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后觉:以较真严谨的心态,创作“技术宅推理”小说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20-3-25 10:49:13
1955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后觉,咪咕阅读签约作家,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超十年的通信行业从业经历,中级通信技术工程师。于06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小说创作。先后创作有《命运变奏曲》、《技术宅推理》等作品,《技术宅推理》已完结,荣获第二届“咪咕杯”最佳创作奖。续作《技术宅推理之真相的精度》正在咪咕火热连载中,包括:《阿撒兹勒的低语》、《英雄无名》、《渣男制造》、《邪念》四个故事。
橙瓜:后觉老师您好,很荣幸给您做专访,您本职是中级通信技术工程师,您是在怎样的契机下进入网络文学行业的?笔名是如何得来的?
后觉:你好,很荣幸能被橙瓜采访。
我虽然是个理科生,但从小就很爱看书,特别是爱看小说。当时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想看什么书网上都能找到。当时是有什么就看什么,我基本上把我能接触到的小说都看完了。我还订了好几份故事类的
杂志
。中考完的那个夏天,我尝试过给《科幻世界》
投稿
,只可惜当年水平太次,而且故事构思也很幼稚,没有被选上。(笑)
真正想写点东西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是网络文学刚刚兴起的年代,有很多初代大神的作品真的写得很有意思,我每天都要抽空去追书,经常通宵的看。不过呢网上书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些书我看过之后觉得如果换做是自己来写会写得更好,于是就有了写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故事的念头。
后觉这个笔名取自“后知后觉”的后面两个字。人过了三十岁之后回头看看之前的人生轨迹,发现在生活、爱情、事业方面都有很多错过,既有遗憾也有回味,于是就取了这个名字。
橙瓜:您2006年就开始创作了,可以说是很早一批的网络作家,网络文学发展20年了,从您自身角度,您有哪些切身感受?
后觉:我是从06年开始写作的,但我不是全职创作,我想更多是以一个读者身份来说一说我的感受。我的视角可能会带有一些过于主观的见解。这里先道个歉。
我国的网络文学经过近二十年的蓬勃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颗参天大树,不论是创作、
出版
、商业运作、影视联动都很成熟。翻译成外文之后也是征服了一票国外读者。作为一个长期沉浸在其中的读者和非全职的半个从业者,我很乐于看到这样的环境,也很自豪。
不过我确实觉得还是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就是经过多年开发题材陷入匮乏,同质化作品过多,而且有低俗化倾向。
第二就是目前的
网文
环境还是偏向于以长取胜。一部小说动不动就是几百万字。作品长而且写得好是读者的福音。但是这种趋势造成两个弊端:首先是文章如果不够长就意味着更新期短,更新短意味着曝光量少。这使得精悍的短文很难出头。其次就是部分作者为了追求长去水文。有些平台更是会要求作者每天都更新几千字甚至上万字。这样的强度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所以,最近几年我个人觉得走心的作品少了,封神的作品很少。作为一个读者我有些感伤。
橙瓜:《技术宅推理》从书名上看就非常有趣好玩,您当时是如何想到写“技术宅推理”这个概念并开始写作的?
后觉:我个人什么小说都读,甚至是主要针对女性观众的言情文有一些写得好的我也可以读得乐此不疲。不过我还是有偏好的,我比较喜欢西方奇幻、科幻和推理这三类作品,也比较想写这三个方向的故事。
我从事的是通信方面的工作,前几年参与了几个网络安全防控方面的建设项目,当时就感慨颇多。通信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的说手机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不可分割的器官。如果能监控到一个人使用手机的情况,就可以掌握到这个人的大部分信息,包括他的实时位置、他的通讯记录、他的生活圈和人际关系网、他的经济情况。正好那段时间盛行把刑侦和法医结合到一起。我就想能不能写一篇推理小说把通信技术和逻辑推理结合到一起,推理要严谨,技术也要真实过硬,那么应该会很有意思。
基于这个想法,我设计人物的时候需要他是技术能力非常强的高智商的大神,但我不想我的主角是完美的,会很没意思。于是把他设计成恋爱情商略有欠缺,生活单调的宅男,表现出一种反差萌。
最后结合这个人物设计就把这个系列定名为《技术宅推理》。
橙瓜:《技术宅推理》大受读者欢迎,还荣获第二届“咪咕杯”最佳创作奖,您认为该作品收获读者欢迎与良好口碑的原因是什么?
