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海飞:我对小说的剧本化保持警惕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20-6-22 12:19:32
1703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对话人:海飞 知名作家、编剧,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惊蛰》《醒来》、电视剧《麻雀》《谍战深海之惊蛰》等
王雪瑛 本报记者
海飞的谍战世界像一座冰山,上面是极简的诗意,下面是庞大的繁复。他开始文学创作不久,就在小说和编剧两条路径上行走,2011年
出版
长篇小说《向延安》,完成剧本《旗袍》,小说和影视创作都渐入佳境;从近年来出版的长篇小说《惊蛰》《唐山海》,2020年第3期《人民文学》刊发了长篇小说《醒来》,到一路走高的谍战剧《麻雀》《惊蛰》等,他在小说创作和影视编剧双线上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状态,形成了编剧与作家的双重身份。他如何驾驭这双重身份,在谍战深海中揭示人性,他如何看网络文学和IP,探索小说的影视化之路,青年作家和编剧何为?
小说家成为编剧有个好基因,能够比职业编剧更从人性角度来切入
王雪瑛:编剧和作家的双重身份已成为你的创作特色,你如何驾驭这双重身份?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你对人性的理解,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小说与剧本在你的创作中是相辅相成,彼此滋养?是不是也会有相互干扰彼此龃龉的疼痛?如何避免小说写得像剧本,你常常会自我警醒吗?
海飞:有些小说家与影视保持着距离,似乎与影视的距离越远就证明小说或者文学的纯粹性。其实小说创作和剧本创作是否双线并行,取决于作家个人意愿以及艺术创造的驾驭能力,没有对错,只要能创作出有影响力的作品就行。小说家和编剧双重身份的大家也不少,《大地惊雷》的编剧查尔斯·波蒂斯是小说家。作家杜拉斯,也是多部电影的编剧,她还执导了多部影片。海明威是小说家,他当过23次编剧,还当过演员……
王雪瑛:请说说你的写作方式,是先创作小说,再改编成剧本?
海飞:对,我先写小说,再生发成剧本。这个创作习惯,让我更快找到故事的核心,找到一个剧的“气味”。每部作品,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气味”,找到专属的“气味”,就有了这部作品的独特性。同时,我对自己的创作有反思,对小说的剧本化保持高度的警惕,舍去那些枝繁叶茂的情节等等,保持文字的优良,小说的特性。
我的小说和剧本创作,已经很难拆分,像两棵相依偎的树,经历过疼痛以后长成了同体。仍然可以分辨出左边的树是小说,右边的树是剧本。这也是一种命运使然,我不排斥,不庆幸。小说和剧本有无数种风格及其所承载的使命,我用文字讲述人间悲欢,展现让人动容和歌哭的人生,呈现特定年代风起云涌的生活画卷。
王雪瑛:当你是一个小说家的时候,你关注的是什么?当你是一个编剧的时候,你关注的又是什么?你对好小说与好影视作品有怎样的评判标准?在你20多年的创作过程中,这些标准有过变化吗?
海飞:作为小说家,我潜意识里写的是人性,作为编剧,我仍然关注着人性,但我需要选择桥段,呈现给观众最佳故事状态。小说家成为编剧有个好基因,比职业编剧更从人性角度来切入。当然,职业编剧和导演也是关注人性的,关注人性在极致时刻的表现。剧本创作中更讲究题材的选取,故事的呈现,人物关系的设置等等,只有这些都在优秀的基本面上,来展现人性,才能触动人心。
影视剧二十年三十年后的重播,几十年前的小说还在重版,必有过人之处。这是大众评判,作为个人评判,我喜欢小说的文字充满魅力,它像一种魔力,能紧紧地攥住我的阅读神经,我能被文字而不是故事深深吸引。
王雪瑛:故事不能剧透,文字可以反复回味。《向延安》中的金喜,《麻雀》中的陈深,《惊蛰》中的陈山,《醒来》中的陈开来,《捕风者》中的苏响……他们有着不同的出身与职业,不同的喜好与个性,他们在战火纷乱的颠沛流离之中,在一触即发的重重危机面前,他们用热血和青春,在烽烟中砥砺前行。他们有着独特的精神细节,坚定的信念,理想主义的激情让他们柔软的内心诗意而复杂。请你说说在长篇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在你笔下的主要人物中,有谁是有原型的?谁与你一路同行?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对你个人成长有什么影响?
