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对话刘兰芳:一位爱看网络小说的评书大师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20-5-29 09:59:07
2003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我叫他们所有人都听我的……”说完这句话,刘兰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俏皮。
她今年76岁,接受中新网专访时依然声音洪亮,神采奕奕。提及姊妹艺术,她有着传统曲艺人的谦让。谈到当下的网络小说、短视频,她又语带好奇。而说到评书,她才真正打开了话匣子。
从《岳飞传》说到《杨家将》再到《呼家将》《红楼梦》,脱口而出也不见累。她说,这是常年在舞台上说书把嘴练出来了。
对评书,她有自己的底气。“无论是千人的剧场,还是几万人的露天,我这几嗓子上去保证能抓住。”她强调,这就是评书艺术的魅力。
刘兰芳与《岳飞传》
直到现在,90后阿哲还记得小时候跟父亲一起听评书的日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他就和父亲在家抱着收音机听评书。为了听评书,他从来不睡午觉。无论是书中的江湖风雨,还是王朝兴衰、义烈千秋,都令他无比神往。
不只是90后一代,自打南宋陆游诗中的“负鼓盲翁”开始,到明末清初大名鼎鼎的说书艺人柳敬亭,再到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说书人陪伴人们度过了不知多少茶余饭后的时光。
而人们不约而同地守在收音机旁,听一个叫刘兰芳的说书人说书,则要从《岳飞传》说起。
那是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万象更新,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这时,鞍山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刘兰芳说一本传统书。说什么呢?刘兰芳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还有些大胆的建议——《岳飞传》。
岳飞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刘兰芳幼时便经常听母亲说起。15岁时,她考入鞍山曲艺团,进团之后老师教的就是《岳飞传》,那时叫《精忠说岳》。刚一出徒十八九岁,刘兰芳说的也是岳飞,书道子(即评书的大纲)是她的伯乐杨成田先生传下来的。所以,当电台的编辑找刘兰芳录书时,她首先想到的便是《岳飞传》。
选择岳飞,除了熟悉,还因为岳飞的故事经典。评书有两个永恒的题材,一个是生死,一个是爱情。世凡说书,不管男女,都说刀马金戈,也就是战争。评书有“四大将”,《呼家将》《杨家将》《薛家将》《曹家将》,再加上《岳飞传》,主题思想都是爱国、孝道。在以前,这都是老人教育孩子的范本。
有时候写好几千字,一看不是人话撕了
1979年,刘兰芳说演的《岳飞传》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顺利播出。连她自己都没想到,这本书会这么火。她曾在文章中写,她坐火车去演出,不说话没事,一说话准被别人认出来,大家都围着让她来一段。还有听众从几十里外骑自行车给她送苹果,观众来信也很多,有时候一天就装一麻袋。
有资料统计,40年来,有 774 个电台或频道播出《岳飞传》,有的还多次播出,总数计达 1259 次,覆盖全国 90%以上的地区。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曾分析,刘兰芳的《岳飞传》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抓住了拨乱反正的历史机遇,引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不过,对于当时的刘兰芳来说,却经历了人生中最难的时刻。那时,她在工厂当工人,每天下班回家照顾三个孩子,日子过得安逸,突然要说书,根本不知道怎么说。而且“十年浩劫”过去,她把很多老书都忘了,很多资料也被烧了。书道子就是艺人的命,没了书道子也就没了依据。后来还是朋友找到一本《精忠说岳》送给她,但书的内容有限,她不得不跟丈夫王印权重新编书。
那短时间,她上午去电台录书,下午上台说《明英烈》,晚上听书,半夜才能写书。上半夜她写,下半夜把老伴叫起来帮忙修改,五六点钟她起来默稿。有时候写好几千字,一看不是人话就撕了,刘兰芳气得直哭,“我写的这什么玩意儿”。但也得继续写,一段《岳飞传》是28分钟,七千多字,录三段就是两万多字。再能写也写不完,怎么办呢,只能靠现场发挥。
“开机,啪,醒木一拍,上回书说到……脑子就开始像过电影一样,把积累的东西加到里面。”刘兰芳说,就这么说完了《岳飞传》。