后觉:我在写《技术宅推理》的时候给自己定了几个目标:第一,作为推理小说推理环节一定要严谨,不能为了玩花哨就失去推理的内核。我希望读者读过之后说这是一本硬核推理而不是披着推理外衣的言情剧。第二,在加入技术元素这件事情上我要求一方面技术是真实的,不吹牛不夸大,同时还要言简意赅的能解释得让绝大部分读者都得能理解,不能太晦涩。第三,推理在小说类别上是一个大类,但我个人觉得推理在国内属于小众,造成这样的原因是推理小说不论是创作还是阅读的门槛都偏高,再加上国内一些推理作者把推理和灵异恐怖杂糅在一起,使得一些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有畏惧心理。我要求自己的作品有充分的故事性,有感情主线,接地气,有人情味,还要有张有弛不能让读者过于紧张担心受惊。最终目是让读者即感受推理的魅力,也能读得轻松愉快。为此我加入了校园爱情、高冷总裁等等轻松的元素。意料之外收获了一大批女性粉丝。现在书评里面女粉丝比男粉丝更热情。第四,为了保证质量我要求自己写完全文并且修改之后再发。《技术宅推理》三个故事72万字我从15年写到17年,《技术宅推理之真相的精度》四个故事102万字我从17年写到19年。我算了一下,我每成1万字的文,差不多要写废1万字。可以说是慢工出细活。
现在回头看一下,我觉得我基本上做到了以上四点,所以王婆卖瓜一番,成文之后的效果真的还不错。
橙瓜:您的最新作品是《技术宅推理》续集《技术宅推理之真相的精度》,目前正在咪咕阅读连载中,这部作品和前作相比,您做了哪些创新?
后觉:《技术宅推理》更新完之后就有不少读者留言表示意犹未尽,一方面是觉得故事精彩,一方面觉得最后男女主无奈分开的这个结局很遗憾。我自己也很喜欢这个框架和人物关系,有写续集把感情线补完的想法,但是也确实遇到了困难。
我希望我写的每一个案子的逻辑内核是独特的,绝对不炒现饭,但要做到这一点创作难度很大。为此我查了很多资料,也在写作手法上进行了突破。《技术宅推理》基本上是男主角第三人称第一视角在进行阐述。《真相的精度》里我首先加重了其他角色的戏份,有两个案子还特别引入了犯罪分子的视角,形成一种男主与犯罪分子高智商碰撞的互动,成文之后感觉效果意外的好。
橙瓜:您作品中有很多当下的案例,如“深度剖析PUA哄骗女性的心理和套路”,网络直播引发的犯罪,您是如何看待这类网络犯罪的?您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对消除这类犯罪起到哪些作用?
后觉:这是我特别想聊的一个话题。我听到有一种观点,认为写得过于真实的推理小说会教人犯罪,这绝对是错误的。恰恰相反推理小说除了给读者思考的愉悦,还就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给出警示。
推理小说分为本格派推理和社会派推理,其中社会派推理就特别强调要讨论社会问题。实际上大多数推理小说都会兼具本格和社会属性,也就是说推理小说天生就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我写的案件绝大多数都在现实生活中有原型。我相信读过之后的朋友们如果不幸遇上类似的事情应该是能有警觉。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在我收集资料的过程中,PUA的种种案例让我觉得触目惊心。我非常幸运育有一儿一女,但是想到这群败类,我现在就开始为我六个月大的女儿日后走上社会而担心。
我专门在《真相的精度》拿出一个案子《渣男制造》进行深度揭露。等我女儿长大之后,我会把这一篇专门给她看。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刚走上社会的女孩子都看一下。
橙瓜:《技术宅推理之真相的精度》是独立单元组成的,四个篇章也有不同色彩、不同风格、人物人设立体、情节紧凑,您是如何做到作品有层次又统一的?您最满意的是哪个单元?
后觉:推理小说一般都是单本,写成系列确实存在主线和案件融合的问题。我的做法是后作尽量复用前作已有的人物关系,然后在破案环节中适当插入生活环节,一方面是做到有张有弛不让读者太过紧张,一方面是推动主线发展。
在一个系列里,每一个单元故事除了要承担自身的案件内容,还要负担不同的系列责任。比如第一个故事要更多交代人物背景,最后一个故事要对感情线收尾。排在不同顺序上的单元故事责任不一样,因此单独比较其实有点不公平。不过我个人在七个故事里最喜欢《风中花》和《渣男制造》。这两篇在推理、故事和社会责任的融合上做得相对更好。
橙瓜:《阿撒兹勒的低语》有着明显西方特殊时期的背景,在悬疑推理的同时,又倾注了科幻元素,您最早是如何想到构思这样奇妙的故事的?
