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
文化
›
写作
›
写作圈
0
0
返回列表
自媒体时代初学写作者的困惑
[ 复制链接 ]
还没想到A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29
回帖
117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2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7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2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7 积分
积分
253
发表于:2020-7-27 11:52:20
1556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彼岸晓吾创作室
两个月前,在中信的分享会上,我见到了作家冯唐。他比我想象的更加腼腆羞涩,口才非常一般,用他自己的话说,小时候,他是个结巴。
但是后来,他获得了中国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学位,而且就职于麦肯锡公司十一年,从事军师、幕僚的工作。又令人们目瞪口呆地荣登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引发了广泛关注。
表面看,他是一个跨界成功的典型,几乎是想做哪个行业都长袖善舞,轻而易举,然而现实生活中,他自己爆料说:“如果不是写作平衡了自己,我很难有今天的成就。”
有一次,他们准备投一个医学项目,那个项目是用唾液测量人体的DNA,看看身体里面有哪些不好的健康隐患,他也就顺便测了一下,但测试结果出来后,显示冯唐患精神分裂症的机会比别人高出135倍。
冯唐听了这个消息,震惊又恐慌,找到一位专家咨询,那专家对他说:“如果你30岁之前没患病,你得这个病的机会就已经大大降低了。” 但是很多人杰出的天才在三十岁之后犯病,比如梵高。于是,这件事仍像一个定时炸弹潜伏在他的脑子里。
在他工作压力最大几乎最吃不消的时候,便一个人躲入文学的世界,和诗歌散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平衡了自己,回归了正常。他说:“写作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拯救自己。”
现在,第一个问题来了:写了一段时间了,但是坚持不下去了,没有收益、没有素材、没有成就感,没有信心也没有能力在写作这个领域继续深耕和发展了,好几次都打算就此放弃了。
有这种想法的人,开始写作时或许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以为别人都是一写就成功了,只有自己不是那块料,殊不知每个人都经历了凤凰涅槃的艰苦过程。
其实每个作家的路,都经历过慢慢成长的阶段,没有经历过200W字的扑街,先别说自己适不适合写作。
这和我们学习任何技能一样,要慢慢积累,惊喜的质变总会在某一天悄无声息地到来。写作亦是如此,持续练习才是提升写作的最核心秘诀。
我想说,如果不是应为热爱,而是带着功利心开始的写作,在看不到收益的情况下,是很容易打退堂鼓的。反之,如果把写作当成一项必备的基本技能来坚持,反而会容易坚持下来。
第二:没有素材,坐在电脑前都几个小时了,仍然敲不出来几个字。写什么都不理想,都没有深度,感觉江郎才尽了。
其实,这是每一个写作的人都会经历的过程,无论是知名作家还是写作新人。这就像人的生物钟有高潮和低潮一样。
我个人感觉,停笔的时候有点像泡温泉,是在放松自己,续积能量,等你再出发时,将是一个全新的自己,就像一呼一吸那么简单纯粹。
但是在低谷期,也不放过自己,而盲目坚持,有时会事得必反。盲目坚持会耗尽你的热情和精力,最后会得到一个结论,我不是写作的料,带着十分热情进入,带着十二分失望离开。
读《慢思考》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顺着生理规律来,不要逆天而行。
在低谷期,最好把坚持写作的计划做出来,比如:一个月练习写人物,一个月练习写对话,一个月练习写场景,一个月练习仿写短故事,然后找志同道合的笔友来互相监督或者加入一个写作团队。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让担心占据了头脑。
有位畅销书作家说,不能在写作的开始阶段期待太高。就像运动员在比赛之前需要热身一样,「刚开始的20到30分钟是为了让你的手指动起来,让文字不受阻力和评判地流出来。」当你知道最初写下的三五百字仅仅是热身的时候,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很多人提到写作之前,先阅读一会,然后开始自由书写。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激发写作灵感。写不出来就找人聊天,和那些有阅历的人谈话会得到不小的启发。
不会写的时候怎么办?仿写练习加上阅读,仿写练习建议模仿别人的情节与语言,和小时候我们照着字帖练字一样。读书和输出是有比例的,加上聪明的阅读。安妮宝贝靠看电影充电,余华当年靠硬着头皮写对话渡过低潮期。每个人情况不同,需要找到真正适合的自己的方法。
冯唐有个九字箴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写作时,把你对灵感的期待、质量的要求、结果的预期,统统忘掉,允许自己有写出世上最烂最垃圾的自由。如果每次坐在电脑旁,你就期待着写出一篇绝妙好文的话,等待你的只有巨大的失望。对这种失望的恐惧,会让你没勇气动笔。
这里我特别想说,没有幼稚,何谈成熟?哪一位优秀的写作者不是从磕磕碰碰中走出来的?你写的东西越多,思维得到锤炼的机会越大,将来写的东西才有可能更深刻。
我们往往有四种担心:担心自己的思想太空洞被别人笑话,担心写出来的东西别人认为没有价值,担心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人看,担心投入时间却得不到回报,相信我,所有这些担心都是正常的。写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Just do it.哪怕对自己充满怀疑,也要开始动笔。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看自己以前的文章,就像在看一部黑历史。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那些不成熟的思考,你就不会有现在成熟的思考。可能明年或后年再看现在的文章,仍然觉得很幼稚,但如果你不写出来,永远不知道写得有多差劲,连比较、吐槽的机会都没有。每个人都是从幼稚一路摇晃着走过来的,没有人一开始就是尼采和苏格拉底。