一年365天我得说345天
“世上生意甚多,惟有说书难习。评叙说表非容易,千言万语须记。一要声音洪亮,二要顿挫迟疾。装文装武我自己,好像一台大戏!”刘兰芳说,这几句话道出了说书人的不易。
小时候她学评书,不是因为爱好,而是家庭困难不得不学。她成长在单亲家庭,孩子多母亲养不了,只能把她送出去混口饭吃。曲艺行当大多强调家族传承,进了曲艺团,别人都是一起的,只有她是一个人。其他学员都是学西河大鼓的,只有她是东北大鼓,所以她永远是坐着看的“旁听生”。
“但是后来我发现,这比当场练的记的还多,这就是学艺不如偷艺了。”她说,现在她还记得当学员时跟着老师背书、喊嗓子、遛嗓子、写书道子的情形。
在评书中,故事中的悬念叫做扣子。这个悬念奔另外一个悬念的过程,便是吸引观众的关键,也是说书演员一辈子要研究的精华,研究不明白就没有观众,刘兰芳为这个没少掉眼泪。
这一行淘汰率很高,天赋勤奋缺一不可,还要经常在舞台上摔打。刘兰芳说,为什么她说话能吸引别人的耳朵?就是常年在舞台上说书练出来了,一年365天她得说345天。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刘兰芳演说了《杨家将》《呼家将》《包公巧断螃蟹三》《三打乌龙镇》《赵匡胤演义》《努尔哈赤》《刘金定大战南唐》《小将岳云》《混世魔王程咬金》《花果山传奇》等多部评书,听众甚多。
刘兰芳的另一面:爱看网络小说
然而,近些年来,关于评书式微的言论不断。对此,刘兰芳有自己的看法。在她看来,说书和看戏的人锐减,这是好事,说明我们舞台繁华。但是说书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多方面吸收姊妹艺术,迎上去才行。
“为什么有人爱听评书?工人下班三班倒,拿着饭盒坐着听书;市场里头做小买卖、修鞋的,到点儿都往那儿一坐等着听书。为什么?他听了高兴。它张扬的都是人无贵贱之分,在底层的小市民最后经过努力,达到了高峰,成了大将元帅,老百姓听了会有一种激励作用。”
刘兰芳说,听书不是没道理,它是历史的总结,虽然有以讹传讹的,但是精神没变。她觉得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是个享受,不见得会消亡。
“无论是千人的剧场,还是几万人的露天,我这几嗓子上去保证能抓住,不管你多高的其他艺术的艺术家,我上去一样抓住观众,我叫他们所有人都听我的。这就是评书艺术的魅力。”
年过七旬,刘兰芳还在接触各种新事物。她提到,自己一有时间就爱看网络小说,无论玄幻的、爱情的还是穿越的她都看,只要拿起来不看完不睡觉。对于评书和当下新媒体的结合,她也乐见其成,她平时也会刷短视频。她说,谁不是打年轻时候过来的,应该支持年轻人去探索。
“我绝没有过去老说书艺人老的那一套,新的就是新的。要不断地学习,紧跟时代的脚步。我们老了,垂暮之年跟不上了,但是心是这么想的。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袁秀月
#对话
#爱看网络小说
#评书
#大师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对话网络作家百香蜜:希望我的故事能教会女孩们勇敢
0
14612
东方朋友
2022-03-04
写作交流
网文新手必备技巧:人物对话的4个句型、6大功能,干货收藏
7
26762
gicifd
2022-03-14
文化新闻
拆解《梦华录》现象级商业版图|对话腾讯视频王莹
0
15826
写手发布
2022-07-14
文化新闻
对话|《少年歌行》导演诠释“热血新武侠”:三观正才能真正燃
0
12816
tjf003
2023-01-04
文化新闻
对话刘按:大众出版的头部公司们,都还不够好
0
11578
写手发布
2023-03-07
文化新闻
对话华楠:为什么要像制作工业品一样做书?
0
11206
写手发布
2023-06-26
文化新闻
阿来“云端”对话网络作家骁骑校三九音域
0
8522
写手发布
2023-07-18
休闲分享
大师级人际交往技巧,助你事业一帆风顺!
0
2937
认知老师
2023-07-26
写作交流
四种人物对话的描写,含案例
0
3562
魔法少女是僵尸
2023-08-08
写作交流
从新手到大师:网络文学创作的7大秘籍
0
4468
丿苏瑾兮
2023-12-03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AI吞掉网文流量,底层作者正被“无声清退”|深氪lite
对话诺奖编辑:我们为何坚持出版“天书”?
《吴邪私家笔记》开播!铁三角集结冒险,开启热血探险新篇
4
银花火树:在志怪世界中构筑女性叙事新维度
5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10月主题征稿
6
2025年,我想和网文世界谈谈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