后觉:《阿撒兹勒的低语》是我在看《美国队长》时想到的创意(笑)。可能是因为写推理的关系吧,最近不论看什么电影小说都在想能不能演变成一个有趣的案子。
《技术宅推理》系列是追求写实的。我在设计《阿撒兹勒的低语》的案件内核时需要引入了一种特殊的药剂,而且效果有点夸张。那么为了把这个事情解释得合情合理,我就借鉴《美国队长》做了个冷战时期西方搞超级士兵计划的背景。现在看来还是蛮有趣的。
橙瓜:您的故事里的主人公徐木升是一个非常让人喜爱的男主,身份普通,却聪明、思维开拓,破案手法思维与技术并重,突破常规不拘一格极具观赏性,但他面对感情时,又是纠结的,他身上既有普通人的一面,又有不平凡的一面,在您心中,他是怎么样的一种形象呢?
后觉:我在设计徐木升的时候就希望他不能是完美的,需要跟随剧情成长,这样更有可读性。因为他一出场就必须承担技术大神的属性,于是我削弱了他的恋爱情商,这样他一开始就显得呆萌呆萌的。
其实设计这个角色我也有私心。我希望为我们这种理工宅男证明,理工宅男也许不是有趣的情人,但会是很好的老公(笑)。
橙瓜:您所写的故事案件在设计上逻辑严谨复杂难测,但能够由浅入深地让各层次读者看得明白,像《邪念》中江北影视圈大佬被杀牵扯出惊天连环杀人案,就是层层剖析,真相大白,您是如何把悬疑故事写的好看、欲罢不能,又让人看得清楚明白的?
后觉:我一般的思路是首先确定案件的核心手法,在这个核心手法上进行扩展让案情更复杂难测,有时候甚至会在一个案子中引入多个核心手法,比如《邪念》。
核心手法确定之后,设计能够展现这种手法的环境,再然后考虑复用之前的人物和环境,并且插入主线。
整个设计完成后我会先打细纲,再正式开始写文。我一个案子25-30万字,细纲就有3万字左右。写细纲的目的是方便调整。确定逻辑可行,故事情节完备,我才会开始写正文。
橙瓜:您是湖北武汉人,此次身处疫情风暴中心,您有什么切身感受,想同大家分享的?关于抗击疫情的故事,会出现在您的小说中吗?
后觉:这次疫情对武汉对中国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我个人在风暴中心也是经历过身心上的起起伏伏。我1月23日发高烧,24日大年三十晚上一个人顶着39度高烧去医院看病,非常幸运只是细菌感染,说白了就是扁桃体发炎,吃了两天药之后就好了,自行在家隔离了14天。
在医院,我亲眼见证了医护人员的付出和努力。随后在家隔离,社区对我定期回访调查,工作做得很细。
封城期间,直到此时,社区工作者也是尽心尽责的保障我们的物质供给,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都能及时协调解决,比如帮忙预约医院给我宝宝打预防针。特别感谢他们的付出。武汉这个春节过得很惨淡,但是很坚强。
至于会不会把这段经历写到后续作品中,还真的有想过。当然只是这么一想,真要写要仔细琢磨剧情,一定不能折损医务工作者的形象。他们都是天使。
橙瓜:疫情期间,您宅家为读者码字,自己也少出门不出门,您当时坚持码字的动力源自于哪里?在当时的环境下码字,您有没有与往常不同的感受?
后觉:我是工作之余进行写作。其实有时候挺羡慕全职作家有大量时间进行创作。但真的被关在家里一个多月不出门,我发现我错了,全职作家不好当,压力好大(笑)。至少我个人还是需要走出去透透气,心情上有个调剂。而且作品内容也是来自生活的,不走出去就没有灵感。当然,当下武汉这种情况,我只能自我调节,经常到阳台上看看外面初春的风光,放松一下心情和眼睛。
橙瓜:您除了是一位优秀的网络作家之外,您还是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有超十年的通信行业从业经历,您的工科背景,为您的创作带来了哪些帮助?
后觉:我觉得学理工科的好处是让我思维敏捷、逻辑严谨,而且能够更快的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特别是技术层面的新东西。
超十年的通信行业从业经历让我深刻的体会到通信技术对大众生活的改变以及其中隐藏的风险。我觉得非常值得围绕这个题材写出一个故事,而且我的技术知识储备也能够支撑我把其中门道写得更硬核。
我会在后续创作中继续发挥这方面的优势,给大家带来更新颖更有趣的作品。
橙瓜:近几年像《法医秦明》《无证之罪》等悬疑小说都被改编成了优秀的影视作品,您的作品也是带悬疑色彩的现实题材作品,目前影视化有哪些动向?对于悬疑IP影视化改编的前景您怎么看?
