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返回列表
马伯庸:如何利用碎片时间读书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发表于:2019-10-24 20:25:05
1753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6月27日由雷佳音、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低调开播,却是挡不住的惊艳。
这部剧改编自作家马伯庸的同名小说,故事讲述了唐天宝三年元月十四日,发生在长安的惊天阴谋。大唐皇都的居民不知道,上元节辉煌灯火亮起之时,等待他们的,将是场吞噬一切的劫难。突厥、狼卫、绑架、暗杀、烈焰、焚城,毁灭长安城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而拯救长安的全部希望,只有一个身陷囹圄的死囚张小敬、少年李必(书中“李泌”)和短短的十二个时辰……
书中将唐朝长安的平民生活、城市风貌与史实结合,让读者宛如置身长安十二街。教科书般的历史人物贺知章、岑参、唐玄宗、杨玉环,都不再是我们认识的刻板模样,在书中,他们有血有肉、有性格的塑造,变得立体而形象。马伯庸构思巧妙,用笔绵密细致,书中情节跌岩起伏,时间线上的生死角逐、刀光剑影,全程抓住人的心不放!
我们也刚刚在#因阅读而改变# Kindle与三联生活周刊举办的第一期线下活动现场,有幸采访了马伯庸。针对他的代表作《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以及新书《七侯笔录》展开了问答。从毁灭长安的惊天阴谋,到罕为人知的明朝档案,再到古董鉴定的百科全书式小说,我们看到的是一系列被放大且有趣的历史场景。
采访前,我们还收到了喜爱马伯庸老师的各位Kindlers的问题,想了解他对于“读书”“创作”“开脑洞”等话题,有什么独到见解。一起来听听马老师怎么回答吧!
TALK / Kindle VS 马伯庸
01
关于创作
脑洞大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可以训练。
Kindle:您有很多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等等,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您的灵感往往从何而来?会遇到什么创作瓶颈么?那又是如何培养自己的“脑洞”?
马伯庸:瓶颈肯定是有的,文学创作不可能无休无止,如果碰到这种情况,直接迅速停下来,不写就行。做点别的事情,比如跑步、玩游戏、出门逛一逛。灵感这个东西像猫一样,你想去抓它的时候它就跑了,但你不理它,它反而会自动坐在你的键盘上。所以我觉得没有灵感的时候,就该放松心态。
很多人提到“脑洞”的概念,但脑洞大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可以训练。最重要的是,你要随时保持一种“中二”的状态,时刻观察生活。比如,你坐地铁,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人,通过你看到的细节,去分析出“谁要下车了”,还可以为这些人设想他们各自的背景,训练自己的思维。
你还可以给自己设定很多命题,不停地去想去看。比如我走在路上,最喜欢看路边的各种告示、招牌,看上面有没有错别字。这算是一个“找茬”游戏,大家来找茬,过程挺好玩的。
Kindle:在创作、构思、写作的过程中,您是否有什么独特的习惯?或者说,作为作家,有属于自己的小癖好?
马伯庸:我有个癖好,就是喜欢在特别吵的环境下才能写作,不喜欢特别安静的环境。所以我常年习惯寻找嘈杂的地方,有的时候去咖啡厅,有的时候去朋友公司,总之周围一定是有很多人走来走去,但是每个人都做别的事,他们不会来打扰我。嘈杂的背景音对我不会有干扰,只是一种白噪音。
02
关于《七侯笔录》
当年的文字是很青涩的,我要把它改了,“成色”就变了。
一个关于文化的离奇故事,一段关于文人的壮丽传说。几千年来,每一位风华绝代的文人墨客辞世之时,都会让自己的灵魂寄寓在一管毛笔之中。他们身躯虽去,才华永存,这些伟大的精神凝为性情不一的笔灵,深藏于世间,只为一句“不教天下才情付诸东流”的誓言。其中最伟大的七位古人,他们所凝聚的七管笔灵,被称为“管城七侯”。一位不学无术的现代少年,无意中邂逅了李白的青莲笔,命运就此与千年之前的诗仙交织一处,并为他开启了一个叫作笔冢的神秘世界。
Kindle:您的新书《七侯笔录》最初的名字是《笔冢随录》,10年之后,您再回过头看之前的文字,有什么特别的感想?
马伯庸:这本书很有意思,是我最年轻的时候写的,现在回过头看其实问题很大,里面不管是人物设置、文笔,还是情节的推进,现在来看是破绽百出。
但是我一直特别喜欢它的核心创意,因为它把历史上的文化名人的灵魂都变成一支支笔,这样就可以永远保存下来。让这些曾经的天才,这些精彩绝艳的故事不流失掉,还能够陪伴我们,这算是我对传统文化的一个执念。
Kindle:那新版有哪些地方是专门修订过的?为什么?
马伯庸:是重新修订了,但没有特别改,因为当年的文字是很青涩的,我要把它改了,“成色”就变了。
另外,写这本书的时候,虽然青涩,但那会儿有一种冲劲儿,就是折腾劲儿,现在已经不太好找那种感觉,我想把这种感觉保留下来。大家千万不要把这本书当成我最近的作品,因为你们看的时候肯定会大失所望,跟你想象中的马伯庸作品不太一样,比较中二、比较糙,但它算是保留了当年的初心。
03
关于读书
看书的时候,第一遍,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不管一本书包含多少内容,你就盯着一种内容看。
Kindle:现在很多人觉得读书是一种奢侈行为,没时间读书,或者说不能静心读书。您有什么好的阅读方法,可以推荐给大家吗?
