓“有触发性”、会带来“不适感”的言论、书本材料和外来演讲者,是因为他们所受到的教育令他们习惯于二元对立的思考,放纵即时的情绪反应,从而陷入了“小题大做”、“负面过滤”等认知扭曲之中,而这只会让他们在离开大学这个最后的“心理锻炼所”后,变得更脆弱、焦虑和易受伤害。
大学的问题并不始于大学,当然也不会终于大学,所谓“娇惯”意味着“过度保护”——从禁止把花生带到小学校园内,到大学里的言论规章——正是整个社会,从学校到家长共同打造的“安全气囊”带来了这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直升机父母”焦虑的教养方式、不被安排与无人照顾的自由玩耍的衰落、学业和履历的军备竞赛,以及社交媒体带来的人际隔离与社会攀比、线下生活经验的匮乏、过度反应和过度监管的校园官僚风气等等——简单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结论背后交叠着太多值得我们思考和警醒的因果链。“现如今的大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老师虽然时刻将孩子们的利益放在心头,但却经常没有给他们以自由,让他们不受约束地发展人性中的反脆弱。安全主义是对年轻人的一种剥夺,他们因此失去的,恰是反脆弱的心灵所需的经验。”
9
《销声匿迹:数字化工作的真正未来》
【美】玛丽· L.格雷 、西达尔特·苏里/著 左安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0年10月版
比机器人夺走人类工作更糟糕的情况,是人类在技术这个庞然大物的暗影之下辛勤劳作,却不再被看见、被承认。今天的人工智能和完全自动化之间,隔着很可能永远不会走完的“最后一英里”,这段距离需要人类对世界的渊博知识来填补,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的内容审核员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这并不意味着从事写作、研究、软件开发等创造性工作的人就可以在幽灵工作面前高枕无忧。21世纪初,彼时年轻的创业公司亚马逊为了扩建线上书店,以电子的方式从出版商和图书馆的目录中提取数据,但大部分条目有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其他科技公司一样,亚马逊起初雇用了大量临时工来清理条目,随着业务的扩展,2005年亚马逊推出了一个名为“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Amazon Mechanical Turk,简称MTurk)的新网站,注册用户可以更方便地清理产品列表和充满错别字的用户评论。Mturk不仅仅是亚马逊的内部工具,而是一个在线劳工市场,拥有“请求者”(requester)账号的人可以在上面发布任务,在线的工人完成任务之后,系统就会自动支付报酬。从网约车到外卖平台,这种无需中介、无需劳动保障的雇佣形式如今已经随处可见,但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也有发布诸如字幕翻译、新闻编辑、工程设计等更复杂任务的共享临时工平台。如果不试着去理解工作领域中的这一趋势,数字化工作的未来可能令我们措手不及。“任何正在工作并且想知道未来前途的人,都应该读《销声匿迹》这本书。”
10
《不正义的多重面孔》
【美】朱迪丝·N.施克莱/著 钱一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版
提名人:
龚思量
推荐语:
对于正义和道德的研究一直是哲学界内的核心议题,关于这方面的探讨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与此相对的,是许多哲学家对于“不正义”缺乏重视的态度,似乎人们天生就具备了分辨不正义的能力。然而,朱迪丝·施克莱(Judith Shklar)在《不正义的多重面孔》一书中对于不正义的概念作出了系统的划分,将这个重要的概念重新引入了道德哲学的讨论中。
曾有一种声音认为:不正义与正义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认识一方就足以辨明另一方,但是,施克莱通过不正义与不幸的对比,向读者阐述了不正义这一概念的复杂性。事实上,施克莱在本书中拒绝提供不正义与不幸之间的明显区别,即使不幸和不正义之间确实存在着区别,但也绝不是一种唯一的、先验的、确定的区别,因为:“不幸与不正义之间的区别往往和我们的意愿与能力有关,要看我们是否站在受害者的立场采取行动,是进行谴责还是宣告无罪,是去提供帮忙、排忧解难、作出补偿,还是直接掉头走开。”(第4页)对于施克莱本人而言,本书的主题并非是去挑战现存的、有关于正义的理论,而是从一种更为严肃和直接的视角去审视不正义的概念,体会普遍存在的受害者的声音。
入围提名的还有——
《切尔诺贝利 : 一部悲剧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著 宋虹、崔瑞/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版
《王气黯然:宋元明清陕西史》
秦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版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
【美】菲利普·古雷维奇/著 李磊/译,南京大学出版社·三辉图书,2020年7月版
《巴别塔之后:语言及翻译面面观》
【美】乔治·斯坦纳/著,孟醒/译,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2020年9月版
《现代性的性别》
【美】芮塔·菲尔斯基/著 陈琳/译 但汉松/校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2020年6月版
《什么是民粹主义》
【德】扬-维尔纳·米勒/著 钱静远/译,译林出版社,2020年5月版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
田丰、林凯玄/著,海豚出版社/新经典·琥珀,2020年8月版
《大屠杀:一部新的历史》
【英】劳伦斯·里斯/著 朱任东/译,译林出版社,2020年4月版
《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
【英】魏泓/著 王姝婧、莫嘉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理想国,2020年4月版
