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法治秩序与正义的践行 ——近年悬疑题材网剧观察
[ 复制链接 ]
1083543010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89
回帖
138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7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7 积分
积分
383
发表于:2020-11-16 09:39:04
1781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网剧《沉默的真相》剧照
今年以来, 《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悬疑罪案题材佳作迭出。继2017年《白夜追凶》等剧引发热议之后,优酷悬疑剧场、爱奇艺迷雾剧场等各视频平台在今年陆续推出的类型化剧场运营,再次带动了此类剧作内容和网络运营模式的探讨。
在纯粹猎奇和集中展现人性的窠臼中,这类题材的网剧如何摆脱困境并创新?从剧场化乌托邦空间的建构入手,在各网剧的虚拟城市影像时空里,以一个主要案件为叙事轴,铺陈线索和证据,历数人性的挣扎与救赎,践行正义秩序的主题,正是该类剧集的号召力所在。
网剧乌托邦的建构
城市属性是社会文化环境生成的基础之一。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网剧中的人物主体及其社会关系,就交织在这样一个环境所制约而成的文化网络之中。所以,当《隐秘的角落》里三个小孩游玩时无意记录的一次谋杀地点——宁州市六峰山景区出现时,观众会特别关注这个城市空间所附着的典型人文环境或自然地理的特征,到底更像现实中哪个沿海小城的拟态环境。而在《非常目击》中虚构的江边小城巫江县和夔都等地名,也因夜色晦暗和雾气弥漫等影像特质,本身即具备“迷雾重重”的主题隐喻。作为剧中主要人物生存境遇的地理性载体,空间形态赋予城市特殊的属性,有助于导出一个与故事发生更贴合的社会背景。
当剧中虚拟的外源环境以真实的城市属性作为参照,观众被带入到这种传播场域之中时,社会治安成为一个关系到所有人生活的重要问题。在网剧的虚拟结构图示中,治安危机却不断上演。虚构的乌托邦城市限定了叙事的空间,也对故事的精炼度提出了强制要求。因此,《沉默的真相》每集开端即以精确年份为标记,对案件进行有主题的剧作化处理。将日新月异发展中的城市作为背景,带动观众跟随剧情来体验某种社会心理症候的演变。
网剧虚拟城市所搭建的微观影像社会,往往以影像系统里的理想城邦而存在。一个合理的社会形态,是这个乌托邦城市中社会空间生产的产品之一。一个生命不息追凶不止的激发信念的主题,在网剧乌托邦城市的建立中,甚至会改变观众对案件的既有消极态度,成为剧情中的正面追缉叙事的驱动力。
回顾2017年的悬疑剧《白夜追凶》,大众参与剧情推理的同时,也对故事的主要地点津港市的城市原型,在各大媒介评论区展开了推论和交流。为什么一个网剧的虚拟地名会受到如此关注?它所包含的城市语境往往能反映某种社会现实。当人物围绕城市空间进行内容叙事,也使得叠印人物活动范围的城市成为社会意义的某种象征性表达。尤其是剧情中情势恶劣的罪案,对地方社会治安构成严峻挑战时,如何保障社会运行的规范和民众的生命安全,剧情会选择性地带给观众更多需要的信息来帮助其判断。随着剧情进展,事态在影像空间中愈发透明化。于是,民众逐渐熟悉治安管理的路径,克服对罪案的恐惧。在社会结构的实践中,城市空间结构就是提供这种内向集聚度的支撑。
虚拟城市的空间形式在社会结构当中是具有建构意义的。当一起谜案数年抓不到真凶,是比较容易引发民众恐惧的。在《非常目击》所侦缉的那桩20年未曾破解的少女谋杀谜案中,不仅受害者的父亲精神重创后,质疑警察的办案能力,还有被害者的朋友们,因为案件过去时间太长,认为公权机关可能已经放弃,在对警察的信任上发生心理失衡。乍看,这些推断是人之常情,也似乎很有道理。但如果不对亲历者及其社会关系进行深刻的剖析,对涉案个体20年来日常生活和心境的改变进行刻画,是无法通过剧集虚拟时空中信息的传播来影响观众,重塑其对公权机关的正确认知观念的。好看的剧情当中,往往不乏小人物的人性微光,但成功的城市生活空间的设计,却能积极地推进社会治安理念的变革。
在网剧乌托邦城市里,借助网络媒介所实现的信息传播,创建了一个个具体的以特定剧情为依据的行动网络。在这个新的社会公共空间里,每一部网剧都设置有一个代表性的环境属性的群体性事件。不一样的典型环境,会杂糅现实生活当中的城市属性。在特定的网络传播场域内,形成鲜明的群体秩序。这时的网剧视听系统里,所供给的丰富的浓缩的人际经验,对当下的年轻受众群体实现了最迅速的文化反哺,为现实社会的治理打开了一种面向当下、更面向未来的积极构想。
重塑的秩序正义
对社会秩序和自然正义的追索,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就有着清晰的脉络。在现代社会的日常伦理中,美好的生活首先就是秩序的和谐。可是,悬疑网剧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暴力美学的展现。要在这些奇诡化的社会热点案件中,刻画真实的人性,观照社会现实,秩序正义上的重塑是这类剧作创新表现的重要手段。
在对社会法治主题的表现中,网剧内容生产流程中的把关人是相当关键的。对于内容议题即将在观众中可能发酵的方向和程度,都需要有正确的预知。所以,《沉默的真相》经历了一个反复寻找真相,又不断推翻原有推理的逆情节叙事。从激烈的地铁抛尸案开始,警察不断被线索牵着鼻子走。而被污蔑入狱最终赌上性命的县城检察官,居然才是那个真正想要主持正义的人。这里,从被利用的正义到还原真实的正义,历经颠扑和翻转,网剧重塑的正义也从侧面佐证了坚持正义的艰辛。社会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无数无名英雄的牺牲。
重塑的秩序正义,是此类网剧的终极立意。这类题材对于案情条分缕析的展示,对于人性抉择的表现,尤其在坚持法治的过程中,再加以对个体的节制、自律和德性的倡导,也能更好地回应并疏导民众内心对秩序正义的需求。
