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科幻小说《火星孤儿》成爆款 刘洋:我不是小刘慈欣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9-12-25 13:18:49
1849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科幻小说《火星孤儿》
出版
即成爆款,影视公司闻风而动,新书上市30天电影版权火速售出,成为当下科幻文学的一个惊喜。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似乎只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科幻作家刘洋和媒体好像都还没做好准备。
《火星孤儿》之前,刘洋虽然也发表过一些短、中篇小说,出版了两本短篇合集,但只是在科幻圈内小有名气。直到这本可谓十年磨一剑的个人首部长篇科幻出版,他迅速从科幻小圈“火出了圈”。
曾经点评《三体》是“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的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科幻小说评论家严锋,称《火星孤儿》“让我想起了刘慈欣的名作《乡村教师》”。大概就是打这儿起,刘洋开始不时被拿来和刘慈欣对比——刘慈欣人称“大刘”,翻译《三体》的著名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被称为“小刘”,于是刘洋“小小刘”的称呼不胫而走。
很快,《火星孤儿》为刘洋带来更多荣誉。接连获得首届引力奖和黄金时代奖、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银奖。其中引力奖由读者投票选出,黄金时代奖由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韩松和未来事务管理局共同确定,说明本书得到了科幻读者和作家的共同认可。不久前,《火星孤儿》又获得了旨在挑选最适合影视改编的小说的首届中国科幻电影“原石奖”。
不过,热闹背后的刘洋依然是一位普通的高校教师,每天有繁忙的课程和科研,看起来完全没有因为作品的成功有什么改变。
《火星孤儿》说了啥?
故事开始于一所重点中学的高考班。就在高三学子努力备考之时,世界各地出现多起围绕着能源的奇异事件,并逐渐波及到学校。然而谁也不知道,学校急迫对学生施压的原因,是这届高考已经成了人类对抗外星文明的最后一战!
这个接地气的故事能立刻吸引住读者,而故事的发展更是令人震惊。谁能想到,世界末日竟然以高考的面目出现?更难得的是,小说中不止有柳暗花明的悬念,还辅以逻辑严谨的科学设定,搭建起一个庞大而逻辑自洽的世界。
这和大刘的《乡村教师》一样,“都是从最平凡的角度展开,进而上升到宇宙尺度的奇观,如此巨大的跨越在普通的文学作品中是很难达到的”(严锋的点评),依靠的是作者扎实的物理学功底,结合汪洋恣肆的想象力,是典型的“硬科幻”作品——这也是刘慈欣很擅长的手法。但书中主要知识局限在中学水平,只要读过高中都能轻松理解,因此比很多烧脑的硬科幻对读者更友好。这相当困难,也很高级:科幻设定越是讨论最基础、最本源的定理,越能启迪读者,令人震撼。就像刘慈欣的《球状闪电》,最核心的点子就是物理基本规律之一:量子力学中的观察者效应。
脑洞从哪里打开?
科幻的设定是小说的内核与根基,也是作者学识水平的体现。
刘洋是北师大凝聚态物理学博士,毕业后曾在西安理工大学任教,现在南下深圳入职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他扎实的理工科背景,保证了小说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他对于类型文学的叙事技巧也颇为熟悉,擅长寻找现实痛点,将科幻和最广大的读者结合起来。在北师大读研期间,喜欢科幻电影的刘洋选修了“科幻电影赏析”课程,没想到是吴岩老师开设的科幻写作课程。以此为起点,年轻的刘洋开始真正学习和创作科幻小说。
刘洋早期的作品都是短篇,注重科学设定上的新颖和好玩——他当时主要做数值模拟,每个仿真程序运行都要很久才出结果,于是在等待程序结果的间隙写了很多短篇。不同于当下许多新生代作者倾向于“泛科幻”的走向,刘洋一开始就执着于作品要具有严谨的科学内核,这是其成长环境和阅读经验形成的。青少年时期,他看得最多、受影响最深的就是刘慈欣的作品。难怪《完美末日》《二维战争》等作品都有着“黄金时代”科幻作品那种对科技美感的严肃追求。例如在研究石墨烯时,想到石墨烯中的电子具有超快的迁移速度,如果达到光速进入相对论范畴会产生什么变化,由此写出了《蜂巢》;调试编程软件时写了一个测试程序,设计一种能持续加速的列车,让加速度产生的力和重力合成为大小与正常重力相当的有效重力,当列车速度接近或超过第一宇宙速度时,乘客就感觉不到失重效应,于是有了中篇《开往月亮的列车》……