写作的第一步,就是训练自己一旦开始写作,就要处于一种绝对的自由状态,让自己全身心放松,不被任何担心所干扰。与此同时,要确信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是有特殊价值的,你自己无条件的认可它,这样的思维习惯会带来一个巨大的解放感和取之不竭的动力,使得我们下笔如有神助。
另外,抛开自视清高和偏见,这当然包括我自己在内,曾经有一段时间,对那些玄幻,惊悚,穿越,言情不屑一顾,但是如果进去读了一些故事,就会发现那是自己的偏见,能把读者吸引过来,而且长久吸引,肯定有一个好故事在。
故事里面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就像龙卷风吹过,卷走一切。
自媒体
时代,抓住眼球就是王道。当年白居易写诗词,如果不是追求平和易懂,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大仲马也是如此。
第三、自媒体时代,如何选择自己的写作方式?如何自我定位,如何实现个人突破?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提升思考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接近信息山洞的出口,接近醍醐灌顶的阳光,而那些一直以来都未被撕开的问题,才是真正具有思考、研究和解决价值的问题。
以前知识加思考力,现在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网上迅速查到。但是,透过一滴水看到大海已成为必须具备的特殊能力!
叔本华说:不会思考,比不会读书更可怕。很多时候,我们停止了下来,无所适从,此时最容易做的就是顺手拿起一本书,然后我们就浑然不知地被别人带跑了,忘记了自己思考的重要性。
首先要思考我们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新媒体有以下几个特点: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海量,传播节点碎片化,传播方式群际化,传播范围广泛化,传播速度瞬间化,传播结果扩大化。了解了这些特点后,再思考一个平台的调性,思考自己的读者群体在哪里?他们的年龄段是怎样的?
成为聪明人的第一步,是认清自己的思维模式。你的思维属于哪种类型?它是如何运作的呢?那些优秀的人,他们有哪些与常人不同的思维习惯?总是做出正确决定或选择的人,又是如何思考的?自己的天性中带着怎样的基因,有无可能在某一方面有一个突破,文学的热爱和坚持,使你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思考力是一种理性地掌控思考过程的力量,思考力的核心即发现问题、解决该问题。没有思考力,就无法捕捉一闪的灵感,只能被动等待机会出现。相反,具有思考力的人能够顺藤摸瓜,探寻问题的根源;能够旁逸斜出,从他人眼中的瓦砾中找到黄金,创造出风靡的作品,破解前人未解的谜题,甚至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化不可能成为可能,从思考和创造中体会到丰富而深刻的满足感。
“你是你的机会,你也是你的瓶颈。你就是你的问题,你也是你的解决之道。”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无论是电脑还是一款手机软件,渐渐变得缓慢,像一个上山的老人迟钝而无力,但是升级之后,立刻焕然一新。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公司之间真正的竞争,就是软件的竞争。
作为一个
写手
,思考力已经成为一个写手的竞争核心,它即决定着文章的高度和深度,也决定着硬件是否可以有效使用和发挥。你升级得越快,你的文章越精彩。你的感悟,你的洞见,你对世界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洞见需要漫长的人生积累。
因此有人说:写作的基本功里,软硬件各占了一半,大脑思考是文章的关键,是写作的软件部分,写作的技能宛如硬件,如果硬件够棒,软件也要不断升级,一手硬一手软,两手都要抓,文章的水准才会水涨船高。
一个人的思考力就像一棵大树,根有多深多壮,后劲就有多足,爆发力也会源源不断产生,一浪高过一浪。
每一个社会现象的产生都取决于那个特殊的土壤。碎片化时代来临,大家都不再踏实下来仔细钻研一门学问了,随之而来的现象是人们都不再用脑了,任何问题,网上一搜,尽在眼底。也不需要分析了,因为网上已经有更专业的人把一切都分析的头头是道了,可大脑这东西用进废退,我们因此正在变懒变蠢。
第四 找对适合自己的方法至关重要重要
初学写作者缺乏的不是素材和灵感,而是组织语言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从写散文开始的,但是现在我发现写散文对组织小说的能力并无助益,甚至有害。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从讲好一个故事开始,才是王道。写作应该从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开始。最简单的小说套路就是:主人公的行动始终围绕着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写手分为两类,虚构类,没什么生活经历,但是多年在虚构类实践做到了自由穿梭,游刃有余,比如,《故事》中的很多作者。
另一类写正剧的人,他们有生活经历,丰富的阅历以及看透人生的能力,靠深刻体会而立足。写作时,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扮演“审判者”。
具体到写作过程中,妨碍我们下笔的因素,还包括意识与无意识的对立冲突。
很多人写作时,脑子里经常会跳出两个人,一个感性、热情,自信,这个想法真不错,我是个天才!另一个理性、冷静、挑剔,没搞错吧,这样的东西有什么好写的?
