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同人文学为什么会打动人?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20-3-10 11:33:45
1942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日,肖战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同人文学就此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而这些讨论中,有很大一部分公众的态度是“费解”、“迷惑”,好像一个小众文化突然就“出圈”了。但另外一面,我们需要看到,同人文学早就不是一个小众的文学形式,它在全世界都有大量的读者,同人小说数据库网站AO3的访问量就多次在文娱类网站里名列前茅。我们再难想象另一种文体,能在当代世界有如此多的拥趸。因此,在公众的理解层面,同人文学可能还属于小众和边缘,但从实际的阅读量来看,同人文学恰恰是非常大众的。
而在“漠视”、“费解”、“迷惑”,甚至谩骂的情绪的另一端,我们应当意识到同人文学必然有着独特的魅力,才能引起如此多的共情,它曾在不同时空打动着无数读者。这不该被忽视,也需要被理解。
因此,我们需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同人文学何以动人?
HY:
其实同人圈子内部有很大的差异,我只能说说我接触的这个圈子的情况。AO3和Lofter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tag的分类概念,不同的文会打上不同的tag,比如《哈利·波特》的同人就会打上#哈利波特这个tag,又或者这次事件的起因是王一博和肖战CP(指人物配对)的同人,他们的tag就叫#博君一肖。所以很多时候读者都是在tag里面看文,找文。因此,tag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作者的义务就是按照实际情况打好tag。
Lofter上的博君一肖tag
我一般常去的tag是#TSN,是一部欧美电影The Social Network(《社交网络》)的衍生。很奇怪的是,这部电影完全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传记片,但是在欧美同人圈中,跟《哈利·波特》、《复仇者联盟》这样的系列大片可以媲美。而且它只有一部,已经十年了,还是有人在上船(我们把这个圈子叫做“幽灵船”,因为它没有任何后续,但一直有人喜欢)。
这个电影主要讲的就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爱德华多·萨维林的故事,而且它是由一部小说(《意外的亿万富翁》)改编的,所以我们看的其实是同人小说的同人电影的同人。
在电影故事里,马克和爱德华多本来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一同创立Facebook,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分道扬镳并且对峙于法庭。整个故事没有任何“爱情”的部分,但是导演和编剧留下一点点的暗示,就是这一点点的暗示,才让人有了种种联想。
很多时候,我们圈子写文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让他们再次相遇,由此可以想象出种种人生际遇,丰富多彩。而且这两个人物现实中是存在的,时常有新闻,就像Facebook的隐私泄露事件,就被“太太们”(“太太”指同人
写手
)写进了同人。
而且有一些“太太”会通过同人中的梗,对于现实发表一些看法。其实这也是一种表达自己想法的途径不是吗?现在这个环境下,找到表达自己的途径其实很难。同人也不失为一个载体。
有些时候就是“亦幻亦真”。
这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时候被同人文打动是因为一种情感的共鸣吧。因为那部电影真的拍得太好了(当年奥斯卡提名一大堆),而且这个故事是“散伙人”故事原型的代表(微博上有一个“散伙人bot”,汇集各种各样“散伙人”的故事),两个最好的朋友并肩创业,可事业成功了,朋友却走散了。就像这个故事里,Facebook成为改变世界的社交网络,马克和爱德华多却是合伙人变陌路人。这样的故事生活中也会有啊,有一些朋友,就是这么慢慢疏远的,而且这是一种多么尖锐的“难两全”, 很多时候你选择了事业,选择你想要的东西,但是你得到了之后,可能会后悔离开那个人。同人文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种“遗憾”的延续,或者说“意难平”的延续吧,在故事里实现未竟的梦想,让失去的遗憾圆满。“意难平”就是我们这个圈子成立的基础。所以大部分的创作也都是HE(Happy Ending,圆满结局)。