海飞:《向延安》中金喜的名字是我舅舅的名字,我信手拈来用了。《捕风者》中苏响的原型是地下党员朱枫,她在舟山被捕,押解至台湾,她牺牲得从容而壮烈。《麻雀》中唐山海的原型是唐生明……我笔下的众多人物分布在那个年代的上海滩,他们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存活着,构成了“海飞谍战世界”的谱系。这个小说的主角,也许是另一个小说的配角,让文字和人物茂盛生长,我乐此不疲。故事本身是需要丛林的,我觉得这种“大”的创作方向,对故事而言,很有必要。
只有那些转换成功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IP,而不是作品被包装和推销了就成了IP
王雪瑛:青年作家见证并参与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你对当下青年作家和编剧的写作关注吗?有位青年编辑认为,现实感和历史意识的不足是制约青年写作的两个方面,青年写作缺乏人间烟火味。你怎么看?在写作与成长的过程中,你对他们有什么分享的经验?
海飞:青年作家长势喜人,青年编剧有着蓬勃之力。我一直关注他们的创作,他们没有老气横秋的文字感觉,他们的想象力和切入角度等都有新态势。他们比我写得好,但也有欠缺,他们更注重呈现自我意识,小说中少有烟火气息。青年编剧愿意写古装剧或青春剧,这样的剧本更容易把握,他们对人性的洞悉上稍有差池,不仅仅是现实感和历史意识不足。
我觉得写作是打通文学与世界、人生、社会之间的路径。小说与剧本,都在讲故事,同一个故事有多种讲法,从哪个角度切入,怎么讲,十分重要。好小说和影视力作要给人心灵的震撼。写作的所有指向是人心的复杂,人生之间的各种交错,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
王雪瑛: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困境,如何直面变化的复杂现实,如何回应时代的精神主题,如何拓宽写作疆域,激发自我突破的动力?对于当代作家来说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海飞:我最有兴趣的是如何拓宽写作的疆域,激发自我突破的动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已不是印象中的老样子,我们不能停留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目光和思维跟不上瞬息万变的时代节奏,不能对乡村与城市还是陈旧认知,不能套路化地写作和表达,不能写作颓败无力的故事和弱不禁风的文学作品。
我想文学有蓬勃发展期,有沉静孕育期,在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对于作家而言,做好所有的文学准备,创作出精良的小说,结果会由时间和时代来检验。
王雪瑛:每部剧的创作,你都要重点考虑“新”在哪里,于是你的“海飞谍战”之舟《风尘里》《江南役》和《昆仑海》驶向了明朝万历年间。你对自己创新的节奏满意吗?你是否会离开谍战的大海,踏上现实的大陆,重新创作直面当下复杂现实的小说和影视剧?