后觉:我个人觉得国内刑侦推理题材的影视作品偏少。欧美和日本每年都会出很多推理类的影视剧,反响都很好。不过国外的作品在生活背景和文化环境上不够接地气。我相信国内推理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会更容易被广大观众接受,比如《法医秦明》《无证之罪》都是很成功的案例。目前《技术宅推理》的影视化是咪咕数媒和白马时光共同在推进,希望能得到影视化的机会,以更生动更直观的方式把这个系列故事呈现给大家。
橙瓜:您是如何与咪咕结缘的?咪咕给予您哪些帮助?
后觉:实不相瞒,当初《技术宅推理》成稿之后我投过几个平台。基本上各平台都有编辑联系我。因为作品篇幅在网文中不算长,我和这几位编辑沟通的时候就透露过我的担心,会不会因为更新期太短得不到好的推广资源。编辑们人都很好,会把他们平台的政策如实告诉我。对比之后发现咪咕在这方面包容性要好很多,在推广资源、实体出版和后续的IP衍生开发上都有具体的规划,而且有成功的案例。慎重考虑之后我最终选择了咪咕,并且为这个选择感到庆幸。
17年年底我更新完《技术宅推理 》,一直到19年8月开始更新《真相的精度》,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我的责任编辑一直和我保持联系,已经完结的《技术宅推理 》也一直能得到推广资源,这让我很感动。
咪咕方面也特别理解我先写完再发表的方式,从来不催更,但会和我聊创作方面的想法,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指点,让我受益良多。
另外,目前咪咕方面正在推进开发《技术宅推理》的手游项目。就游戏项目组给出的方案看,能够最大限度还原《技术宅推理》的案件情节,让玩家身临其境去破解案件,非常有意思。我很感谢咪咕能够给我这次机会。我相信《技术宅推理》和《真相的精度》后续还会得到更深度的开发。我也会努力拿出更好的作品和咪咕共同前进。
橙瓜:采访到最后,您想对支持您的读者和朋友说些什么?
后觉:由衷感谢各位读者朋友长期以来对《技术宅推理》系列以及我个人的支持、陪伴、包容和鼓励。特别是从《技术宅推理》苦等到《真相的精度》,在新作发表第一天就过来支持我的读者朋友们,真的是让我太感动了。
写作是一条漫长而孤单的旅途。独行穿越荒芜的旷野,我看到有光照亮了远方的绮丽。那你们的期待,始终给予希望,始终给予力量。
在此,郑重的90度拜谢!
后觉是典型的技术男,有着工科背景的他,做事时认真、严谨、思维缜密;写作又赋予了他感性的一面,在创作中,他也会思考故事之于当下的意义,故事带给读者的感动,为故事的每一个人物真情流露。他说“写作是一条漫长而孤单的旅途。独行穿越荒芜的旷野,我看到有光照亮了远方的绮丽。”当一个人抱有此志,终有一日可以抵达远方。
#后觉
#较真
#严谨
#心态
#创作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网文创作从入门到完结,请收下这份完整通关流程
2
8149
郑爽我的太子妃
2023-11-05
文化新闻
莫言:《晚熟的人》的创作背景及其人物塑造
0
5582
写手发布
2023-11-18
写作交流
新人创作投稿的流程攻略,如何赚网文的第一桶金
0
3959
寒冷刺骨
2023-12-01
写作交流
写作心态如何调整#写小说技巧和方法
0
3322
自己也能做到
2023-12-12
文化新闻
2023番茄年度创作报告来啦,看看你的努力超越了多少作者
0
5109
敏敏而
2024-01-19
写作交流
爱潜水的乌贼:《诡秘之主》创作理念与心得分享
0
3365
1083543010
2024-01-29
写作交流
老作者的真实创作经历分享,从职员到小说作家
0
2353
547218
2024-02-17
写作交流
网文创作应该避开哪些高风险题材?
0
2936
写手发布
2024-04-18
文化新闻
AI创作出百万字小说,“人人皆能写长篇”不再是梦
0
3255
写手发布
2024-07-07
文化新闻
女频创作新风:“大女主”形象悄然转变
0
2930
写手发布
2024-07-2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AI吞掉网文流量,底层作者正被“无声清退”|深氪lite
对话诺奖编辑:我们为何坚持出版“天书”?
《吴邪私家笔记》开播!铁三角集结冒险,开启热血探险新篇
4
银花火树:在志怪世界中构筑女性叙事新维度
5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10月主题征稿
6
2025年,我想和网文世界谈谈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