最后,同人圈子也是一个社交圈啦。同好们会形成一个小的社群,大家因为一个爱好相遇,然后分享彼此的人生。我们圈有一个“太太”,努力考上了哈佛(了不起),可以去故事发生场景中生活,大家都很羡慕,整个圈子也引以为豪,算是我的无聊生活中的一点慰藉和动力吧,确实像精神家园一样。
#The Social Network这个tag在AO3上有两千多篇文章,现在很难看到了。这个网站虽然是非盈利性的,全由志愿者运营,但是稳定、自由、有秩序,给全世界的同好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像乌托邦一样。中文创作在AO3占到很大一块,因此这个事件对于其他地区的同人爱好者也有一定影响。
Z1:
现在回想起来,接触同人其实是在对“同人”这个概念形成认知之前。小学时喜欢网络小说,读完仍觉得不满足,于是就开始在贴吧里找所有以小说里的世界观、人设为基础的文看。其中质量当然参差不齐,但因为有自己喜欢的人和世界做基础,也不会太挑剔文的质量,似乎总能找到一些写得称心意的片段。因而一直觉得同人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几乎可以触及所有圈子。也正是因其涵盖内容之广,读同人是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各个圈子的人都能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选择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
比如我更喜欢历史向的文,那么就找到那些诗书在腹的写手,把一个时代几个人细细写来,甚至不必言明,其中幽微的情感只留给读者自取自赏。于我而言,读同人是在我的理想国之上添砖加瓦,为自己寻找一处缘于生活又脱离生活的更圆满的屋檐,低落时永远可以在这里寻求庇护。
月缠兽目:
我已经写了十年同人文,作为非盈利用爱发电的同人,别人赚的是钱,我们赚的是爱,不仅仅是自己对原著的爱,也是读者的爱。
对我来说,同人文本身不动人,我从来不是觉得同人文本身有趣而去创作,开始写东西的理由自始自终只有一个,就是对原著的爱,准确来说是对某个特定原著人物的爱。从延伸作品的角度来说,越是喜欢这个人,越是会对角色塑造有严格的要求,不ooc(Out Of Character,是指作者创作中的角色设定相比原著有明显变化)是不可能的,但变化应该合理,不能让人觉得你是套个皮写完全无关的故事,这就要求作者做相应的考据和丰富的想象。小到人物的动作细节,比如吃饭。所以自己吃饭的时候会想象人物喜欢吃什么、什么动作、什么场景下吃等等,怎么把这个过程写得有趣,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剧情是否有关联……往大了说,整个世界观的合理重新构造也都是必须考虑的事情,比如像我这种把低龄少女漫画写成重口猎奇正剧向的。
我写文章是基于自己对特定人物以及多多少少对原著的一种不满足,更确切的表达是“这种可能性能不能有”,比如男主角原著中是反派中的boss,剧情工具人,我会想更多人来发掘他的魅力。别人来看我的文章,也是因为喜欢原著作品,看了我的文章之后能喜欢上这些人物,或者发现他的这种可能性我会很开心。
创作同人也会对我产生影响,因为原著是写超能力的,所以会考虑很多超人类主义的问题,怎么把握世界观的平衡等等。此外,从高二开始一直在写一个关于先婚后恋的故事,逼我去思考了很多关于婚姻的事情。如何运用自己在现实世界的知识是极为重要的,为了精益求精不得不去寻求知识这一点,同人文和现实中的文学大概没有什么区别,写作本身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这个过程还是蛮有趣的,要说同人文自身的魅力可能就是指这点吧。
和读者的互动也常常带给我感动和惊喜。偶尔会收到同人图和千字文评,我好友“太太”上次我生日的时候送了我6000字文评,她们真的很认真地看,很认真地讨论,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故事中的人物共情,有时会控诉我“把狗骗进来杀”,因为我总是骗她们是甜文,其实是虐文——我是写不了甜文的体质。我觉得虐没什么,生活本来就是残酷的,我只希望虐和BE(Bad Ending,悲剧结局)都合理,合理的悲剧所产生的美是极其深刻的,这个大家兴趣不一样,很多人都会比较喜欢轻松小甜饼,我比较喜欢半夜睡不着会想起来感慨的文章吧。
粉丝的留言评论区是同人文写作者获得爱的地方