海飞:作为长期从事创作的小说家或编剧,系统创作是我的既定方向:小说与剧本并行,规划创作谱系或者版图。我一直思考谍战剧的出路,不能总是这里潜伏,那里取个文件,然后扮演假夫妻等等大家熟悉的桥段。谍战剧只是个舞台,讲的还是人生。创新延续着个人和代际的创作。我的“锦衣”系列小说展开了宏阔的故事场域……我希望此系列小说与影视、游戏、音频等文化产品联动。
我曾创作过《我叫陈美丽》等描绘当下复杂现实的小说,目前在创作直面当下的青春题材剧本《英俊的少年》,这是关于跆拳道运动的故事,展现理想、青春以及隐秘心灵。
王雪瑛:近几年,网络作家创作了现实题材的作品,优秀IP的影视化改编获得成功。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提出,要做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IP,要不断提升内容品质,打造真正精品,形成系列化创作,有更大的衍生空间。网络小说走向现实生活,走进大众视野;小说的影视化之路,有影响力的IP,是优质剧本的来源,也是你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海飞:从故事层面来说,殊途同归,网络小说和传统小说都可称之为小说。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体,都有不少作品被改编成了影视剧,网络小说的数量会更多一些。相对而言,网络小说改编的剧本尽管良莠不齐,成为爆款的几率相对高一些;而传统小说改编的影视剧,重播的几率相对更高,品相更好。我认为,只有那些转换成功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IP,而不是作品被包装和推销了,就是IP。在IP的创造上,我建议集体创作,以弥补个体创作者的短板。
王雪瑛:创作内容优质、展现人性光芒的作品,始终是影视创作的核心要义。好剧本是影视精品佳作的基础,好演员对影视剧的成功也很重要,你陆续推出的谍战剧都择优选用了青年演员来挑大梁,还特别重视与演员的沟通。
海飞:谍战剧中的人物原型其实很年轻,有的人青春年少就牺牲了。年轻人演年轻人,才是最合适。我们不用演技贫乏的“小鲜肉”,但不排斥“青年演员”。张若昀在《惊蛰》中的表演完成度挺好。他实际上演了三个角色,一是肖正国;二是小混混无厘头的陈山;三是成长后稳重沉着冷静的陈山,前后两个陈山在性格与形象上有很大反差。
好剧本离不开好编剧,以后编剧的话语权会加重,剧本费用会上升,出现编剧团队与组合会更多,有影响力的编剧会参与到项目的决策中。小说和剧本很大的不同是,小说在刊发之前只接受编辑和主编的检验,剧本在开机之前却要接受制片方、导演、演员、播出平台投资人等各方面的检验。很少明珠光亮的剧本会蒙尘、才气逼人的编剧被埋没。目前稀缺的是编剧,提升当前影视剧质量的重要环节,就是青年编剧的成长与成熟。青年小说家、青年编剧、青年演员和导演,都到了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听取潮声,立于潮头的时刻;所有的磨砺与锻打,都不为过;所有的汲取与提升,都是必须。来源:文汇报 | 海飞 王雪瑛
#小说
#剧本
#保持
#警惕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媒体约稿
100-300元/篇《天池小小说》征稿
0
2686
Happy☆小冰☆
2024-07-17
媒体约稿
首奖15000元 | 「书旗小说网」现言征文
0
2214
写手发布
2024-07-18
交易招聘
番茄小说招聘国际化网文编辑
0
3568
rong199607
2024-07-19
文化新闻
网文20年十大都市小说排行榜 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20个...
0
3743
据善于思考
2024-07-21
媒体约稿
10万元/部 | 首届「爱奇艺小说网」文学锦标赛
0
2756
写手发布
2024-07-23
媒体约稿
首奖30万元 | 第5届「七猫小说网」现实题材征文大赛
0
3442
写手发布
2024-07-23
文化新闻
这本小说回答了“什么是网感”——评大山头《低俗!订阅了》
0
5196
写手发布
2024-07-24
文化新闻
霸总小说火了10年,为什么还在闷声发财?
0
6936
写手发布
2024-07-25
原创文学
小说《诉讼》(摘要)
0
2424
Wo~
2024-07-27
媒体约稿
掌心雷双男主收稿
0
1328
hy0762133
2025-04-02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AI吞掉网文流量,底层作者正被“无声清退”|深氪lite
对话诺奖编辑:我们为何坚持出版“天书”?
《吴邪私家笔记》开播!铁三角集结冒险,开启热血探险新篇
4
银花火树:在志怪世界中构筑女性叙事新维度
5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10月主题征稿
6
2025年,我想和网文世界谈谈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