这些剧作中人物的人性光环可以指引公众,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客观的舆论监督者,要创造美好的生活,自身也要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之中。《非常目击》里,少女谋杀案的目击证人成为警察回到小城追凶,正义没有缺席。在真凶待定的状态下,那些智慧且勇敢的人,仍然由内在精神自发地寻求正义。不得不说,这些剧作都以现实原型,创造了极具人格魅力的正义之士。通过网剧信息的这种舆论引导,缓释案件带来的负面情绪,培养群众主动理解和积极支持警察来维系治安的媒介素养,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法治制度的完善将有一定程度的推进。
“梗”的“破圈”
从上世纪90年代国内网络文学的兴起开始,网络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就受到了诸多读者的追捧。网剧往往因其逐利的本质和受众市场的需求,也更欢迎已有一定影响力的
网文
的改编。紫金陈的小说《无证之罪》的改编是这样,其他推理系列的改编也是这样。在网络媒介的互动性本质下,具备一定忠诚度的读者往往会再次转变为新一轮网剧平台视觉消费的主要观众。他们关注影像改编与原著之间的差异,也更加关注影像化的创新。受众的期待视野在逻辑缜密环环相扣的悬疑叙事之下展开,各种话题和新“梗”被召唤。从这些讨论热潮里,受众参与的能动性可见一斑。
上半年《隐秘的角落》所创造的“登山梗”融入大众的日常语境,生活中被人们用来打趣的传播效果,又反过来为剧作传播带来了影响。在影像创作当中,反复用通俗的音乐旋律来加深观众对剧集的印象也是奠定受众基础的技巧之一。《隐秘的角落》当中反复出现的插曲《小白船》 , 《非常目击》当中贯穿全剧始终的《送别》,都因为剧情的融入而改变了人们一贯对单曲音乐的感受。同时因为受阴暗悲怆的剧情感染,这些熟悉的旋律也再次以新的特质联动于公众情绪中。从读者到观众,从文本中心到受众中心,网剧影像传播的直观性,受众接受反应的有效性也得以体现。
回归到剧集本身,今年的悬疑推理网剧已经基本上形成了12集的固定长度。从艺术审美的经验来看,剧集制作向风格紧凑的美剧季播化靠拢。而从受众心理上来看,视频平台对独播资源的强调,虽然会形成单元化的阻隔,但也会构建出各视频平台具有不同辨识度的剧场品牌。
最初,视频网站的好剧呈现离散型分布,观众逐优质剧作而动。从2014年的优酷独播网剧《暗黑者》顺应视频网站自制剧开始,到2017年《白夜追凶》定档优酷独播,优酷悬疑剧场在今年定型,剧场的“悬疑”品牌化效应实现集束化影响。而在这波视频网络平台剧场风格化的建设中,爱奇艺是最突出的。从2015年的推理罪案剧《心理罪》,到2017年悬疑探案剧《河神》、罪案悬疑剧《无证之罪》等,到今年5月以来迷雾剧场先后打包上线的几部悬疑类型的短剧集,都以聚拢目标圈层的用户为主,进行了剧场的品牌化设计。通过类型剧作集中输出的方式,使得悬疑罪案调查类网剧精品系列化、风格电影化的同时,也强化了优质内容在平台播出后的“长尾效应”。
剧情经过网络媒介的传播,演变成具有社会动员性的议题。网剧播放平台在网剧页面下的留言区,也成为公众表达态度观点的对话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剧平台的社会化,媒体属性及其传播机制也更加为观众所熟悉。在剧情信息的呈现等方面,观众也更加主动积极地发挥了议题建构的重要角色作用。同时,其他的媒介也为之提供了相对开放的表达平台。平台作为内容发布的主体,同时也是传播中介的载体。在这种虚拟议题的传播中,容易以多人多点,形成多圈层的传播序列,实现媒介信息的延伸。
这些年,从独播资源到剧场IP的锁定,各网络平台的布局战略不断升级。高品质的内容所带来的受众口碑,不仅是影视市场价值的说明,也表达了对社会正义和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扑朔迷离的案情之下,决不放弃的正义使者,抽丝剥茧将各个支线案件与主案结合起来,进行推理和解谜。对于民众而言,揭示社会矛盾,并研究犯罪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心理状况。这些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悬疑推理剧,洞穿了对人性的拷问和反思,不啻于一场通俗的易被接受的治安普法教育。
(作者系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副研究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休闲分享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晋江文学城颁布新限制题材,网络文学的发展在何方?
曾经退稿金庸的故事会,为啥现在被读者集体退订了?
渐渐变老的70后,才知道存钱和不存钱的人生,区别很大
过来人给写作小白的忠告!(避免丢失读者与阅读量)
新人第一次写网文,希望知乎喷神把我喷自闭,感谢您嘞!文章在下面?
是不是有真的网文思维?它跟一般写作思维究竟有什么不同 ...
【进阶】写作时难以调动读者情绪?拿什么感动你,我的读者 ...
2020中国科幻大会开幕 中国科幻电影将进入怎样的发展新阶段?
有哪些小说写作技巧分享?
古装剧《尚食》:“爽”剧不爽,套路化带来精致的平庸
话题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4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5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6
《课堂内外》杂志2025年12月号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