马伯庸:苏轼有一个读书的方法,叫“八面受敌读书法”。苏轼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不能尽取。意思是说知识的海洋太浩瀚了,一个人根本读不完。如果你想读一本书该怎么读呢?
苏轼举了个例子,看书的时候,第一遍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你要读里面这些政治上的政策。那么第一篇读,你就只看关于政策的内容。第二遍只看文章;第三遍只看历史人物;第四遍只看军事。
再比如,你要看关于文化类的书籍,你就先只看文化类的部分,其他的讲到政策、经济的,不要去看。先把文化类的内容吃透,回过头来再给自己设定另外一个读书目标。也就是说,不管一本书包含多少内容,你就盯着一种内容看。看完之后,这部分内容就消化成你肚子里的墨水了。
Kindle:您现在每天平均阅读时间大概有几个小时?您平常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呢?
马伯庸:没有特别规定时间,我习惯随时读书,逮着书就看,这样机会就多些。我会选一些之前从来没看过或者不太了解的类型,比如摇滚乐、农用机械、石油勘探等,当然看不懂的话,我就放回去了,但有时候就能获取一些意想不到的知识。
Kindle:您平时用Kindle看书吗?如果看的话,会在什么时候、场景下使用?觉得它有哪个功能很方便阅读?
马伯庸:我经常用Kindle看书,相比手机,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能看书,能让我专心。而且可以装很多书,随时随地都可以读,比实体书要方便很多。Kindle有很多功能,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可以查单词、查备注,还能看到其他人的标注。
Kindle:您小时候读过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什么?或者说,对您影响最大的一位作家是谁?
马伯庸:影响最大的作家,有马克吐温、王小波、儒勒·凡尔纳、茨威格,还有博尔赫斯,每个作家从不同方面影响了我。一个人写作,一定是深受许多著名大师的影响,沉淀了好的阅读基础,才能够产出更多好作品。
Kindle:您是如何看待碎片化阅读盛行,以及阅读方式的多元,比如打卡、速读、听书的?
马伯庸:我觉得这些方式肯定不如深度阅读好,但是比不读强。在这个时代,你只要能读书,总归会有收获。就像健身、跑步一样,你跑10分钟坚持不下来没关系,总比你站在那不动,或者躺在床上要强。所以我觉得不用太纠结读书的形式,多关注收获,只要开始阅读了,就是好事。
现在有个说法是,诱惑太多,很多人刷抖音、玩游戏,看书的人来越少。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其实每个时代,看书的人就那么多,现在不看书的人就算回到网络不太发达的80年代,也只会打麻将、看电影、跳舞。而电子阅读的普及,对那些可能爱看书,或者说想培养阅读习惯的人,带来了更多便利和机会。
Kindle:给年轻人推荐书单,比如说3到5本书的话,您会推荐一些什么样的书?
马伯庸:没有必要推荐书,推荐作家就行了,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位作家:中国作家,王小波、鲁迅、老舍,全集都值得一读。外国作家的话,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英国作家毛姆,还有托尔斯泰。也可以读一下契诃夫的短篇集。总之,这些书肯定不会错,读了之后会有好处。
Kindle:对于生活这方面,您作为一个过来人,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马伯庸:一定要趁着自己年轻的时候多背点东西,不是只读,而是多背一点东西。我发现张嘴就能说一句唐诗,张嘴就出几句古文,几乎都是小时候在学生时代背下来的,小时候背的书会形成一种肌肉记忆。现在我也会看很多新的东西,去记一些好的内容。
#马伯庸
#如何
#利用
#碎片时间
#时间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如何描写“隐忍又自虐”的桥段
0
2143
313061067
2024-03-21
写作交流
如何设计出好剧情,以及怎样判断细纲的好坏?
0
2228
ljl7575
2024-04-12
写作交流
什么是循环爽点、情绪爽点?如何运用并提升小说质量?
0
2690
547218
2024-04-16
写作交流
写网文,千万别花太多时间做设定
0
2560
慢ban拍
2024-04-18
写作交流
余秋雨:如何训练语言表述能力?
0
2657
无敌娜娜无敌
2024-05-06
文化新闻
《庆余年》爆火背后的“猫腻”:如何成就网文界“大宗师”?
0
3760
写手发布
2024-06-05
文化新闻
如何做透一个小众书市场?这个品牌用10年来回答
0
3328
写手发布
2024-07-05
写作交流
速通流程攻略,新人如何赚网文的第一桶金
0
3535
neisalaan
2024-07-12
休闲分享
艺术设计《时间的伤痕》
0
2075
Wo~
2024-07-13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对话诺奖编辑:我们为何坚持出版“天书”?
《吴邪私家笔记》开播!铁三角集结冒险,开启热血探险新篇
银花火树:在志怪世界中构筑女性叙事新维度
4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10月主题征稿
5
2025年,我想和网文世界谈谈
6
「教师博览」杂志2026年最新约稿函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