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灰犀牛”踏破次元壁:从AO3事件谈同人文学的禁忌与边界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20-3-10 11:27:53
20127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引子:“蝙蝠”无心漫舞出圈,“灰犀牛”踏破次元壁
肖战粉丝与同人圈的冲突发展至今已到了堪称惨烈的地步:从亚文化圈层的网络骂战,到网站被锁波及众多创作者,再到文化界、商业界受到的震动……可以说,在这次事件里,没有一个人是赢家。中国当代同人创作将何去何从,资本时代亚文化圈如何与他者共处,在被商业文化裹挟的进程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主流文化……这些关键性的问题更是无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这些天看了很多对“227事件”的评论文章,绝大多数从粉圈文化的角度进行批判,而对同人圈往往仅作为背景知识稍作介绍。网络上同人圈轰轰烈烈的“227大团结”口号并未引起公众多少注意,目光所及的标题部分,主语总是“肖战粉丝”如何如何。这一方面确实道出了“天下苦粉圈久矣”的公众心声,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确实没多少人懂同人的尴尬现实。作为一个同人圈中人与同人文化研究者,我想从同人视角重新审视这次史无前例的冲突事件。
在我看来,这是一次必然发生的“灰犀牛”事件。表面上看,事态最终的发展只是《下坠》一文惹恼个别肖战“唯粉”而突然降临的“黑天鹅”;但从同人视角观之,其实质却是同人文化在十余年间不断大众化的进程中逐渐“礼乐崩坏”,尤其是在资本与媒介联合推动下急剧扩张导致的一个典型的“灰犀牛”事件——风气在日常中悄然改变,人们逐渐对风险习以为常,乃至视而不见。与肖战粉丝的冲突则是事件的导火索,时隔多年再次引爆了一直以来深埋在“真人CP耽美同人”中的暗雷(CP:英文Coupling,指人物配对),并在粉圈不懈地出圈打压下,最终炸翻了整个同人界。这是三次元的粉丝踏出圈层,利用外在力量对二次元同人圈的一次降维打击,同时也是同人圈逐渐舞出次元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次破壁阵痛。
“真人CP耽美同人”——一只天然跨圈的“蝙蝠”
2020年似乎和“蝙蝠”有什么不解之缘,本次事件的直接原因也要从一只天然跨圈的“蝙蝠”说起。
在粉圈,它是粉丝文化鄙视链的最底层,受到各方排斥的“CP粉”;在同人圈,它是不被承认的边缘的边缘,小众之小众,欧美称之为“Real Person Slash”简称“RPS”,在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本人按照其核心要素,姑且称之为“真人CP耽美同人”,后文简称为“真人耽美”。可以说,真人CP粉与真人CP耽美同人是一对一体两面的双生子,而且甫一诞生便带着“原罪”,被两圈视为“异端”、“异类”,大加排斥。
如果将一切简化到极限,所谓的“原罪”可以被简单地概括为“不纯粹”。粉圈与同人圈都是以年轻女性为主体的文化圈,“纯洁”、“纯粹”历来是少女文化推崇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下,粉圈以“唯粉”(即某一个团体中只喜欢某一个成员)的爱最为“纯粹”,因而站在圈层鄙视链的顶端。而CP粉所“萌”实质上并不是两个明星的真人,而是对二者的某些经历、互动、肢体语言、眼神等过度解读的自我幻想。对CP粉而言真正重要的是挖空心思地努力“嗑糖”,也就是“编织”CP的“甜蜜”关系。普通粉丝在意的明星真实的性格、喜好、观点、婚恋等在CP粉眼中反倒没那么重要——这种在粉圈中堪称另类的“爱”理所当然被视为“异端”,排斥在鄙视链的底端。至于同人圈,最为“纯粹”的当属“原著向”同人,至于连“原著”都没有,只靠捕风捉影幻想的真人耽美则最“不纯粹”,地位最低。