我把前者称为创造者,它一般出现在你有了写作灵感、思路流畅的时刻,觉得自己被某种情绪或想法包围着,迫不及待想要写下来。突然,你接到一个电话,或者写完几段文字后感觉有点卡壳,于是停下来,一不留神,那个挑剔的审判者便登场了。
为了重新整理思路,你重读了刚才写下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就发现文字有点平淡、观点显得平庸,根本不是你想要的东西。为了让它看起来逻辑更顺畅、文笔更出色,你开始犯所有初学者都容易犯的错误——中途停下来,回头开始修改。
接下来的3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里,你来回审视段落之间的逻辑,仔细推敲不同语句的措辞,删删改改,修修补补,于是发现了更多问题,越来越不满意。
最后你的这次写作无非两种结果:
你思来想去觉得下笔前过于乐观,这个话题根本没什么可写的,或以你目前的水平,根本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东西;
你终于改得七七八八,心满意足想要往后写了,然而你的激情、精力早已被刚才来来回回的打磨消耗一空。现在只觉得头脑短路,转不动了。更糟糕的是,马上就要上班,你根本没时间写了。
写作,需要创造者(无意识)和审判者(意识)通力合作。当无意识不受约束地自由流动,那些让你感动或战栗的素材,才会慢慢从潜意识的深井中浮现出来。意识的作用则在于辨识当下可用的素材,通过筛选、构思、编排,将它们巧妙地组合起来。
好的写作者,能够驾驭无意识与意识的出场顺序,在应该由创造者信马由缰尽情施展的时候,克制脑海里那个一直试图跳出来批评、吹毛求疵的家伙,让审判者学会候场。轮到后者出场时,思考并信赖它的判断,不对自以为是的创意过分珍惜——如此不断训练自己的思想,让两种意识相互激励,共同塑造一部好作品。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思维的穷会导致困,把自己困在狭小的世界里,疲于奔命,却始终动弹不得。一开始,这种困是现实,时间长了,却仿佛变成了一种难以摆脱的习惯。
一句话:最难的不是如何抵达,而是出发前找准方向。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
(2)
ol真红霸主
转发了
2020-7-27 11:52:52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你要感动我
解决了我们的烦恼
2020-7-27 11:53:4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作者推荐
当年最火的5部网络小说,如今口碑全部崩塌了
十本堪称网文界“扛把子”的小说,是网文的巅峰,本本都是经典!
互动内容时代已至,咪咕文学探索内容生产新范式创新沉浸式体验
写作技巧(2)如何让作文构思波澜起伏,荡气回肠#学浪计划#
网文改编如何“叫好又叫座”
复盘2018网络文学:IP历险后,寒冬中仍有希望
快来!听这些网络文学作家讲网文故事
“天才作家”蒋方舟,她已经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样子
写作的文化:10万+爆文作者们秘而不宣的的写作技巧,全在这里了
近十年网文界好作者层出不穷 三句话带你了解网文界10大天才作者
话题
阿菩携新作《天衣》拆解爆款网文“破圈”密码
专访人可妹丨重构“追妻火葬场”新法则
《锦月如歌》《永夜星河》《与凤行》受热捧,“无爽感,不爆款”
4
三部作品集中出版!作者荆洚晓:以女性角色为镜,探索宏大时代与
5
500元/篇丨公众号「粒公子」征稿
6
《中国旅游报》急需大量游记、散文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