《火星孤儿》的点子来自于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假如课本上的知识都是错误的,或者更阴谋论一些——这些错误的知识是有人故意编造的,那么会对学生和社会造成什么影响?这个灵感伴随着刘洋读研读博、教书离职入职,不断完善,最后花了两年多落笔写作,修改了一年多,再用了一年出版,近乎十年打磨,终于成型。
《火星孤儿》的悬念设置相当硬核:勾股定理、化学元素周期表、万有引力定律、重力加速度……全书几乎是围绕着高中各种数理化知识进行了重构和推演,既令人信服,又一再震撼。它用事实警醒读者,原来中学课本里隐藏了整个宇宙的真理,而我们居然熟视无睹。全书近乎完美地体现了硬科幻作品是如何应用现实技术,推导出另一重的可能。没有文字的模糊和多义,单刀直入地剖开万事万物的肌理。同时,刘洋也没放弃泛科幻的优势,关注科技和人性,借由高考升学率的议题,展开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批评。
《火星孤儿》证明刘洋已具备了一流科幻小说家的实力。
重树古典科幻的大旗
国际科幻小说的写作趋势和国内有明显区别,各类幻想文学和类型文学的边界逐渐模糊,以克拉克等三巨头为代表的“黄金年代”已不是主流,更多关注科技和人性的碰撞、对科技发展的焦虑等方面。从这点来看,《三体》第二、三部没有在国外继续得奖是正常的。
刘洋及其《火星孤儿》逆潮流而动,重新树立起古典科幻的大旗,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相当的实力。作为当下中国科幻文学版图上不可或缺的一位作者,他的最大特质就在于完全拥抱了“黄金时代”的科幻审美,并且潜心研究当下的读者需求,将科幻理念植入新一代读者心中。国内在这一方面努力的,还有清华微电子专业、电子工程师江波(代表作《机器之门》《银河之心》系列),北大物理系博士、纳米技术高工付强(代表作《时间深渊》《摘星》)等。
对国内外发展的不同,刘洋认为,国外获奖的科幻小说文学性越来越好,写法很前卫很新浪潮,主题都很政治正确,但故事性并不一定很好,甚至常常不好看。他希望国内的评奖不要照搬国外的那一套,要多从读者的视角来评判作品。走自己的路就行了。时间会告诉人们,哪个方向更有发展空间。而刘洋自己也不会走刘慈欣的路,会坚持探索自己的创作道路,新古典主义科幻或者更广泛的类型。眼下,他刚刚完成了一部5万多字的大中篇。一个新的长篇小说正在写作中。
虽然还在继续做一些物理学研究,但从入职南科大起,刘洋的工作重心就开始转向数字人文与科幻创作方面了。目前他开设的两门课都是写作课:一门侧重于学术写作;另一个是专门的科幻创作课,并编写专门的教材。虽然外国有很多科幻创作类的书籍,但国人创作的此类书籍尚未见到,这是他的新兴趣。(须叔)
#科幻小说
#火星
#孤儿
#刘洋
#刘慈欣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吴京沉默刘慈欣流泪,《明日之后》与《流浪地球2》联动
0
12739
写手发布
2023-01-14
文化新闻
《三体》漫画面世,刘慈欣:有梦想成真的感觉
0
11497
写手发布
2023-02-16
文化新闻
刘慈欣科幻作品《超新星纪元》将影视化 出双语版
11
46817
lang183029372
2023-03-11
文化新闻
关于科幻小说,马伯庸、天瑞说符和复旦教授严锋聊了什么
0
10642
写手发布
2023-04-03
文化新闻
刘慈欣:努力和运气,是“x乘以y”的关系
0
6969
写手发布
2023-08-23
文化新闻
后《三体》时代,谁将是“下一个刘慈欣”?
0
5996
写手发布
2023-09-19
文化新闻
刘慈欣绝不是中国科幻唯一的存在
0
5638
写手发布
2023-10-08
文化新闻
韩松:科幻小说本质上都是“儿童文学”
0
5707
写手发布
2023-10-23
媒体约稿
「火星研究社」公众号招募作者
0
3063
yinhuier
2024-01-1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知识窗》 最新约稿函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哪些网文主角人气最高?3000万人次参与评选,克莱恩、李慕婉、叶
4
阅文“角逐IP之光”收官,十大人气角色全民加冕
5
突围套路:短剧对网文类型叙事的转化
6
第十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