然而具体来看,与站在明面上的粉圈不同,同人圈的实际情况更为复杂晦暗。同人创作是一种依附于“原著”的二次创作,本身便因其天然的版权桎梏,始终处于灰色地带。这也造就了同人圈尊重“原著”、不得营利、抵制抄袭、设置门槛、严禁宣传、隐秘排外等一系列出于自我保护而设立的圈子潜规则。其中耽美同人目前已占据同人圈的大半江山,但横跨同人、耽美两大亚文化圈的性质亦令其禁忌多多:除了同人本身版权、著作权及商标权等禁忌外,耽美同人将“原著”中男性人物的性向写成同性恋,不免有“歪曲虚拟人物形象权”之嫌,很容易冒犯原著作者及其普通粉丝;再加上耽美文化长期被公众误解,被打上“变态”、“病态”、“色情”等标签,只能在私密小圈子内隐匿自保。“圈地自萌”的口号便是“耽美”和“耽美同人”圈最早提出的,意指“不打扰其他人,只在私密圈中自我娱乐”。至于天然横跨“二三次元”——“粉圈”&“同人圈”,“同人圈”&“耽美圈”的真人耽美,因其多重跨圈的“不纯粹”而有着最多的禁忌,长期被排斥在同人圈的边缘,仿佛生活在隐秘洞穴中的“蝙蝠”,只能在黑暗中活动。
异类、违禁与争议——同人视角下的真人耽美
从同人视角来看,真人耽美是同人中的“异类”。它没有同人创作的核心——文本意义上的“原著”。
纵览世界同人文化发展史,无论欧美的Fan Fiction、日本的动漫同人志还是中国的同人文创作,都是一种以原著“文本”为核心,粉丝二次创作的衍生品。同人视角下的原著是一个虚构的文本意义上的二次元世界,原著粉丝对二次元世界真实的“爱”与“萌”激发了同人创作的冲动,最终将粉丝对原著的种种欲求通过补遗、续写、评论、二次设定、重新聚焦、恶搞颠覆等等手法,以二次创作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叙事语法可以归纳为“同人=原著文本+粉丝欲求”这一基本范式,虚构的“原著文本”是一切同人创作的基础。
而真人耽美则以“真人”为原型,将非虚构的三次元空间中的真实存在,人为地拉入粉丝幻想的“二次元世界”。其叙事核心是“三次元的真人个体”而非“二次元的文本世界”,这种异质性既是对真实与虚构的模糊,也是对同人基本概念与规则的公然挑战。
本质的迥异导致同人圈往往将真人耽美视为一种“违禁品”。尤其是它违反了同人创作第一铁则——“尊重原著”。 “尊重原著”即尊重原著的精神内质和初始设定,其中最重要的底线是尊重原作虚拟人物的性格形象,严禁OOC(out of character,即角色走形)。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虚构人物的文本解读允许不同的读者视角存在,因而虚构人物可以被解读出不同的性向,耽美同人在这个立场上是有其存在的合法性的。而真人耽美中幻想的绝大多数原型皆为明确的异性恋者,创作他们的耽美同人便意味着从根本上扭曲了“原著”/“原型”,各种如双性同体、男男生子、跨性别者、兽化、娘化、性转等“同人二次设定”更是严重的对“真人”的“OOC”。换言之,真人耽美“萌”的是三次元真人在粉丝“有意曲解”与“重新编码”下OOC了的禁忌幻想故事。
各种意义上看,真人耽美在世界同人文化圈中都处于一个尴尬的边缘位置,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议。学界对真人耽美的态度不是缺乏关注就是避而不谈。亨利·詹金斯将其称为“黑暗的小秘密”,称曾受很多粉丝拜托在《文本盗猎者》一书中有意回避了这一争议性问题。事实上,在欧美等社会风气较为开明宽容的国家及地区,虚构人物的耽美同人已经普遍得到社会接纳,比如参演漫威、《哈利波特》等影视作品的演员也会阅读自己角色的同人小说,甚至在“官方”作品中对同人内容进行自我调侃。但涉及真人耽美(RPS)的部分,则绝非被接受的主流——曾有欧美女星看到自己的真人同人愤而宣称将诉以法律手段,一度震慑欧美真人同人圈。就算是以保护小众文化圈自由创作为目的AO3网站,虽然以最大的宽容接纳并承认真人同人创作的合法性,但在其服务条款中依然不忘明文设立“禁止任何作品内容宣传、怂恿针对真人的实质性伤害”等写作禁制。
风气一向保守的国内同人圈,亦曾在2006年对同人创作的“限度”,尤其是“什么人物可以创作同人”“什么情节可以用于同人”等问题进行过大讨论。其中针对“人物”问题的所有争论几乎都围绕着“真人可不可以同人”这一问题展开。当时大多数同人圈参与者都对“真人同人”持否定态度,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历史英烈、对国家民族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等,公认应严格禁止这几类真人的同人创作。在情节创作禁忌的问题上,也对某些涉及强暴、乱伦、SM、性转的设定进行了批判。此次大讨论得出的很多共识都对后续国内同人圈的自我规范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曾一度出现的《爸爸去哪儿》同人便因触犯了未成年人禁忌及情节设定禁忌,被同人圈共同抵制批判。