喜欢的同人文其实比较多,各有千秋,比如《OVERLORD不死者之王》有一篇同人文《属于我们的瓜达露佩》,巧妙地将宗教梗和人物形象结合在一起,因为我喜欢宗教元素所以很加分,而且这篇文章的文笔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绝赞。另外比如我的好友“太太”,她对于行政系统和世界观的考据真的很厉害,时常给我一种比原著还原著的感觉,不过这大概是圈内才能欣赏得了的……谢谢她一直和我在冷圈底部互相喂粮。作者们的联系其实对圈子的活力是很重要的,偶尔大家也会约好就某一个题材一起写文交流,也是让大家长久保持对某个作品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叶祁:
同人创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水平必然参差不齐,思想立意深浅肯定也有差别。读者口味不同,偏好的创作就必然不同。许多公众号宣传同人是弥补缺憾,温暖人心,当然不可能这么美好,除了给BE的角色们HE,让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也有让HE的角色们BE的。与其刚才那样说,毋宁说同人是读者以某种方式参与进作者的创作,以不同的视角表达自己理解的角色,同时也表达自我,构建自身(这里创作同人以消费同人获利的就不算了)。同人的立足点是角色。
最早看的一篇同人是小学时候看过的《名侦探柯南》的“续作”,讲柯南消灭了黑衣组织,小兰却为他死去,柯南借助贝尔摩德的药物让小兰沉睡,之后苦苦等待十年让兰醒来,经历许多终于在一起的故事。这一篇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很难说人物和原作有多相似,故事也很简单,文笔在我那时看来已经不算好,但原著中小兰为了柯南等待那么久,最后却为他而死,甚至在故事的最后想起他的真实身份又因为生病遗忘……一旦把原角色代入故事,不可能不感到心痛。
《名侦探柯南》同人图
原作的背景和人设,不可谓不重要。引起大部人注意的,必然是原作,但作者够优秀,种种创作达到部分文艺的要求时,读者便不会只是看过原作或者喜欢原角色的群体,而是作者本身的创作能力,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火出圈”,“反哺”原作——我看的大部分作品其实都属于这个。有时候会感叹“这么好的作者怎么不去写原创啊”,好的作品甚至可以颠倒和原作的依附关系,我是这么认为的。“正常”地喜欢好的创作,这当然很好理解了。同人为人诟病的很大一点是有性爱描写,甚至纯性爱描写——纯性爱也是建立在原作上的,可以认为纯性爱yy角色达到自我满足,和看色情电影差不多,但也必然有好的性爱描写让人感到心灵的震颤。
崔舒婷:
其实我没有在同人文寄托什么特别深厚情感,如果跳出爱好者的视角来看,阅读同人文也不过是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同人文和一般网络小说一样,质量有高有低,故事有好有坏,我不想把它拔高到什么层次,不过我更不会觉得它要比其它形式的作品低劣。不太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个神秘的小众圈子,但我想说同人创作真的是很平常的事。
我自己阅读同人,一开始的出发点很多时候是“意难平”。有时候原著作者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塑造了十分有意思的次要人物,可故事是为主角和主线剧情服务的,配角在故事讲述里被牺牲掉了;有时候原作是以悲剧结尾,读者在惋惜的同时,会想着有没有挽回的可能;有时候读者会想这个故事发生在平行世界会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同人文是读者(或者观众)“参与”原作的一种方式,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对作品和角色的理解补充了作品的缺憾或者留白的地方。
同人文最有名的侵权纠纷是江南《此间的少年》,他用金庸作品中的人物名字讲了个大学校园故事。法院判决结果表明,这并不构成侵权,我看新闻报道里判决书说“新作具备新的信息、新的审美,能与原作形成良性互动,亦可作为思想文化传播而丰富市场”。
神奇动物:
我印象中最早读同人文是在初二,跟追星也有关系,当时看的是EXO成员的同人文,那时候有个贴吧叫“exo王道吧”,里面都是EXO粉丝的创作,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比较小学生文笔,我记得当时公认的神文应该是《48小时》。不过我对《48小时》讲的什么已经比较模糊了,当时这篇文比较神的原因是偏现实一点以及作者文笔相对成熟。
我在Lofter上看文的契机是2015年《老炮儿》上映,有好多人在迷《老炮儿》里面的谭小飞和张晓波的CP,这种电影衍生CP的特点就是只有三个月的热度,除非出续集,不然“太太们”就没有写文章的动力了。