《西汉朝廷“大洗牌”——汉文帝入继大统前后的政治博弈》
孙家洲/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版
《陆游的乡村世界》
包伟民/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9月版
《苏东坡新传》
李一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后浪,2020年7月版
《烧纸》
【韩】李沧东/著 金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版
《小津安二郎全日记》
【日】小津安二郎、田中真澄/著 周以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2月版
《当权的第三帝国》
【英】理查德·J.埃文斯/著 哲理庐/译,九州出版社·理想国,2020年2月版
《走出唯一真理观》
陈嘉映/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5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学十讲》
周裕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版
《原霸:霸权的演变》
【英】佩里·安德森/著 李岩/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20年5月版
《槐聚心史:钱锺书的自我及其微世界》
汪荣祖/著,中华书局,2020年3月版
《旗人风华:一个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
罗信耀/著 罗进德/译,文津出版社,2020年8月版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
王水照/著,中华书局,2020年11月版
《中世纪的英雄与奇观》
【法】雅克·勒高夫/著 鹿泽新/译,四川文艺出版社·后浪,2020年5月版
《叙事的胜利:在大众文化时代讲故事》
【加】罗伯特·弗尔福德/著 李磊/译,南京大学出版社·三辉图书,2020年7月版
《危险关系:爱、背叛与修复之路》
【比利时】埃丝特·佩瑞尔/著 兆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青豆书坊,2020年1月版
《文化失忆:写在时间的边缘》
【澳】克莱夫·詹姆斯/著 丁骏、张楠、盛韵、冯洁音/译,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2020年10月版
《却将谈笑洗苍凉:晚清的政局与人物三编》
姜鸣/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1月版
《故土的陌生人:美国保守派的愤怒与哀痛》
【美】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著 夏凡/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5月版
《既有集》
刘铮/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7月版
《钱稻孙译作选》
蔡春华/编,商务印书馆,2020年7月版
《有声的左翼:诗朗诵与革命文艺的身体技术》
康凌/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7月版
《巫师: 一部恐惧史》
【英】罗纳德·赫顿/著 赵凯、汪纯/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版
《纸上谈兵:中国古代战争史札记》
张明扬/著,山西人民出版社·汉唐阳光,2020年9月版
《文案三章:图书编辑业务手册》
黄集伟/著,译林出版社,2020年7月版
《周氏冥通记校释》
陶弘景/撰 王家葵/校释,中华书局,2020年5月版
《尊右军以翼圣教》
【意】毕罗/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版
《清朝遗迹的调查》
刘小萌/著,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9月版
《漫画创作指南:剧本写作》
【法】让-马克·莱内、西尔万·德尔藏/著 崔大川/译,湖南美术出版社·后浪,2020年4月版
《仙症》
郑执/著,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2020年10月版
《黑暗时代的爱:从王尔德到阿莫多瓦》
【爱尔兰】科尔姆·托宾/著 柏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2020年1月版
《碎片》
【意】埃莱娜·费兰特/著 陈英/译,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2020年10月版
《假如听到喵喵叫》
文珍、朱天心、陈子善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6月版
《阅读浪漫小说:女性,父权制和通俗文学》
【美】珍妮斯·A.拉德威/著 胡淑陈/译,译林出版社,2020年7月版
《现代拉丁美洲文学》
【美】罗伯托·冈萨雷斯·埃切维里亚/著 金薇译,译林出版社,2020年3月版
责任编辑:顾明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作者推荐
经历过“逼宫”“复仇”,网文大佬“一统江湖”的梦还是碎了…
财经作家沈帅波新作《瑞幸闪电战》登新书畅销榜第一
天蚕土豆:网文圈天运之子,天赋最高的大神,一个开挂的写作生涯
网文死于2020年
网络小说智障剧情被疯狂吐槽,书友:你知道“蝼蚁”的真正含义吗
网文写作:如何创造一个真实感很强的世界?
首届网文之王唐家三少,网络文学界的弄潮儿
纸质书不可替代 电子书渐成潮流
浅谈网文影视改编:别把原著当敌人
盘点那些消失不见的网文大神,你认识几个?
话题
番茄小说第五届网络文学大赛暨新玄幻创作扶持计划重磅启动!
《华西都市报》急需大量散文、游记、小小说
300-900元/篇 | 「星星·散文诗」2026年杂志最新约稿函
4
《都市时报》大象文艺周刊 最新征稿启事
5
《人生与伴侣》杂志,公开征稿!12月31日截稿
6
《有喜》改编剧《四喜》重磅上线 原著作者清扬婉兮:见证女性觉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