在排斥与限制的同时,同人圈也承认真人耽美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一方面这些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主流文化对性向、性别的刻板印象,在年轻群体了解并接纳LGBT等性少数族群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推广作用,有利于社会风气更加宽容开明。另一方面,真人耽美亦在游走于各种禁忌之间的创作积累中,有意或无意地突破了某些壁垒,产出少量文学性颇高的探讨边缘话题的深刻作品。这也是真人耽美等小众创作依然需要我们接纳和保护的原因。但需要专门强调的是,任何创作自由都不是无限的,创作真人耽美有着多重前提——同人圈良好的创作风气,严格统一的圈子规则,创作者的自律,以及有弹性的外界监管。
隐形于日常的“灰犀牛”
如果抛开各种道德与法律争议——比如是否造成对真人的污蔑诽谤、心理伤害等不良影响,是否侵犯名誉权、姓名权、商标权,以及部分文本是否涉黄等问题——仅从同人自保与存续视角来看,真人耽美最大的隐患是跨圈层带来的自我暴露风险。前文提到真人耽美天然跨圈,地位尴尬,在粉圈与同人圈都是破坏潜规则的异类,因而稍有不慎便会触雷,理应禁忌最多、行踪最隐秘、地位最边缘、行为最小心翼翼——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真人耽美出现的时间较晚,直到韩流偶像组合迎合腐女文化进行宣传的风潮传入中国,由真人CP粉创作的真人耽美才开始逐渐在国内崭露头角。因而早期国内真人耽美主要以韩娱明星宣传的CP组合为主,例如H·O·T的各种CP等。目前的真人耽美已发展出诸如同性歌手组合、偶像团体内部组合,团体运动真人明星,相声圈搭档,少数影视作品角色CP引申出的演员CP,以及无关联拉郎配对等种类丰富的真人耽美同人圈。
起步晚,发展快,规矩散,跨圈层,管理乱——这是真人同人发展过程的真实写照。由于起步晚,真人耽美同人圈跳过了私密同人平台对圈子文化的塑造时期,绝大多数作品直接发表在百度贴吧及少数相关综合性论坛。这些网络平台往往缺乏专业同人网站的私密保护,搜索引擎可直接检索到内容。此外,新生的真人同人群体对同人圈核心文化、规则禁忌及创作平台亦是一知半解。再加上同人圈自身缺乏对违规者有效的管理手段,圈子风气几乎全靠个人自觉维护,“严禁宣传”“隐秘排外”“设置门槛”等潜规则始终未被贯彻执行。
实际上,《下坠》一文引发的纠纷并不是真人耽美第一次与粉圈冲突。早在十余年前,一度在欧美圈兴盛的真人足球耽美同人便闹出过“皇马在线球迷论坛”冲突事件。当时的足球真人CP粉很多并不懂足球,只是球星的“颜粉”,由于公然在球迷论坛发布宣传真人耽美作品,激起了普通球迷群体的强烈反应,影响很坏,最终以该论坛专门设立同人板块,并设置板块密码,提高限入条件,按照同人圈的规则严格管理收场。
随着真人耽美的发展,吸取数轮网络管制的教训,其创作也逐渐转移到LOFTER、AO3等专门网站,开始依从圈子文化与平台规则有序运转。与此同时,粉圈亦形成了组织严明、层级清晰,拥有强大凝聚力的集体文化,CP粉不得不反复强调“圈地自萌”,不要打扰“蒸煮”(明星本人),尽量克制在公共舆论平台造成影响。
然而真人耽美跨圈层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其活动范围永远在粉圈与同人圈的两类平台反复横跳,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混淆平台和圈子的情况,大大增加了曝光与冲突的可能。随着耽美文化成为年轻人眼中的“时尚风潮”,同人也开始从小众亚文化圈的灰色地带走向前台。同人对原著的推广作用亦被资本发现利用,大陆娱乐业亦开始学习日韩“卖腐”、“组CP”等宣传手法——包括真人耽美在内的同人创作受到了某些“官方”的迎合、暗示或鼓励,甚至如微博超话这类公共舆论平台都设立了CP榜。日常跨圈的反复横跳,再加上媒介与资本的推动,同人的规则禁忌愈发崩坏,原本最应保持警惕的真人耽美同人圈渐渐无视了进入公共舆论空间的风险与危机,微博、贴吧、朋友圈等平台随处可见真人耽美的各类产物——“灰犀牛”悄然隐形于同人的日常中。
“博君一肖”背后“暗雷”涌动