其实这个事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同人文的“精神家园”这个属性,因为我看同人文只是为了消遣。所以平时看文也不太注重有没有内涵,只要人物人设不要崩塌就行。这几天我看到很多把同人文的意义抬得很高的微博,就觉得很迷茫,我看同人文简单来说就为了爽,只是因为看电影的时候觉得这两个人物的关系很有张力,所以看同人文满足一下想象,没想过从中能读出什么内涵。
Lofter上的热门影视榜
Astoria:
我从大概初一的时候开始看同人文,到现在已经有小十年,从一开始的纸片人CP到现在嗑RPS(Real Person Slash,指真人耽美同人),同人和我喜欢的每一部作品/每一个明星几乎都密不可分。
我觉得喜欢纸片人(我擅自把非真人的一切动漫书籍角色、影视剧角色等都归为纸片人)CP的朋友们会更加认同同人是精神家园这一点,毕竟纸片人的结局都是既定的,假若你对他的经历不满意,觉得他并没有在作品里找到自己的幸福,就可以来创作,给你喜欢的角色赋予新的生命。但是真人CP又和纸片人不一样,RPS往往和明星分不开,我个人觉得嗑RPS的CP粉应该有两种来源,其一是从未接触过同人文的追星一族,其二则是有嗑纸片人CP的经历。真人CP与纸片人CP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糖是持续性的,不像纸片人CP,作品完结了就是完结了,RPS更加刺激,或许某一天两位正主老死不相往来,但或许他们的故事会变成真的。
对我而言,同人文除了可以带给我快乐、为他们的美好爱情落泪之外,看同人也可以了解别人对这对CP的理解(毕竟每个人的嗑法都不一样),从而补足自己对这个角色或者这个人的印象和感受,不过更多的还是着眼在CP双方的关系上。
同人作者为什么有这么多粉丝,其实很多还是蹭了原作/正主的热度,粉丝喜欢的不是你的文字,而是原作故事或正主真人。不过有粉丝吹捧就会有粉圈存在,同人圈“太太们”的爱恨情仇、粉丝们的互相掐架也很有趣,这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后记
同人文学是一个包蕴广泛的概念,描写对象既可能是书中、电影中的角色,也可能是现实中的真人。固然存在着许多水平堪忧的作品,但也不乏精品。故事的类型也多种多样,风格更是形形色色。
受访者的构成中,我们也能明显看出这一特征,几位受访者中有资深的同人文创作者,有真人耽美同人的爱好者,也有非真人同人文的爱好者。同人文对于他们,有的是精神家园理想国度,有时候也只是日常消遣的读物。而这次小调查所涉及的,也必然无法包含同人文阅读群体的方方面面,但仅从这有限的描述中,已经能够看出同人圈的参差多态。
我们需知同人文本身是一个如此复杂的概念,太容易产生片面的印象,“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也因此学会不再轻易下断语,保持一份宽容的态度。我们在言论场上见到了太多撕裂的场景、偏执的言论,以及由此产生的伤害和失去,这时候仅仅谈论理解和包容或许显得无力,但理解将始终是一把钥匙,我们应当保留这一点希望。闫力元,来源:澎湃新闻
#为什么
#动人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人们为什么爱看甜宠剧?平凡人生需要爱和理想“照亮”
0
9092
写手发布
2023-06-28
写作交流
为什么首本小说要与番茄签约?
0
6016
huangqiang712
2023-07-11
休闲分享
为什么你的执行力如此薄弱,原因何在?
0
4348
认知老师
2023-07-25
写作交流
宋朝为什么积弱?没有比这更准确、透彻的解释了!
11
9138
乄iǎoシㄨī
2023-08-09
写作交流
为什么有些人随便怎么写都行,有些人却分文不挣?
0
3200
qq814509843
2023-12-11
写作交流
重生文的套路差不多,为什么读者就是喜欢?
0
3331
过界自己
2024-03-07
写作交流
你为什么一直扑街?可能是这两点没有做好
0
2573
野爹
2024-04-28
文化新闻
网文影视化为什么都偏爱古装题材?
0
4109
写手发布
2024-05-08
文化新闻
霸总小说火了10年,为什么还在闷声发财?
0
6936
写手发布
2024-07-25
写作交流
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网友:写了一百万,才挣了三万多
0
3397
写手发布
2024-07-2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AI吞掉网文流量,底层作者正被“无声清退”|深氪lite
对话诺奖编辑:我们为何坚持出版“天书”?
《吴邪私家笔记》开播!铁三角集结冒险,开启热血探险新篇
4
银花火树:在志怪世界中构筑女性叙事新维度
5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10月主题征稿
6
2025年,我想和网文世界谈谈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