这次的“雷”炸在“博君一肖”CP上,我并不意外。Bjyxszd(“博君一肖是真的”,暗含了两位主演肖战、王一博的名字)这个突然出现并风靡全网的神秘咒语背后埋着太多的“暗雷”,什么时候炸响都不奇怪。我只是未曾料到这次二三次元的相撞会如此惨烈,完全无法挽回,只能被裹挟着沉沦。
暗雷一:不是“忘羡”,而是“博君一肖”。《魔道祖师》是一个持续大火的耽美IP,从网络小说到动漫,再到影视剧,双男主“蓝忘机”与“魏无羡”的“忘羡”CP理应最火,然而在耽改剧《陈情令》上映后,异军突起的却是“博君一肖”组合。回顾以往国内同人圈大热的古装影视CP,“猫鼠”、“戚顾”、“景卿”、“方无”、“靖苏”,无一不是虚构人物CP远火于真人,就算是春晚公然“营业”的胡歌、王凯也未造成多大影响。突如其来遍及全网的Bjyxszd暗语不禁让我“心里咯噔一下”了——演员背后的资本运作已经走上了炒作真人CP、“官方”公然“卖腐”的歪路。CP粉的狂欢中,演员自身的能力及作品已不再是吸引流量的重点。根子上就歪了,“出轨”已成必然。
暗雷二:耽改剧悖论,流量明星及其“唯粉”的困境。亚文化被资本利用进行商业化改造,最终被主流文化收编,这一过程在中外历史上早已屡见不鲜。从摇滚乐到新说唱,资本入场推动着这一进程不断加快。然而耽美文化进入主流文化的过程却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悖论——耽改剧抹杀了耽美男男相恋的本质属性。这也造成了借耽改剧成名的流量明星和其唯粉的困境——明星利用耽美亚文化成名,离不开暧昧兄弟情的营销,但为了进入真正的主流文化领域又必须彻底剥离身上打下的耽美印记。唯粉在这个立场上与明星一致,但CP粉却忽视这点,只顾为耽美暧昧狂欢。
暗雷三:盛极而衰,圈子文化相互隔阂,二三次元碰撞不可避免。在极短的时间里,“博君一肖”已成为时下最火的真人耽美CP,整日沉浸在狂热的“产粮”与“安利”宣传中,游离于核心粉丝的群体之外。与此同时,两位演员的粉丝数量激增,迅速形成了组织严密、层级分明的强大集体力量,却无人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二次元的同人圈不在意三次元粉圈的规则,而粉圈也对同人圈的隐秘文化知之甚少。同人圈散漫惯了,专心创作发布宣传着极可能冒犯粉圈的内容;粉圈有着坚决排除异己的决心和能力,如同一把没有目标的尖刀——这两者在同样的平台上活动,甚至搜索的关键词都有很大重合——二三次元碰撞根本无可避免。
引爆,只是迟早。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舞出圈的代价
之前肖战粉丝攻击《下坠》的一系列问题,都是以三次元的规范对二次元同人创作进行降维打击。从同人视角看,《下坠》真正违规的地方在于把AO3和LOFTER的链接挂上微博。
《下坠》作者在公共平台放上链接引发大量转发宣传,乃至后续画手创作的肖战女装形象插画,违反了同人圈一直以来“圈地自萌”的潜规则。至于有些人提及的欧美分级制度在国内并不具备有效性;所谓“不喜欢请点X(退出)”则是同人圈内部的规矩,在公共平台的语境里,同人有发布的自由,但粉圈也有批判的自由,都不能作为辩驳的理由。在我这个同人圈老人眼中,这是“蝙蝠”无心漫舞出圈的下场,也是“灰犀牛”踏破次元壁的开始。
《下坠》删文,作者号注销,画手撤稿,粉圈出击的目的已然达到,事情如果停在这里也许给同人圈带来的就不是“227大团结”,而是一个反思探讨真人耽美边界、寻找二三次元融合相处路径,思考亚文化圈生存发展问题的契机。
然而事与愿违。事件的升级出现在粉圈一次一次舞出圈,不断扩大打击面的行为上。在粉圈看来,这是CP粉公然侮辱“蒸煮”(明星本人)的恶性事件,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始作俑者并不觉得自己曾写的文章也是真人同人,只是从“唯粉”制裁违规“CP粉”的圈内规矩出发,骂战后熟练地组织成员大规模打击。以三次元的粉圈规则制裁二次元的同人创作,这是粉圈在这事件上第一次舞出圈。牛刀小试后,她们不满足于杀鸡儆猴,反而顺藤摸瓜,不断扩大战果。事态已然失控,粉圈力量从微博平台舞到了国内同人的大本营LOFTER,乃至B站等视频平台,并无视同人圈的抗议,最终导致国外的同人大本营AO3被锁。
同人圈内部原本分散而隐隐互斥的无数小圈子震怒,在人人自危的不安中喊出了“227大团结”的口号,与其说是自救式的绝地反击,更像是无可挽回下的“泄愤”。没有人能真正理智地去思考,这件事要如何收场?同人将何去何从?唯一的信念只剩下“我也不让你好过”。二次元大联合反攻三次元,听起来热血澎湃,然而联手出圈的背后却写满了小众创作者的悲壮与无奈。
实际上,同人圈规则在资本推动的大众化过程中日渐崩塌,与粉圈文化在资本入场后日渐强大直至力量失控是同时进行的。2003年,起点中文网首创了VIP收费阅读制度,并在随后几年内迅速席卷各大网络文学创作平台,同人圈原本的非营利、隐秘小众、尊重原著的圈子文化逐渐被文学网站的收费模式及追求曝光率的商业化娱乐化套路所影响,同人小圈子的风气日渐败坏,难以为继。2004年,《超级女声》等全民造星式的选秀节目一炮而红,逐渐发展出依托网络平台、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凝聚力强的粉圈文化。虽然粉圈粉的是三次元的真人,同人圈萌的是二次元的世界,但归根到底,二者皆是粉丝文化的同源之水,同本之木,都经历着同样的媒介变革,也受着同样的资本影响及商业操控。然而眼看着事态越来越扩大化,局势已然往闹剧方向发展,明知结局是两败俱伤,参战双方却无人反思,更无人停止。让人不禁要长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尾声:同人不死,然何去何从?
这次从真人耽美引爆的冲突,令一直身处灰色地带的同人圈力量首次被亮明,这既是一次冒险,也是一个寻求改变的机会。事件结束后,同人圈将如何收场?大抵有上中下三种结局。
最差的结局是同人圈重新认识到禁忌是一种自我保护,在现存基地全毁的情况下,同人依然不死,只是再次消失在公众视野里。中等结局是以同人为代表的所有亚文化圈的自省与自我管控。生存空间再次收紧,而各圈子则在大团结背景下重新设立统一规则,并严格遵守,通过圈子自律慢慢探寻与主流文化、公权力、资本力量共处的方式。最好的结局,也是最难实现的结局,是在彻底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大团结”活动扩大亚文化圈的影响,为其争取更友善的外部环境,改变目前动辄一棒子打死的现状。希望通过各个圈子的努力,让社会真正正视、承认并保护小众亚文化的优秀创造力,真正做到创作有法可依,迎来一个更为开放、宽容、健康、有序的创作环境。我真的希望,这次事件的结局,会是第三个。
来源:澎湃新闻,刘小源(本文作者现任职于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主要研究方向为二次元文化与网络文学,著有《来自二次元的网络小说及其类型分析 : 以同人、耽美、网络游戏小说为例》。)
#犀牛
#踏破
#次元
#事件
#禁忌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资本VS作家,从阅文事件看现今网文圈
0
18003
赖baobei
2020-05-14
文化新闻
“合同事件”爆发一个月后,阅文拿出的新合同,不止和作者有关
0
20830
利leo123
2020-06-06
写作交流
多方角力中的儿童文学禁忌话题书写
0
6612
写手发布
2020-08-26
休闲分享
记录一个17岁女生的苦B事件——第二篇
0
10542
章鱼
2020-08-26
文化新闻
抵制《赘婿》事件大结局:微博官方对恶意营销账号,封禁30天
16
95518
不杀不戒
2021-01-14
写作交流
网文新手写作十大禁忌,带你少走五年弯路
20
80489
sacici
2021-09-13
文化新闻
新年刚过业界爆出大事件:当当、京东图书牵手抱团取暖
0
12091
写手发布
2023-01-11
写作交流
网文写作:如何通过事件,构建剧情?
0
3452
岛来哭
2023-08-17
写作交流
网文写作这五大禁忌千万别碰
0
4598
进群看激情
2023-08-26
写作交流
网文的5大禁忌题材,以及5大禁忌描写
0
3321
Sunday丶J
2023-12-2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AI吞掉网文流量,底层作者正被“无声清退”|深氪lite
对话诺奖编辑:我们为何坚持出版“天书”?
《吴邪私家笔记》开播!铁三角集结冒险,开启热血探险新篇
4
银花火树:在志怪世界中构筑女性叙事新维度
5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10月主题征稿
6
2025年,我想和网文世界谈谈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